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有机无机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于文革
徐征
+1 位作者
曲崇
徐恩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6-190,共5页
制备了3种有机 无机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由于电场强度或界面势垒的不同,这3种器件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机理有很大的差别:器件A的发光主要是来自无机层的蓝光,器件B中有机层和无机层都有发光,而器件C只有来自有机层的发光。对所制备的3种...
制备了3种有机 无机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由于电场强度或界面势垒的不同,这3种器件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机理有很大的差别:器件A的发光主要是来自无机层的蓝光,器件B中有机层和无机层都有发光,而器件C只有来自有机层的发光。对所制备的3种结构器件的EL进行了比较,研究了结构对发光起因的影响,揭示通过调节有机层和无机层厚度以及界面势垒高度可以实现对发光区域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
-
无机
异质
结
电场强度
界面势垒
碰撞激发
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面Si/PCBM与纳米Si/PCBM有机-无机杂化异质结的对比研究(英文)
2
作者
刘维峰
边继明
+2 位作者
骆瑛琳
乔建坤
赵春一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4-218,共5页
本研究采用平面硅与纳米硅分别与旋涂法生长的[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形成有机–无机杂化异质结,对比研究了两种异质结界面电学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平面Si/PCBM和纳米Si/PCBM两种异质结都表现出明显的整流特性,但相对于平面Si/P...
本研究采用平面硅与纳米硅分别与旋涂法生长的[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形成有机–无机杂化异质结,对比研究了两种异质结界面电学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平面Si/PCBM和纳米Si/PCBM两种异质结都表现出明显的整流特性,但相对于平面Si/PCBM异质结,纳米Si/PCBM异质结有较大的导通电压和较小的电流密度。为了深入研究导致这种差异的相关物理机制,通过阻抗谱(IS)表征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两种异质结因界面变化而产生的电阻、电容的变化趋势。阻抗测试分析表明,Si/PCBM异质结界面存在的大量缺陷致使寄生效应进一步增大,影响了器件中电荷的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
–
有机
异质
结
纳米Si/PCBM
阻抗谱
瞬态光伏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TCDA的有机/无机光敏二极管结构优化
3
作者
刘金凤
姚博
+1 位作者
郑挺才
彭应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8-223,共6页
以p型硅和苝四甲酸二酐(perylene-3,4,9,10-tetracarboxylic acid dianhydride,PTCDA)为异质结,梳状金(Au)薄膜作为顶电极和光入射窗口制备了光敏二极管。研究表明,PTCDA的厚度和Au电极的厚度对光敏二极管的光响应度有很大的影响。对比...
以p型硅和苝四甲酸二酐(perylene-3,4,9,10-tetracarboxylic acid dianhydride,PTCDA)为异质结,梳状金(Au)薄膜作为顶电极和光入射窗口制备了光敏二极管。研究表明,PTCDA的厚度和Au电极的厚度对光敏二极管的光响应度有很大的影响。对比不同PTCDA厚度的器件性能,在PTCDA厚度为100 nm时,光响应度最高达到0.3 A/W。进而采用最优化的100 nm厚的PTCDA薄膜制备硅基光敏二极管,对比不同Au电极厚度的器件性能。在Au厚度为20 nm时,器件的光响应度达到最优化的0.5 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
无机
异质
结
光电探测器
PTCDA
厚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亮度波形证明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明
陈晓红
+4 位作者
徐征
滕枫
衣立新
高德文
郭立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56-1559,共4页
制备了3种结构的器件:A:ITO/SiO2/Alq3/Al,B:ITO/Alq3/SiO2/Al,C:ITO/SiO2/Alq3/SiO2/Al。对于器件A和B,在正向偏压(ITO接正极)下才能观察到发光;而对于器件C,在正向和反向偏压下都可以观察到发光。随着电压升高,器件B和C产生的蓝色发...
制备了3种结构的器件:A:ITO/SiO2/Alq3/Al,B:ITO/Alq3/SiO2/Al,C:ITO/SiO2/Alq3/SiO2/Al。对于器件A和B,在正向偏压(ITO接正极)下才能观察到发光;而对于器件C,在正向和反向偏压下都可以观察到发光。随着电压升高,器件B和C产生的蓝色发光相对绿光逐渐增强。这主要是由于SiO2中的加速电子碰撞激发Alq3发光层产生热电子,并与空穴形成电子空穴对,复合产生蓝光;而对于器件A,在反向偏压下被热电子碰撞激发出的空穴与正向偏压下从Al电极进入的电子复合形成激子,产生绿色发光。这些结构的器件发光不但可来源于电子与积累的空穴复合,而且也来自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热电子
电子空穴对
有机无机异质结
八羟基喹啉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轭聚合物MEH-PPV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明
滕枫
+2 位作者
孙世菊
刘姗姗
徐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在有机 /无机异质结ZnS/MEH PPV/ZnS器件中 ,交流驱动条件下 ,实现了共轭聚合物MEH PPV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器件的发光光谱与MEH PPV的光致发光谱相同。电子经过ZnS层加速后 ,成为过热电子 ,这些过热电子直接碰撞激发MEH PPV而发光。...
