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异化铁还原“电”耦合甲烷化处理蛋白质有机废水
- 1
-
-
作者
周欣玮
符祥壮
郭梦霞
徐文
王德欣
-
机构
海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南大学生态学院
-
出处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8,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0038)
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21003)。
-
文摘
针对蛋白质有机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出现的产甲烷性能不佳、易于酸积累等问题,利用Fe_(3)O_(4)作为外源电子介体构建Fe_(3)O_(4)介导的蛋白质有机废水厌氧消化体系,考察体系的运行效能,分析反应器中污泥的生理特征,并探究群落演替对不同Fe_(3)O_(4)剂量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每克VSS中添加40 mg的Fe_(3)O_(4)能够实现体系厌氧发酵性能的最大优化,相较于未添加Fe_(3)O_(4)的对照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降解率与累积CH4产量分别提高了(27.23±4.16)%和(26.50±3.25)%,累积CO_(2)产量降低了(82.08±2.43)%。污泥生理特征分析表明,Fe_(3)O_(4)的添加能够促进污泥团聚,增强电子转移能力。微生物群落变化分析表明,添加40 mg/g的Fe_(3)O_(4)可促进互营菌属Syntro⁃phomonas、铁还原菌属Clostridium和嗜乙酸型产甲烷古菌Methanosaeta的富集,从而形成异化铁还原耦合甲烷化的电子传递模式,提升种间电子传递效率,强化蛋白质有机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以及最终甲烷化的过程。
-
关键词
厌氧消化
蛋白质有机废水
磁铁矿
微生物种群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
-
Keywords
anaerobic digestion
protein-containing organic wastewater
magnetite
microbial population
direct in⁃terspecific electron transfer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贝壳中交错纹状的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梁艳
赵杰
吴承伟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工程力学系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动力学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3期459-461,465,共4页
-
文摘
软体动物贝壳作为最简单的生物矿化材料利用坚硬的外壳保护了柔弱的软体组织。以腹足纲香螺为对象,研究其内层交错纹状的结构及有机蛋白质对纳米压痕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前后贝壳的力学性能发生改变,加热后各项力学性能随之降低。加热前后贝壳交错纹状结构中有机蛋白质分子和文石晶体界面处模型的变化,表明力学性能不仅仅与贝壳独特的微观结构相关,同时也与其中的有机质以及有机质和无机相之间的健合等因素有关。
-
关键词
贝壳
有机蛋白质
力学性能
纳米压痕
-
Keywords
mollusk shell
organic matrix prote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nanoindentation
-
分类号
TB39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