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海泡石层系有机质赋存类型与富集模式——以川东地区茅口组一段为例
1
作者 宋金民 王俊轲 +13 位作者 刘树根 文龙 叶玥豪 罗冰 李智武 张本健 金鑫 杨迪 张玺华 王佳蕊 周刚 郭嘉欣 张钊益 罗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4-1067,共14页
通过野外露头地质剖面实测、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衍射、总有机碳含量及主量、微量元素测试等手段,对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含海泡石层系内的有机质赋存类型及主控因... 通过野外露头地质剖面实测、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衍射、总有机碳含量及主量、微量元素测试等手段,对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含海泡石层系内的有机质赋存类型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建立海泡石共生吸附有机质富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茅一段含海泡石层系为泥岩-泥质灰岩-灰岩韵律层,纵向上发育5个结构段,有机质多富集于下部的3个结构段的泥岩和泥质灰岩内。宏观-中观尺度上有机质主要以层状或瘤状产出,镜下微观特征以块状-脉状为主,介观尺度下呈分散状、填隙状和吸附状。(2)茅一段含海泡石层系经历低盐度向高盐度、贫氧-缺氧还原向贫氧-局部富氧的古环境演化过程。(3)茅一段沉积初期的第1和第2结构段为泥岩-泥质灰岩-灰岩韵律层,在通江—长寿凹陷内沉积大量的纤维状-羽状海泡石,海泡石吸附藻类体于其晶间、层面及层间孔隙,形成连片状有机质;沉积中期的第3和第4结构段主要为泥岩-泥质灰岩韵律层,藻类体见于纤维状-羽状-片状海泡石的晶体表面及晶间孔隙内,有机质呈连片状或环带状富集;沉积晚期的第5结构段由厚层状灰岩-极薄层状泥质灰岩韵律层构成,纤维状海泡石沉积于泥质灰岩层内,有机质呈不规则状零星分布于海泡石周缘。有机质与海泡石呈现出共生吸附的特征,有效提升了有机质的保存效率与茅一段的烃源岩品质,丰富了对沉积有机质富集模式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东地区 中二叠统茅一段 海泡石层系 有机质赋存类型 共生吸附富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改性海泡石对聚氨酯注浆材料固化行为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姚鑫 冯国瑞 +4 位作者 王帅 魏昱含 薛改利 贾佳鑫 侯凯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6-294,共9页
针对矿山注浆用聚氨酯材料存在的阻燃性差、力学强度不足及成本较高等问题,研究通过引入有机改性海泡石(SK-SEP)实现对材料固化特性与力学性能的协同调控。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与硬脂酸(SA)对海泡石进行协同改性,并通过FTIR、XRD、SE... 针对矿山注浆用聚氨酯材料存在的阻燃性差、力学强度不足及成本较高等问题,研究通过引入有机改性海泡石(SK-SEP)实现对材料固化特性与力学性能的协同调控。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与硬脂酸(SA)对海泡石进行协同改性,并通过FTIR、XRD、SEM及接触角测试证实了其疏水性与界面相容性的显著提升。系统研究了SKSEP掺量对复合材料固化行为、流变特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K-SEP的加入可显著降低固化放热峰值温度、延长固化时间,并提高浆体粘度;复合材料抗压强度随SK-SEP添加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当其质量分数为4%时,性能最优,此时固化最高温度为99℃,固化时间为145 s,压缩强度达82.41 MPa,较纯聚氨酯显著提高。研究为开发高性能、高安全性聚氨酯注浆材料提供了有效方法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性海泡石 聚氨酯注浆材料 固化温度 流变性能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海泡石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效果与展望
3
作者 寇亚浩 倪晓骁 +5 位作者 黎剑 王建华 张家旗 冯杰 郭嘉恒 常启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06-2210,共5页
针对目前常规油基钻井液及其配套处理剂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失效的问题。对一种具有耐高温机械稳定性的纤维状黏土矿物——“海泡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讨论了其晶体构造、理化性质和有机改性的方法。结果发现,有机改性后的海泡石可以在油... 针对目前常规油基钻井液及其配套处理剂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失效的问题。对一种具有耐高温机械稳定性的纤维状黏土矿物——“海泡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讨论了其晶体构造、理化性质和有机改性的方法。结果发现,有机改性后的海泡石可以在油基钻井液中形成具有较强结构力的“乱草堆状”空间网架结构,使钻井液出现明显的触变性,且该流变特性仅取决于纤维结构的机械参数,而不取决于颗粒的静电引力,抗温可达240℃以上;分散在钻井液中的海泡石纤维随钻井液一同向地层渗透的过程中,还可以在井壁处形成一层薄而致密的纤维层,阻挡钻井液向地层的滤失;除此之外,海泡石因其自身所含结构水较多的原因,在饱和盐水和淡水中的配浆效果几乎一样,具有较强的抗盐水污染能力。海泡石的有机改性工艺研究及其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正逐步成为未来抗超高温钻井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高温高压 有机海泡石 空间网架结构 流型调节 降滤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BPS/OSEP/EP-CE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刘勇 姜一帆 +1 位作者 耿鑫玺 张焘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为提高环氧树脂(EP)-氰酸酯树脂(CE)复合材料的阻燃与抑烟性能,首先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阻燃剂DOPO-BPS,通过溶液浇筑法,将DOPO-BPS与有机海泡石(OSEP)共同引... 