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有机成熟度及演化史 被引量:88
1
作者 王飞宇 张水昌 +2 位作者 张宝民 肖中尧 刘长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1-468,共8页
原生有机组分(镜状体和动物有机组分)反射率是评价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有机成熟度的有效方法。从分析的探井和露头区110多个寒武系样品有机组分反射率数据来看,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均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尚未发现目前仍处于生... 原生有机组分(镜状体和动物有机组分)反射率是评价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有机成熟度的有效方法。从分析的探井和露头区110多个寒武系样品有机组分反射率数据来看,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均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尚未发现目前仍处于生油窗阶段的寒武系中等成熟的烃源岩。利用BasinMod-1D软件计算了250口探井,26条地震测线中约340个人工井点有机成熟度随时间的变化,据此编制不同地质时期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有机成熟度平面变化图。目前满加尔凹陷中下寒武统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在3%以上,中下寒武统烃源岩成熟度相对较低区分布在塔中隆起主垒带、塔北隆起的凸起区(英买力凸起)和巴楚断隆一部分地区,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o在1.6%~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熟度 生烃史 镜状体反射率 寒武系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界油源岩有机成熟度和生烃历史 被引量:53
2
作者 王飞宇 杜治利 +4 位作者 李谦 张水昌 陈建平 肖中尧 梁狄刚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46,共11页
库车坳陷存在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和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J2q)两套湖相油源岩,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这两套油源岩现今成熟度分布及其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一是对钻孔和露头剖面两套油源岩样品镜质组反射率实测分析;二是从中下侏罗统煤系源岩... 库车坳陷存在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和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J2q)两套湖相油源岩,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这两套油源岩现今成熟度分布及其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一是对钻孔和露头剖面两套油源岩样品镜质组反射率实测分析;二是从中下侏罗统煤系源岩,特别是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实测数据限定分别位于中下侏罗统(J1y和J2k)煤系地层上下的两套油源岩的有机成熟度;三是从地层分层数据和地温史对人工井(中)两套油源岩成熟度的模拟分析。库车坳陷黄山街组和恰克马克组露头剖面油源岩镜质组反射率自东向西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在东部基本上处于临界成熟—成熟阶段,而西部则处于凝析油—湿气阶段或干气阶段。库车坳陷黄山街组油源岩主要生油阶段位于65~5Ma,生油高峰约在23~12Ma,油源灶最早(约65Ma)出现在坳陷西部,不断向东部扩展;恰克马克组湖相油源岩主要生油阶段位于12Ma至现今,生油高峰约在5~2Ma,油源灶最早(约12Ma)出现在拜城凹陷腹部,后向四周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熟度 镜质组反射率 生烃史 油源岩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古生界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新参数:笔石表皮体光学特征再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情勇 郝婧玥 +7 位作者 李可文 徐耀辉 王晓梅 王华建 栾进华 胡科 李甜 钟宁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362-2371,共10页
下古生界缺失高等植物来源的镜质组,其有机质成熟度的确定一直是油气源岩评价的难题之一。基于对含笔石页岩的反射光显微镜观察和低成熟度含笔石页岩与煤共置的热压模拟实验,研究了下古生界海相页岩笔石表皮体的光性特征及其热演化规律... 下古生界缺失高等植物来源的镜质组,其有机质成熟度的确定一直是油气源岩评价的难题之一。基于对含笔石页岩的反射光显微镜观察和低成熟度含笔石页岩与煤共置的热压模拟实验,研究了下古生界海相页岩笔石表皮体的光性特征及其热演化规律,探讨了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作为有机质热演化参数的可行性。下古生界海相页岩非粒状笔石表皮体呈条带状顺层或者碎片状产出、颗粒较大,光学特征类似于镜质组,适合于测量反射率。非粒状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R'gr)换算为等效镜质组反射率(R'vr)的关系式为R'vr=1.005R'gr-0.053。采用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分析了上扬子地区东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质成熟度分布特征,认为非粒状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是一个实用的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指标,为确定下古生界有机质成熟度提供了一种可信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界 有机成熟 热演化参数 反射率 笔石表皮体 五峰组-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R_o分布规律及影响有机质成熟度的因素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胜利 于兴河 +2 位作者 陈建阳 黎运秀 王永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90-96,共7页
