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3HT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环境稳定性提升
1
作者 李强 丁莉峰 +4 位作者 李磊磊 李禹文 李鑫旺 马佳楠 桑胜波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电子设备领域对高稳定性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解决有机材料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影响晶体管稳定性的问题,制备了一种新型OTFT,并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来提高其环境稳定性:对晶体管进行表面钝化处理,利用钝化层的高化学稳定... 电子设备领域对高稳定性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解决有机材料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影响晶体管稳定性的问题,制备了一种新型OTFT,并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来提高其环境稳定性:对晶体管进行表面钝化处理,利用钝化层的高化学稳定性隔绝空气中的氧分子和水分子;利用聚(3-己基噻)(P3HT)共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源层获得高抗氧化性和抗水解能力。测试结果表明,经过60d后器件载流子迁移率仅降低到原始值的87.91%,电流开关比降低到原来的81.90%,说明本文提出的环境稳定性提升方法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己基噻吩)(P3HT) 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 稳定性提升 表面钝化 有源层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镀法制备全有机并五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伟 石家纬 +5 位作者 郭树旭 刘明大 张宏梅 梁昌 全宝富 马东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6,共4页
以全蒸镀方法在真空室内一次性制备了正装结构的全有机并五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正装结构全蒸镀法有利于简化工艺制备程序,缩小器件尺寸,提高集成度。制备的绝缘层厚度仅为50nm的全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工作电压降至10V,相同电... 以全蒸镀方法在真空室内一次性制备了正装结构的全有机并五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正装结构全蒸镀法有利于简化工艺制备程序,缩小器件尺寸,提高集成度。制备的绝缘层厚度仅为50nm的全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工作电压降至10V,相同电压下饱和输出电流有了明显提高。筛选适当的有机绝缘材料,改善全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有源层/绝缘层的界面性能,使阈值电压几乎降至0V,场效应迁移率提高了3倍多,输出饱和电流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蒸镀 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混合有机空穴传输材料提升有机薄膜晶体管场效应迁移率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东洋 刘子洋 +4 位作者 王学会 张世明 岳守振 赵毅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通过采用在并五苯薄膜与源漏电极之间插入10 nm并五苯掺杂的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薄膜的方法研究了基于并五苯有源层的底栅错面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电学特性。研究发现:N,N'-二苯基-... 通过采用在并五苯薄膜与源漏电极之间插入10 nm并五苯掺杂的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薄膜的方法研究了基于并五苯有源层的底栅错面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电学特性。研究发现: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有源层和源漏电极接触界面的表面形貌,利于形成欧姆接触,从而改善器件性能,最终使优化器件的迁移率由(0.1±0.01)cm2/(V·s)提升至(0.31±0.02)cm2/(V·s),阈值电压由(-34.6±1.3)V降至(-30.1±1.2)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晶体管 表面形貌 迁移率 T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PMMA修饰的PVA绝缘层对P3HT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华野 张帆 +2 位作者 张猛 娄志东 滕枫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42-1548,共7页
利用1,6-二(三氯甲硅烷基)己烷(C_6-Si)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PMMA)修饰聚乙烯醇(PVA)绝缘层(C-PMMA/PVA),并研究了修饰前后绝缘层的表面性质和电学性能。结果表明:经C-PMMA修饰后,虽然绝缘层表面粗糙度从0.386 nm增加到0.532 nm,... 利用1,6-二(三氯甲硅烷基)己烷(C_6-Si)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PMMA)修饰聚乙烯醇(PVA)绝缘层(C-PMMA/PVA),并研究了修饰前后绝缘层的表面性质和电学性能。结果表明:经C-PMMA修饰后,虽然绝缘层表面粗糙度从0.386 nm增加到0.532 nm,电容由14.2 n F/cm^2减小到11.5 n F/cm^2,但绝缘层的水接触角显著变大,从36°增加到68°,表明修饰后表面极性显著下降;此外,C-PMMA修饰的绝缘层的漏电流密度降低了约2个数量级。用纯PVA和C-PMMA修饰的PVA两种绝缘层制备了具有底栅顶接触结构的3-己基噻吩(P3HT)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C-PMMA修饰PVA后器件性能显著提高,开关比提高了约20倍,迁移率增大了约4倍,分别达到~10~2cm^2·V^(-1)·s^(-1)和3.3×10^(-2)cm^2·V^(-1)·s^(-1),而且回滞现象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修饰 交联 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回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层修饰对喷墨打印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国成 陈惠鹏 郭太良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4-200,共7页
