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4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温制备铁基有机金属框架吸附三价砷的研究
1
作者 贺翌鹏 熊晨曦 +2 位作者 王一平 李军 金央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地下水中的砷污染日益严重,摄入高砷地下水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高效去除水中的砷具有重要意义。在室温下合成了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IL-88A用于吸附水中的As(Ⅲ)。通过XRD、SEM、XPS和FT-IR等手段对MIL-88A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IL-88A... 地下水中的砷污染日益严重,摄入高砷地下水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高效去除水中的砷具有重要意义。在室温下合成了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IL-88A用于吸附水中的As(Ⅲ)。通过XRD、SEM、XPS和FT-IR等手段对MIL-88A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IL-88A吸附As(Ⅲ)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MIL-88A能够实现对水中As(Ⅲ)的高效吸附,最大吸附量为286.37mg/g,高于现有同类型吸附剂;MIL-88A吸附As(Ⅲ)过程的动力学和等温线数据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说明MIL-88A对As(Ⅲ)的吸附是化学吸附与多层吸附相结合的过程。结合表征分析可以得出,MIL-88A表面的羧基可以吸附As(Ⅲ)并将其氧化成As(Ⅴ),As(Ⅴ)通过氢键继续吸附As(Ⅲ)形成多层吸附。该研究为高效脱除水中As(Ⅲ)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吸附 水处理 有机金属框架 MIL-88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金属框架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隔膜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阮艳莉 查煜澄 张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0,共5页
为利用有机金属框架衍生的碳材料来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溶剂热法首先合成出有机金属框架2-甲基咪唑锌盐MOF材料(ZIF-8),再通过管式炉高温碳化形成沸石咪唑盐骨架衍生的多孔碳材料(ZPC),并将其用于对锂硫电池的隔膜改性;采用SE... 为利用有机金属框架衍生的碳材料来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溶剂热法首先合成出有机金属框架2-甲基咪唑锌盐MOF材料(ZIF-8),再通过管式炉高温碳化形成沸石咪唑盐骨架衍生的多孔碳材料(ZPC),并将其用于对锂硫电池的隔膜改性;采用SEM观察材料的形貌,通过N2吸附-脱附实验测量ZPC的比表面积,用恒流充放电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与传统碳材料Super P进行对比。结果表明:ZPC比表面积为972.238 m2/g,远大于Super P的比表面积;0.1 C倍率条件下,ZPC改性隔膜组装电池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315.0 mA·h/g,优于普通PP隔膜电池(1256.5 mA·h/g)和Super P改性隔膜电池(1288.1 mA·h/g);循环50圈后,ZPC改性隔膜电池放电比容量仍可达到907.1 mA·h/g,比普通隔膜电池和Super P改性隔膜电池分别提高了74.4%和15.2%;并且每圈的库伦效率都大于97%,表现出了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金属框架 多孔碳材料 溶剂热 锂硫电池 隔膜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金属框架材料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帆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指出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方式形成的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规则可调的孔道、较大的比表面积、不饱和的金属位点等特点。目前,MOFs材料广泛应用于分子传感、气体吸附、化学催化等诸多领域。在环境检... 指出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方式形成的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规则可调的孔道、较大的比表面积、不饱和的金属位点等特点。目前,MOFs材料广泛应用于分子传感、气体吸附、化学催化等诸多领域。在环境检测领域中,MOFs材料也成为研究焦点,越来越多的学者报道了他们基于MOFs材料构建的各种光学检测体系和电化学传感器以及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对此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金属框架材料 检测体系 电化学传感器 环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金属框架材料/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明 王涛 +2 位作者 万坚 陈召鸾 王煦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7,共6页
为提高水性环氧树脂的机械及防腐性能,首先制备有机金属框架材料,得到三种不同的有机金属框架材料,然后按照不同比例与水性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得到复合乳液,将其固化为涂层和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有机... 为提高水性环氧树脂的机械及防腐性能,首先制备有机金属框架材料,得到三种不同的有机金属框架材料,然后按照不同比例与水性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得到复合乳液,将其固化为涂层和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有机金属框架材料和复合薄膜、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有机金属框架材料后,水性环氧树脂薄膜性能有所增强。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3%的ZIF-8/EP复合材料时性能较好,薄膜的拉伸强度为14.68 MPa,与水的接触角为64.4°,阻抗为1.045×10^(9)Ω/cm^(2),相比于纯环氧树脂,其阻抗提升了8.383×10^(8)Ω/cm^(2),薄膜的拉伸强度提升了399.3%,水接触角增加了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金属框架材料 水性环氧树脂 复合改性 涂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金属框架纳米材料协同抗菌和载药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司徒天欣 汪川蕾 +2 位作者 严旭 张亮 江海洋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2-498,共7页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及制剂是主要的应对手段之一。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及制剂是主要的应对手段之一。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目前已发现MOFs具有抗菌作用,其结构适合装载和递送药物,这为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新机遇。本文概述了MOFs的结构特点与抗菌和载药机理,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金属框架 纳米材料 抗菌作用 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伟林教授团队成功将超小金纳米粒子与有机金属框架结合用以治疗肝癌
