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金-卟啉复合传感阵列快速识别肺癌患者呼气中的有机小分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永红 霍丹群 +2 位作者 法焕宝 杨眉 侯长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47,共7页
合成了小粒径纳米金作为卟啉保护剂,以纳米金-卟啉化合物和p H指示剂共同构建6×6传感阵列,将其用于可视化检测12种肺癌患者呼出气体中的有机小分子(OSMs),设置了3个浓度梯度且每个样品重复5次.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金的引入可显著提... 合成了小粒径纳米金作为卟啉保护剂,以纳米金-卟啉化合物和p H指示剂共同构建6×6传感阵列,将其用于可视化检测12种肺癌患者呼出气体中的有机小分子(OSMs),设置了3个浓度梯度且每个样品重复5次.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金的引入可显著提高阵列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次平行实验的结果优先聚为一簇,结构相似的目标物随后聚在一起;差谱图显示该方法对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OSMs具有良好的定性及半定量分析能力.该方法可快速识别OSMs且具有肺癌筛查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传感器 纳米-卟啉 快速识别 呼气中有机小分子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金复合物修饰电极用于异烟肼及抗坏血酸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君 刘志敏 +1 位作者 展海军 王珍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3-408,共6页
制备了石墨烯-纳米金(GR/Au)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并将其用于异烟肼(INZ)和抗坏血酸(AA)的同时检测.在0.1 mol×183;L-1 PBS(pH3.5)缓冲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考察了INZ及AA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INZ及AA的氧化峰电... 制备了石墨烯-纳米金(GR/Au)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并将其用于异烟肼(INZ)和抗坏血酸(AA)的同时检测.在0.1 mol×183;L-1 PBS(pH3.5)缓冲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考察了INZ及AA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INZ及AA的氧化峰电流均与扫速(50~300 mV×183;s-1)的平方根呈良好线性关系,且复合物修饰电极对INZ及AA的氧化显示出高的催化性能,二者之间产生明显的峰分离(△V=170 mY).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当AA存在时,INZ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0×215;10-6~1.5 ×215;10-4 mol×183;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8.0×215;10-7 mol×183;L-1.而当INZ存在时,A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0×215;10-5~1.0×215;10-3 mol×183;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6.0×215;10-6 mol×183; L-1.将此修饰电极用于药物中INZ及AA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异烟肼 抗坏血酸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邻氨基苯硫酚/纳米金复合膜分子印迹传感器测定2,4-二氯苯酚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进 王超英 +1 位作者 李小平 牛延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96-2302,共7页
在2,4-二氯苯酚(2,4-DCP)存在下,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邻氨基苯硫酚(oATP)并电聚合oATP/金纳米粒子,制得2,4-DCP印迹复合膜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对传感器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以K3Fe(CN)6为探针,间接对2,4-DCP进行定... 在2,4-二氯苯酚(2,4-DCP)存在下,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邻氨基苯硫酚(oATP)并电聚合oATP/金纳米粒子,制得2,4-DCP印迹复合膜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对传感器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以K3Fe(CN)6为探针,间接对2,4-DCP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4-DCP在5.0×10-8~1.2×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K3Fe(CN)6示差脉冲伏安曲线的峰电流呈线性关系(R2=0.9964),检出限为1.5×10-8mol/L(S/N=3).该印迹传感器可在几种氯代酚干扰下选择性测定2,4-DCP.利用该传感器对环境水样进行加标回收检测,回收率为95.2%~1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酚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纳米粒子复合物 聚邻氨基苯硫酚 自组装 电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伟 朱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制备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采用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的形貌,全量程界面张力测量仪测定了α-烯烃烷基磺酸盐与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 