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及周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石墨化区预测 被引量:22
1
作者 蒋珊 王玉满 +5 位作者 王书彦 彭平 董大忠 吴伟 李新景 管全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7,共9页
有机质石墨化是造成我国部分地区页岩气勘探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有机质石墨化的程度、深度下限及导致有机质发生石墨化的主要地质原因尚不清楚。为此,以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及周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电阻... 有机质石墨化是造成我国部分地区页岩气勘探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有机质石墨化的程度、深度下限及导致有机质发生石墨化的主要地质原因尚不清楚。为此,以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及周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电阻率测井响应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对筇竹寺组页岩开展了有机质石墨化表征的电性特征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页岩有机质石墨化的深度下限和分布范围,以期为页岩气勘探选区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古隆起高部位页岩电阻率测井曲线为正常扁平状特征,有机质拉曼光谱未出现G'峰,未发生有机质石墨化作用;(2)早寒武世内裂陷区5 200 m以深页岩电阻率测井曲线为低阻特征,拉曼光谱出现G'峰,Ro> 3.5%,表明5 200 m以深的有机质已石墨化,但石墨化程度较长宁地区弱;(3)威远—资阳地区有机质石墨化深度下限值变化大(介于4 000~4 600 m),磨溪—高石梯地区有机质石墨化深度下限值较稳定(5 200 m左右)。结论认为:(1)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大部分地区筇竹寺组页岩的有机质已石墨化,不利于页岩气勘探;(2)威远—资阳、磨溪—高石梯等构造主体部位为非石墨化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中古隆起 早寒武世 筇竹寺期 有机质石墨化 低电阻率 拉曼光谱 页岩气 勘探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质石墨化及其对页岩气储层的影响——以四川盆地南部海相页岩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琴 赵群 +7 位作者 罗超 梁峰 周尚文 王玉满 卢斌 邱振 刘洪林 刘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36,共12页
页岩气是中国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重要过渡能源,已有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有机质石墨化会给页岩气勘探带来风险。为了明确有机质石墨化对页岩气储层的影响,以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为例,利用激光拉曼光... 页岩气是中国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重要过渡能源,已有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有机质石墨化会给页岩气勘探带来风险。为了明确有机质石墨化对页岩气储层的影响,以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为例,利用激光拉曼光谱、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气体吸附、高压压汞及核磁共振等技术开展了页岩有机质石墨化系统的测试与分析,对比分析了有机质石墨化样品与未石墨化样品的储层特征,探讨了有机质石墨化对储层影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威远、泸州地区W202、L205井龙马溪组页岩和W201、W207井筇竹寺组页岩尚未进入石墨化阶段,长宁地区N206井筇竹寺组页岩激光拉曼谱出现明显的G’峰,已进入有机质石墨化阶段;(2)有机质石墨化页岩样品孔隙度普遍低于3%,微孔、介孔、宏孔体积均大幅度减少,比表面积大幅度下降,介孔成为有机质石墨化样品比表面积的绝对贡献者,占总比表面积的89.25%;(3)页岩有机质石墨化后,有机质孔发育程度大幅度降低,无机质孔隙成为有机质石墨化页岩孔隙的主体,占比高达91.8%;(4)页岩有机质石墨化导致生烃能力衰竭,侧链、杂原子脱落,芳香核缩聚与进一步定向排列,破坏了孔隙保存的机械和化学机制。结论认为,有机质石墨化对页岩气储层物性具有破坏性作用,因此在页岩气勘探中要明确有机质石墨化在优质页岩段的空间分布范围,进而规避勘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有机质石墨化 激光拉曼光谱 储层特征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下寒武统筇竹寺组 四川盆地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深层页岩有机质石墨化对储层孔隙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薛子鑫 姜振学 +8 位作者 郝绵柱 唐相路 李生杰 聂舟 钟光海 吴伟 梁志凯 陈瑞华 郭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32-3544,共13页