6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6-486,共1页
2020年6月14日,王伟林教授和毛峥伟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论文“A nanomedicine fabricated from gold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for cascade chemo/chemodynamic cancer therapy”发表于《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 2020年6月14日,王伟林教授和毛峥伟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论文“A nanomedicine fabricated from gold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for cascade chemo/chemodynamic cancer therapy”发表于《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期刊(https://doi.org/10.1002/advs.202001060)。研究人员首次将具有类葡萄糖氧化酶作用的金纳米粒子(Au NPs)原位结合在金属有机框架MOF上,用于级联的饥饿/化学动力学治疗,有效解决了单纯化学动力学治疗效果不佳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对肝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化学动力学 葡萄糖氧化酶 金纳米粒子 成果论文 团队研究 有机金属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标记适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模拟酶比色检测牛奶和奶粉中双酚A
7
作者 姜黎 卢春霞 +1 位作者 林祥群 陈霞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5,共8页
[目的]以双酚A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分子,金属有机框架(Fe-MIL-101)纳米模拟酶为信号探针,建立了一种无标记、可视化快速检测双酚A(BPA)的新方法。[方法]将BPA适配体添加到Fe-MIL-101溶液中,适配体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到Fe-MIL-101表面,进... [目的]以双酚A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分子,金属有机框架(Fe-MIL-101)纳米模拟酶为信号探针,建立了一种无标记、可视化快速检测双酚A(BPA)的新方法。[方法]将BPA适配体添加到Fe-MIL-101溶液中,适配体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到Fe-MIL-101表面,进而抑制其模拟酶活性,当测试样品中含有BPA时,适配体特异性结合BPA,适配体从Fe-MIL-101表面脱落,Fe-MIL-101催化无色过氧化物酶底物产生比色输出信号,通过比色信号的变化实现对BPA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在优化条件下,BPA在缓冲液中线性检测范围为1~80 ng/mL,裸眼可视化检出限为0.5 ng/mL。将该方法应用于牛奶和奶粉中BPA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3.6%~95.2%,RSD值为2.96%~7.45%。[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性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适配体 金属有机框架 无标记 比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UiO-66的制备及储氢性能:微波与传统溶剂热制备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瑞琪 石恒杰 +7 位作者 孙彦丽 张茜 刘彩珠 刘浩伟 吴玉花 吴建波 张慧 白红存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7,共13页
因结构设计性强和孔隙可调控等优点,MOFs材料的高效制备已成为固态储氢领域的重要课题。然而其高效制备目前仍面临工艺复杂、周期长和效率不高等关键瓶颈。微波辅助合成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利用微波外场来强化多孔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传质... 因结构设计性强和孔隙可调控等优点,MOFs材料的高效制备已成为固态储氢领域的重要课题。然而其高效制备目前仍面临工艺复杂、周期长和效率不高等关键瓶颈。微波辅助合成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利用微波外场来强化多孔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传质传热和反应行为,从而有望提高MOFs材料的制备效率。这种方法被认为是实现MOFs材料高效制备的重要发展方向。本工作重点开展了面向高效储氢的UiO-66材料微波法和传统溶剂热法制备的对比研究。通过调整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制备了不同结构和形貌的UiO-66,优化了材料微波法制备工艺,获得了最优制备条件为120℃、1.0 h,其比表面积为1561 m^(2)/g。为了深入理解材料的储氢性能,建立了UiO-66的微观结构与其储氢性能之间的有效关联。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在77 K和5 MPa的条件下,氢气吸附量达到了3.78%。此外,还构建了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定量描述UiO-66吸氢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和调控机制。