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忠良
刘海英
+5 位作者
董文军
姜灏
武洪涛
于艳敏
张书利
徐振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50-54,59,共6页
为明确建三江农场七星农场草甸白浆土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氮的适宜比例,设置以单施化肥(M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的30%(M30)、50%(M50)、100%(M100)和不施氮肥(CK)为对照5个施肥处理,比较分析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为明确建三江农场七星农场草甸白浆土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氮的适宜比例,设置以单施化肥(M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的30%(M30)、50%(M50)、100%(M100)和不施氮肥(CK)为对照5个施肥处理,比较分析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等氮部分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有机无机配施表现为不同生育期植株含氮量不断降低,常规化肥M0处理与M30处理间植株含氮量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有效穗显著下降,穗粒数下降,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上升趋势,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产量随之降低,与M0处理相比,M30处理产量提高7.87%,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秸秆吸氮量、籽粒吸氮量和总吸氮量显著降低,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降低,M30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比M0处理提高2.26%,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34.85%。因此,有机氮替代30%化肥氮提高了水稻产量,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素利用效率,30%为适宜的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
水稻
产量
氮
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平良
付强
+1 位作者
刘晓伟
杨思存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5,共7页
通过3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探索该地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及其效果,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设置5个不同施肥处理:(1)100%化肥氮(CK);(2)25%...
通过3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探索该地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及其效果,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设置5个不同施肥处理:(1)100%化肥氮(CK);(2)25%有机肥氮+75%化肥氮(M25);(3)50%有机肥氮+50%化肥氮(M50);(4)75%有机肥氮+25%化肥氮(M75);(5)100%有机肥氮(M100)。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模式有利于降低0~20 cm土层土壤<0.25 mm粒级微团聚体占比,提高>2 mm粒级大团聚体占比,显著增加了>0.25 mm土壤团聚体所占比重(R_(0.25))、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加了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M50处理效果最明显,较CK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7.32%~8.28%、18.2%~20.3%。综上所述,在西北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黄绵土条件下,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有利于促进土壤微团聚体(<0.25 mm)向大团聚体转化,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促进有机碳(氮)在团聚体中富集,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库,以有机肥等氮量替代50%化肥氮的模式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等氮
量
替代化肥
马铃薯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
碳
全
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忠良
刘海英
董文军
姜灏
武洪涛
于艳敏
张书利
徐振华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黑龙江省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50-54,5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D0300900)
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重大项目(GA18B101)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2015029)。
文摘
为明确建三江农场七星农场草甸白浆土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氮的适宜比例,设置以单施化肥(M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的30%(M30)、50%(M50)、100%(M100)和不施氮肥(CK)为对照5个施肥处理,比较分析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等氮部分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有机无机配施表现为不同生育期植株含氮量不断降低,常规化肥M0处理与M30处理间植株含氮量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有效穗显著下降,穗粒数下降,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上升趋势,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产量随之降低,与M0处理相比,M30处理产量提高7.87%,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秸秆吸氮量、籽粒吸氮量和总吸氮量显著降低,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降低,M30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比M0处理提高2.26%,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34.85%。因此,有机氮替代30%化肥氮提高了水稻产量,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素利用效率,30%为适宜的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比例。
关键词
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
水稻
产量
氮
肥利用率
Keywords
organic fertilizer replacing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equal nitrogenous
rice
yiel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平良
付强
刘晓伟
杨思存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北旱地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1900403)
甘肃省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科技支撑项目(KJZC-2025-20)
+1 种基金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0YF3WA01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重点研发计划(2023GAAS25)。
文摘
通过3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探索该地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及其效果,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设置5个不同施肥处理:(1)100%化肥氮(CK);(2)25%有机肥氮+75%化肥氮(M25);(3)50%有机肥氮+50%化肥氮(M50);(4)75%有机肥氮+25%化肥氮(M75);(5)100%有机肥氮(M100)。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模式有利于降低0~20 cm土层土壤<0.25 mm粒级微团聚体占比,提高>2 mm粒级大团聚体占比,显著增加了>0.25 mm土壤团聚体所占比重(R_(0.25))、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加了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M50处理效果最明显,较CK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7.32%~8.28%、18.2%~20.3%。综上所述,在西北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黄绵土条件下,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有利于促进土壤微团聚体(<0.25 mm)向大团聚体转化,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促进有机碳(氮)在团聚体中富集,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库,以有机肥等氮量替代50%化肥氮的模式效果明显。
关键词
有机肥
等氮
量
替代化肥
马铃薯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
碳
全
氮
Keywords
organic manure replacing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equal nitrogen
potato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分类号
S153.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杨忠良
刘海英
董文军
姜灏
武洪涛
于艳敏
张书利
徐振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张平良
付强
刘晓伟
杨思存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