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提取鲜红辣椒中辣椒素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立恒 刘明新 +1 位作者 胡超 兰时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630,共5页
以鲜红辣椒S06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法从鲜红辣椒S06中提取辣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较佳的乙醇–石油醚溶剂混合比、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再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辣椒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率最高的条件为乙醇–石油醚... 以鲜红辣椒S06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法从鲜红辣椒S06中提取辣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较佳的乙醇–石油醚溶剂混合比、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再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辣椒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率最高的条件为乙醇–石油醚溶剂混合比为3∶7,料液比为1∶5.5,温度为60℃,时间为2.0 h;纯度最高的条件为乙醇–石油醚溶剂混合比为3∶7,料液比为1∶5.5,温度为65℃,时间为1.5 h;与传统的乙醇提取法相比较,提取率和纯度分别提高了27.8%和53.8%,辣椒素提取率达(4.961±0.232)‰,辣椒素纯度达(8.568±0.245)%。该方法能提高辣椒素的提取率,降低提取成本,改良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红辣椒 辣椒素 有机溶剂浸提 超声波法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风味物质不同提取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于大胜 崔秀伟 +1 位作者 张福鑫 王峰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8878-8880,共3页
[目的]更好地提取生姜中的风味物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生姜中的风味物质,对所得产物进行HPLC和GC-MS分析。[结果]水蒸气法提取的姜精油为浅黄,折光指数(20℃)1.491~1.497,密度d^200.855... [目的]更好地提取生姜中的风味物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生姜中的风味物质,对所得产物进行HPLC和GC-MS分析。[结果]水蒸气法提取的姜精油为浅黄,折光指数(20℃)1.491~1.497,密度d^200.855~0.890g/ml,得率0.7%~1.2%,主要成分为单萜、单萜醇、醛、酯等含氧衍生物和倍半萜。超临界CO2萃取法的适宜工艺为:萃取时间80min,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所得姜精油为稠状深黄色,折光指数(20℃)1.490~1.512,密度d^200.950~0.975g/ml,主要包括姜烯、金合欢烯、β-倍半水芹烯、β-水芹烯,按面积归一法计算,共占色谱峰的88.29%。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率低,杂质多。[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含较多的醇类化合物,更能体现生姜的独特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精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萃取 有机溶剂浸提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从杜仲翅果中快速提取杜仲橡胶的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洪 候岚菲 +7 位作者 林奕冬 陈露露 代龙军 王笛菲 向贤 邓治 杜红岩 李德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5-7,20,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从杜仲翅果中快速提取杜仲精胶的实验室方法。[方法]将杜仲树翅果的果皮粉碎后在碱液中水解,得到杜仲粗胶。再分别以石油醚、环己烷、苯和四氯化碳为萃取溶剂,采用常温浸提从杜仲橡胶粗胶中快速提取杜仲精胶。通过比较提... [目的]建立一种从杜仲翅果中快速提取杜仲精胶的实验室方法。[方法]将杜仲树翅果的果皮粉碎后在碱液中水解,得到杜仲粗胶。再分别以石油醚、环己烷、苯和四氯化碳为萃取溶剂,采用常温浸提从杜仲橡胶粗胶中快速提取杜仲精胶。通过比较提取得率、纯度及效率3个指标确定杜仲橡胶常温浸提法的最佳萃取溶剂。[结果]4种有机溶剂均能从杜仲粗胶中萃取得到杜仲精胶,以石油醚为萃取溶剂提取的得率、纯度和效率均优于其他3种有机溶剂,其他依次是环己烷、苯和四氯化碳。[结论]建立以石油醚为萃取溶剂在室温下快速从杜仲翅果中提取杜仲橡胶的方法,与传统索式抽提法相比,该方法简单易行,有机溶剂使用少,具有提取周期短、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可以用于实验室从杜仲橡胶翅果中快速提取杜仲精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橡胶提取 有机溶剂浸提 索式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定量测定 被引量:30
4
作者 卫莉 钟秀珍 +1 位作者 张宝才 杨海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8-62,共5页
用正交实验探讨了绿豆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 .研究结果表明 :在 70℃下用6倍于绿豆皮重体积 3 0 %的乙醇回流提取 2次 ,每次 2 h,绿豆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最好 .样品用 Al( NO3 ) 3 比色法于 51 0 nm下测定 ,芦丁为标准计... 用正交实验探讨了绿豆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 .研究结果表明 :在 70℃下用6倍于绿豆皮重体积 3 0 %的乙醇回流提取 2次 ,每次 2 h,绿豆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最好 .样品用 Al( NO3 ) 3 比色法于 51 0 nm下测定 ,芦丁为标准计算含量 ,得到绿豆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为 1 .45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测定 提取 绿豆皮 有机溶剂浸提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不同提取工艺及其对性质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素霞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5,共3页
以新鲜番茄为试材提取番茄红素,比较研究微波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两种工艺及其对番茄红素性质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氯仿-丙酮(2:1);有机溶剂浸提最佳条件为:浸提温度40℃,料液比1:4,提取时间70min,浸提次数3次,提取率为89.89%;... 以新鲜番茄为试材提取番茄红素,比较研究微波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两种工艺及其对番茄红素性质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氯仿-丙酮(2:1);有机溶剂浸提最佳条件为:浸提温度40℃,料液比1:4,提取时间70min,浸提次数3次,提取率为89.89%;微波提取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微波功率360W,微波时间15s,提取次数2次,各因素中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影响最小,微波起辅助作用,提取率为97.58%,比有机溶剂浸提高出7.69%,且节省时间和溶剂;微波提取所得产品纯度较高,无溶剂痕量残留。两种工艺所得番茄红素性质基本相同,对光、高温、酸、高浓度NaSO3,高浓度Ca2+和Cu2+,Fe3+等不稳定;对氧化剂、低浓度NaSO3、碱、Na+、K+、苯甲酸钠、Vc和柠檬酸等基本稳定,且弱碱有轻微增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微波提取 有机溶剂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矢车菊-3-O-葡萄糖苷的提取及在不同果桑品种中的含量和稳定性测定 被引量:5
6
作者 钱文春 柳丽萍 +4 位作者 钟石 杨永健 殷益明 李有贵 计东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0-294,共5页
矢车菊-3-O-葡萄糖苷(C3G)是桑椹花青素的主要成分之一。以8个果桑品种的桑椹鲜果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酸性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C3G,并初步建立桑椹C3G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以体积比为44∶6的0.2%磷酸-乙腈作为提取溶剂,... 矢车菊-3-O-葡萄糖苷(C3G)是桑椹花青素的主要成分之一。以8个果桑品种的桑椹鲜果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酸性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C3G,并初步建立桑椹C3G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以体积比为44∶6的0.2%磷酸-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当料液质量浓度为0.125 g/mL时,桑椹C3G的浸提效率较高;不同桑品种桑椹鲜果中的C3G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果桑品种台湾46C的桑椹C3G含量最高,质量分数高达0.133 7%左右,而果桑品种桂花蜜的桑椹C3G含量极低,质量分数为0.000 6%。桑椹鲜果冷冻(-20℃)保存可减缓C3G的降解;常温(25℃)保存4 h桑椹中的C3G比较稳定,7 h后C3G的降解率达22.949 1%左右,48 h后降解率高达58.169 2%左右。果桑品种台湾46C的桑椹中富含C3G,桑椹鲜果采摘后应及时提取C3G,并在密闭、低温环境中储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矢车菊-3-O-葡萄糖 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浸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品种差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