为研究深层页岩有机质石墨化特征及其对储层孔隙的控制作用,选择川南不同地区的深层龙马溪组页岩样品,首先,开展有机质分离、激光拉曼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确定深层龙马溪组页岩的拉曼等效成熟度及有机质石墨化程度;其次,分别开展... 为研究深层页岩有机质石墨化特征及其对储层孔隙的控制作用,选择川南不同地区的深层龙马溪组页岩样品,首先,开展有机质分离、激光拉曼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确定深层龙马溪组页岩的拉曼等效成熟度及有机质石墨化程度;其次,分别开展页岩及其对应有机质的二氧化碳吸附及氮气吸附实验,表征储层特征;最后,对比有机质石墨化对于储层孔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宁西深层页岩拉曼等效成熟度均高于3.6%,石墨化程度均达到20%以上,而泸州地区深层页岩拉曼成熟度均低于3.2%,石墨化程度均低于13%,长宁西深层页岩拉曼等效成熟度及石墨化程度均比泸州深层页岩的高;不同深层样品间石墨化程度与成熟度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在深层页岩中,有机质为深层页岩提供了超过70%的孔体积和超过50%的比表面积。随着石墨化程度增高,有机质塑性增强,孔隙壁面复杂程度降低,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均降低,孔体积在孔径为2~30 nm的中孔段和大于50 nm的宏孔段降低更加明显,比表面积的降低则主要体现在孔径小于3 nm的孔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储层 有机质石墨化 孔隙结构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北地区龙马溪组有机质石墨化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8
4
作者 邹辰 李德华 +3 位作者 杨庆 陈兴炳 陈向阳 陈美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7-72,共6页
有机质石墨化是高—过成熟页岩气勘探面临的主要地质风险之一。在对滇黔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甩开勘探过程中,部分地区的页岩气探井、评价井钻探效果不理想,被认为与上述原因有关,但目前对该区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石墨化的程度... 有机质石墨化是高—过成熟页岩气勘探面临的主要地质风险之一。在对滇黔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甩开勘探过程中,部分地区的页岩气探井、评价井钻探效果不理想,被认为与上述原因有关,但目前对该区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石墨化的程度及其地质成因尚不明确。为了给该区页岩气战略选区提供依据,通过分析该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及储层特征等资料,研究了有机质石墨化的特征,进而预测了黑色页岩有机质石墨化分布的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石墨化程度与总有机碳含量、电阻率值呈负相关,漏斗型、低平直线型、钟形电阻率曲线分别与强、弱、未石墨化页岩相对应,岩心碳化明显、染手、气测无明显异常可作为强石墨化页岩的判定依据;(2)该区有机质石墨化主要受地下岩浆活动的影响,深层热液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导致有机质因温度过高而石墨化,进而导致页岩气储层的物性变差、含气量降低,石墨化区有效孔隙度平均值在2%以下;(3)石墨化区主要沿深大断裂分布。结论认为,加强对于该区西部、西南部基底断裂的识别、刻画工作,是优化区内页岩气井井位部署、降低勘探风险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黔北地区 页岩气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黑色页岩 有机质石墨化 峨眉山地幔柱 基底断裂 勘探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长宁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低电阻率响应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程静 闫建平 +5 位作者 宋东江 廖茂杰 郭伟 丁明海 罗光东 刘延梅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9,共9页
以川南长宁地区NX22井五峰组—龙马溪组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为例,利用岩心矿物组分、扫描电镜、总有机碳(TOC)含量、含水饱和度测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确立了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岩石体积物理模型,采用随机法构建了三维数字岩心模型,进而... 以川南长宁地区NX22井五峰组—龙马溪组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为例,利用岩心矿物组分、扫描电镜、总有机碳(TOC)含量、含水饱和度测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确立了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岩石体积物理模型,采用随机法构建了三维数字岩心模型,进而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计算各矿物组分含量、含水饱和度及有机质石墨化的电阻率响应特征,并分析其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岩石体积物理模型由骨架(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白云石等)、黏土矿物、黄铁矿、未石墨化有机质以及石墨化有机质、孔隙6个部分组成。