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形态的有机性 被引量:3
1
作者 任乃鑫 王炳夫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00-303,共4页
为研究建筑形态的有机性可以帮助建筑师更深入的理解自然、建筑及人的关系.建筑师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建筑的有机性如形态、结构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笔者分析了建筑形态注重有机性的意义,研究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理论及作品,提出了建筑形态... 为研究建筑形态的有机性可以帮助建筑师更深入的理解自然、建筑及人的关系.建筑师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建筑的有机性如形态、结构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笔者分析了建筑形态注重有机性的意义,研究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理论及作品,提出了建筑形态有机性表现的3个方面,即建筑装饰上的有机性、对有机本质的抽象表现和对有机形态的模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建筑中的有机因素.立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发展我国当代建筑的基本途径,而建筑的有机性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形态 有机性 建筑装饰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江南传统园林空间有机性建构现代城市空间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蓓 张胜松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2期75-78,90,共5页
从中国江南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的有机性中总结出空间设计的设计原则,为建立有机的现代城市空间,恢复城市空间的吸引力提出一条思路。
关键词 有机空间 空间结构有机性 现代城市空间 江南传统园林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行业企业运行的系统有机性测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丰义 楚慧杰 贡子然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14-120,共7页
构建创新组织系统有机性分析框架,据此分别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及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集2011~2018年机器人行业20家典型企业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企业子系统及绩效水平,并采用包络分析(产出BCC模型)测算... 构建创新组织系统有机性分析框架,据此分别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及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集2011~2018年机器人行业20家典型企业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企业子系统及绩效水平,并采用包络分析(产出BCC模型)测算各企业的系统有机性并分解为主观能动性及规模适配性.研究发现:①样本期内机器人企业主观能动性效率始终低于规模适配性效率,机器人企业系统有机性无效率多由主观能动性低效率导致,组织主观能动性提升空间较大;②企业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具有规模提升空间,符合新兴产业成长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行业 系统有机性 主观能动 效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校园设计的有机性与地域性表达——盘锦地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郎亮 孔宇航 佟蕊 《城市建筑》 2011年第10期114-116,共3页
本文以盘锦地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践为切入点,以"有机性和地域性表达"为主题,探讨基于城市、自然与人文关联性思考的当代校园规划创作实践,关注校园规划中的人性化、有机性、地域性及场所精神的塑造,揭示当代校园规划设计的... 本文以盘锦地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践为切入点,以"有机性和地域性表达"为主题,探讨基于城市、自然与人文关联性思考的当代校园规划创作实践,关注校园规划中的人性化、有机性、地域性及场所精神的塑造,揭示当代校园规划设计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规划设计 有机性 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戏剧舞台调度的有机性——以排演片段《青春禁忌游戏》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齐佳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0期40-41,共2页
舞台调度设计是把文学剧本搬上舞台的重要环节,是舞台行动的外部造型形式。影响舞台调度的因素有很多,但舞台调度最关键是要具有有机性。
关键词 戏剧 舞台调度 有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藏着的“有机性”——解读卡洛·斯卡帕的历史性建筑改造观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琴昌 张颀 《华中建筑》 2006年第12期19-24,共6页
卡洛·斯卡帕在历史性建筑改造中强调历史层次的透明性,新加元素与旧有体量在视觉上的可辨性,以及两者结合后的整体统一性。本文通过分析斯卡帕的改造作品及秩序重组的策略,从“有机性”的角度深刻地剖析了其历史性建筑改造观。有... 卡洛·斯卡帕在历史性建筑改造中强调历史层次的透明性,新加元素与旧有体量在视觉上的可辨性,以及两者结合后的整体统一性。本文通过分析斯卡帕的改造作品及秩序重组的策略,从“有机性”的角度深刻地剖析了其历史性建筑改造观。有机性改造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为改造过程的有机性;其二为改造结果的有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洛·斯卡帕 改造 历史层次 秩序 有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本到实践:传媒业变革背景下重建中国新闻事业的社会有机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慧瑜 李飞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1期14-26,共13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新闻事业紧跟时代,始终发挥着双重职能:一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宣传、阐释党的大政方针,二是坚持人民立场,反映普通百姓的心声。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闻改革。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形态完成从"文革"话语向改...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新闻事业紧跟时代,始终发挥着双重职能:一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宣传、阐释党的大政方针,二是坚持人民立场,反映普通百姓的心声。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闻改革。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形态完成从"文革"话语向改革开放共识的转换,一些西方新闻传播理念引进中国,新闻形态走向信息化、专业化方向,新闻受众调查的量化方法重新定义了政治性的群众、人民概念; 20世纪90年代新闻领域开始市场化改革,小报化、都市报兴起,以深度报道为代表的新闻专业主义成为新闻行业的新规范,新闻媒体也承担着社会公共讨论的职能;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到挑战,新闻生产模式面临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在这种资本逻辑主导的传媒业变革与秩序重构中,新闻专业主义被边缘化,需要重建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的社会有机性,这也是新时代中国新闻事业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改革 公共领域 专业主义 社会有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精神的力量保持文艺的有机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卫东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12期46-,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就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要用精神的力量保持文艺的有机性。这个有机性就是指文艺与历史、时代、人民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就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要用精神的力量保持文艺的有机性。这个有机性就是指文艺与历史、时代、人民这三个方面的有机联系。第一,保持文艺与历史的有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力量 有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 有机性 可意象性——浅谈中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瑜 《城市建筑》 2007年第3期41-42,共2页