通过对OTFT绝缘层SiO_2表面分别采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处理和原子层沉积薄层氧化铝的修饰方式,制备了喷墨打印有机薄膜晶体管并研究了修饰前后绝缘层的表面形貌、接触角及有源层的物相结构。虽然绝缘层的表面形貌在修饰前后变化不大... 通过对OTFT绝缘层SiO_2表面分别采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处理和原子层沉积薄层氧化铝的修饰方式,制备了喷墨打印有机薄膜晶体管并研究了修饰前后绝缘层的表面形貌、接触角及有源层的物相结构。虽然绝缘层的表面形貌在修饰前后变化不大,但是表面接触角和打印后有源层的物相结构有较大差别。OTS处理和沉积氧化铝修饰后,器件的迁移率比修饰前分别增大了4倍和9倍,而开关比则分别增大了1个和4个数量级。修饰后的最大迁移率可达0.35 cm^2/(V·s),开关比可达6.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晶体管 喷墨打印 表面修饰 原子层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压并五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 石家纬 +6 位作者 张宏梅 梁昌 全宝富 郭树旭 刘明大 方俊峰 马东阁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利用全蒸镀法,以并五苯作为有源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绝缘层,制备了全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测试结果表明,器件具有较低的工作电压和较高的场效应迁移率.对工作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并五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全蒸镀法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场效应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并三苯有机薄膜晶体管
7
作者 王鹏 李东仓 +2 位作者 陈金伙 胡加兴 张福甲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88,共4页
以环氧树脂(Eproxyresin)为栅绝缘层材料,并三苯(Anthracene)为有机半导体载流子传输层, 分别利用旋涂及真空掩蔽蒸发,在以铜为栅极的基底之上成功研制了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OTFT), 经测试得出器件的电子迁移率为2.34×10-2cm2/... 以环氧树脂(Eproxyresin)为栅绝缘层材料,并三苯(Anthracene)为有机半导体载流子传输层, 分别利用旋涂及真空掩蔽蒸发,在以铜为栅极的基底之上成功研制了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OTFT), 经测试得出器件的电子迁移率为2.34×10-2cm2/(V·s),跨导为0.49 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三苯 环氧树脂 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相大尺寸有机薄晶体的生长及其场效应晶体管研究
8
作者 肖宇 李峰 张发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66,共5页
利用改进的两溶剂混合法生长出大尺寸6,13一双(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并五苯(TIPS-PEN)薄晶体。晶体尺寸可达几毫米,厚度范围为90~700nm。用偏光显微镜确定了其单结晶性。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有机薄晶体尺... 利用改进的两溶剂混合法生长出大尺寸6,13一双(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并五苯(TIPS-PEN)薄晶体。晶体尺寸可达几毫米,厚度范围为90~700nm。用偏光显微镜确定了其单结晶性。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有机薄晶体尺寸增大,厚度增加。用X射线衍射和选区电子衍射对TIPS-PEN薄晶体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薄晶体具有非常高的有序结构。基于薄晶体的场效应晶体管(FET)具有高的空穴迁移率,达0.39cm2/v·S,较旋涂制备的薄膜晶体管高两个量级,并且随着薄晶体厚度的降低载流子迁移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溶剂混合法 有机晶体 场效应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材料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辉 张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5,共4页
在空气中稳定的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是当前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研究的重要方向。分子中引入氟取代基和三氟甲基/全氟烷基可能会将有机半导体材料从p型转变成n型,同时还可提高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稳定性。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含氟... 在空气中稳定的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是当前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研究的重要方向。分子中引入氟取代基和三氟甲基/全氟烷基可能会将有机半导体材料从p型转变成n型,同时还可提高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稳定性。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含氟类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效应晶体管 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 稳定性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栅介质层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存储与光响应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伟 马东阁 +2 位作者 高强 石家纬 曹军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9-735,共7页