结合实际资料,综合确定Ro=0 4%为该区生烃门限(含低熟油),相应的深度门限平均为2250m左右,温度门限平均在90℃左右。造成Ro值相对较低的相关因素如下:有机质成分、温度、压力、埋深等。通过比较,沾化凹陷中渤南洼陷和孤北洼陷生烃能力强... 结合实际资料,综合确定Ro=0 4%为该区生烃门限(含低熟油),相应的深度门限平均为2250m左右,温度门限平均在90℃左右。造成Ro值相对较低的相关因素如下:有机质成分、温度、压力、埋深等。通过比较,沾化凹陷中渤南洼陷和孤北洼陷生烃能力强,而富林洼陷生烃能力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有机成熟 分布规律 生烃能力 生烃门限 孤北洼陷 渤南洼陷 富林洼陷 低熟油 平均 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被引量:52
5
作者 王飞宇 张水昌 +1 位作者 张宝民 赵孟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1-224,共4页
对库车坳陷主要探井和13个露头剖面近160个中生界源岩样品镜质体反射率进行了实测分析,并利用地震测线人工井模拟计算镜质体反射率,初步明确了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分布规律。依南2井三叠系—侏罗系源岩实测... 对库车坳陷主要探井和13个露头剖面近160个中生界源岩样品镜质体反射率进行了实测分析,并利用地震测线人工井模拟计算镜质体反射率,初步明确了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分布规律。依南2井三叠系—侏罗系源岩实测镜质体反射率为103%~143%,阳1井中、下侏罗统实测镜质体反射率为095%~110%各个露头剖面镜质体反射率存在很大差异,露头剖面成熟度区域上总体呈现西部高(Ro高达181%~183%)东部低(Ro在056%~079%),中部介于东西部之间,北部低(Ro在057%~068%)南部高的特点。在逆冲带,由于近晚期逆冲断层将深部烃源层推到浅部或地表,即使埋深很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油层 有机成熟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海藻热模拟生烃与有机质成熟度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超 王开发 +1 位作者 张玉兰 朴明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13-717,共5页
通过单细胞海藻的实验室热模拟试验,对其进行了颜色变化、反射率、X- 衍射、荧光等测试分析.在热演化过程中,海藻的颜色和反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化,颜色由浅变深,反射率值由小变大;解析X- 衍射图谱,求出芳香度fa 值... 通过单细胞海藻的实验室热模拟试验,对其进行了颜色变化、反射率、X- 衍射、荧光等测试分析.在热演化过程中,海藻的颜色和反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化,颜色由浅变深,反射率值由小变大;解析X- 衍射图谱,求出芳香度fa 值,定量反映出海藻中的饱和结构与芳香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有机质成熟度;海藻的荧光光谱随温度的升高而向红光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消失.通过这几项测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海藻 热模拟试验 成烃作用 有机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侵入对围岩中有机质成熟度影响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满 王英伟 薛林福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岩浆侵入地层后,其放热是一个相对较缓慢的过程,对围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会造成影响,而对于这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目前的研究大多为定性描述。文中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岩浆侵入的热传导模拟,并在模型中引入地温梯度的定义,分析岩浆侵入活... 岩浆侵入地层后,其放热是一个相对较缓慢的过程,对围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会造成影响,而对于这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目前的研究大多为定性描述。文中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岩浆侵入的热传导模拟,并在模型中引入地温梯度的定义,分析岩浆侵入活动对围岩地温场及围岩中有机质成熟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形态不规则的侵入岩体,在侵入后约45 a内,其周围温度场等温线分布类似岩体形态,约45 a后,等温线形态和侵入体一致。岩体侵入对围岩中有机质成熟度的影响范围较小,根据有限元热传导模拟结果,50 m宽的侵入岩体的有效影响范围约200 m,100 m宽的侵入岩体的有效影响范围约5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 有机成熟 有限元 岩浆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孢粉色变模拟试验及其在有机质成熟度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开发 吴国瑄 阎家林 《地球化学》 CAS 1983年第4期380-387,431-433,共11页
Color changes of spores and pollen grains from different modern plants and recent sediments of different sedimentary facies with rising temperature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have been observed, and correlations hav... Color changes of spores and pollen grains from different modern plants and recent sediments of different sedimentary facies with rising temperature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have been observed, and correlations have also been made. Changes in color from yellow through brown to black with rising temperatures are common with respect to all fresh spores and pollen grains either from modern plants or from recent sediments of different sedimentary facies. Nevertheless,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there