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无机复合物包裹尿素铵态氮释放特性的研究
1
作者 邹洪涛 李文 +3 位作者 张西超 张砚铭 高艺伟 张玉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为探讨有机无机复合物作为肥料包裹材料对氮素缓释效果。以改性聚乙烯醇为粘结剂,硅藻土、沸石粉和碳化稻壳粉末为包裹材料制成的包裹尿素,通过土柱淋洗试验研究养分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制备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显著,养分最大释放速率明... 为探讨有机无机复合物作为肥料包裹材料对氮素缓释效果。以改性聚乙烯醇为粘结剂,硅藻土、沸石粉和碳化稻壳粉末为包裹材料制成的包裹尿素,通过土柱淋洗试验研究养分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制备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显著,养分最大释放速率明显降低,峰值出现时间明显延后;有机无机复合物作为包裹层都能完整将颗粒肥料包裹,粘结剂A效果优于B,包裹材料硅藻土,效果好于沸石粉和碳化稻壳。以环氧树脂改性的聚乙烯醇和硅藻土作为包裹材料做成包裹缓释尿素对养分的缓释效果要优于其他处理,因此该复合材料更适于做肥料的缓释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物 包裹尿素 铵态氮 释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wson结构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复合物[{Y(DMSO)_(5)(H_(2)O)_(3)}{Y(DMSO)_(8)}][P_(2)W_(18)O_(62)]·2DMSO·2H_(2)O的合成、性质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敬平 郭东杰 牛景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9-584,共6页
以α-H_(6)P_(2)W_(18)O_(62)·nH_(2)O,Y_(2)O_(3),DMSO(二甲亚砜)为原料合成了Dawson结构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复合物[Y(DMSO)5(H_(2)O)_(3)][Y(DMSO)_(8)][P_(2)W_(18)O_(62)]·2DMSO·2H_(2)O(1),化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 以α-H_(6)P_(2)W_(18)O_(62)·nH_(2)O,Y_(2)O_(3),DMSO(二甲亚砜)为原料合成了Dawson结构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复合物[Y(DMSO)5(H_(2)O)_(3)][Y(DMSO)_(8)][P_(2)W_(18)O_(62)]·2DMSO·2H_(2)O(1),化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Mr=5803.06,a=1.7614(4)nm,b=3.1527(6)nm,c=2.1523(4)nm,β=90.40(3)°,V=11.963(4)nm^(3),Dc=3.222g·cm^(-3),μ=18.566mm^(-1),Z=4,F(000)=10464。由17342个可观测衍射点犤I≥2σ(I)犦用于精修所有的结构参数,得一致性因子R=0.0745,wR=0.1438。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中两个Y^(3+)离子的配位环境均为八配位的畸变双冠三棱柱构型。CV行为研究表明,标题化合物中阴离子(pH=5.5)存在五步还原过程,得电子数依次为1,1,1,1,2。化合物的IR光谱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固态条件下配阳离子与杂多阴离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WSON结构 磷钨酸 合成 晶体结构 有机-无机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伟 朱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制备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采用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的形貌,全量程界面张力测量仪测定了α-烯烃烷基磺酸盐与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 利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制备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采用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的形貌,全量程界面张力测量仪测定了α-烯烃烷基磺酸盐与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的复配体系与大庆油水体系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颗粒大小在40nm以下;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与α-烯烃烷基磺酸盐复配体系,能使大庆油田油水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4mN/m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 表面活性剂 动态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张辉 李维炯 +1 位作者 倪永珍 杨合法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2-356,共5页
进行了化肥、有机肥、生物堆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比较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提高土壤生物活性。表现为与试前土壤比较,土壤容重下降... 进行了化肥、有机肥、生物堆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比较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提高土壤生物活性。表现为与试前土壤比较,土壤容重下降0.17,总孔隙度提高1.45%,有机质增加0.1%,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大类微生物总量增加1.64倍,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还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增产83.54%,达极显著水平;硝酸盐下降113.0247mg·kg-1;维生素C提高0.2880mg·g-1。结果表明,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综合效果优于其它肥料,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物 土壤性质 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 品质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粒母料—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 被引量:3
5
作者 赵金良 王振洋 张立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在纳米微粒制备过程中,把纳米微粒分散在基体中,形成纳米微粒母料,既防止了纳米材料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解决了纳米材料应用时的团聚问题,为收集、保存和运输纳米颗粒提供了一条安全、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纳米微粒母料 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 制备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钒为杂原子的Keggin结构阴离子有机-无机复合物[Co(phen)_3]_4[VW_(12)O_(40)](OH)_5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6
作者 牛红雨 刘迎红 +1 位作者 沈月 王敬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96-1400,共5页