在有机 /无机异质结ZnS/MEH PPV/ZnS器件中 ,交流驱动条件下 ,实现了共轭聚合物MEH PPV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器件的发光光谱与MEH PPV的光致发光谱相同。电子经过ZnS层加速后 ,成为过热电子 ,这些过热电子直接碰撞激发MEH PPV而发光。在日光灯照明下 ,可以看到器件的均匀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MEH-PPV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有机
/
无机
异质
结
电致发光器件
发光光谱
平板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无机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于文革
徐征
曲崇
徐恩生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物理教研室
出处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6-19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0374001)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No.20020004004)
+1 种基金
北京市自然基金资助项目(No.2032015)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No.2003CB314707)
文摘
制备了3种有机 无机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由于电场强度或界面势垒的不同,这3种器件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机理有很大的差别:器件A的发光主要是来自无机层的蓝光,器件B中有机层和无机层都有发光,而器件C只有来自有机层的发光。对所制备的3种结构器件的EL进行了比较,研究了结构对发光起因的影响,揭示通过调节有机层和无机层厚度以及界面势垒高度可以实现对发光区域的控制。
关键词
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
-
无机
异质
结
电场强度
界面势垒
碰撞激发
注入
Keywords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organic-inorganic heterostructur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impact excitation
injection
分类号
TN38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面Si/PCBM与纳米Si/PCBM有机-无机杂化异质结的对比研究(英文)
2
作者
刘维峰
边继明
骆瑛琳
乔建坤
赵春一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
出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基金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2013020095)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DUT13LK02
DUT13LAB12)
文摘
本研究采用平面硅与纳米硅分别与旋涂法生长的[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形成有机–无机杂化异质结,对比研究了两种异质结界面电学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平面Si/PCBM和纳米Si/PCBM两种异质结都表现出明显的整流特性,但相对于平面Si/PCBM异质结,纳米Si/PCBM异质结有较大的导通电压和较小的电流密度。为了深入研究导致这种差异的相关物理机制,通过阻抗谱(IS)表征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两种异质结因界面变化而产生的电阻、电容的变化趋势。阻抗测试分析表明,Si/PCBM异质结界面存在的大量缺陷致使寄生效应进一步增大,影响了器件中电荷的输运。
关键词
无机
–
有机
异质
结
纳米Si/PCBM
阻抗谱
瞬态光伏谱
Keywords
inorganic-organic heterojunction
nano-Si/PCBM
impedance spectroscopy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TCDA的有机/无机光敏二极管结构优化
3
作者
刘金凤
姚博
郑挺才
彭应全
机构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兰州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8-2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407)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211110005)资助项目
文摘
以p型硅和苝四甲酸二酐(perylene-3,4,9,10-tetracarboxylic acid dianhydride,PTCDA)为异质结,梳状金(Au)薄膜作为顶电极和光入射窗口制备了光敏二极管。研究表明,PTCDA的厚度和Au电极的厚度对光敏二极管的光响应度有很大的影响。对比不同PTCDA厚度的器件性能,在PTCDA厚度为100 nm时,光响应度最高达到0.3 A/W。进而采用最优化的100 nm厚的PTCDA薄膜制备硅基光敏二极管,对比不同Au电极厚度的器件性能。在Au厚度为20 nm时,器件的光响应度达到最优化的0.5 A/W。
关键词
有机
/
无机
异质
结
光电探测器
PTCDA
厚度优化
Keywords
Gold
Heterojunctions
Light sensitive materials
Photodetectors
Photons
Photosensitivity
分类号
TN38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亮度波形证明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明
陈晓红
徐征
滕枫
衣立新
高德文
郭立群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56-155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301004)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2032015)
博士后基金和北京交通大学攀登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制备了3种结构的器件:A:ITO/SiO2/Alq3/Al,B:ITO/Alq3/SiO2/Al,C:ITO/SiO2/Alq3/SiO2/Al。对于器件A和B,在正向偏压(ITO接正极)下才能观察到发光;而对于器件C,在正向和反向偏压下都可以观察到发光。随着电压升高,器件B和C产生的蓝色发光相对绿光逐渐增强。这主要是由于SiO2中的加速电子碰撞激发Alq3发光层产生热电子,并与空穴形成电子空穴对,复合产生蓝光;而对于器件A,在反向偏压下被热电子碰撞激发出的空穴与正向偏压下从Al电极进入的电子复合形成激子,产生绿色发光。这些结构的器件发光不但可来源于电子与积累的空穴复合,而且也来自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关键词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热电子
电子空穴对
有机无机异质结
八羟基喹啉铝
Keywords
CL-like emission
Hot electrons
Electron-hole pairs
Inorganic-organic hetero-junction
Tris-(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轭聚合物MEH-PPV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明
滕枫
孙世菊
刘姗姗
徐征
机构
北方交通大学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 9992 5 30
199740 0 2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2 0 32 0 15)RFDP( 2 0 0 2 0 0 0 40 0 4)资助项目
文摘
在有机 /无机异质结ZnS/MEH PPV/ZnS器件中 ,交流驱动条件下 ,实现了共轭聚合物MEH PPV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器件的发光光谱与MEH PPV的光致发光谱相同。电子经过ZnS层加速后 ,成为过热电子 ,这些过热电子直接碰撞激发MEH PPV而发光。在日光灯照明下 ,可以看到器件的均匀发光。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MEH-PPV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有机
/
无机
异质
结
电致发光器件
发光光谱
平板显示
Keywords
solid state cathodoluminescence
organic/inorganic heterojunction
polymer electroluminescence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873.3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有机无机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机理的研究
于文革
徐征
曲崇
徐恩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平面Si/PCBM与纳米Si/PCBM有机-无机杂化异质结的对比研究(英文)
刘维峰
边继明
骆瑛琳
乔建坤
赵春一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PTCDA的有机/无机光敏二极管结构优化
刘金凤
姚博
郑挺才
彭应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亮度波形证明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刘明
陈晓红
徐征
滕枫
衣立新
高德文
郭立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共轭聚合物MEH-PPV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刘明
滕枫
孙世菊
刘姗姗
徐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