may exist certain differences in color between different sporo-pollen, species. These difference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original differences in the sporoderm thickness and ornamentation of spores and pollen grains. For this reason, sporo-pollen fossils with similar sporoderm thickness and ornamentation are considered as the best candidate to be adOpted in observing their color changes in an attempt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matur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source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熟 油气勘探 沉积物 孢粉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古生代牙形刺与有机质成熟度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清华 杨建国 郑玉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4-16,共3页
对塔里木盆地西部巴楚断隆、阿瓦提凹陷古生代产出的牙形刺化石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5个牙形刺化石组合带, 讨论了其地史分布及其地质时代。牙形刺化石颜色指标研究表明, 巴楚断隆区古生代地层中的烃源岩正处在热演化的成熟期, 寻找... 对塔里木盆地西部巴楚断隆、阿瓦提凹陷古生代产出的牙形刺化石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5个牙形刺化石组合带, 讨论了其地史分布及其地质时代。牙形刺化石颜色指标研究表明, 巴楚断隆区古生代地层中的烃源岩正处在热演化的成熟期, 寻找古生代油气藏应成为该构造带今后勘探的重点;阿瓦提凹陷古生代石炭系的烃源岩已经处于热演化的高成熟期, 寻找古生代凝析油气藏应成为本区今后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古生代 牙形刺 有机成熟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量:45
10
作者 程顶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烃源岩的成熟度是烃源岩评价中最重要的问题。从有机岩石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及当前研究趋势出发,阐述了有机岩石学评价的三大光学手段———透射光、反射光及荧光在评价烃源岩成熟度方面的应用效果,并指出了不同光学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 烃源岩的成熟度是烃源岩评价中最重要的问题。从有机岩石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及当前研究趋势出发,阐述了有机岩石学评价的三大光学手段———透射光、反射光及荧光在评价烃源岩成熟度方面的应用效果,并指出了不同光学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存在问题以及需要加强和深化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熟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岩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对有机质成熟度影响的实验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建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3-277,共5页
对 3 种不同煤级的煤样进行了高温高 压变形实验。实验样品的镜质体反 射率的变化与应变量之间显示出正 相关关系,表明了变 形可以促进有机质成熟度的提高 。但是与时间和温度因素相比 变形只是一个辅助因素,仅是变形不 能改变有机... 对 3 种不同煤级的煤样进行了高温高 压变形实验。实验样品的镜质体反 射率的变化与应变量之间显示出正 相关关系,表明了变 形可以促进有机质成熟度的提高 。但是与时间和温度因素相比 变形只是一个辅助因素,仅是变形不 能改变有机质的成熟度。在本项实 验中围压对有机质成熟度起到阻碍 作用。虽然目前从实 验角度区分应力和变形两者分别的 作用尚有困难,但变形看来是更为关键的 因素。共轴变形促进煤化作用的机 理可能是与变形有利于煤化反应平 衡方程向正向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实验 有机成熟 煤化作用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孢粉颜色指数与有机质成熟度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传本 《地球化学》 CAS 1981年第3期301-307,共7页
The relatiouship between posen colour and the degree of maturity of organic material is discussed with regard to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s typified by Daqing oil field in Cretaceous system, central Songliao... The relatiouship between posen colour and the degree of maturity of organic material is discussed with regard to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s typified by Daqing oil field in Cretaceous system, central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Colour variation of pollen is considered as a func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metamorphism. Pollen colour is divided into seven grades and the degree of metamorphism is studied in terms of this colour index.