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典型岩溶县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异及主控因素 |
涂纯
覃星铭
李发东
罗为群
|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基于GF-5高光谱影像的滇中高原灌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反演研究 |
严正飞
杨明龙
唐秀娟
夏永华
杨赈
李万涛
|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四川盆地紫色土耕层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薛晶玲
成金礼
陈丹
毛雅若
陈鑫怡
齐浩然
费米嘉
郭聪慧
李启权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武汉城市快速路区域空气PM_(2.5)中碳质组分的季节变化 |
刘钲楠
张锦丽
胡辉
陈楠
张晓勇
黄浩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及其特性 |
赵满兴
周建斌
陈竹君
杨绒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9
|
|
|
6
|
吉林西部草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
汤洁
韩维峥
李娜
徐小明
李云飞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
7
|
莽山不同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
邓艳林
陈芳芳
张景
唐菲菲
何介南
吴立潮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8
|
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库去向的影响 |
张春霞
谢佰承
贾松伟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
9
|
长江流域不同地质生态环境土壤碳酸酐酶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相关性 |
潘伟志
Sila Onesmus Nzung’a
申泰铭
李为
王晨玮
余龙江
|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10
|
白城地区近50年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研究 |
汤洁
李娜
毛子龙
李昭阳
张楠
许鑫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
11
|
托克托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和碳密度分布 |
吴秀花
刘清泉
郭永盛
任倩楠
|
《林业调查规划》
|
2015 |
2
|
|
|
12
|
三峡库区兰陵溪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因素 |
田耀武
黄志霖
肖文发
曾立雄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
1
|
|
|
13
|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土有机碳研究 |
周毅
黎艳明
郭乐东
钟军民
李召青
钟锡均
汤明霞
张卫强
甘先华
|
《广东林业科技》
|
2009 |
8
|
|
|
14
|
天津市区夏季碳气溶胶特征及改进的二次有机碳估算方法 |
张家营
刘保双
毕晓辉
元洁
肖致美
张裕芬
冯银厂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
15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重金属赋存与有机碳关联性分析 |
王军广
赵志忠
王鹏
唐薇
赵泽阳
郭术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
16
|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SOC空间异质性及其对碳储量估算的指示意义 |
李颖
刘秀明
周德全
|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
5
|
|
|
17
|
廊坊市开发区冬季颗粒物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
张敬巧
罗达通
王涵
张萌
凌德印
李林柱
王淑兰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6
|
|
|
18
|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灌丛化过程中小叶锦鸡儿引起的土壤碳、氮资源空间异质性分布 |
熊小刚
韩兴国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0
|
|
|
19
|
德州市大气细粒子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研究 |
刘泽常
许夏
程慧娟
杜世勇
张清爽
张桂芹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
20
|
内蒙古退化草原中与小叶锦鸡儿相关的小尺度土壤碳、氮资源异质性动态 |
熊小刚
韩兴国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