为提高环氧树脂(EP)-氰酸酯树脂(CE)复合材料的阻燃与抑烟性能,首先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阻燃剂DOPO-BPS,通过溶液浇筑法,将DOPO-BPS与有机海泡石(OSEP)共同引入EP-CE基体中,制备阻燃DOPO-BPS/OSEP/EP-CE复合材料;然后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核磁共振(NMR)分析、热重分析(TGA)、极限氧指数(LOI)测试、UL-94垂直燃烧测试和锥形量热仪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比例的DOPO-BPS与OSEP对EP-CE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DOPO-BPS的磷杂菲环结构能形成稳定炭层,阻断热氧传递,与OSEP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阻燃效果和抑烟性能。当阻燃剂DOPO-BPS与OSEP以9∶1的质量比添加至EP-CE时,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最佳,阻燃性能达V-0级,LOI增至31.4%,且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和产烟总量相比于EP-CE,分别降低了29.7%、32.2%和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EP) 氰酸酯树脂(CE)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 4 4'-二羟基二苯砜(BPS) 有机海泡石(osep) 阻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坡缕石的有机吸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万朴 李平 +2 位作者 董发勤 彭同江 宋功保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8-263,共6页
本研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泳等方法对坡缕石和海泡石吸附有机气体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这种吸附是因静电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矿物表面的吸附水可减弱静电力的作用。坡缕石、海泡石对有机气体的吸附量与气体温度、蒸... 本研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泳等方法对坡缕石和海泡石吸附有机气体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这种吸附是因静电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矿物表面的吸附水可减弱静电力的作用。坡缕石、海泡石对有机气体的吸附量与气体温度、蒸气压、气体分子偶极矩、样品纯度、矿物结晶度有关。温度升高 ,气体分子热运动将加剧 ,吸附数量随之减少 ;若气体分子偶极矩加大 ,则吸附量增加 ;增大蒸气压能提高气体分子与矿物微粒间的接触频率 ,从而增强吸附 ;其他离子对Si4+ 的置换率增大 ,则静电力增强 ,对有机气体的吸附亦增强 ;样品愈纯吸附量愈大。坡缕石、海泡石对有机气体的吸附为物理吸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缕石 海泡石 吸附 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海泡石吸附水中刚果红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计元 马玉书 +2 位作者 王长平 凌玉娜 李仁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6,共5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制备有机海泡石,研究有机海泡石对水相中刚果红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探讨了其吸附机制。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TAB对海泡石有良好的修饰作用。吸附实验结果表明,...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制备有机海泡石,研究有机海泡石对水相中刚果红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探讨了其吸附机制。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TAB对海泡石有良好的修饰作用。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刚果红在有机海泡石上的吸附符合Langumir模型,吸附焓变和熵变分别为8.25kJ/mol、40.70J/(mol.K),表现为自发的物理吸附,且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活化能为7.7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海泡石 刚果红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的有机化改性及其对曙红Y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胜科 徐永花 邓晓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0,共4页
