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像素的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
1
作者 王欣睿 季渊 +2 位作者 张引 陈鸿港 穆廷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91-2299,共9页
基于超像素技术,针对彩色硅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微显示器,提出一种数字驱动策略,通过复用相邻像素信息,使单像素用于多个相邻像素成像,大幅提高显示分辨率.设计了一种数字驱动彩色OLEDoS(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基于超像素技术,针对彩色硅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微显示器,提出一种数字驱动策略,通过复用相邻像素信息,使单像素用于多个相邻像素成像,大幅提高显示分辨率.设计了一种数字驱动彩色OLEDoS(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n Silicon)微显示器驱动电路,在120 Hz帧频的条件下,可实现256级灰度和4K显示分辨率,且电路面积和每秒数据传输量仅为传统驱动方式的50%.经测试验证,该驱动电路可实现的OLED像素平均电流范围为13.1 pA~3.74 nA,可满足微显示器近眼显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示 像素驱动电路 超像素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叠层结构提高近紫外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效率与稳定性
2
作者 于宏宇 张宝文 +1 位作者 陈平 张勇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5,共11页
在过去十年中,近紫外有机发光二极管(NUV-OLEDs)因其具有近紫外光子发射能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器件的电致发光波长降至400 nm以下时,如何提升器件的辐射功率成为技术挑战。本研究采用BCPO和TAZ作为NUV发光材料,制备了单... 在过去十年中,近紫外有机发光二极管(NUV-OLEDs)因其具有近紫外光子发射能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器件的电致发光波长降至400 nm以下时,如何提升器件的辐射功率成为技术挑战。本研究采用BCPO和TAZ作为NUV发光材料,制备了单层和叠层NUV-OLEDs,并比较了它们的电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叠层器件的性能显著优于单层器件。其中,BCPO单层器件的发光峰位波长为384 nm,近紫外光占比56.9%,外量子效率2.91%,辐射功率34.2 mW/cm^(2);而BCPO叠层器件的近紫外光占比提高到60.5%,外量子效率提高到5.73%,辐射功率达到52.8 mW/cm^(2)。TAZ单层器件的发光峰位波长为377 nm,近紫外光占比79.1%,外量子效率3.65%,辐射功率15.7 mW/cm^(2);而TAZ叠层器件的近紫外光占比略增至79.6%,外量子效率提高到7.21%,辐射功率达到29.4 mW/cm^(2)。此外,叠层器件在相同辐射功率下所需电流密度更低,这使得叠层器件能够展现出比单层器件更好的发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近紫外光 叠层结构 电荷生成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推出40英寸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3
《中国信息导报》 CSSCI 2005年第6期63-63,共1页
日前.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开发出了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40英寸显示器,并将其应用于电视机上。该显示器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电视机的此类产品。这种显示器具有主动驱动功能,可以录制高清晰度图像。这种显示器中的物质具有冷光特性,... 日前.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开发出了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40英寸显示器,并将其应用于电视机上。该显示器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电视机的此类产品。这种显示器具有主动驱动功能,可以录制高清晰度图像。这种显示器中的物质具有冷光特性,导电后便能够发光,耗电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 发光二极管技术 驱动功能 高清晰度 电视机 耗电量 录制
原文传递
有机发光二极管诱人的应用前景·OLED显示技术之三·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旭明 黄元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平面显示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光HLCT材料pCzAnN作敏化主体的单发光层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5
作者 李晓霞 田甜甜 +3 位作者 杨睿浩 许慧侠 苗艳勤 王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47-1757,共11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作为照明和显示领域极其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实现超简单、高效率、低滚降的白光OLEDs,对有机发光层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杂化局部和电荷转移(Hybridized local and c...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作为照明和显示领域极其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实现超简单、高效率、低滚降的白光OLEDs,对有机发光层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杂化局部和电荷转移(Hybridized local and charge transfer,HLCT)材料的“热激子”通道可以将高能三线态激子窜跃至单线态,实现理论上100%的激子利用率,快速的反向系间窜跃可有效抑制三线态激子猝灭,从而降低器件效率滚降。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电荷平衡策略优化器件结构,制备了基于HLCT材料pCzAnN的高效蓝光OLED。在此基础上,以pCzAnN作为传统荧光材料的敏化主体,通过不完全能量传递策略,实现了双色及三色白光OLEDs制备。制备的白光OLEDs最高显色指数达到90,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8.76%,且展现出较低效率滚降及良好的光谱稳定性。本研究对开发简单、高效率、低滚降白光OLEDs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白光 杂化局部和电荷转移 效率滚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配位铂配合物敏化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的窄发射蓝色溶液加工有机发光二极管
6
