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敏感变色功能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钱鹰 林保平 +1 位作者 孙岳明 袁春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综述了有机敏感变色材料的基本类型 ,探讨了材料的各种变色效应如光致变色、热致变色、电致变色和压致变色等的内在关联 。
关键词 有机敏感变色功能材料 光致变色 热致变色 电致变色 压致变色 结构-性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有机热变色材料 被引量:17
2
作者 唐紫蓉 张燮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0-54,共5页
介绍了可逆有机热变色材料及其变色原理 ,并对其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可逆有机变色 变色机理 变色材料 有机化合物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内质子转移的敏感变色双水杨醛缩芳胺类化合物 被引量:3
3
作者 钱鹰 肖国民 +1 位作者 林保平 吴殊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5-248,共4页
通过芳胺芳醛缩合反应制备 6种敏感变色双水杨醛缩芳胺类化合物 ,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熔点、元素分析等对产物进行表征 ,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在固态均具有热致变色性质 ,热致变色晶体中分子为平面 ,面对面堆积排列 ,分子之间距离较小 ... 通过芳胺芳醛缩合反应制备 6种敏感变色双水杨醛缩芳胺类化合物 ,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熔点、元素分析等对产物进行表征 ,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在固态均具有热致变色性质 ,热致变色晶体中分子为平面 ,面对面堆积排列 ,分子之间距离较小 ,而光致变色晶体中分子的水杨醛亚胺平面与芳胺环平面之间有一个夹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变色功能材料 双水杨醛缩芳胺类化合物 热致变色 光致变色 分子内质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作为软光学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国田 谷明信 +6 位作者 林远长 徐泽宇 何骥鸣 孟祥丹 李先忠 朱晓强 吴姣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027-12032,共6页
离子液体由于具有蒸气压低、液程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透光率和导电率高等诸多特性,作为一种潜在的、绿色的软光学功能材料和介质,逐渐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综述了离子液体作为光学显示材料、光学传输材料、光学储能材料、光... 离子液体由于具有蒸气压低、液程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透光率和导电率高等诸多特性,作为一种潜在的、绿色的软光学功能材料和介质,逐渐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综述了离子液体作为光学显示材料、光学传输材料、光学储能材料、光电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探讨了离子液体在光学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软光学材料 功能材料 有机光致变色 变焦液体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材料 光电功能材料
5
《中国光学》 EI CAS 2007年第6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量子阱结构 有机量子阱 荧光光谱 竹红菌甲素 气致变色性能 光电功能材料 量子点 光栅 光学材料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化学所:制备出具有浸润、变色双功能的光开关氧化钨薄膜
6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1,共1页
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功能界面材料小组,在实现了具有“光”、“热”响应的“超疏水/超亲水”智能“开关”表面后,最近与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制出具有“光开关”功能的浸润性和变色双响应性氧化钨材料... 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功能界面材料小组,在实现了具有“光”、“热”响应的“超疏水/超亲水”智能“开关”表面后,最近与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制出具有“光开关”功能的浸润性和变色双响应性氧化钨材料,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德国《应用化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化学所 氧化钨薄膜 光开关 浸润性 变色 功能 重点实验室 制备 界面材料 有机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S/TBOT负载Keggin结构钨硅酸的光致变色复合薄膜
7
作者 黄家骏 董晓雯 +1 位作者 潘庆谊 程知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5-628,661,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将杂多化合物镶嵌于新颖的C—Si—O—Ti网络复合体系,并通过旋涂法将其制成薄膜。采用IR,XRD和TG-DSC等方法对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用UV-vis和ESR光谱对薄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复合薄膜在紫外光照射前为无... 用溶胶-凝胶法将杂多化合物镶嵌于新颖的C—Si—O—Ti网络复合体系,并通过旋涂法将其制成薄膜。采用IR,XRD和TG-DSC等方法对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用UV-vis和ESR光谱对薄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复合薄膜在紫外光照射前为无色,经光照后逐渐变为深蓝色,在可见光区500和725 nm处出现特征吸收峰。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吸收峰的强度有所增长,87 min时达到吸光饱和。避光静置3 h后吸收峰完全消失,薄膜从蓝色变为无色,复合薄膜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光致变色性能。这一新颖的复合体系的形成,为进一步开拓同时具有光致变色和光催化复合性能的多功能材料提供了参考。该研究工作的新颖性,得到上海大学情报研究所2007年2月6日出具的第2007021000-001号《科技查新报告》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 溶胶-凝胶法 光致变色 钨硅酸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记录、存储与器件
8
《中国光学》 EI CAS 1999年第3期43-45,共3页
TP333.4 99031697有机光致变色存储材料进展=Recent advance inthe organic photochromic storage materials[刊,中]/李瑛,谢明贵(四川大学化学系.四川,成都(610064))//功能材料.—1998,29(2).
关键词 有机光致变色 磁光盘反射率 激光 光盘产业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红外 功能材料 四川 二十年 光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