本文以古田县第一中学校园扩建规划为例,对中学校园规划的开放性、有机性和可意象性等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学校园 开放 有机性 可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组织的有机性:基于视知觉角度的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新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38,共4页
人类天生就会观看与倾听,但是否天生就会看电影,则颇受理论家质疑。观看与倾听是身体对视觉信息、音乐或动力做出的一种天然响应,同时要求发挥关注重点信息和知觉的辨识能力。一部分人认为,电影是一种根据特定“语法规范”构成的类语言... 人类天生就会观看与倾听,但是否天生就会看电影,则颇受理论家质疑。观看与倾听是身体对视觉信息、音乐或动力做出的一种天然响应,同时要求发挥关注重点信息和知觉的辨识能力。一部分人认为,电影是一种根据特定“语法规范”构成的类语言系统,其本身具有组织性与深度;另一部分人则主张我们面对艺术时,经常过于注重系统化的语言逻辑而忽视了我们原本拥有的、通过各种感觉感知事物的天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规范 视觉信息 语言逻辑 视知觉 有机性 辨识能力 倾听 系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生成式设计的程序语言及其有机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昊 金承协 杨颖 《城市建筑》 2023年第5期182-186,共5页
生物形态发生高度符合遗传信息的预示,环境力则需通过自然划定的机制作用于这些信息,进而引导生物向更具适应性的方向发展。在这里,有机物质仅作为信息获取实体的基础,重要的是信息本身对环境展现出一种积极回应的有机特征,而这种特征... 生物形态发生高度符合遗传信息的预示,环境力则需通过自然划定的机制作用于这些信息,进而引导生物向更具适应性的方向发展。在这里,有机物质仅作为信息获取实体的基础,重要的是信息本身对环境展现出一种积极回应的有机特征,而这种特征同样隐藏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并且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加以运用。从历史中出发,将建筑设计生成过程类比生物形态发生过程,试图指出信息科学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与探索过程所中展现出的一种“有机设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生成 形态发生 参数设计 有机性 建筑算法 有机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设计的有机性特征
12
作者 吴莹 《美与时代(城市)》 2012年第12期36-37,共2页
有机性设计是现代设计所提出的一大设计理念,现代设计无不遵循这一原则规划设计方案.尽管“有机性”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尽管它的提出来自于欧洲,但是在中国,充满智慧的古代工匠们却一直将它运用于自己的造物行为中.中国人对于造物形成... 有机性设计是现代设计所提出的一大设计理念,现代设计无不遵循这一原则规划设计方案.尽管“有机性”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尽管它的提出来自于欧洲,但是在中国,充满智慧的古代工匠们却一直将它运用于自己的造物行为中.中国人对于造物形成了自己的整套体系,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有机性质.本文将具体从“天人合一”、“经世致用”、“以道驭术”、“以人为本”这四个造物思想来说明中国古代设计中的有机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性 天人合一 经世致用 以道驭术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测定海水中4类34种含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3
作者 高梦浩 栗笑迎 +2 位作者 高媛 张海军 陈吉平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5-354,共10页
海洋在新污染物的环境迁移、转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海水中新污染物的准确定量是厘清其环境行为、评估其环境风险的基础。本研究采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建立海水样品前处理方法,基于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HRMS... 海洋在新污染物的环境迁移、转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海水中新污染物的准确定量是厘清其环境行为、评估其环境风险的基础。本研究采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建立海水样品前处理方法,基于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HRMS)测定海水中4类34种含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定量分析方法,即:25种有机氯农药(OCPs)、6种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短链氯化石蜡(SCCPs)和2种德克隆(DPs)同分异构体。通过优化液液萃取提取溶剂种类,选择二氯甲烷进行萃取。随之对固相萃取不同洗脱溶剂进行评价,最终使用体积比为9∶1的正己烷和丙酮混合溶剂进行洗脱。质谱采用电子轰击源(EI)(正离子模式)监测OCPs和PCBs目标化合物离子,采用负化学源(NCI)监测SCCPs和DPs,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34种含氯POPs检出限为0.006~2.78 ng/L,定量限为0.02~11.12 ng/L;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通过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得到验证,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0.6%~128.9%,相对标准偏差(n=6)为0.2%~19.2%。通过实际海水样品分析显示,SCCPs的检出率和浓度水平最高,质量浓度最高为130.6 ng/L,需要持续重点关注。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样品需求量少,适用于大批量海水样本中多种含氯POPs的痕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含氯持久有机污染物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啸虎 李厚明 +1 位作者 宋凯利 余志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开展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理论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染色工艺和助剂,基于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理论,计算得到大黄、虎杖、紫草和靛蓝IOB值分别为1.43、1.26、1.24和1.17(与涤纶IOB值0.68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而... 为开展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理论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染色工艺和助剂,基于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理论,计算得到大黄、虎杖、紫草和靛蓝IOB值分别为1.43、1.26、1.24和1.17(与涤纶IOB值0.68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而葡萄籽、胭脂虫红IOB值分别为1.87和2.80,染色效果较差。将涤纶织物用硫酸亚铁进一步处理,大黄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高至1.31,日晒牢度提高至3~4级;虎杖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6.76,日晒牢度提升至4级;紫草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3.97,日晒牢度提升至2~3级。研究结果可为植物染料的研发及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涤纶织物 无机有机性平衡值 染色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测定植物油中5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5
作者 黄云霞 孟志娟 +2 位作者 范素芳 赵丽敏 李强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162,共7页
