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法提取八角中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卓逐 陈静霞 阚建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2,17,共5页
文章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提取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八角中的有效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析鉴定,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八角有效成分的得率及组成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提取方法得到的八角茴香油的得率分别... 文章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提取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八角中的有效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析鉴定,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八角有效成分的得率及组成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提取方法得到的八角茴香油的得率分别为6.78%,7.75%,33.27%。而八角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只是提取物主要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其中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0.71%,66.80%,57.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水蒸气蒸馏 同时蒸馏提取 有机溶剂提取法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21
2
作者 张睿 徐雅琴 时阳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3年第1期21-22,共2页
综述了天然黄酮类物质的 9种提取工艺 ,分别是水提法、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法、超声波法、酶解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
关键词 水提 有机溶剂提取法 药用 微波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迷迭香酸的提取工艺及质谱鉴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锦华 张敏 范三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3,共8页
用乙醇提取单面红、双面红和紫苏3号的叶、茎、籽中迷迭香酸(rosemary acid,RosA),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并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单面红叶中RosA含量最高,为1.6 mg/g;RosA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60、乙醇... 用乙醇提取单面红、双面红和紫苏3号的叶、茎、籽中迷迭香酸(rosemary acid,RosA),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并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单面红叶中RosA含量最高,为1.6 mg/g;RosA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60、乙醇浓度40%、提取温度55℃,在此条件下,RosA得率为0.161%±0.002%,与预测值0.164%无显著差异。根据RosA标品的一级、二级质谱图,确定提取液中的目标物为RosA。进一步探究发酵和发芽过程中RosA含量变化,发现经酵母菌和干酪乳酸菌发酵后紫苏叶、籽、杆中RosA含量均显著降低;而萌发后的单面红籽中RosA含量增加了50%,为1.5 mg/g,紫苏3号籽中RosA含量下降了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有机溶剂提取法 发酵 发芽 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粕中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建飞 赖川 唐春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9-692,共4页
为提高紫苏粕的综合利用率,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紫苏粕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适宜的提取溶剂种类、丙酮与甲醇的体积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紫苏粕质量与混合液体积的比),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有机溶剂提取紫... 为提高紫苏粕的综合利用率,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紫苏粕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适宜的提取溶剂种类、丙酮与甲醇的体积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紫苏粕质量与混合液体积的比),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有机溶剂提取紫苏粕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丙酮与甲醇体积比为2∶1,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8 h,固液比为1∶50。该浸提条件下类胡萝卜素提取率为4.0 m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类胡萝卜素 提取工艺 有机溶剂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三种脂溶性成分的联合提取工艺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磊 杨国恩 +1 位作者 李超凡 昌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21,45,共5页
采用有机溶剂法联合提取了迷迭香枝叶中鼠尾草酚、鼠尾草酸和熊果酸等三种脂溶性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含量,考察了超声波的强化提取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有机溶剂法联合提取迷迭香三种脂溶性成分的优化工艺:... 采用有机溶剂法联合提取了迷迭香枝叶中鼠尾草酚、鼠尾草酸和熊果酸等三种脂溶性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含量,考察了超声波的强化提取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有机溶剂法联合提取迷迭香三种脂溶性成分的优化工艺: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90%、提取时间45min、料液比1∶10(g/mL)、颗粒度≥80目、提取次数1次,鼠尾草酚、鼠尾草酸和熊果酸的总得率达7.09%。超声波能有效缩短提取时间,对有机溶剂法联合提取迷迭香中三种脂溶性成分的过程具有一定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脂溶性成分 有机溶剂提取法 鼠尾草酚 鼠尾草酸 熊果酸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粉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海涛 蒋文艳 淡瑞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142,共4页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胡萝卜粉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有机溶剂提取胡萝卜粉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丙酮与甲醇体积比为2∶1时,胡萝卜粉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胡萝卜粉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有机溶剂提取胡萝卜粉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丙酮与甲醇体积比为2∶1时,胡萝卜粉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8h,料液比为1∶15,提取级数为2,该提取条件下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达89.82m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粉 类胡萝卜素 提取工艺 有机溶剂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志添 贺小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57-59,66,共4页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温度为70℃的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40min,在提取液中加入2.0g CaCl2在pH值为8.0时进行沉淀,茶多酚提取...