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型结构的高效有机白光器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春雷
费腾
+1 位作者
李峰
马於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2-396,共5页
制备了一种高效的p型结构的红光有机发光器件.对比发现这种p型结构的器件在亮度、电流密度以及效率等方面都优于普通的器件.将这种p型结构应用到白光器件上,使用红、绿、蓝三种发光材料作为发光层,通过调节它们各自的发射强度来实现白...
制备了一种高效的p型结构的红光有机发光器件.对比发现这种p型结构的器件在亮度、电流密度以及效率等方面都优于普通的器件.将这种p型结构应用到白光器件上,使用红、绿、蓝三种发光材料作为发光层,通过调节它们各自的发射强度来实现白光发射.优化条件后,制得白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19.3cd.A-1和12.1lm.W-1,最大亮度可达到31770cd.m-2,在5到11V驱动电压范围内为较纯正的白光,器件的可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发光
高效
有机白光器件
p型结构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光颜色转换层调节的顶发射有机白光器件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双文
王振
周翔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580,共5页
采用倒置结构顶发射蓝光器件和非掺杂型红光染料NPAMLI制备了TWOLED,研究了器件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关系,器件结构为Glass/Al/Cs2CO3/Alq3/AND/NPB/MoO3/Au/Alq3/NPAMLI。NPAMLI的吸收谱与ADN的发光谱有较大的重叠,NPAMLI能够吸收ADN发出...
采用倒置结构顶发射蓝光器件和非掺杂型红光染料NPAMLI制备了TWOLED,研究了器件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关系,器件结构为Glass/Al/Cs2CO3/Alq3/AND/NPB/MoO3/Au/Alq3/NPAMLI。NPAMLI的吸收谱与ADN的发光谱有较大的重叠,NPAMLI能够吸收ADN发出的部分蓝光并发射红光。实验中改变NPAMLI的厚度来调节器件发光颜色,当NPAMLI的厚度为300 nm时,器件的最高效率为1.25 cd/A(0.71 lm/W),发光色坐标为(0.330,0.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发射
有机白光器件
颜色转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有效电荷产生层Liq/Al/HAT-CN的叠层有机白光器件中弱微腔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喻叶
林雯嫣
+3 位作者
彭雪康
金玉
吴志军
陈燕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2-394,共13页
本文使用电荷产生层Liq/Al/HAT-CN制备了蓝黄互补的叠层有机白光器件。通过比较叠层双色器件在相同电流密度下的发光光谱、亮度及电压,阐明了电荷产生层电荷产生及注入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双层结构Liq/Al。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叠层...
本文使用电荷产生层Liq/Al/HAT-CN制备了蓝黄互补的叠层有机白光器件。通过比较叠层双色器件在相同电流密度下的发光光谱、亮度及电压,阐明了电荷产生层电荷产生及注入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双层结构Liq/Al。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叠层白光器件的工作电压为8. 3 V,亮度为746 cd/m^2,分别为蓝光单节器件(4. 2 V,315 cd/m^2)与黄光单节器件(4. 2 V,426 cd/m^2)之和,证明了电荷产生层的有效性。当电流密度为240 mA/cm^2时,叠层白光器件获得最高亮度11 420 cd/m^2,在1 000 cd/m^2的亮度下,电流效率为7. 2 cd/A,功率效率为2. 6 lm/W。驱动电流密度从10 mA/cm^2增加到30 mA/cm^2时,蓝光成分比例仅增加5%,证明器件发光性能稳定。针对叠层器件中存在的弱微腔效应,根据微腔理论,通过光学模拟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际光谱高度吻合,说明了光学模拟计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Al/HAT-CN
电荷产生层
叠层
有机白光器件
弱微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有机电致磷光白光器件的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振
甘林
+2 位作者
汪静静
柳菲
郑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1-736,共6页
制备了结构为ITO/NPB/TCTA/FIrpic∶TCTA/Ir(MDQ)2(acac)∶TmPyPB/FIrpic∶TmPyPB/TmPyPB/LiF/Al的有机电致磷光发光器件。通过在双蓝光发光层之间插入较薄的红光层Ir(MDQ)2(acac)∶TmPyPB调节载流子、激子在各发光层中的分布,并结合TCT...