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llen colonr index of the strata at depth of 1000-3000m (stratigraphieally from the first section of Liangjiang formation to the upper Quantou formation) ranges from 2.5 to 5, corresponding to an ancient temperature of 60--140℃. This is the most.optimum strata for oil-generation. Strata beneath the lower Quantou formation under 3000 m with colour index in excess of 5 and ancient temperature of over 140℃ should be favorable for gas accumulation. For strata at shallower depth than 100O m, stratigraphically above the second section of Liengjiang forma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lour index of 1--1.5 and a temperature of lower than 600℃, the maturity degree is lower than that necessary for oil-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孢粉颜色指数 松辽盆地 有机成熟 孢粉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中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演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杨树春 卢庆治 +3 位作者 宋传真 袁玉松 王红军 胡圣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0-777,785,共9页
库车前陆盆地侏罗系烃源岩Ro值为0.55%~1.88%,均值为0.93%,主体处于生油高峰期;三叠系烃源岩Ro值的分布范围为0.60%~2.59%,均值为1.1%,主体处于生油晚期.现有钻井测温资料表明,库车前陆盆地2 000 m深度实测温度变化范围为40~60℃,4 0... 库车前陆盆地侏罗系烃源岩Ro值为0.55%~1.88%,均值为0.93%,主体处于生油高峰期;三叠系烃源岩Ro值的分布范围为0.60%~2.59%,均值为1.1%,主体处于生油晚期.现有钻井测温资料表明,库车前陆盆地2 000 m深度实测温度变化范围为40~60℃,4 000 m深度实测温度变化范围为60~90℃,6 000 m深度实测温度变化范围为100~150℃.经热史恢复,库车前陆盆地自三叠纪以来,始终处于较低热流状态,表现为中生代相对较热(50~55 mW/m2),新生代以来,地表热流处于持续缓慢降低过程,最终降至现今的40~50 mW/m2.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分别于160~170 Ma及100 Ma进入低成熟阶段,进入生气阶段的时间是145 Ma及75 Ma,最早进入低成熟阶段的区域在克拉苏地区,其次为秋里塔格构造带,最晚进入低成熟阶段的地区在拜城凹陷.自23 Ma后有机质成熟度开始显著增高,三叠系、侏罗系现今均处于生气阶段.烃源岩成熟度状态主要由盆地沉积埋藏史及热史所决定.逆冲推覆和含膏岩层对烃源岩的成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幅度取决于逆冲的断距、含膏岩层的厚度及其侧向变化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历史 逆冲推覆 膏盐岩层 有机成熟 库车前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测井资料确定生油岩有机质的成熟度——以渤海辽东湾资料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永华 何炳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26,共5页
地层电阻率不仅是确定生油岩中有机质成熟度的良好指标,同时,它随深度和有机质成熟度的变化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和反映了生油岩的排烃过程和异常压力的成因,为测井资料在生油岩评价等方面的利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地层 电测井 生油岩 有机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窑街矿区海石湾井田油A层腐泥煤有机质成熟度辨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孝忠 张炳忠 +1 位作者 雷莹 宋艳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0,共7页
在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和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镜质体反射率指标被公认是唯一可对比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指标。为准确测定窑街矿区海石湾井田油A层腐泥煤的有机质成熟度,采集井田钻孔煤岩样品,开展显微镜下显微成分反射光、荧... 在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和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镜质体反射率指标被公认是唯一可对比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指标。为准确测定窑街矿区海石湾井田油A层腐泥煤的有机质成熟度,采集井田钻孔煤岩样品,开展显微镜下显微成分反射光、荧光光学特征观测。测试发现,油A层腐泥煤中存在2种不同特征镜质组,一种为发荧光的镜质组,反射色低、反射率测值低;另一种为不发荧光镜质体,反射色高、反射率测值相对偏高。油A层沉积环境分层明显,上部为腐泥煤,显微成分以藻类体为主,含有大量的黄铁矿,反映深部沼泽强还原环境;下部显微成分以腐泥基质、基质镜质体、角质体为主,相较于上部,藻类体及黄铁矿含量明显降低,反映出其沉积物源发生变化,藻类等低等生物输入比例降低,高等植物物源比例增高,反映为相对较弱的还原环境。根据井田地层沉积环境、油A层腐泥煤显微组成及其与下部煤二层腐植煤的镜质组成熟度对比分析,认为油A层腐泥煤中不发荧光镜质体的反射率能够反映其真实的成熟度,与下部煤二层处于同一变质阶段。研究认识为开展腐泥煤有机质成熟度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思路,当煤岩层中高等植物含量较少,或者与其相邻地层成熟度差异较大时,建议将局部测试结果与整个煤系各煤/岩层进行比对,同时结合其镜质体荧光特征和沉积环境综合判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街矿区 腐泥煤 有机成熟 荧光镜质体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宏观藻类的镜状体反射率——前泥盆纪海相地层成熟度标尺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飞宇 陈敬轶 +2 位作者 高岗 孙永革 彭平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0-256,共7页