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温度为70℃的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40min,在提取液中加入2.0g CaCl2在pH值为8.0时进行沉淀,茶多酚提取率可达到25.24%。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取率高,对工业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有机溶剂提取法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番茄红素的提取生产技术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慧 闫树刚 仝其根 《农产品加工》 2003年第6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功能性 番茄红素 提取技术 生产技术 有机溶剂提取法 超临界C02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皂甙的提取与分离 被引量:3
9
作者 鲁成银 提板裕子 竹尾忠一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1期87-88,共2页
茶皂甙分为茶籽皂甙利茶叶皂甙两类,两者在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茶籽皂甙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而茶叶皂甙自町田(1938)从绿茶中分离鉴定以来,迄今,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茶叶皂甙的提取、分离及定量方法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 茶皂甙分为茶籽皂甙利茶叶皂甙两类,两者在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茶籽皂甙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而茶叶皂甙自町田(1938)从绿茶中分离鉴定以来,迄今,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茶叶皂甙的提取、分离及定量方法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因为茶叶皂甙可能与茶树品种、茶叶品质等有关,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皂甙 茶籽 茶叶品质 茶树品种 减压浓缩 蒸青 茶渣 有机溶剂提取法 减压蒸发 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禽蛋黄中卵磷脂的提取及其水解液成分的鉴定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思邈 任悦 +2 位作者 石晨 邵建群 张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卵磷脂又名磷脂酰胆碱,是磷脂中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卵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物质,生物膜的正常功能表达,以及人体衰老、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都与卵磷脂的变化有关系)。卵磷脂也是一种天然表面活性剂,并在医药、食... 卵磷脂又名磷脂酰胆碱,是磷脂中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卵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物质,生物膜的正常功能表达,以及人体衰老、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都与卵磷脂的变化有关系)。卵磷脂也是一种天然表面活性剂,并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有着诸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液 有机溶剂提取法 天然表面活性剂 生物膜 动植物组织 超声提取 提取 心脑血管疾病 功能表达 作物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中藁本内酯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长鹰 丁霄霖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71,共3页
运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运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其主要成分藁本内酯并通过核磁共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法可以更好地提取当归挥发油,通过硅胶柱分离最终可得到纯度大于97%的藁本内... 运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运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其主要成分藁本内酯并通过核磁共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法可以更好地提取当归挥发油,通过硅胶柱分离最终可得到纯度大于97%的藁本内酯,且为Z ligustil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藁本内酯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水蒸气蒸馏 有机溶剂提取法 挥发油 提取 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地丁的有效成分分析及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刘湘新 刘进辉 +2 位作者 刘自逵 周可炎 谭超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分析鉴定了紫花地丁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紫花地丁含有机酸、黄酮及其甙类、酚性成分、糖类、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皂甙、植物甾醇、鞣质等十种有效成分。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提取其抗菌有效成分——... 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分析鉴定了紫花地丁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紫花地丁含有机酸、黄酮及其甙类、酚性成分、糖类、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皂甙、植物甾醇、鞣质等十种有效成分。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提取其抗菌有效成分———黄酮甙类及有机酸 ,用其对几种家畜常见病原微生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 :紫花地丁所含黄酮甙类及有机酸对金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黄酮甙对各种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 (mm)分别为 3 6 85± 1 0 4、13 0 1± 0 5 5、12 42± 0 3 2、12 81± 1 0 4、16 83± 3 2 1;有机酸分别为 3 5 83± 1 76、12 77± 0 76、12 3 4± 0 77、11 5 2± 0 5 0、18 2 4± 3 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 有效成分 抗菌作用 有机溶剂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