(2)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长、宽、高分别为100×100×100像素,融入了上述物理模型中的6个部分,并采用不同的颜色对导电组分进行标识,可以显示不同方向上的切片,表征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的组分特性。(3)黏土矿物含量、黄铁矿含量、含水饱和度以及有机质石墨化程度等4个参数增大都会造成页岩气储层的电阻率下降,而有机质的高石墨化程度(25%)和高含水饱和度(88.0%)使页岩气储层的电阻率从正常电阻率(大于15Ω·m)降到低阻甚至超低阻(小于5Ω·m),是导致研究区页岩气储层超低阻响应的2个核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 页岩气储层 数字岩心 有限元方法 导电因素 含水饱和度 有机质石墨化程度 黏土矿物 黄铁矿含量 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 川南长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低阻页岩特征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莉莎 闫建平 +2 位作者 胡兴中 郑马嘉 钟光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0,共15页
川南长宁和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存在低电阻率异常现象,且不同区域低电阻率井产气差异较大,利用物性、地球化学、X衍射、薄片、含气量、生产测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低电阻率不同类型的特征、成因因素及其对含气性的影... 川南长宁和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存在低电阻率异常现象,且不同区域低电阻率井产气差异较大,利用物性、地球化学、X衍射、薄片、含气量、生产测试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低电阻率不同类型的特征、成因因素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电阻率井和正常电阻率井的界限为15Ω·m,次低电阻率井的电阻率主要在10∼100Ω·m;低电阻率井的曲线形态特征主要有“持续下降型”(Rt<5Ω·m)和“先降低再回返增加型”(5∼15Ω·m)两种;低电阻率的成因因素主要包括有机质过成熟导致石墨化、高含水饱和度、高黄铁矿含量和高黏土矿物含量,对不同类型的电阻率降低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持续下降型”低电阻率井含气性普遍较差,而“先降低再回返增加型”含气性一般较好,向斜构造带底部且埋深较大的位置出现的低电阻率页岩通常为“持续下降型”,含气性和测试产能往往都不高,是低电阻率页岩气风险探勘开发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低电阻率 川南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有机质石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饱和度方程研究及应用——以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7
作者 黄莉莎 闫建平 +5 位作者 郭伟 李新景 郑马嘉 唐洪明 钟光海 黄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96-3210,共15页
页岩气含水(含气)饱和度是游离气量评价至关重要的参数,由于高成熟有机质石墨化、黄铁矿、黏土矿物及地层水等多种导电因素的影响,川南长宁、泸州、渝西等多个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中相继一些页岩气井出现测井超低电阻率现象(R_(t)&l... 页岩气含水(含气)饱和度是游离气量评价至关重要的参数,由于高成熟有机质石墨化、黄铁矿、黏土矿物及地层水等多种导电因素的影响,川南长宁、泸州、渝西等多个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中相继一些页岩气井出现测井超低电阻率现象(R_(t)<5Ωm),造成基于传统电法的饱和度计算方法(Archie公式、Simandoux方程等)不具适用性.因此,为了明确不同导电因素对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的影响规律,进而建立合理的饱和度评价模型实现提高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饱和度计算的精度,以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为例,首先,利用X衍射、地化、激光拉曼、镜下薄片、饱和度测试及测井等资料,在确立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岩石体积物理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并联导电模型,推导了考虑石墨化有机质、黄铁矿等多因素的改进饱和度电性响应方程;其次,通过电阻率响应数值模拟,结合实际井黏土矿物含量、黄铁矿含量、有机质石墨化程度、地层水饱和度及矿化度资料,明确了长宁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高演化有机质石墨化、高含水饱和度是形成超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的最核心因素;最后,依据建立的饱和度响应方程,利用最优化迭代方法计算了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的含水饱和度,计算结果与保压取心饱和度测试数据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0以上,有效解决了低电阻率页岩气储层饱和度精确计算难度大的问题,为降低低电阻率页岩气勘探开发风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页岩气 饱和度方程 川南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有机质石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