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毒性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陈佳音 王丽 +4 位作者 王立军 童刚领 马洁 陈西敬 卢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探讨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的编码基因SLC22A1的SNP位点rs628031、rs650284、rs683369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毒性及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住院的72例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 目的:探讨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的编码基因SLC22A1的SNP位点rs628031、rs650284、rs683369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毒性及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住院的72例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样本,利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确定研究位点的基因型并分析。根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评估奥沙利铂的胃肠道毒性、血液毒性以及神经毒性;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评估患者的化疗疗效,结合患者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卡方检验结果显示SLC22A1基因位点rs628031和rs683369的多态性可能与奥沙利铂的化疗毒性及疗效相关。与rs628031 GG基因型相比,携带GA或AA基因型的患者3级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P=0.017),同时疗效反应性也可能更差(P=0.008);与rs683369 CC基因型相比,携带GC或GG基因型的患者3级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P=0.002),同时疗效反应性也可能更差(P=0.014)。结论:SLC22A1的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的毒性及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为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方案调整及预后判断带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22A1基因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 基因多态性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A2介导芬太尼的转运
2
作者 杨惠雯 张帆 +4 位作者 黄利华 韩睿 欧阳文 向红 廖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494-501,共8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A2(organic anion-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A2,OATP1A2)的HEK293细胞株,体外研究OATP1A2是否转运芬太尼(Fentanyl)。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IRES2-Zs Green1-OATP1A2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中,G41...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A2(organic anion-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A2,OATP1A2)的HEK293细胞株,体外研究OATP1A2是否转运芬太尼(Fentanyl)。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IRES2-Zs Green1-OATP1A2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中,G418(600 mg/ml)筛选单克隆阳性细胞,采用Western blot、RT-PCR证实HEK293-OATP1A2构建成功;用不同浓度的探针药物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FEX)验证HEK293-OATP1A2的转运功能;运用不同浓度的芬太尼孵育细胞,另取两组用相同浓度的芬太尼孵育的细胞,分别加或不加抑制剂柚皮素(Naringenin,100μg/m L)进行HEK293-OATP1A2转运实验。结果:FEX浓度为1、10、100 nM时HEK293-OATP1A2实验组与HEK293-VC对照组,FEX的吸收值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FEX浓度为100 nM时,实验组对FEX的吸收值是对照组的2.8倍;加入抑制剂柚皮素组FEX吸收值较不加抑制剂时减少了66.8±0.6%。芬太尼转运结果显示,芬太尼浓度为1、10、100、1000 nM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芬太尼的吸收值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芬太尼浓度为1000 nM时,实验组对芬太尼的吸收值是对照组的2.2倍;加入抑制剂组芬太尼的吸收值较未加抑制剂组减少了86.5±0.5%(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OATP1A2的HEK293细胞株,体外研究发现OATP1A2能介导芬太尼的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离子转运体多肽1A2 芬太尼 底物 转运功能 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结扎对大鼠血脑屏障上OCT1/2功能和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作者 戎光梅 王洵 +1 位作者 刘晓东 刘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4-511,共8页
探讨胆管结扎(BDL)诱导的肝损伤对血脑屏障(BBB)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2(OCT1/2)功能和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构建BDL大鼠模型,通过试剂盒、Western blot和LC-MS考察BDL大鼠生理生化指标、BBB完整性、皮层OCT1/2蛋白表达和功能以及血... 探讨胆管结扎(BDL)诱导的肝损伤对血脑屏障(BBB)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2(OCT1/2)功能和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构建BDL大鼠模型,通过试剂盒、Western blot和LC-MS考察BDL大鼠生理生化指标、BBB完整性、皮层OCT1/2蛋白表达和功能以及血浆鹅去氧胆酸(CDCA)浓度。连续14 d灌胃CDCA后测定大鼠生理生化指标、血浆各胆汁酸浓度和皮层OCT1/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BDL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等浓度升高,血浆CDCA浓度升高,金刚烷胺脑血浓度比值(K_(p))降低,皮层Claudin-5和Occludin无明显变化,OCT1表达下调,OCT2无明显变化。大鼠灌胃CDCA后,血清AST、ALT和ALP无明显变化,血浆CDCA浓度升高,皮层OCT1表达下调,OCT2无明显变化。本研究表明,BDL大鼠BBB上OCT1功能与表达下调与血液中升高的CDC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扎 肝损伤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2 鹅去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ATE1和OCT2表达及体内二甲双胍排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陈 余丹 杨海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45-1652,共8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状态下大鼠体内二甲双胍排泄的变化和肾脏中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体1(MATE1)和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OCT2)表达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造模组(n=12),链脲佐菌素腹腔...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状态下大鼠体内二甲双胍排泄的变化和肾脏中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体1(MATE1)和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OCT2)表达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造模组(n=12),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尾静脉注射二甲双胍(10 mg/kg),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膀胱插管实验考察大鼠体内各时间段的累积尿药排泄分数及肾清除率,测定大鼠肝脏和肾脏药物浓度;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组织MATE1和OCT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大鼠体内的二甲双胍血浆暴露量显著降低(P<0.01),二甲双胍清除率显著升高(P<0.01),二甲双胍在大鼠体内的稳态表观分布容积显著降低(P<0.01),平均滞留时间显著降低(P<0.01),半衰期显著缩短(P<0.05);糖尿病肾病大鼠2 h内二甲双胍的累积尿药排泄分数显著升高(P<0.05),肾清除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中二甲双胍的药物浓度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药物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ATE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OCT2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MATE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OCT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状态下大鼠肾脏MATE1表达升高,而OCT2表达下降;糖尿病肾病大鼠二甲双胍肾脏排泄的加快,可能主要与肾脏MATE1转运体表达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体1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 二甲双胍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肾脏类器官研究镁离子减轻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欢 嵇姞 +4 位作者 鲁敏 宁一纯 孙肇星 丁小强 俞小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4,483,共11页