通过本工作UiO-66材料储氢的相关研究,可为MOFs材料的高效制备及储氢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多孔材料固态储氢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微波合成 UiO-66 储氢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光催化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翔宇 韦文龙 +2 位作者 刘子儒 Pier-Luc Tremblay 张甜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对近年来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光催化抗菌材料进行了梳理,包括掺杂金属纳米粒子的MOFs材料、异质结MOFs材料、卟啉基MOFs材料以及其他MOFs材料,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光催化 抗菌 优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无铬鞣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冠杰 陈杰 马建中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7,共10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类由金属中心和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新型纳米材料,具有结构可调、活性位点多、孔隙率高等特性。通常,经配体修饰、金属交换、缺陷构筑以及功能负载等改性方法制得的MOFs能够显著提升其理化性能或赋予其独特的功...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类由金属中心和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新型纳米材料,具有结构可调、活性位点多、孔隙率高等特性。通常,经配体修饰、金属交换、缺陷构筑以及功能负载等改性方法制得的MOFs能够显著提升其理化性能或赋予其独特的功能性,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皮革行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支柱行业之一,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将MOFs用于皮革无铬鞣制,以推动制革工业的绿色转型。文章首先对近年来MOFs的合成及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随后,结合当前制革工业无铬化和功能化的需求,探讨了MOFs作为功能性无铬鞣剂的应用前景,以期实现MOFs产业化应用和制革工业绿色化改造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皮革制造 纳米材料 功能性化学品 无铬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防腐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筱月 王璐瑶 +1 位作者 马晓慧 王燕华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71,共11页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电磁屏蔽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金属结构材料,然而耐腐蚀性差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为了解决镁合金在应用环境中腐蚀严重的问题,新兴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电磁屏蔽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金属结构材料,然而耐腐蚀性差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为了解决镁合金在应用环境中腐蚀严重的问题,新兴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s)被逐步应用到镁合金表面。MOFs由金属中心及有机配体组成,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丰富、结构组成可控、易于功能化等特点,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防腐材料。综述了2020年以来镁合金表面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防腐应用。首先根据不同的制备方式,将MOFs在镁合金上的合成分为粉体制备和原位合成,综述了沉积法、溶剂热法、电化学法等常见合成手段;其次从缓蚀剂、保护涂层、填料和纳米容器4个方面介绍了MOFs在镁合金上的防腐应用,探讨了不同功能MOFs在镁合金表面的防腐蚀效果,与传统防腐材料相比,MOFs新型材料具有pH响应、可设计性强等特点,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场景;最后总结了MOFs作为防腐材料时异相制备困难、涂层较薄等不足之处,对其在镁合金表面防腐应用做了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金属有机框架 防腐材料 涂层 填料 纳米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模拟酶比色检测牛妊娠相关糖蛋白9
12
作者 卢春霞 刘长彬 +3 位作者 张振良 卢守亮 倪建宏 王超丽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5-343,共9页
本研究以金属有机框架Fe-MIL-101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bPAG9适配体为识别探针,基于间接竞争原理建立了一种比色检测bPAG9方法。在方法建立过程中,将互补于适配体的生物素-cDNA固定在微孔板上,加入适配体功能化Fe-MIL-101,适配体与互补链c... 本研究以金属有机框架Fe-MIL-101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bPAG9适配体为识别探针,基于间接竞争原理建立了一种比色检测bPAG9方法。在方法建立过程中,将互补于适配体的生物素-cDNA固定在微孔板上,加入适配体功能化Fe-MIL-101,适配体与互补链cDNA杂交,当测试样品中含有bPAG9时,适配体与bPAG9结合后从互补链上脱落,然后Fe-MIL-101催化无色过氧化物酶底物产生比色输出信号,通过比色信号的变化实现对bPAG9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优化条件下,bPAG9在缓冲液中线性检测范围为1~100 ng·mL^(-1)(R>0.996),检出限为0.25 ng·mL^(-1)。bPAG9在空白血清中加标回收率为85.2%~102.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将本方法应用人工受精28d的奶牛血清检测,妊娠诊断结果显示,本方法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1.6%、92.1%和91.8%。本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准确性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糖蛋白 适配体 金属有机框架 早期妊娠诊断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固定化中性脲酶及其降解黄酒中的尿素
13
作者 任遇福 徐岩 王栋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4,共7页