利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制备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采用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的形貌,全量程界面张力测量仪测定了α-烯烃烷基磺酸盐与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的复配体系与大庆油水体系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颗粒大小在40nm以下;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与α-烯烃烷基磺酸盐复配体系,能使大庆油田油水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4mN/m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硅纳米复合物 表面活性剂 动态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纳米孔洞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与功能材料 被引量:7
5
作者 洪茂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9-373,共5页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纳米超分子笼和具有纳米孔洞的金属-有机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合成有机桥联配体并与金属离子自组装成各类具有纳米孔洞的超分子化合物和一维、二维或...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纳米超分子笼和具有纳米孔洞的金属-有机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合成有机桥联配体并与金属离子自组装成各类具有纳米孔洞的超分子化合物和一维、二维或三维的金属-有机聚合物,应用结构化学研究手段,研究它们的自组装规律、空间结构、电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能,寻找这两类化合物在生物工程与功能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纳米孔洞 功能材料 -有机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的葡萄糖氧化酶-纳米金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与生物传感 被引量:1
6
作者 何芳 覃晓丽 +3 位作者 傅迎春 陈超 谢青季 姚守拙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520,共6页
将NaAuCl4、葡萄糖氧化酶(GOx)和葡萄糖混合,借一步酶促反应制得吸附GOx的金纳米颗粒(Au NPs),再通过滴干修饰法研制了Nafion/GOx-AuNPs修饰的玻碳(GC)电极,并考察了该酶电极上GOx的直接电化学和生物传感性能.这种酶法合成的GOx-A... 将NaAuCl4、葡萄糖氧化酶(GOx)和葡萄糖混合,借一步酶促反应制得吸附GOx的金纳米颗粒(Au NPs),再通过滴干修饰法研制了Nafion/GOx-AuNPs修饰的玻碳(GC)电极,并考察了该酶电极上GOx的直接电化学和生物传感性能.这种酶法合成的GOx-AuNPs复合物有良好的酶直接电化学活性,也保持了GOx的生物活性,似可归因于酶法合成的纳米金更接近酶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的缘故.该酶电极在-0.4 V(vs.SCE)电位下,其稳态电流下降与葡萄糖浓度(0.5-4 mmol·L^-1)成正比,检测下限0.2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酶法合成 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复合物 直接电化学 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金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郑艳苹 邴欣 +1 位作者 周建华 张鸿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9-201,共3页
石墨烯-金纳米复合物由于融合了石墨烯以及金纳米粒子的优良性质,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电学特性及催化效应。近年来,石墨烯-金纳米复合物在生物医药、催化剂、光学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阐述了几种石墨烯-金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分... 石墨烯-金纳米复合物由于融合了石墨烯以及金纳米粒子的优良性质,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电学特性及催化效应。近年来,石墨烯-金纳米复合物在生物医药、催化剂、光学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阐述了几种石墨烯-金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石墨烯-金纳米复合物的应用进展以及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合成 性质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1
8
作者 任杰 刘艳 唐小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8-62,共5页
分别阐述了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不同纳米复合体系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共混 原位聚合 分子自组装 辐射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NTO钡盐复合物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敏 岳璞 +4 位作者 李剑利 王民昌 王明 刘庆 史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
利用β-环糊精(β-CD)对3-硝基-1,2,4-三唑-5-酮(NTO)钡盐的分子识别能力,用溶液法制得β-CD-(NTO)2Ba复合物纳米线材料,用扫描电镜(SEM)、IR、13C-NMR、元素分析仪和原子吸收仪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IR、13C-NMR、元素分析和原子... 利用β-环糊精(β-CD)对3-硝基-1,2,4-三唑-5-酮(NTO)钡盐的分子识别能力,用溶液法制得β-CD-(NTO)2Ba复合物纳米线材料,用扫描电镜(SEM)、IR、13C-NMR、元素分析仪和原子吸收仪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IR、13C-NMR、元素分析和原子吸收仪表明,β-环糊精与NTO钡盐形成了1∶1的包结复合物;扫描电镜表明,所得到的纳米线长达数厘米,其直径约48nm。根据实验提出了可能的包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Β-环糊精 3-硝基-1 2 4-三唑-5-酮(NTO)钡盐 分子识别 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基纳米PbS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10
