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安辉 赵前程 刘鸣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0-545,共6页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前相比,2009年和2010年有机稻蟹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9.81%~25....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前相比,2009年和2010年有机稻蟹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9.81%~25.13%和5.29%~14.73%;20.93%~44.09%和12.44%~28.45%),提高原土复合量和追加复合量,降低原土复合度,且有机肥用量越大,效果越显著;常规稻蟹模式各指标的变化也有其类似的规律,但均明显低于有机稻蟹模式;单作水稻模式的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含量和原土复合量显著下降。因此,有机稻蟹生产模式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数量,而且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质量,促进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蟹 常规稻蟹 单作水稻 有机无机复合状况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和有机质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徐德福 黎成厚 《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97-403,共7页
用黏质黄壤、硅铝质黄壤、紫色土及白鳝泥土通过加入不同量的有机质和氧化铁在田间条件下进行土壤培养试验 ,以研究氧化铁和有机质对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加有机质能提高土壤中无定形铁和络合态铁的含量 ,显著提高铁的... 用黏质黄壤、硅铝质黄壤、紫色土及白鳝泥土通过加入不同量的有机质和氧化铁在田间条件下进行土壤培养试验 ,以研究氧化铁和有机质对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加有机质能提高土壤中无定形铁和络合态铁的含量 ,显著提高铁的活化度 ,且土壤中铁的活化度与有机质含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氧化铁同有机质一样能增加土壤中复合体的含量 ,其中氧化铁与G2 型复合体呈正相关 ;有机质能增加土壤中的重组腐殖质、松结合态腐殖质、稳结合态腐殖质和紧结合态腐殖质 ;氧化铁能显著提高土壤中重组腐殖质、松结合态腐殖质的含量。重组腐殖质中松结合态腐殖质所占比例较大 ,而稳结合态和紧结合态腐殖质所占比例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有机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 影响 土壤复合 结合态腐殖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肥措施对旱地栗钙土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3
作者 刘树庆 霍习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65-69,共5页
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栗钙土的培肥效果和增产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砂质栗钙土肥效N>P,而草甸栗钙土P>N.施肥不仅使票钙上中松结合态、稳结态、紧结态腐殖质含量有明显增加,而且还使重组碳、复合量、追加复合度;追加复... 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栗钙土的培肥效果和增产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砂质栗钙土肥效N>P,而草甸栗钙土P>N.施肥不仅使票钙上中松结合态、稳结态、紧结态腐殖质含量有明显增加,而且还使重组碳、复合量、追加复合度;追加复合量有显著增加,它们与产量和土壤养分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它们是标志培肥效果及反映栗钙土肥力的最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钙土 培肥 有机无机复合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氮素形态分布与肥力的关系
4
作者 卢瑛 徐盛荣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6年第2期90-93,共4页
不同肥力红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氮素形态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水平提高,有机无机复合量增大.复合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CEC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缓效钾的相关性不显著;复合度与上述肥力性... 不同肥力红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氮素形态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水平提高,有机无机复合量增大.复合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CEC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缓效钾的相关性不显著;复合度与上述肥力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因此,可以用复合量来评价肥力状况.红壤酸解性氮占全氮77%-86%;在酸解性氮中,各组分氮所占比例为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酸解未鉴别态氮>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占酸解性氮的比率为高肥力红壤大于低肥力红壤,且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里显著正相关,也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状况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有机无机复合状况 氮素形态分布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