分别采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海泡石进行有机化改性处理,以有机化改性海泡石和原生海泡石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曙红Y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CTMAB改性的海泡石对水中曙红Y的极限吸附量比经DOSO3Na改性过的海泡石及原生海泡... 分别采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海泡石进行有机化改性处理,以有机化改性海泡石和原生海泡石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曙红Y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CTMAB改性的海泡石对水中曙红Y的极限吸附量比经DOSO3Na改性过的海泡石及原生海泡石对曙红Y的极限吸附量高出10^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海泡石 曙红Y 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金泉 贾堤 +1 位作者 姚兴芳 黄宁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7-380,共4页
以热酸活化过的海泡石为吸附剂 ,研究其对亚甲基蓝、结晶紫和甲基绿 3种染料的吸附动力学过程 ,并分析了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海泡石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的变化对吸附的影响较小 ,而染料溶液浓度的改变则会对吸附产生很大的影... 以热酸活化过的海泡石为吸附剂 ,研究其对亚甲基蓝、结晶紫和甲基绿 3种染料的吸附动力学过程 ,并分析了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海泡石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的变化对吸附的影响较小 ,而染料溶液浓度的改变则会对吸附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此确定出较适合的反应条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对吸附前后海泡石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发现亚甲基蓝由于分子体积较小可以进入海泡石内部通道 ,而大体积的结晶紫和甲基绿的吸附主要发生在海泡石外表面 ,且一价有机阳离子会在中性位置发生吸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有机染料 吸附动力学 亚甲基蓝 结晶紫 甲基绿 红外光谱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海泡石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苏小丽 夏光华 廖润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0-314,共5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改性剂,采用机械化学改性工艺对江西乐平天然海泡石进行有机改性。运用正交实验,优化出海泡石改性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BET、XRD、FT-IR和TEM的测试手段对改性海泡石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表明,海泡石改...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改性剂,采用机械化学改性工艺对江西乐平天然海泡石进行有机改性。运用正交实验,优化出海泡石改性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BET、XRD、FT-IR和TEM的测试手段对改性海泡石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表明,海泡石改性后纯度得到提高,其比表面积为410m2/g,是原矿的4.5倍;改性样品的红外图谱表明有机改性剂(CTMAB)进入了海泡石晶体层间,引起了晶层间距的增大,从而提高了海泡石的吸附活性。TEM表明,改性海泡石的形貌呈纤维束状集合体,结构较疏松,纤维束较分散,并保持了晶体结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学改性 有机海泡石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改性海泡石对六六六吸附性能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胜科 邓晓铌 +1 位作者 冯秀芳 张江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4-57,共4页
分别采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海泡石进行有机化改性处理,并对改性海泡石进行了吸附六六六实验。结果表明,未经有机化改性的海泡石对六六六各异构体去除能力由小到大依次为:γ六六六(12.66%)、δ六六六(12.79%)、α六六六(17.35%)、β... 分别采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海泡石进行有机化改性处理,并对改性海泡石进行了吸附六六六实验。结果表明,未经有机化改性的海泡石对六六六各异构体去除能力由小到大依次为:γ六六六(12.66%)、δ六六六(12.79%)、α六六六(17.35%)、β六六六(33.57%)。经DOSO3Na有机化改性的海泡石对六六六各异构体的去除能力由小到大依次为:β六六六、γ+δ六六六、α六六六。经CTMAB有机化改性的海泡石对六六六各异构体的去除能力由小到大依次为:β六六六、α六六六、γ+δ六六六。有机化改性海泡石使体系中β六六六大幅度增加,可能为有机化海泡石催化α、γ、δ各异构体向β异构体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六六六 海泡石 吸附 有机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改性海泡石/氟橡胶复合材料的耐介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园园 李华东 +2 位作者 闫普选 王玉峰 韩飞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8-161,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氟橡胶包覆改性海泡石胶粒,并作为填料,利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有机改性海泡石/氟橡胶复合材料。