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丹M盆地高酸值原油有机酸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顶胜 窦立荣 +1 位作者 黎颖英 李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2-765,共4页
苏丹M盆地是苏丹乃至整个中、西非剪切带最富含油气的盆地之一,发现的原油主要为中质油(重度为20~34°APD,其次为重质油(重度小于20°API),普遍高含沥青质、高含蜡、高凝固点、高酸值、低含硫。为了给高酸值原油的储运... 苏丹M盆地是苏丹乃至整个中、西非剪切带最富含油气的盆地之一,发现的原油主要为中质油(重度为20~34°APD,其次为重质油(重度小于20°API),普遍高含沥青质、高含蜡、高凝固点、高酸值、低含硫。为了给高酸值原油的储运及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选择M盆地Fula North-3井Bentiu组产出的典型高酸值原油样品,进行不同馏分有机酸成分解剖。结果表明,高酸值原油的有机酸主要由环烷酸组成,且主要分布在300℃以上的重质馏分中;环烷酸的分子量分布情况与馏分的沸程趋势相一致,随着馏分变重、酸值增加,环烷酸的平均分子量增大、分布变宽、碳数范围增大;环烷酸结构以一环、二环、三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M盆地 高酸值原油 有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方式下泡凉薯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柳建华 鲍长俊 +2 位作者 常惟丹 马庆昱 孙丽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218,共7页
以凉薯为原料,添加小米辣,分别采用自然发酵、母水发酵、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对比分析了其理化性质、有机酸组成、单糖组成和风味物质的差异,并对其风味物质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发酵方式下,泡凉薯的各项指标变化... 以凉薯为原料,添加小米辣,分别采用自然发酵、母水发酵、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对比分析了其理化性质、有机酸组成、单糖组成和风味物质的差异,并对其风味物质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发酵方式下,泡凉薯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直投式乳酸菌发酵泡凉薯成熟后酸度适宜,色泽洁白,脆性好,且亚硝酸盐含量低,优于自然发酵和母水发酵;3种不同发酵方式泡菜中的有机酸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草酸和乳酸含量较高;凉薯经过发酵后,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醛酸含量有所下降,其他单糖含量有所上升;风味物质主要含有烃类、酯类、醇类和酚类物质,经主成分分析得出,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100%,能够很好的代表原始数据所反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薯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 品质分析 有机酸组成 单糖组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