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水稻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曾鹏 胡东升 +3 位作者 罗熙哲 张浩东 黄梦娇 谢桂先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39-42,共4页
为了探讨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水稻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优化施肥(T3)、有机肥氮替代15%化肥氮(T4)、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氮(T5)、等氮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15%化肥氮(T6)及等氮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 为了探讨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水稻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优化施肥(T3)、有机肥氮替代15%化肥氮(T4)、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氮(T5)、等氮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15%化肥氮(T6)及等氮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氮(T7)共7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氮素利用效率、稻米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3处理相比,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均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其中以T7处理效果最好;T5和T7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比T3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0.9%和13.3%;与T3处理相比,T7处理的水稻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均得到了显著增加;与T1处理相比,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整精米率,增加幅度为1.29~2.87个百分点;相比T3处理,T7可以显著增加8.3%的水稻蛋白质含量;同时,与T3处理相比,T7处理会增加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综上,等氮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氮是一种合理的施肥模式,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 化肥 水稻 产量 品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有效改善吉林省中部地区黑土团聚体性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周 李强 +6 位作者 彭畅 姚颜莹 朱天润 焦云飞 张秀芝 高纪超 高洪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7-2257,共11页
【目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以改善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结构。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等氮量下不同比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效果,为吉林省黑土区土壤高效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8年田间定位试验包括不施肥(CK... 【目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以改善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结构。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等氮量下不同比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效果,为吉林省黑土区土壤高效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8年田间定位试验包括不施肥(CK)、单施化肥(M0)、25%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M25)、5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M50)和10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M100)5个处理。在每个处理分别采集0—20和20—40 cm土层原状土样,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研究等氮量下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下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特征、稳定性及碳氮含量、碳氮比。【结果】干筛条件下,相比CK处理,M0处理降低了0—20 cm土层大团聚体比例(R_(>0.25))和团聚体稳定性。相比M0处理,M25、M50和M100处理增加了2~10 mm粒级比例及R_(>0.25),降低了0.25~2和<0.25 mm粒级比例;增加了团聚体稳定性。在20—40 cm土层,各处理7~10 mm团聚体比例较0—20 cm土层降低了3.56%~9.92%,5~0.5 mm各粒级比例有所增加,而5~7和<0.5 mm团聚体的比例基本持平。与M0处理相比,M25和M50处理降低了R_(>0.25),M100处理有所提高。湿筛条件下,相比CK处理,M0处理0—20 cm土层R_(>0.25)增加了0.13%,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分形维数(D)均有所降低,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下降了3.4%,水稳性团聚体碳氮比(C/N)下降了21.29%。相比M0处理,M25、M50和M100处理R_(>0.25)没有显著差异,但C/N分别增加了6.85%、33.02%和34.97%;M25处理MWD和GMD有所降低,而M50和M100处理MWD和GMD有所提高;M25和M50处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9.18%和16.08%,M100却降低了5.36%。所有施肥处理0—2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2、1~2和0.5~1 mm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最高,0.053~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最低。20—40 cm土层,相比CK处理,M0处理R_(>0.25)下降约10个百分点,而0.053~0.25和<0.053 mm团聚体均增加约2个百分点。相比M0处理,3个有机替代处理R_(>0.25)增加8.29~13.25个百分点,而0.053~0.25和<0.053 mm团聚体分别降低1.26%~2.31和1.65%~2.34个百分点,3个有机替代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相比M0处理,有机替代各处理团聚体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0.25~0.5和0.053~0.25 mm两个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随有机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结论】长期以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可最有效改善0—40 cm土层土壤>0.25 mm团聚体的占比,提升大团聚体中有机碳与全氮的累积量,进而加速大团聚体形成与稳定,提升土壤固碳能力与肥力,是吉林黑土可持续利用及绿色农业发展的适宜有机肥施用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 黑土 团聚体分布 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油鸿 裴洲洋 朱启法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0期38-39,42,共3页
在化学肥料用量零增长的背景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中国化肥零增长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通过田间试验,在等氮的条件下,研究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施肥量相比,当有机肥氮替代50%... 在化学肥料用量零增长的背景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中国化肥零增长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通过田间试验,在等氮的条件下,研究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施肥量相比,当有机肥氮替代50%、100%化肥氮时,烟株的生长发育、氮素农艺利用率、产值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当有机肥氮替代25%的化肥氮并强化中微元素营养,烟株长势最佳,氮素农艺利用率增加9.2%,烟田产值增加5192.85元/hm2。综上所述,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学氮并强化中微元素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提高烤烟的产质量,是烤烟实现减肥增效的合理有效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肥增效 烤烟 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 素利用率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紫色土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与比较 被引量:29
4
作者 谢军 方林发 +3 位作者 徐春丽 张淑香 张跃强 石孝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00-1507,共8页
【目的】为探求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和土壤综合肥力的演变,寻求合理评价西南紫色土区域土壤综合肥力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以7年的定位试验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内梅罗指数法、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不施肥对照(CK)、化... 【目的】为探求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和土壤综合肥力的演变,寻求合理评价西南紫色土区域土壤综合肥力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以7年的定位试验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内梅罗指数法、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不施肥对照(CK)、化肥优化施用(OP)、在化肥优化基础上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MF)、在化肥优化基础上有机肥氮替代100%化肥氮(OM) 4个处理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施肥处理下蔬菜和玉米的平均产量均表现为MF处理最大。在蔬菜季,MF处理显著提高了产量,相比OP和OM处理,榨菜分别增产27.8%和16.0%,大白菜分别增产28.6%和8.7%;在玉米季,MF处理的产量最大,为9907kg/hm^2,显著高于OP和OM处理,分别增产1199 kg/hm^2和1273 kg/hm^2。通过分析土壤单项肥力指标与作物产量的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与作物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对紫色土土壤肥力贡献大,是表征紫色土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用3种评价方法计算的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值(IFI)均表现为OM> MF> OP> CK,施用有机肥处理(MF和OM)处理IFI值要显著高于优化施肥处理。3种评价方法的IFI值与作物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关系,但3种评价方法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从大到小表现为相关系数法(0.5292)>内梅罗指数法(0.5252)>因子分析法(0.5130),表明相关系数法比内梅罗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更可靠。【结论】在蔬菜-玉米轮作体系下,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能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水平。从3种评价方法的精确性来看,相关系数法比内梅罗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更可靠,在实践中优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 产量 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内梅罗指数法 因子分析法 相关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