考察不同用量的有机海泡石对复合材料的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及耐酸、碱、润滑油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海泡石用量的...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氟橡胶包覆改性海泡石胶粒,并作为填料,利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有机改性海泡石/氟橡胶复合材料。考察不同用量的有机海泡石对复合材料的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及耐酸、碱、润滑油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海泡石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硬度不断增加,拉伸强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有机海泡石用量为10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11.93MPa,力学性能较好。经各种介质老化后,有机海泡石用量为10份时,复合材料的性能保持率较高。通过综合性能的对比,4种介质对试样性能的影响大小不同:高温碱(NaOH)介质>高温酸(HCl)介质>高温油介质>热空气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橡胶 有机海泡石 复合材料 耐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联合改性海泡石对苯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佳浚 任子杰 +2 位作者 高惠民 周贤武 周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179,共8页
室内的苯污染主要由装修、装饰材料引起,苯作为一级致癌物,长时间接触会引起许多慢性疾病,如何降低室内苯污染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有研究证明海泡石可用于土壤、水和大气污染治理,因此对提纯海泡石进行了水热改性、酸改性和水... 室内的苯污染主要由装修、装饰材料引起,苯作为一级致癌物,长时间接触会引起许多慢性疾病,如何降低室内苯污染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有研究证明海泡石可用于土壤、水和大气污染治理,因此对提纯海泡石进行了水热改性、酸改性和水热酸浸联合无机改性,而后进行三甲氧基苯基硅烷(PTMOS)有机改性,并对改性海泡石吸附苯的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水热酸浸联合无机改性,其最佳条件为0.6 MPa水热压力处理8 h后,用体积分数为10%的盐酸处理8 h,得到的海泡石对苯的去除率较原矿提高72.36%;表面有机改性最佳处理条件为PTMOS用量0.3 mmol·g-1,改性时间为6 h,得到的海泡石对苯的去除率较原矿提高159.03%,表面有机改性得到的海泡石吸附效果最好。三甲氧基苯基硅烷改性海泡石(PTMOS-SP)对苯的吸附适合用Langmuir等温线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粒子内扩散模型来描述,苯在PTMOS-SP表面的吸附过程包含三个阶段:外表面扩散阶段、孔隙内扩散阶段和吸附平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苯吸附 吸附材料 无机有机联合改性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海泡石与苯乙基桥链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协同阻燃环氧树脂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奎 李乾波 +4 位作者 付春梅 谢杰 谢森 黄伟江 严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6-180,共5页
利用有机海泡石(O-SEP)和苯乙基桥链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iDOPO)对环氧树脂(EP)进行阻燃改性,制备阻燃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O-ESP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热失重分析(TG)、UL-94垂直燃烧测试和锥形量... 利用有机海泡石(O-SEP)和苯乙基桥链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iDOPO)对环氧树脂(EP)进行阻燃改性,制备阻燃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O-ESP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热失重分析(TG)、UL-94垂直燃烧测试和锥形量热测试(CCT)等手段对E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可以实现海泡石的有机改性;O-SEP和DiDOPO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抗冲击强度;随着O-SEP和DiDOPO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逐渐提高,O-SEP与DiDOPO具有较好的协同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海泡石 苯乙基桥链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环氧树脂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对镉污染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润珑 王农 +1 位作者 徐应明 孙约兵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182,共7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在镉污染菜地原位钝化修复过程中海泡石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以及有机碳含量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海泡石后整体上减少了5~8mm和<0.25mm级别团聚体的数量,而2~5,1~2,0.5~1,0.25~0.5mm级别团聚体数...