作者 柯昌美 汪厚植 +3 位作者 金义凤 胡云 赵惠忠 李轩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以自制的高固体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基质,以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和甲醇的水溶液中,简便地制备了平均粒径为 13nm的在聚合物基体中单分散的PbS纳米粒子,并对Pb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采用X 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紫外 ... 以自制的高固体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基质,以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和甲醇的水溶液中,简便地制备了平均粒径为 13nm的在聚合物基体中单分散的PbS纳米粒子,并对Pb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采用X 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紫外 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首先与聚合物的羧基络合,生成硫化物纳米微粒后,聚合物又包覆在纳米微粒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硫化铅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物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维网状纳米金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骆姣 董明南 张友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6,共5页
以一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为分散剂,利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了新型三维网状纳米金复合物,考察了反应时间(t)、氯金酸与树形分子的摩尔比(n)、溶液pH以及还原剂用量对纳米复合物形成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 以一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为分散剂,利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了新型三维网状纳米金复合物,考察了反应时间(t)、氯金酸与树形分子的摩尔比(n)、溶液pH以及还原剂用量对纳米复合物形成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搅拌下,氯金酸根离子可与聚酰胺-胺形成稳定络合物,再加入还原剂原位合成了纳米金复合物,复合物呈三维有序网状结构.合成方法简便,有望用于生化分子及生物传感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代聚酰胺- 纳米 纳米复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无机纳米颗粒吸附-解吸Ca^(2+)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庆良 夏建国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5-250,共6页
为了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无机纳米颗粒吸附-解吸Ca2+的影响,采用超声-离心-冻融方法提取蒙山茶园老冲积黄壤的无机纳米颗粒(≤100 nm),用热力学方法和NaNO3、HCl溶液解吸法,分别研究了柠檬酸、苹果酸、草酸3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 为了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无机纳米颗粒吸附-解吸Ca2+的影响,采用超声-离心-冻融方法提取蒙山茶园老冲积黄壤的无机纳米颗粒(≤100 nm),用热力学方法和NaNO3、HCl溶液解吸法,分别研究了柠檬酸、苹果酸、草酸3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吸附-解吸Ca2+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对Ca2+的吸附量均随平衡溶液Ca2+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加入柠檬酸、苹果酸后,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对Ca2+的吸附量变化趋势相似,而加入草酸后吸附量变化趋势不同。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对Ca2+吸附量依次递减的各柠檬酸添加组为0.1 mmol/L、0.5 mmol/L、1 mmol/L、CK、5 mmol/L、10 mmol/L,各草酸添加组为CK、0.1 mmol/L、0.5 mmol/L、1 mmol/L、5 mmol/L、10 mmol/L。低浓度的柠檬酸和苹果酸能够提高非专性吸附态Ca2+的解吸,而草酸和高浓度的柠檬酸、苹果酸能够提高专性吸附态Ca2+的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 CA^2+ 吸附-解吸 土壤无机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粒子增强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放大自发辐射
13
作者 吴小龑 刘国栋 +7 位作者 李阳龙 李巍 吴凌远 付博 王伟平 张大勇 赵剑衡 陈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48,共6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作为激光的增益介质时,存在室温时纳秒脉冲或连续激光作用下的光泵浦器件不稳定、难以实现电泵浦激光等问题.通过将金纳米粒子水溶液和PEDOT∶PSS溶液共混的方法,将20nm尺寸的金纳米粒子掺杂至光泵浦平面波导器件的...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作为激光的增益介质时,存在室温时纳秒脉冲或连续激光作用下的光泵浦器件不稳定、难以实现电泵浦激光等问题.通过将金纳米粒子水溶液和PEDOT∶PSS溶液共混的方法,将20nm尺寸的金纳米粒子掺杂至光泵浦平面波导器件的界面层PEDOT∶PSS中,掺杂了金纳米粒子的平面波导器件(以CH_3NH_3PbBr_3为增益介质)的放大自发辐射绝对强度相对于没掺杂金纳米粒子的器件提升了5.5倍.实验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的引入,一方面提升了CH3NH3PbBr3薄膜的吸收,增加了粒子反转数目,另一方面加快了激发态激子的辐射跃迁速率.仿真分析表明,金纳米粒子的近场和远场复合表面等离激元可有效耦合增益介质光吸收/发射主区域,从而提高了平面波导器件的放大自发辐射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高效泵浦激光的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 放大自发辐射 纳米粒子 近场表面等离激元 远场表面等离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组装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