在真空室内一次性制备了具有多层栅介质层结构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s)。结果表明,制备的OTFTs具有电控开关、存储和光敏多重功能特性。分析认为,存储特性归功于器件的结构,采用了分离的CaF2纳米粒子岛作为电荷俘获中心。在光照环境下,... 在真空室内一次性制备了具有多层栅介质层结构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s)。结果表明,制备的OTFTs具有电控开关、存储和光敏多重功能特性。分析认为,存储特性归功于器件的结构,采用了分离的CaF2纳米粒子岛作为电荷俘获中心。在光照环境下,观察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光响应特性。快速的光响应来自于有源层吸收了能量大于带隙的光子所产生的可移动的电荷,慢的光响应归因于电场作用下光感应的电子在栅介质陷阱的俘获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晶体管 存储效应 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薄膜晶体管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光忠 吴寸雪 +3 位作者 蒋亚东 太惠玲 苏元捷 杜晓松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4-673,共10页
重点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气体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制备了酞菁铜(CuPc)薄膜为有源层的底栅底接触式结构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对器件的制备工艺和结... 重点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气体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制备了酞菁铜(CuPc)薄膜为有源层的底栅底接触式结构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对器件的制备工艺和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其对H_2S气体的敏感特性。同时制备了P3HT-ZnO纳米棒的复合薄膜、P3HT单层薄膜、P3HT-MoS_2分层膜和复合膜的有机薄膜晶体管气体传感器,系统地分析了OTFT器件的电学性能和气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薄膜 气体传感器 分层薄膜 有机薄膜晶体管 P3HT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施乐(Xerox)公司在高性能、低成本场效应薄膜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优异进展
12
作者 李辰砂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施乐公司 薄膜晶体管 低成本 有源矩阵显示器 有机半导体材料 性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墨印刷制备有机薄膜晶体管及其电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平 胡文华 +2 位作者 景亚霓 唐正宁 钟传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9,共6页
有机薄膜晶体管在大面积柔性显示、柔性电子存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喷墨印刷技术由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微图形数字化、与柔性衬底兼容等优点而成为一种有效的制造有机电子器件工艺方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喷墨印... 有机薄膜晶体管在大面积柔性显示、柔性电子存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喷墨印刷技术由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微图形数字化、与柔性衬底兼容等优点而成为一种有效的制造有机电子器件工艺方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喷墨印刷技术制备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印刷 有机薄膜晶体管 有机电路 微图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栅酞菁铜有机薄膜晶体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林 徐征 +3 位作者 赵谡玲 张福俊 黄金昭 黄金英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3-397,共5页
有机薄膜晶体管以其成本低、柔性好、易加工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低端器件。为了获得更实际的应用,OTFTs的性能还需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文章中以酞菁铜(CuPc)为有机半导体材料,制备了双栅结构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有机薄膜晶体管以其成本低、柔性好、易加工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低端器件。为了获得更实际的应用,OTFTs的性能还需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文章中以酞菁铜(CuPc)为有机半导体材料,制备了双栅结构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其阈值电压为-4.5V,场效应迁移率0.025cm2/V.s,开关电流比Ion/Ioff达到9.8×103,与单栅有机薄膜晶体管相比,双栅器件在更低的操作电压下获得了更大的输出电流,场效应迁移率更高,而且通过对两个栅压的调节,对导电沟道实现了更好的控制,器件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晶体管 双栅 酞菁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光场效应晶体管材料与器件研究取得新进展
15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136,共1页
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实验室董焕丽课题组在OLET材料开发及器件构筑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创新性的分子设计思想,突破了高迁移率和强荧光难以集成的科学瓶颈,... 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实验室董焕丽课题组在OLET材料开发及器件构筑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创新性的分子设计思想,突破了高迁移率和强荧光难以集成的科学瓶颈,发展了系列高迁移率发光有机半导体材料,初步实现了高性能OLET器件的构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效应晶体管 有机半导体材料 高迁移率 中国科学院 有机固体 有机发光 材料与器件 强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薄膜晶体管钛/金电极的刻蚀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剑飞 吴志明 +2 位作者 太惠玲 李娴 付嵩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61-364,共4页