制备了结构为ITO/NPB/TCTA/FIrpic∶TCTA/Ir(MDQ)2(acac)∶TmPyPB/FIrpic∶TmPyPB/TmPyPB/LiF/Al的有机电致磷光发光器件。通过在双蓝光发光层之间插入较薄的红光层Ir(MDQ)2(acac)∶TmPyPB调节载流子、激子在各发光层中的分布,并结合TCTA和TmPyPB对发光层内载流子和激子的有效阻挡作用,混合实现白光发射。研究了红光层在不同厚度、不同掺杂浓度下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发光层厚度为2nm、质量浓度为5%时,结合蓝光发光层和红光发光层,实现了色坐标为(0.333,0.333)、最大发光效率为11.50cd/A的白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电致发光二极管
新型
有机白光器件
磷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率有机蓝光和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
12
5
作者
王振
陈双文
周翔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5-719,共5页
以蓝光材料FIrpic同时掺杂空穴传输层TCTA和电子传输层TPBI,制备了具有双发光层的高效率蓝光器件(D-BOLED),D-BOLED最大发光效率达23.4 cd/A,比单发光层蓝光器件(S-BOLED)提高了约36.8%。这是因为双发光层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扩散到激...
以蓝光材料FIrpic同时掺杂空穴传输层TCTA和电子传输层TPBI,制备了具有双发光层的高效率蓝光器件(D-BOLED),D-BOLED最大发光效率达23.4 cd/A,比单发光层蓝光器件(S-BOLED)提高了约36.8%。这是因为双发光层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扩散到激子复合界面两边载流子传输层的三线态激子。结合基于DCJTB的颜色转换层,实现了色坐标为(0.33,0.33)、最大效率为10.7 cd/A的白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蓝光
器件
有机白光器件
双发光层
颜色转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薄发光层结构的荧光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
被引量:
7
6
作者
安涛
李朋
+2 位作者
杜牧涵
唐峰景
杜小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5-650,共6页
使用蓝、绿、红超薄发光层结构来制备荧光型非掺杂白光器件,其器件结构为ITO/Mo O3(5 nm)/TCTA(40 nm)/C545T(1 nm)/TCTA(2 nm)/Be PP2(1 nm)/Bphen(2 nm)/DCJTB(1 nm)/Bphen(30 nm)/Li F(1nm)/Al(1 000 nm)。白光器件的最大发光亮度和...
使用蓝、绿、红超薄发光层结构来制备荧光型非掺杂白光器件,其器件结构为ITO/Mo O3(5 nm)/TCTA(40 nm)/C545T(1 nm)/TCTA(2 nm)/Be PP2(1 nm)/Bphen(2 nm)/DCJTB(1 nm)/Bphen(30 nm)/Li F(1nm)/Al(1 000 nm)。白光器件的最大发光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为16 154.73 cd/m2和11.58 cd/A。在电压为7 V时,器件的色坐标为(0.322 2,0.335 1),而且色坐标在大的电压变化范围内的变化值仅为(0.017 4,0.002 9)。与掺杂结构的白光器件相比,超薄发光层结构的白光器件拥有高的电流效率和稳定的电致发光光谱,原因是超薄发光层结构的载流子捕获效应能使激子有效限制在复合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半导体
荧光材料
超薄发光层
白光
有机
发光
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量子阱结构的混合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
7
作者
安涛
李朋
+2 位作者
李怀坤
丁志明
王海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42-1348,共7页
以荧光材料BePP2结合量子阱作为蓝光发射层,磷光材料GIrl和R-4B掺入到混合双极性主体材料CBP∶Bphen中分别作为绿、红发光层并且在红绿发光层中引入间隔层TPBI,组合得到发白光的混合型有机发光器件。其中量子阱是以BePP2作为势阱、TCTA...