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在镉污染菜地原位钝化修复过程中海泡石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以及有机碳含量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海泡石后整体上减少了5~8mm和<0.25mm级别团聚体的数量,而2~5,1~2,0.5~1,0.25~0.5mm级别团聚体数量则不同程度增加,且随着海泡石施用量增加,其数量呈显著增加(P<0.05)。在0—15cm土层中,土壤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随海泡石施加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而在15—20cm土层中则有所降低。施用低浓度海泡石(0.5%)时,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有所减少,最大降低了21.1%,而当海泡石添加剂量达到1%(H_1)和1.5%(H_(1.5))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上有所提高,较对照相比,最大增幅分别达到2.9%和70.3%。与对照相比,施用海泡石后增加了大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土壤团聚体 有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纤维的有机改性及应用
15
作者 倪铭键 倪梯铜 +2 位作者 谭鹏飞 吴小春 续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77-79,84,共4页
首先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酸化海泡石纤维进行有机改性,探讨最佳改性条件;最后通过共混法将有机改性海泡石纤维与水性聚氨酯结合制备海泡石纤维/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分别对有机改性前后的海泡石纤维样品进行分析表... 首先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酸化海泡石纤维进行有机改性,探讨最佳改性条件;最后通过共混法将有机改性海泡石纤维与水性聚氨酯结合制备海泡石纤维/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分别对有机改性前后的海泡石纤维样品进行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海泡石纤维进行有机改性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 h。海泡石纤维/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拉伸与阻燃性测试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海泡石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时,拉伸强度最强,当复合材料的配比为5%,其阻燃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纤维 酸化 有机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16
作者 胡小平 李晓燕 +2 位作者 王玉忠 戴亚堂 张宝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98-2002,共5页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海泡石(SEP)进行有机化改性,制备有机改性海泡石(OSEP)和聚丙烯(PP)/SEP复合材料。经SEM、XRD、FT-IR、TG和CA分析,表明海泡石表面吸附有一定量的季铵盐分子,并且部分季铵盐分子顺利进入海泡石孔道。...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海泡石(SEP)进行有机化改性,制备有机改性海泡石(OSEP)和聚丙烯(PP)/SEP复合材料。经SEM、XRD、FT-IR、TG和CA分析,表明海泡石表面吸附有一定量的季铵盐分子,并且部分季铵盐分子顺利进入海泡石孔道。经TG分析,800℃时OSEP的残留质量比SEP提高17.63%。复合材料的拉伸、冲击和WAXD测试表明,OSEP的加入减少了β晶型的含量,增加了α晶粒的含量,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OSEP含量为1.5%时,能获得力学性能较优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聚丙烯 有机化改性 力学性能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和海泡石对水中苯、甲苯和乙苯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高廷耀 范瑾初 向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本文讨论了以蒙脱土和海泡石为吸附剂,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苯,甲苯和乙苯进行的吸附研究。结果证明,静态吸附的吸附时间均为10h左右,吸附容量为100μg/g(平衡浓度为1mg/L)。在对两种吸附剂进行X衍射和热分析试验后,发现有机物分子进入了粘... 本文讨论了以蒙脱土和海泡石为吸附剂,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苯,甲苯和乙苯进行的吸附研究。结果证明,静态吸附的吸附时间均为10h左右,吸附容量为100μg/g(平衡浓度为1mg/L)。在对两种吸附剂进行X衍射和热分析试验后,发现有机物分子进入了粘土的层间,从而肯定了粘土对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主要以层间吸附为主。结合这些实验数据,从粘土的化学结构着手,讨论了粘土的吸附机理,得出了需要对粘土进行表面改性的结论。此结论对改变粘土表面亲水性,应用粘土作为水质吸附剂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水处理 海泡石 蒙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对猪粪秸秆厌氧发酵产物中Cd的钝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轶 曲壮壮 +4 位作者 巩俊璐 宫兴隆 郭敬阳 张镇 易维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1期1-6,共6页