目的利用肾脏类器官和HK-2细胞研究镁离子(Mg2+)对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splatin-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s-AKI)的作用,并探究可能的机制。方法首先利用人源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构建肾脏... 目的利用肾脏类器官和HK-2细胞研究镁离子(Mg2+)对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splatin-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s-AKI)的作用,并探究可能的机制。方法首先利用人源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构建肾脏类器官,在此基础上构建Cis-AKI模型,利用HE染色观察肾脏类器官结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标志物定位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通过qRT-PCR检测肾小管和肾小球标志物及炎症因子mRNA水平。随后将肾脏类器官及HK-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Cis组)和Mg2+预处理组(Cis+Mg2+组)。通过CCK-8和ATP含量评估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活力;利用TUNEL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通路的关键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2,OCT2)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检测OCT2的定位与表达。结果肾脏类器官培养第10天的肾小管结构清晰,肾脏标志物大量表达;10μmol/L顺铂导致肾脏类器官结构破坏,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和炎症因子mRNA水平显著升高,ATP含量显著下降。与Cis组相比,Cis+Mg2+组肾脏类器官ATP含量升高,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显著下降,OCT2表达显著下降;而Cis+Mg2+组HK-2细胞活力、TUNEL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相关蛋白均无明显改善,且几乎不表达OCT2。结论肾脏类器官是研究Cis-AKI发病与治疗的理想体外模型;Mg2+预处理可显著减轻顺铂所致肾脏类器官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OCT2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急性肾损伤(AKI) 离子(Mg2+)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OCT2) 肾脏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敏 刘昭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15-1320,共6页
遗传药理学研究发现药物代谢酶、受体和转运体基因遗传多态性是药物作用个体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一线药物,同时还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等其... 遗传药理学研究发现药物代谢酶、受体和转运体基因遗传多态性是药物作用个体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一线药物,同时还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等其他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疾病。二甲双胍在临床使用中表现出显著的药物反应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性导致药物反应性降低或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rganiccation transporters,OCTS)遗传多态性对二甲双胍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有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OCTS等多个药物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二甲双胍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可为临床制定二甲双胍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遗传药理学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 药物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柴胡多糖对拉米夫定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丽娟 赵亚 +1 位作者 吴亚运 赵瑞芝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079-1084,共6页
目的:考察醋柴胡多糖对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增效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醋柴胡多糖、拉米夫定及二者联合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2.15,同时设立对照组,孵育48 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 目的:考察醋柴胡多糖对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增效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醋柴胡多糖、拉米夫定及二者联合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2.15,同时设立对照组,孵育48 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分泌量,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细胞HBV脱氧核糖核酸(DNA)表达量,金(正均)氏公式定量分析醋柴胡多糖的增效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拉米夫定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1、OCT2、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蛋白2(MRP2)的表达量。结果:与拉米夫定单用组相比,醋柴胡多糖增加拉米夫定对HBsAg分泌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对HBeAg作用表现为协同增强,Q值达6.55、对HBV-DNA抑制作用表现为相加。醋柴胡多糖低剂量组、醋柴胡多糖低中剂量组、醋柴胡多糖低高剂量组可显著促进拉米夫定的摄取;醋柴胡多糖高剂量联用组可显著降低P-gp的表达;醋柴胡多糖单用及联用组均可显著提高OCT1的表达。结论:醋柴胡多糖可通过增加拉米夫定的摄取发挥协同抗HBV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P-gp、OCT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柴胡多糖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E抗原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协同增效 拉米夫定 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1 P糖蛋白 多药耐药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缺乏对去卵巢大鼠二甲双胍尿排泄的影响(英文)
8
作者 王沛 赵嵩博 +2 位作者 钟玲 何淑鹏 周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3-390,共8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在去卵巢大鼠(雌激素缺乏模型)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在血浆、组织(肝、肾)、尿液中的质量浓度以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rOct2)与多药和毒素外排蛋白1(rMate1)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卵巢切除术组(Ovx,去...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在去卵巢大鼠(雌激素缺乏模型)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在血浆、组织(肝、肾)、尿液中的质量浓度以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rOct2)与多药和毒素外排蛋白1(rMate1)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卵巢切除术组(Ovx,去除双侧卵巢)和假手术组(除了不去除双侧卵巢,其余处理均与Ovx组一致)各8只,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尿液和组织中二甲双胍的质量浓度,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浆乳酸(LCA)浓度,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肾组织中rOct2和rMate1的表达.结果:Ovx组的二甲双胍药动学参数AUC0→t和组织浓度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24h累积尿排泄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Ovx组的rMate1的蛋白表达下降而rOct2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血乳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尿排泄减少与大鼠卵巢切除术后雌激素缺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卵巢切除术 多药和毒素外排蛋白1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 雌激素 尿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