以荧光材料BePP2结合量子阱作为蓝光发射层,磷光材料GIrl和R-4B掺入到混合双极性主体材料CBP∶Bphen中分别作为绿、红发光层并且在红绿发光层中引入间隔层TPBI,组合得到发白光的混合型有机发光器件。其中量子阱是以BePP2作为势阱、TCTA为势垒。结果表明:当势垒层数为2时,器件的最大发光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为21 682.5 cd/m2和23.73 cd/A;当电压从7 V增加到14 V时,色坐标从(0.345,0.350)变化到(0.340,0.342)。与无量子阱结构的参考器件相比,势垒层数为2的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为8.07 lm/W,色坐标变化相对最小为±(0.005,0.008),还有一个高的显色指数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半导体
磷光材料
荧光材料
量子阱
白光
有机
发光
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型结构的高效有机白光器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春雷
费腾
李峰
马於光
机构
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2-39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06016
60878013)资助项目~~
文摘
制备了一种高效的p型结构的红光有机发光器件.对比发现这种p型结构的器件在亮度、电流密度以及效率等方面都优于普通的器件.将这种p型结构应用到白光器件上,使用红、绿、蓝三种发光材料作为发光层,通过调节它们各自的发射强度来实现白光发射.优化条件后,制得白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19.3cd.A-1和12.1lm.W-1,最大亮度可达到31770cd.m-2,在5到11V驱动电压范围内为较纯正的白光,器件的可重复性好.
关键词
有机
发光
高效
有机白光器件
p型结构
掺杂
Keywords
Organic light emitting
Highly efficient
White organic fight emitting diode
p-Type structureDope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光颜色转换层调节的顶发射有机白光器件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双文
王振
周翔
机构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580,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2007A010500011)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倒置结构顶发射蓝光器件和非掺杂型红光染料NPAMLI制备了TWOLED,研究了器件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关系,器件结构为Glass/Al/Cs2CO3/Alq3/AND/NPB/MoO3/Au/Alq3/NPAMLI。NPAMLI的吸收谱与ADN的发光谱有较大的重叠,NPAMLI能够吸收ADN发出的部分蓝光并发射红光。实验中改变NPAMLI的厚度来调节器件发光颜色,当NPAMLI的厚度为300 nm时,器件的最高效率为1.25 cd/A(0.71 lm/W),发光色坐标为(0.330,0.292)。
关键词
顶发射
有机白光器件
颜色转换层
Keywords
top-emitting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color conversion layer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有效电荷产生层Liq/Al/HAT-CN的叠层有机白光器件中弱微腔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喻叶
林雯嫣
彭雪康
金玉
吴志军
陈燕
机构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2-394,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1605049
No.11674111)~~
文摘
本文使用电荷产生层Liq/Al/HAT-CN制备了蓝黄互补的叠层有机白光器件。通过比较叠层双色器件在相同电流密度下的发光光谱、亮度及电压,阐明了电荷产生层电荷产生及注入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双层结构Liq/Al。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叠层白光器件的工作电压为8. 3 V,亮度为746 cd/m^2,分别为蓝光单节器件(4. 2 V,315 cd/m^2)与黄光单节器件(4. 2 V,426 cd/m^2)之和,证明了电荷产生层的有效性。当电流密度为240 mA/cm^2时,叠层白光器件获得最高亮度11 420 cd/m^2,在1 000 cd/m^2的亮度下,电流效率为7. 2 cd/A,功率效率为2. 6 lm/W。驱动电流密度从10 mA/cm^2增加到30 mA/cm^2时,蓝光成分比例仅增加5%,证明器件发光性能稳定。针对叠层器件中存在的弱微腔效应,根据微腔理论,通过光学模拟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际光谱高度吻合,说明了光学模拟计算的准确性。
关键词
Liq/Al/HAT-CN
电荷产生层
叠层
有机白光器件
弱微腔效应
Keywords
Liq/Al/HAT-CN
charge generation layer
tandem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weak microcavity effect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有机电致磷光白光器件的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振
甘林
汪静静
柳菲
郑新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1-736,共6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400411)
重庆邮电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2013-39)资助
文摘
