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施用方式对鲜食型甘薯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文学
张海燕
+3 位作者
解备涛
王庆美
汪宝卿
张立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6-1023,共8页
为探究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在大田条件下,以鲜食型甘薯品种龙薯9号和苏薯8号为供试材料,每个品种设置全生育期不喷施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CK)、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栽插前蘸根+栽后40 d叶面喷施(P1...
为探究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在大田条件下,以鲜食型甘薯品种龙薯9号和苏薯8号为供试材料,每个品种设置全生育期不喷施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CK)、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栽插前蘸根+栽后40 d叶面喷施(P1)和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栽插时灌根+栽后40 d叶面喷施(P2) 3个处理,研究其对鲜食型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P1和P2处理生长中后期叶片的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蔗糖含量、收获期植株总干重和块根干重均显著高于CK。龙薯9号各处理收获期的侧枝茎和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1和P2处理的主茎下部叶、主茎下部茎干物质分配比例均显著低于CK;苏薯8号P2处理的主茎下部叶、主茎下部茎、侧枝茎和侧枝生长点干物质分配比例均显著低于CK和P1处理,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高于CK和P1,分别提高8. 98%和6. 23%。龙薯9号P2处理收获期块根可溶性糖含量与P1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CK,降低5. 22%,P2处理的块根淀粉含量显著高于CK和P1,分别提高18. 76%和9. 23%,干率与P1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K,分别提高4. 56%和5. 71%;苏薯8号块根的可溶性糖含量各处理无显著差异,且P2处理的块根淀粉含量和干率与P1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CK,其中淀粉含量提高6. 13%,干率提高4. 51%。2个品种P2处理的块根产量均显著高于CK和P1,其中龙薯9号分别提高30. 46%和14. 42%,苏薯8号分别提高27. 72%和11. 69%。综上,施用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有利于提高鲜食型品种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其中P2处理增产幅度最高,其对可溶性糖含量的调控存在品种间差异。本研究为鲜食型甘薯提质增效和生态种植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
甘薯
干物质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在棉花上的肥效试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任樱
《农村科技》
2017年第10期22-23,共2页
29团设置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在棉花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上使用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平均667米~2增产籽棉45千克,增产率11.6%,单铃重增加0.4克,增幅7.5%;667米~2新增纯收入142元,产投比为2.9∶1。
关键词
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
棉花
肥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
3
《农家致富》
2005年第9期29-29,共1页
免深耕是由土壤微粒结构促进剂和土壤活化剂有机结合而成的高效、广谱、安全.其特殊作用机理的制品.其活性物质是一种多价阴离子活化剂.通过水分的激活.垂直作用分布于土壤.使被土壤吸引束缚的氢离子游离出来.增加了阳离子的交换...
免深耕是由土壤微粒结构促进剂和土壤活化剂有机结合而成的高效、广谱、安全.其特殊作用机理的制品.其活性物质是一种多价阴离子活化剂.通过水分的激活.垂直作用分布于土壤.使被土壤吸引束缚的氢离子游离出来.增加了阳离子的交换量.从而使土壤形成更多的微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深耕土壤调理
剂
土壤活化
剂
有机
结合
微粒结构
土壤形成
活性
物质
作用机理
促进
剂
微孔隙
交换量
阳离子
氢离子
阴离子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施用方式对鲜食型甘薯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文学
张海燕
解备涛
王庆美
汪宝卿
张立明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黄淮海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6-102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126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0-B08)
+1 种基金
山东省薯类产业创新团队项目(SDAIT-16-09)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GNC111002)
文摘
为探究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在大田条件下,以鲜食型甘薯品种龙薯9号和苏薯8号为供试材料,每个品种设置全生育期不喷施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CK)、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栽插前蘸根+栽后40 d叶面喷施(P1)和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栽插时灌根+栽后40 d叶面喷施(P2) 3个处理,研究其对鲜食型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P1和P2处理生长中后期叶片的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蔗糖含量、收获期植株总干重和块根干重均显著高于CK。龙薯9号各处理收获期的侧枝茎和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1和P2处理的主茎下部叶、主茎下部茎干物质分配比例均显著低于CK;苏薯8号P2处理的主茎下部叶、主茎下部茎、侧枝茎和侧枝生长点干物质分配比例均显著低于CK和P1处理,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高于CK和P1,分别提高8. 98%和6. 23%。龙薯9号P2处理收获期块根可溶性糖含量与P1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CK,降低5. 22%,P2处理的块根淀粉含量显著高于CK和P1,分别提高18. 76%和9. 23%,干率与P1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K,分别提高4. 56%和5. 71%;苏薯8号块根的可溶性糖含量各处理无显著差异,且P2处理的块根淀粉含量和干率与P1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CK,其中淀粉含量提高6. 13%,干率提高4. 51%。2个品种P2处理的块根产量均显著高于CK和P1,其中龙薯9号分别提高30. 46%和14. 42%,苏薯8号分别提高27. 72%和11. 69%。综上,施用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有利于提高鲜食型品种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其中P2处理增产幅度最高,其对可溶性糖含量的调控存在品种间差异。本研究为鲜食型甘薯提质增效和生态种植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
甘薯
干物质
产量
品质
Keywords
polypeptidase activity promoter
sweet potato
dry matter
yield
quality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在棉花上的肥效试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任樱
机构
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村科技》
2017年第10期22-23,共2页
文摘
29团设置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在棉花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上使用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平均667米~2增产籽棉45千克,增产率11.6%,单铃重增加0.4克,增幅7.5%;667米~2新增纯收入142元,产投比为2.9∶1。
关键词
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
棉花
肥效试验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
3
出处
《农家致富》
2005年第9期29-29,共1页
文摘
免深耕是由土壤微粒结构促进剂和土壤活化剂有机结合而成的高效、广谱、安全.其特殊作用机理的制品.其活性物质是一种多价阴离子活化剂.通过水分的激活.垂直作用分布于土壤.使被土壤吸引束缚的氢离子游离出来.增加了阳离子的交换量.从而使土壤形成更多的微孔隙.
关键词
免深耕土壤调理
剂
土壤活化
剂
有机
结合
微粒结构
土壤形成
活性
物质
作用机理
促进
剂
微孔隙
交换量
阳离子
氢离子
阴离子
水分
分类号
S15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TQ330.385 [化学工程—橡胶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施用方式对鲜食型甘薯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段文学
张海燕
解备涛
王庆美
汪宝卿
张立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机多肽酶活性促进剂在棉花上的肥效试验
任樱
《农村科技》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
《农家致富》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