由于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因此,为降低厌氧发酵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该文以猪粪和玉米秸秆混合为发酵原料,重金属Cd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2.5%的海泡石作为钝化剂,在35℃的条件下进行为期60 d的发酵。利用H_2O... 由于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因此,为降低厌氧发酵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该文以猪粪和玉米秸秆混合为发酵原料,重金属Cd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2.5%的海泡石作为钝化剂,在35℃的条件下进行为期60 d的发酵。利用H_2O、KCl、Na_4P_2O_7、Na OH、HNO_3分级提取法对有机碳含量和重金属Cd在有机质中的分布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沼渣中有机质含量呈现前中期迅速降低,后期缓慢降低的趋势,且添加钝化剂后沼渣中有机质含量降低;总可提取态有机碳在10%~20%之间,发酵过程中胡敏酸(humicacid,HA)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富里酸(fulvicacid,FA)所占比例明显降低,HA/FA也随之增大,说明添加海泡石提高了腐殖质的腐殖化程度;沼渣中所提取的Cd含量达到总量的80%以上,其中大部分的重金属Cd存在于腐殖质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重金属Cd所占比例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会逐渐降低,矿物质态和残渣态逐步增加,并且添加海泡石这种增加趋势进一步增强;沼渣中腐殖质大部分Cd主要与FA结合。随着发酵的进行,HA含量增加,FA含量降低,HA/FA也逐渐增大,增强了腐殖质中Cd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沼渣中重金属Cd的毒害作用。因此猪粪秸秆混合厌氧发酵或在这个过程中添加2.5%海泡石作为钝化剂可减少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重金属 厌氧发酵 海泡石 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OSEP复合发泡材料的形貌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富泉 马建中 +1 位作者 薛朝华 段洲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0-973,978,共5页
采用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对海泡石(SEP)进行有机化改性,制备有机改性海泡石(OSEP)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复合发泡材料。采用XRD考察DDAC对OSEP的改性效果,通过SEM对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研究了复合发泡... 采用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对海泡石(SEP)进行有机化改性,制备有机改性海泡石(OSEP)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复合发泡材料。采用XRD考察DDAC对OSEP的改性效果,通过SEM对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研究了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SEP经过有机化改性后层间距显著增加,OSEP能够起到异相成核作用,可以改善EVA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和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海泡石 有机化改性 发泡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纤维/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盛鑫 梁红玉 张连红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0,16,共6页
采用KH560和KH602硅烷偶联剂对海泡石(SEP)进行有机复合改性,将改性海泡石(OMSEP)加至硅溶胶中制得海泡石纤维/SiO_2复合材料,采用SEM、XRD、FT-IR、TG等手段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通过接枝反应接在海泡石表面,并且部分偶... 采用KH560和KH602硅烷偶联剂对海泡石(SEP)进行有机复合改性,将改性海泡石(OMSEP)加至硅溶胶中制得海泡石纤维/SiO_2复合材料,采用SEM、XRD、FT-IR、TG等手段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通过接枝反应接在海泡石表面,并且部分偶联剂分子进入海泡石内部孔道,改变了海泡石的晶格结构。TG分析表明,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提高了海泡石的热稳定性。复合材料性能测试表明,有机改性海泡石的加入提高了硅溶胶的成膜性能、附着力及耐擦洗性能。当改性海泡石与硅溶胶质量比为3∶10时,耐擦洗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有机改性 SIO2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