制备了结构为ITO/NPB/TCTA/FIrpic∶TCTA/Ir(MDQ)2(acac)∶TmPyPB/FIrpic∶TmPyPB/TmPyPB/LiF/Al的有机电致磷光发光器件。通过在双蓝光发光层之间插入较薄的红光层Ir(MDQ)2(acac)∶TmPyPB调节载流子、激子在各发光层中的分布,并结合TCTA和TmPyPB对发光层内载流子和激子的有效阻挡作用,混合实现白光发射。研究了红光层在不同厚度、不同掺杂浓度下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发光层厚度为2nm、质量浓度为5%时,结合蓝光发光层和红光发光层,实现了色坐标为(0.333,0.333)、最大发光效率为11.50cd/A的白光发射。
关键词
有机
电致发光二极管
新型
有机白光器件
磷光
Keywords
OLEDs
novel
white OLEDs
phosphoresce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873.3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率有机蓝光和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
12
5
作者
王振
陈双文
周翔
机构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5-719,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2007A010500011)资助项目
文摘
以蓝光材料FIrpic同时掺杂空穴传输层TCTA和电子传输层TPBI,制备了具有双发光层的高效率蓝光器件(D-BOLED),D-BOLED最大发光效率达23.4 cd/A,比单发光层蓝光器件(S-BOLED)提高了约36.8%。这是因为双发光层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扩散到激子复合界面两边载流子传输层的三线态激子。结合基于DCJTB的颜色转换层,实现了色坐标为(0.33,0.33)、最大效率为10.7 cd/A的白光发射。
关键词
有机
蓝光
器件
有机白光器件
双发光层
颜色转换层
Keywords
blue OLEDs
WOLEDs
double-emission layers
color conversion layers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873.3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薄发光层结构的荧光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
被引量:
7
6
作者
安涛
李朋
杜牧涵
唐峰景
杜小菊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5-65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6043)资助项目
文摘
使用蓝、绿、红超薄发光层结构来制备荧光型非掺杂白光器件,其器件结构为ITO/Mo O3(5 nm)/TCTA(40 nm)/C545T(1 nm)/TCTA(2 nm)/Be PP2(1 nm)/Bphen(2 nm)/DCJTB(1 nm)/Bphen(30 nm)/Li F(1nm)/Al(1 000 nm)。白光器件的最大发光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为16 154.73 cd/m2和11.58 cd/A。在电压为7 V时,器件的色坐标为(0.322 2,0.335 1),而且色坐标在大的电压变化范围内的变化值仅为(0.017 4,0.002 9)。与掺杂结构的白光器件相比,超薄发光层结构的白光器件拥有高的电流效率和稳定的电致发光光谱,原因是超薄发光层结构的载流子捕获效应能使激子有效限制在复合区域内。
关键词
有机
半导体
荧光材料
超薄发光层
白光
有机
发光
器件
Keywords
organic semiconductor
fluorescent material
ultrathin emitting layer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量子阱结构的混合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
7
作者
安涛
李朋
李怀坤
丁志明
王海峰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42-134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6043))资助项目
文摘
以荧光材料BePP2结合量子阱作为蓝光发射层,磷光材料GIrl和R-4B掺入到混合双极性主体材料CBP∶Bphen中分别作为绿、红发光层并且在红绿发光层中引入间隔层TPBI,组合得到发白光的混合型有机发光器件。其中量子阱是以BePP2作为势阱、TCTA为势垒。结果表明:当势垒层数为2时,器件的最大发光亮度和电流效率分别为21 682.5 cd/m2和23.73 cd/A;当电压从7 V增加到14 V时,色坐标从(0.345,0.350)变化到(0.340,0.342)。与无量子阱结构的参考器件相比,势垒层数为2的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为8.07 lm/W,色坐标变化相对最小为±(0.005,0.008),还有一个高的显色指数83。
关键词
有机
半导体
磷光材料
荧光材料
量子阱
白光
有机
发光
器件
Keywords
organic semiconductor
phosphorescent material
fluorescent material
quantum well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型结构的高效有机白光器件
王春雷
费腾
李峰
马於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光颜色转换层调节的顶发射有机白光器件
陈双文
王振
周翔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有效电荷产生层Liq/Al/HAT-CN的叠层有机白光器件中弱微腔效应的研究
喻叶
林雯嫣
彭雪康
金玉
吴志军
陈燕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型有机电致磷光白光器件的研究
王振
甘林
汪静静
柳菲
郑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效率有机蓝光和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王振
陈双文
周翔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超薄发光层结构的荧光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
安涛
李朋
杜牧涵
唐峰景
杜小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量子阱结构的混合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
安涛
李朋
李怀坤
丁志明
王海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