建立一种LPAS快速滤过净化柱结合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测定植物油中5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腈-乙酸乙酯(体积比2:1)超声重复提取3次,提取液氮吹浓缩后经LPAS柱净化,用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 建立一种LPAS快速滤过净化柱结合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测定植物油中57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腈-乙酸乙酯(体积比2:1)超声重复提取3次,提取液氮吹浓缩后经LPAS柱净化,用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在全扫描模式下检测。结果表明:57种POPs在0.4~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0;检出限为0.25~2.00μg/kg,定量限为0.8~6.0μg/kg;基质加标水平为0.8~60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62.4%~125.3%,相对标准偏差为1.2%~9.9%。利用该方法检测市售30例样品,其中8例检出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均未检出。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植物油中POPs残留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LPAS快速滤过型净化 持久有机污染物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本性的回归: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有机思想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秀华 朱雅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0,共7页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回归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本性,在合理的辩证法下确立起联系性、融贯性、生成性、历史性等总体的有机观,将任何事物都放在有机关联与动态过程中加以考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循辩证的总体观超越旧唯物主义与唯心...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回归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本性,在合理的辩证法下确立起联系性、融贯性、生成性、历史性等总体的有机观,将任何事物都放在有机关联与动态过程中加以考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循辩证的总体观超越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坚持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二是将社会视为有机体,立足变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强调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交汇贯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三是将有机知识分子看作是连接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之间的中介,以争取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同时重视经济与政治领导权的获取,持守领导权的总体性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实践哲学 合理的辩证法 有机性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的气质联用分析方法优化
17
作者 徐美玲 韩晓杰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4期79-83,共5页
为了提升食品样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MS)技术,对检测方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在22 ... 为了提升食品样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MS)技术,对检测方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在22 min内可同时分析11种POPs,检测灵敏度提高了2~3倍,最低检测限为0.01 ng·g^(-1);在0.1~10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优化后的GCMS/MS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检出限和定量限,同时具备高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食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痕量检测;对200份不同类型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所有样品中的POPs含量均未超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有机污染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及生态修复技术探讨
18
作者 江韵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21期138-140,共3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问题日益突出,这类物质因难以生物降解和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而引起全球关注。本文集中探讨了土壤中POPs的高效监测方法和生态修复技术,首先概述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问题日益突出,这类物质因难以生物降解和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而引起全球关注。本文集中探讨了土壤中POPs的高效监测方法和生态修复技术,首先概述了POPs的环境影响及监测的必要性,随后详细介绍了包括色谱法、质谱法以及新兴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内的检测技术,并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修复技术方面,本文讨论了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微生物和植物修复的最新进展,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技术在实地应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有机污染物 土壤监测 修复技术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监测与治理策略
19
作者 赵彬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3期66-68,共3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过程颇为复杂,如何对其进行防治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该文围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类与特征等展开了探讨,并对该污染物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监测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治...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过程颇为复杂,如何对其进行防治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该文围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类与特征等展开了探讨,并对该污染物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监测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治理策略,旨在提升此类污染物的处理效率,保障国家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有机污染物 环境监测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工业废弃场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复技术研究
20
作者 叶凯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20期95-96,102,共3页
本文重点探讨了皮革工业废弃场地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首先研究了皮革工业废弃场地中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相关的健康和环境风险。然后深入介绍了各种修复技术,包括土壤通气和蒸汽提取等物理方法、化学氧化和植物修复... 本文重点探讨了皮革工业废弃场地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首先研究了皮革工业废弃场地中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相关的健康和环境风险。然后深入介绍了各种修复技术,包括土壤通气和蒸汽提取等物理方法、化学氧化和植物修复方法,以及生物修复和生物强化等微生物方法。最后,分析了有效修复面临的挑战,例如污染物的复杂性和成本问题,并介绍了纳米修复和基因工程等新兴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工业废弃场地 持久有机污染物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