开发利用新型固定化中性脲酶降解黄酒中的尿素,是有效控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一种可行的方法。近年来,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原位合成固定化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该研究基于黄酒的特性,通过对ZIF-8与MI... 开发利用新型固定化中性脲酶降解黄酒中的尿素,是有效控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一种可行的方法。近年来,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原位合成固定化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该研究基于黄酒的特性,通过对ZIF-8与MIL-100(Fe)两种MOF材料的比较,选择以MIL-100(Fe)作为固定化载体,在室温水环境下原位合成了固定化中性脲酶NU@MIL-100(Fe),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表征以及酶学性质的评价。结果表明,以酸稳定性和酒精稳定性良好的MIL-100(Fe)为载体进行固定化,中性脲酶的引入不影响MIL-100(Fe)的晶体结构与形貌。相较于游离中性脲酶,固定化中性脲酶NU@MIL-100(Fe)最适pH、最适温度以及活性受酒精的影响未发生明显变化,但NU@MIL-100(Fe)表现出更好的酸性活性和酒精耐受性,酸稳定性也有一定的提高。将NU@MIL-100(Fe)用于黄酒中的尿素降解,处理4 h后尿素降解率达到79.96%,24 h后尿素降解率达93.83%,重复使用3次,处理4 h仍可达到48.29%的尿素降解率,表现出良好的尿素降解效果和重复使用性。该研究结果为固定化中性脲酶在黄酒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脲酶 金属有机框架 固定化 黄酒 尿素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捕获黄连中的生物碱类药物活性成分
14
作者 司甜甜 赵薇 +4 位作者 王慧 张红玉 刘小烨 容蓉 冯娟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4,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锆基MOF-808,利用其结构优势实现了中药黄连中生物碱类药物活性成分的富集与捕获,并结合其结构特点探讨了其协同低共熔溶剂捕获生物碱类活性成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通过优化孵育捕获等条件,对黄连粗提液中药根碱的回...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锆基MOF-808,利用其结构优势实现了中药黄连中生物碱类药物活性成分的富集与捕获,并结合其结构特点探讨了其协同低共熔溶剂捕获生物碱类活性成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通过优化孵育捕获等条件,对黄连粗提液中药根碱的回收率达到85.78%,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检测黄连粗提液中5种生物碱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300μg·L^(-1),检出限为0.02~0.05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0.40%~4.7%,加标回收率达到69.7%~128%。该研究实现了中药黄连中生物碱类活性成分的高效、快速富集与捕获,为MOFs材料在选择性捕获与富集中药有效成分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选择性富集 色谱分离 生物碱活性成分 黄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酶的比色适配体传感器一步法检测鱼肉中组胺
15
作者 裘奕星 刘鑫 +2 位作者 宋羽梵 丁玉庭 徐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8-327,共10页
本研究以Fe3O4为核材,采用原位生长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制备磁性MOF颗粒,然后将Pt纳米颗粒掺杂在其表面制备磁性纳米酶,并将组胺适配体H1修饰到纳米酶表面得到比色探针。利用该探针与不同浓度组胺结合后,适... 本研究以Fe3O4为核材,采用原位生长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制备磁性MOF颗粒,然后将Pt纳米颗粒掺杂在其表面制备磁性纳米酶,并将组胺适配体H1修饰到纳米酶表面得到比色探针。利用该探针与不同浓度组胺结合后,适配体构象变化所导致的纳米酶催化H_(2)O_(2)介导3,3,5,5-四甲基联苯胺氧化的显色反应差异,实现鱼肉中组胺的一步法比色传感检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组胺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70 μmol/L,检测限为0.943 μmol/L,鲭鱼样本的加标回收率为90.7%~100.5%。该方法线性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鱼肉等复杂食品样品中组胺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金属有机框架 纳米酶 组胺 适配体传感器 比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dragit L100修饰的铝锰双金属有机框架作为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口服递送载体的初步评价
16
作者 胡米 沈瑶歆 +4 位作者 范宝超 孙敏 周金柱 郭容利 李彬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92-2300,共9页
本研究旨在对制备的Eudragit L100修饰的铝锰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作为灭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口服递送载体进行评价。利用金属离子Al3+、Mn2+和2-氨基对苯二甲酸有机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将灭活PED... 本研究旨在对制备的Eudragit L100修饰的铝锰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作为灭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口服递送载体进行评价。利用金属离子Al3+、Mn2+和2-氨基对苯二甲酸有机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将灭活PEDV原位封装Al/Mn-MOF中,得到Al/Mn-MOF@PEDV纳米粒。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将阴离子聚合物Eudragit L100结合于Al/Mn-MOF@PEDV纳米粒表面,得到L100@Al/Mn-MOF@PEDV纳米粒。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其形态、纳米粒度电位仪测定表面电势、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组成成分、X射线衍射仪测定晶格结构。采用ELISA和抗原检测卡表征对灭活PEDV的负载效率。配制模拟胃液考察L100@Al/Mn-MOF@PEDV纳米粒的稳定性,并用ELISA测定灭活PEDV的释放率。使用激光共聚焦观察巨噬细胞对Al/Mn-MOF@PEDV纳米粒的摄取。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纳米粒的细胞毒性。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Al/Mn-MOF@PEDV纳米粒对巨噬细胞分泌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L100@Al/Mn-MOF@PEDV纳米粒成功制备,尺寸小于1μm。在PEDV/金属离子/有机配体投料比为0.42∶1∶1时,对灭活PEDV的负载率可达到99.6%。L100@Al/Mn-MOF@PEDV在模拟胃液中孵育2 h仍具有高稳定性,对灭活PEDV的释放率仅为12.73%左右。在小鼠RAW264.7细胞的摄取试验中,用激光共聚焦观察到细胞对Al/Mn-MOF@PEDV摄取情况优于未经负载的灭活PEDV。且Al/Mn-MOF@PEDV能够显著增强RAW264.7细胞中Th1型因子IFN-γ和Th2型因子IL-4的表达。本研究为PED灭活疫苗口服载体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后续应用于动物免疫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灭活疫苗 纳米载体 金属有机框架 口服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甲苯吸附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曹佳玮 戚萌 +2 位作者 李云霞 王永强 赵东风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3,共6页