14
作者 张丝涵 喻倩 +2 位作者 王锐 杨占旭 孔宪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4,32,共7页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经过阳离子化后,在其表面通过界面可控自组装方法修饰金纳米粒子(Au NPs)制备PS-Au复合物SERS基底,通过调制组装体系中Au NPs数量控制PS微球表面金纳米粒子密度。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经过阳离子化后,在其表面通过界面可控自组装方法修饰金纳米粒子(Au NPs)制备PS-Au复合物SERS基底,通过调制组装体系中Au NPs数量控制PS微球表面金纳米粒子密度。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拉曼光谱对PS微球及PS-Au复合物的表面形貌、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金纳米粒子尺寸为40 nm、体积为3 mL时,组装得到的PS-Au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并展现出较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其增强因子达到105。该复合物材料作为增强基底进一步被应用于农药福美双的SERS检测,其灵敏度达到0.1×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可控组装 聚苯乙烯-纳米粒子复合物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专利:水性聚氨酯脲做性纳米CaCO3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15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84,共1页
本发明涉及水性聚氨酯脲(PUU)催溶胶改性纳米CaCO3杂化水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特点在于,以粒径10-100nm的硅溶胶改性纳米CaCO3水分散液代替部分水,采用原位法直接对聚氨酯脲预聚体进行分散,从而得到高固含量(25—30%)的有... 本发明涉及水性聚氨酯脲(PUU)催溶胶改性纳米CaCO3杂化水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特点在于,以粒径10-100nm的硅溶胶改性纳米CaCO3水分散液代替部分水,采用原位法直接对聚氨酯脲预聚体进行分散,从而得到高固含量(25—30%)的有机一无机杂化材料。该杂化材料在室温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且高固含量使其具有节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纳米CACO3 制备方法 聚氨酯脲 水性 分子 专利 水分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组装体系中偶联单分子层膜结构的SERS光谱表征与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曹晓卫 刘文华 +2 位作者 李欣然 王荣 吴霞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00-1608,共9页
通过分子自组装方法制备4,4'-二硫联吡啶(PySSPy)单分子膜修饰的金电极.利用所形成的对巯基吡啶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作为偶联层进行金纳米粒子有序膜的组装.对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进行Raman光谱测定,得到了具有良好信噪比的对巯基... 通过分子自组装方法制备4,4'-二硫联吡啶(PySSPy)单分子膜修饰的金电极.利用所形成的对巯基吡啶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作为偶联层进行金纳米粒子有序膜的组装.对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进行Raman光谱测定,得到了具有良好信噪比的对巯基吡啶单分子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电化学现场SERS光谱技术研究了该纳米粒子组装体系的SERS光谱随电位变化的规律.在该体系稳定的电位范围内表征对巯基吡啶单分子膜的特征谱峰1011与1093 cm^(-1)、1575与1610 cm^(-1)以及1206与1215cm^(-1)这三对谱峰其强度随着所施加电位的改变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分析表明,偶联单分子层中吡啶环芳香性随着所施加电位的改变而有规律地变化是SERS光谱特征改变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纳米粒子有序膜 4 4’-二硫联吡啶 自组装单分子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电极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分子控制下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霞 赵岩 张彩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6-438,共3页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利用表面活性剂AOT控制TiO2的生长,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制备出晶粒度为10~35nm的TiO2粉。研究了AOT在制备高光催化活性纳米TiO2粉中的作用。在对甲基红/乙醇溶液的降解反应过程中,纳米TiO2粉光催化活性受其晶...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利用表面活性剂AOT控制TiO2的生长,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制备出晶粒度为10~35nm的TiO2粉。研究了AOT在制备高光催化活性纳米TiO2粉中的作用。在对甲基红/乙醇溶液的降解反应过程中,纳米TiO2粉光催化活性受其晶粒大小、结构和结晶程度的影响。晶粒越小,结晶程度越高,光催化能力越强;锐钛矿相的TiO2粉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同时含有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TiO2粉的光催化活性与二相比率有关。本TiO2粉循环使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光催化活性 表面活性剂 有机分子控制 溶胶-凝胶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污染物在碳纳米管吸附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芬 邹建卫 +1 位作者 胡桂香 蒋勇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16-1624,共9页