塔里木盆地和华北地台前泥盆纪海相地层中广泛存在源于宏观藻类的炭质薄膜化石,显微镜下表现为均质的条带状镜状体,这类镜状体反射率随埋深呈现规律性增高。通过富含这类镜状体的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页岩(等效镜质体反射率0.66%)和... 塔里木盆地和华北地台前泥盆纪海相地层中广泛存在源于宏观藻类的炭质薄膜化石,显微镜下表现为均质的条带状镜状体,这类镜状体反射率随埋深呈现规律性增高。通过富含这类镜状体的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页岩(等效镜质体反射率0.66%)和塔中北斜坡上奥陶统泥灰岩(等效镜质体反射率0.97%)与相应成熟度腐殖煤共存的加水热解和干法热解模拟实验,建立起源于宏观藻类镜状体反射率与镜质体反射率的相关关系。对源于宏观藻类镜状体富集物的NMR和Py-GC-MS分析显示,宏观藻类有机质中存在聚酚类大分子,而酚类和烷基酚类化合物正是镜质体先驱物木质素的典型热解产物,说明源于宏观藻类的镜状体无论是光性和形态还是化学成分和结构均呈现出与镜质体的相似性,源于宏观藻类的镜状体的反射率可作为前泥盆纪海相地层成熟度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状体 宏观藻类 化学结构 有机成熟度 海相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哈坎三角洲古代沉积物中有机质成熟度与甲基取代芳烃分布方式的关系
17
作者 P.Garrigues 向龙斌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11-19,共9页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CGC)和商分辨宰Shpol′skil光谱(HRS)检测了马哈坎三角洲(印度尼百亚)的12个煤岩样品中甲基-菲、-蒽、-(艹屈)、-芘的含量。结果观察到,随着深度的增加,从每一种甲基芳香族的相对含量计算的一些比值是逐渐变化的。...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CGC)和商分辨宰Shpol′skil光谱(HRS)检测了马哈坎三角洲(印度尼百亚)的12个煤岩样品中甲基-菲、-蒽、-(艹屈)、-芘的含量。结果观察到,随着深度的增加,从每一种甲基芳香族的相对含量计算的一些比值是逐渐变化的。α置换的化合仿(热力学不大稳定的化合物)与β置换的化合物(热力学最稳定的化合物)的比值普遍减小。这些变化显示了沉积有机质的热戍熟度增加了,面对未成熟和接近成熟的岩石样品利用镜质体反射资料则不能显示出这种变化,文中给出了由甲基-蒽、-(艹屈)、-芘所确定的新的成熟度参数,并且在这一研究中,对它们的应用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熟 含量计算 沉积有机 岩石样品 β置换 镜质体反射率 毛细管气相色谱 分布方式 热史 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双金刚烷成熟度指标讨论与应用 被引量:27
18
作者 郭小文 何生 陈红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6,共6页
甲基双金刚烷化合物可用于镜质体反射率R在1.0%-2.0%间的原油及烃源岩成熟度的研究,在该成熟度范围内甲基双金刚烷成熟度指标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甲基双金刚烷成熟度指标研究成果的分析表明,甲基双金刚烷成... 甲基双金刚烷化合物可用于镜质体反射率R在1.0%-2.0%间的原油及烃源岩成熟度的研究,在该成熟度范围内甲基双金刚烷成熟度指标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甲基双金刚烷成熟度指标研究成果的分析表明,甲基双金刚烷成熟度指标与镜质体反射率的线性关系明显受烃源岩岩性的影响,对于碳酸盐岩和泥岩,它们的线性关系有较大差别;对于不同地区碳酸盐岩,它们的线性关系十分接近,但对于不同地区泥岩,它们的线性关系则差别较大。资料反映甲基双金刚烷成熟度指标适合用于中-高成熟度原油的成熟度研究,应用范围的Ro下限值为1.0%-1.3%,Ro上限值为2.0%。运用甲基双金刚烷成熟度指标对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地区轻质原油成熟度的研究表明,该地区轻质原油为高成熟度原油,Ro值在1.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化合物 甲基双金刚烷成熟指标 有机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漫反射光谱测定方法研究干酪根成熟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文斌 季峻峰 +1 位作者 边立曾 王良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用紫外 可见光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测定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 8个干酪根样品的漫反射光谱 ,发现在波长60 0~ 10 0 0nm范围 ,谱线的斜率与镜质体反射率 ( 0 .2 7%~ 0 .67%)之间有很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干酪根的漫反射光谱测定... 用紫外 可见光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测定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 8个干酪根样品的漫反射光谱 ,发现在波长60 0~ 10 0 0nm范围 ,谱线的斜率与镜质体反射率 ( 0 .2 7%~ 0 .67%)之间有很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干酪根的漫反射光谱测定有可能成为评价有机质成熟度的一种简单、快速、定量的新方法。图 3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反射光谱 测定方法 研究 干酪根 成熟 有机成熟 镜质体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刚烷指标能否作为高,过成熟阶段碳酸盐烃源岩成熟度参数?
20
作者 李景贵 崔明中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1期69-72,共4页
在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下铁统马家沟组五段三口井(陕参1井、陕42井和17井)20个碳酸盐岩烃源岩样品沥青“A”和沥青“C”抽提物饱和烃馏分中均检测出了双金刚烷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在3100~3800m埋深范围内,绝大多数... 在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下铁统马家沟组五段三口井(陕参1井、陕42井和17井)20个碳酸盐岩烃源岩样品沥青“A”和沥青“C”抽提物饱和烃馏分中均检测出了双金刚烷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在3100~3800m埋深范围内,绝大多数沥青“A”和沥青“C”样品的双金刚烷指标变化范围分别为55%~65%和40%~55%;在R0值为1.9~3.9%。由于处于过成熟阶段(R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烃源岩评价 有机成熟 双金刚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