通过构建等级孔结构、设计双核位点、功能化配体和构筑MOFs复合物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MOFs材料对甲苯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通过精确调控MOFs的结构和化学特性,可以优化甲苯吸附性能,满足特定工业需求和环境净化目标。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甲苯 结构调控 吸附 吸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碳包覆二硫化钴多面体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白京陇 元丽华 +3 位作者 戴怡乐 赵继威 贺艳霞 魏智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8,共8页
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结合高温硫化技术成功制备了具有正十二面体结构的CoS_(2)/C复合材料。通过表征手段揭示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展示了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在三电极系统测试中,CoS_(2)/C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伏安特... 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结合高温硫化技术成功制备了具有正十二面体结构的CoS_(2)/C复合材料。通过表征手段揭示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展示了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在三电极系统测试中,CoS_(2)/C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伏安特性、高比电容(126.2 mAh/g,即1135.6 F/g@1 A/g)、低阻抗及优异的长循环性能。CoS_(2)/C复合材料与活性炭组装的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同样表现出色,在1 A/g下比容量达93.6 F/g。该超级电容器装置在800 W/kg功率密度下实现了33.3 Wh/kg的能量密度。研究结果表明,CoS_(2)/C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碳包覆 二硫化钴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金属有机框架/聚磷酸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聚乳酸中的协同阻燃作用
19
作者 房志 杜心悦 +2 位作者 韦梅峻 陈圣春 陈群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1,共7页
选择2,3,5,6-四氟-二(1,2,4-三氮唑-1-甲基)苯(Fbtx)和4,5-二氯邻苯二甲酸(H_(2)dcpa)为配体,与醋酸钴通过水热反应,得到一个新的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o(Hdcpa)_(2)(Fbtx)_(2)]_(n)(Co-MOF)。采用X射线单晶和粉末衍射以及红外光谱等... 选择2,3,5,6-四氟-二(1,2,4-三氮唑-1-甲基)苯(Fbtx)和4,5-二氯邻苯二甲酸(H_(2)dcpa)为配体,与醋酸钴通过水热反应,得到一个新的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o(Hdcpa)_(2)(Fbtx)_(2)]_(n)(Co-MOF)。采用X射线单晶和粉末衍射以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Co-MOF进行了结构表征,晶体结构分析显示,Co-MOF为二维层状结构。通过热重考察了Co-MOF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其结构能在300℃保持稳定,热稳定性好。基于PLA、聚磷酸铵(APP)和Co-MOF,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PLA/APP/Co-MOF,并通过APP和Co-MOF加入量的优化,详细研究了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APP和Co-MOF添加质量分别为13.5%和1.5%时,PLA/APP/Co-MOF阻燃性能较佳,其中LOI值达到36.0%、UL-94达到V-0级别,PLA样品熔滴现象得到有效抑制。同时,锥形量热测试发现,在PLA/APP/Co-MOF燃烧过程中形成了连续致密的炭层,PHRR降低了55.7%、THR值降低48.5%,烟释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聚磷酸铵 聚乳酸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锂硫电池隔膜研究进展
20
作者 蓝晓琪 李伟 +4 位作者 马骏杰 王浩 周烽海 彭瑞 刘峥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锂硫电池因出色的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被认为是下一代最具潜力的储能体系之一,但其商业化仍受限于可溶性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的穿梭效应。在隔膜上涂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进一步提高锂硫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综述了MOFs及其复合材... 锂硫电池因出色的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被认为是下一代最具潜力的储能体系之一,但其商业化仍受限于可溶性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的穿梭效应。在隔膜上涂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进一步提高锂硫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综述了MOFs及其复合材料对锂硫电池隔膜的改性作用;阐述了MOFs及其复合材料改性隔膜对穿梭效应的抑制策略,并提出了修饰锂硫电池隔膜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锂硫电池 改性隔膜 抑制穿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