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的方法,分别刻蚀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钛/金薄膜电极。改变刻蚀的工艺条件,研究了不同的刻蚀工艺对OTFT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对刻蚀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ICP干法刻蚀不适合用来刻... 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的方法,分别刻蚀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钛/金薄膜电极。改变刻蚀的工艺条件,研究了不同的刻蚀工艺对OTFT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对刻蚀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ICP干法刻蚀不适合用来刻蚀OTFT器件的钛/金电极,而湿法刻蚀工艺可用于刻蚀关键尺寸为5μm及其以上的钛/金电极,其最佳工艺条件分别是n(HF):n(HNO3):n(H2O)=1:1:5和n(KI):n(I2):n(H2O)=4: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蚀 有机薄膜晶体管 钛/金 最佳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二(2-菲基)-[3,2-b]并二噻吩的合成、表征及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洪坤 史建武 +3 位作者 闫东航 王利祥 耿延候 王佛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77-1679,共3页
近年来,有机薄膜晶体管(OTFFs)因其成本低、加工简便,特别适用于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苯类化合物和噻吩衍生物是目前最重要的两类高迁移率OTFT材料.由并五苯制备的多晶OTFFs器件迁移率可达到5cm^2/(V... 近年来,有机薄膜晶体管(OTFFs)因其成本低、加工简便,特别适用于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苯类化合物和噻吩衍生物是目前最重要的两类高迁移率OTFT材料.由并五苯制备的多晶OTFFs器件迁移率可达到5cm^2/(V·s);烷基修饰齐聚噻吩的场致迁移率也可达到非晶硅[0.1~1cm^2/(V·s)]的水平.但是,这两类材料具有较窄的能隙和较高的最高被占分子轨道(HOMO)能级,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作用,所制备的器件在空气中衰减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2-b]并二噻吩 有机半导体 薄膜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噻吩/聚己内酯共混物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晓鸿 邱龙臻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57-862,共6页
选择聚3-己基噻吩(P3HT)/聚己内酯(PCL)双晶共混体系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共混物有机薄膜晶体管。电学性能研究发现,随着共混物中P3HT含量降低,薄膜晶体管的场效应迁移率、开关电流比和阈值电压等性能缓慢降低。当P3HT质量分数为40%时,共混... 选择聚3-己基噻吩(P3HT)/聚己内酯(PCL)双晶共混体系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共混物有机薄膜晶体管。电学性能研究发现,随着共混物中P3HT含量降低,薄膜晶体管的场效应迁移率、开关电流比和阈值电压等性能缓慢降低。当P3HT质量分数为40%时,共混物薄膜仍具有较好的场效应性能,迁移率为0.008 cm2.V-1.s-1,开关电流比为5×103,阈值电压为45.5 V。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成膜时发生明显的垂直相分离,在界面处形成连续的半导体层,有利于载流子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晶体管 半导体/绝缘聚合物 相分离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介质层铟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桂锋 冯佳涵 +1 位作者 周俊 张群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8-560,共3页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板上室温制备非晶铟锌氧化物半导体薄膜,薄膜表面平整。采用旋涂法室温制备聚四乙烯苯酚有机介质层。以铟锌氧化物薄膜作为沟道层、聚四乙烯苯酚作为介质层,成功制备了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测试结果表明...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板上室温制备非晶铟锌氧化物半导体薄膜,薄膜表面平整。采用旋涂法室温制备聚四乙烯苯酚有机介质层。以铟锌氧化物薄膜作为沟道层、聚四乙烯苯酚作为介质层,成功制备了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晶体管具有饱和特性且为耗尽工作模式,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为3.8V,迁移率为25.4cm2.V-1.s-1,开关比为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 PVP有机介质层 铟锌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极性GaN/AlGaN异质结和场效应晶体管(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房玉龙 王现彬 +7 位作者 吕元杰 王英民 顾国栋 宋旭波 尹甲运 冯志红 蔡树军 赵正平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由于晶格的反转和随之而来的极化场的反转,N极性面氮化物材料已经成为微波功率器件应用的理想材料之一。在2英寸(1英寸=2.54cm)偏角度4H-SiC衬底上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的方法生长了N极性面GaN/AlGaN异质结材料,使用X射线... 由于晶格的反转和随之而来的极化场的反转,N极性面氮化物材料已经成为微波功率器件应用的理想材料之一。在2英寸(1英寸=2.54cm)偏角度4H-SiC衬底上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的方法生长了N极性面GaN/AlGaN异质结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HR-XRD)、原子力显微镜(AFM)、Raman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极性面GaN/AlGaN异质结材料的二维电子气面密度和迁移率分别为0.92×1013cm^(-2)和1035cm^2/(V·s)。制备了N极性GaN/AlGaN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HFET)。测试结果表明,1μm栅长的n极性面GaN/AlGa NHFET器件峰值跨导为88.9mS/mm,峰值电流为128mA/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极性 GaN/AlGaN 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HFET) 异质结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