以NH4VO3、Na2WO4.2H2O、CoCl2.2H2O、C12H8N2.H2O(邻菲啰啉,phen)为原料,用水热合成法制得了分子式为[Co(phen)3]4[VW12O40](OH)5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结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 以NH4VO3、Na2WO4.2H2O、CoCl2.2H2O、C12H8N2.H2O(邻菲啰啉,phen)为原料,用水热合成法制得了分子式为[Co(phen)3]4[VW12O40](OH)5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结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墿空间群,晶胞参数:a=1.638 9(3)nm,b=1.774 4(4)nm,c=18.275(4)nm,α=61.04(3)°,β=78.49(3)°,γ=64.64(3)°,V=4.201 8(15)nm3,Z=1,R1=0.083 6,wR2=0.222 8。标题化合物分子是由4个手性的[Co(phen)3]2+配阳离子,1个[VW12O40]3-阴离子及5个游离的OH-组成。4个[Co(phen)3]2+配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呈平行四边形分布在[VW12O40]3-阴离子的周围,[VW12O40]3-阴离子位于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化合物分子间通过π-π堆积等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GIN结构 有机-无机复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凝胶模板法制备PNIPAM/PbS有机-无机复合微球 被引量:14
7
作者 白超良 王姗 +1 位作者 张颖 房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66,共5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包埋有Pb2+的PNIPAM微凝胶,利用微凝胶的限域和导向作用,通过外源沉积法制备了PNIPAM/PbS有机 无机结构型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复合微球的形貌、无机沉积物PbS的晶型和相...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包埋有Pb2+的PNIPAM微凝胶,利用微凝胶的限域和导向作用,通过外源沉积法制备了PNIPAM/PbS有机 无机结构型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复合微球的形貌、无机沉积物PbS的晶型和相对含量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分子微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和所采用的制备方法确保了有机 无机复合材料复合的均匀性;微凝胶的模板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呈现球状结构,微球的大小决定于模板的尺寸;复合微球中PbS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复合微球中无机物含量约为10%.实验所得PNIPAM/PbS复合微球明显兼有无机物的刚性和有机物的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模板法 制备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硫化铅 有机-无机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合成含镧的层状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6
8
作者 许军舰 张庆敏 +2 位作者 金钟 褚海斌 李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1-1415,共5页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模板制备了含稀土元素La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SEM、HRTEM、EDX等的表征,证明所得的稀土复合物为层状结构,且十二烷基磺酸钠与La的比例为1∶1。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对复...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模板制备了含稀土元素La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SEM、HRTEM、EDX等的表征,证明所得的稀土复合物为层状结构,且十二烷基磺酸钠与La的比例为1∶1。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对复合物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磺酸钠 层状 无机-有机复合物 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基纳米PbS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9
作者 柯昌美 汪厚植 +3 位作者 金义凤 胡云 赵惠忠 李轩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以自制的高固体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基质,以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和甲醇的水溶液中,简便地制备了平均粒径为 13nm的在聚合物基体中单分散的PbS纳米粒子,并对Pb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采用X 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紫外 ... 以自制的高固体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基质,以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和甲醇的水溶液中,简便地制备了平均粒径为 13nm的在聚合物基体中单分散的PbS纳米粒子,并对Pb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采用X 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紫外 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首先与聚合物的羧基络合,生成硫化物纳米微粒后,聚合物又包覆在纳米微粒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硫化铅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物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包膜尿素抑制氮素挥发及其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洪涛 韩艳玉 +5 位作者 虞娜 张玉玲 曹敏建 黄毅 汪景宽 张玉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1-545,共5页
为揭示新型包膜尿素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和室外田间小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有机无机复合物包膜尿素抑制氮素挥发及其在土壤中降解性。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挥发主要以NH3为主,制备的两种新型包膜尿素BG、BF的NH3、NOX的挥发高... 为揭示新型包膜尿素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和室外田间小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有机无机复合物包膜尿素抑制氮素挥发及其在土壤中降解性。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挥发主要以NH3为主,制备的两种新型包膜尿素BG、BF的NH3、NOX的挥发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延缓,NH3挥发率比未包膜尿素CK降低了54.8%、51.3%,NOx挥发率比CK降低了47.8%、41.8%;电镜图像分析表明,在辣椒整个生长期内,膜材料表面出现一些细微的孔隙;辣椒收获后在自然环境中继续暴露60d后膜材料表面产生裂缝和孔洞。研究结论为研发廉价、环境友好的包膜肥料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有机无机复合物 包膜尿素 氮素挥发 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结构(RCOOH_2O)_nSi(OH)_(4-n)胶束聚集体-插层客体分子自组装与合成技术
11
作者 赵金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23,共5页
以类纳米结构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为前驱物,自组装成(RCOOH2O)nSi(OH)4-n缔合分子,进而自组装成层状结构(RCOOH2O)nSi(OH)4-n胶束聚集体,以此为主体与插层客体合成。开发出一种新型酰基正硅酸化合物、聚合物制造途径,介绍了该技术... 以类纳米结构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为前驱物,自组装成(RCOOH2O)nSi(OH)4-n缔合分子,进而自组装成层状结构(RCOOH2O)nSi(OH)4-n胶束聚集体,以此为主体与插层客体合成。开发出一种新型酰基正硅酸化合物、聚合物制造途径,介绍了该技术的要点:层状结构(RCOOH2O)nSi(OH)4-n胶束聚集体的制备;插层客体预处理;分子自组装与合成,并介绍了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纳米结构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 (RCOOH2O)nSi(OH)4-n缔合分子 层状结构(RCOOH2O)nSi(OH)4-n胶束聚集体 主体 插层客体 胶束“生长”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