对一系列共59个芳香性分子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上进行了分子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碳纳米管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平衡常数与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Vmi... 对一系列共59个芳香性分子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上进行了分子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碳纳米管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平衡常数与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Vmin、σ2+和ΣV+ind)结合分子表面积(S)和最低空轨道能级(εLUMO)可以很好地用于构建碳纳米管吸附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模型中引入的参数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其合理性可以从污染物与碳纳米管或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解释.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经"留一法"和Monte Carlo交叉验证法进行了确证.本文亦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高斯过程(GP)等三种方法建立了上述参数与碳纳米管吸附性质的非线性模型.SVM和LSSVM模型表现出强的拟合能力,但预测能力明显不如其他模型.GP模型无论是拟合能力还是预测能力都是最佳,但并没有明显地优于线性模型,说明对本文研究体系而言,其分子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主要以线性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有机污染物 分子表面静电势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高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颗粒掺杂对有机-硅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小娟 陈玲 +2 位作者 钟敏 张侃 盛维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9-455,共7页
将金纳米颗粒(Au NPs)掺入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薄膜中,制备了有机-硅杂化光伏电池。利用TEM和SEM对Au NPs及其掺杂的有机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金纳米颗粒对有机-硅杂化光伏电池光学和电学性能... 将金纳米颗粒(Au NPs)掺入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薄膜中,制备了有机-硅杂化光伏电池。利用TEM和SEM对Au NPs及其掺杂的有机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金纳米颗粒对有机-硅杂化光伏电池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电池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J-V)、外量子效率(EQE)和电容-电压曲线(C-V)测试结果表明,Au NPs的引入提高了电池的光电性能,与纯PEDOT∶PSS-硅电池相比,掺入金纳米颗粒制备的杂化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PCE)提高了24%,达到12.87%;在金纳米颗粒的等离子共振区域,电池对光的反射性能降低;当V(金纳米颗粒)∶V(PEDOT∶PSS)=0.15∶1.0时,膜的导电率由560 S/cm增加到860S/cm、PEDOT∶PSS-硅光伏电池的内建电场(Vbi)由0.68 V增加到0.78 V,金纳米颗粒与PEDOT∶PSS共同作用,极大地减少了电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电池中电荷的传输和收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 硅基杂化光伏电池 表面等离子体效应 内建电场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SnO_2-SiO_2纳米复合材料
20
作者 李传响 高鹏飞 +1 位作者 赵永祥 高春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5-36,136,共3页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以四氯化锡和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在无溶剂条件下制备了SnO2-S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所制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锡以四方相金红石结构分散在... 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以四氯化锡和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在无溶剂条件下制备了SnO2-S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所制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锡以四方相金红石结构分散在球状氧化硅中,且部分Sn与SiO2形成了Si-O-Sn键,材料比表面积为345.5m2/g,孔径集中于8~1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解溶胶-凝胶 纳米复合物 红石结构 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