作者 李家乐 方辉 +1 位作者 龚少龙 谢国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9-710,共12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在智能手机方面获得了商业应用,由于目前规模生产的OLED采用蒸镀工艺,使其价格居高不下。为此,我们采用溶液加工方法,使用铂配合物作为敏化剂,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作为发光分子,实现了高效、高色纯度、...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在智能手机方面获得了商业应用,由于目前规模生产的OLED采用蒸镀工艺,使其价格居高不下。为此,我们采用溶液加工方法,使用铂配合物作为敏化剂,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作为发光分子,实现了高效、高色纯度、低效率滚降的器件开发。磷光敏化剂的引入可使三线态激子高效转化为单线态激子。得益于磷光敏化剂较短的激子寿命,基于溶液加工的蓝色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器件不仅实现了13.2%的外量子效率,而且在1000 cd/m^(2)亮度下的效率滚降仅为25.8%。为了进一步抑制Dexter能量转移,我们采用具有外围位阻但发光核相同的分子作为客体,可使外量子效率提升至13.6%,并抑制光谱展宽。该研究为设计高色纯度、高效率的溶液加工器件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敏化 窄光谱 多重共振 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标准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邱勇 孙海涛 董桂芳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简单介绍了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种类和使用的材料,阐述了该新兴显示器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了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现状。
关键词 有机发光显示器 OLED 产业发展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钰卜 潘钰宇 +4 位作者 何国晖 林嘉诚 刘士瑀 郑华 刘佰全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7-416,共20页
作为新一代自发光显示器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逐渐开始商业化。柔性白光技术是未来显示和照明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柔性白光OLED(FWOLED)的开发必要且迫切。首先介绍了FWOLED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实现柔性白光器件的五个重... 作为新一代自发光显示器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逐渐开始商业化。柔性白光技术是未来显示和照明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柔性白光OLED(FWOLED)的开发必要且迫切。首先介绍了FWOLED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实现柔性白光器件的五个重要因素,包括柔性衬底、导电电极、器件结构、光取出技术和柔性封装;随后分类概括了各种FWOLED的实现策略,包括荧光、磷光、延迟荧光、混合型FWOLED;接着综述了其他类型的柔性白光自发光技术器件,如柔性白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柔性白光钙钛矿LED(PeLED)和柔性白光胶体量子阱LED(CQW⁃LED);最后,对FWOLED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LED) 有机 白光 柔性 发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光显示器前途无量 被引量:2
9
作者 邱勇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1年第11期42-43,共2页
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OLED)是一种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用直流电压驱动的薄膜发光器件,被认为是最可能的下一代新型平面显示器. 有机发光显示器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其与以CRT为代表的第一代... 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OLED)是一种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用直流电压驱动的薄膜发光器件,被认为是最可能的下一代新型平面显示器. 有机发光显示器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其与以CRT为代表的第一代显示器和以LCD为代表的第二代显示器相比,有着如下突出的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显示器 半导体材料 通信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光柱显示器
10
作者 彭国贤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8-294,共7页
介绍了发光二极管光柱显示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驱动电路。从应用角度出发 ,介绍了光柱式压力表。这种光柱式压力表具有响应速度快和重量轻等优点 ,是一种全电子式的表头 。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光柱显示器 光柱式压力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薄膜发光显示器(OLED)
11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8年第8期34-34,共1页
OLED全称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流驱动下而达到发光并实现显示的技术。
关键词 显示器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有机薄膜 有机半导体材料 LIGHT OLED 电流驱动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墨打印和旋涂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中空穴注入及发光层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文斌 郭文瑞 +4 位作者 牟婉莹 杜真真 唐鹏宇 苏文明 张东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51-1457,共7页
比较了喷墨印刷和旋涂PEDOT∶PSS薄膜的表面性能,发现喷涂PEDOT∶PSS薄膜上印有发射层油墨后,其表面性能有很大差异。在喷墨打印PEDOT∶PSS膜的表面上只发现了大量的和类山状的聚合物颗粒。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形态的差异源于润湿性的不... 比较了喷墨印刷和旋涂PEDOT∶PSS薄膜的表面性能,发现喷涂PEDOT∶PSS薄膜上印有发射层油墨后,其表面性能有很大差异。在喷墨打印PEDOT∶PSS膜的表面上只发现了大量的和类山状的聚合物颗粒。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形态的差异源于润湿性的不同。揭示了喷墨打印和旋涂对膜性能的不同影响,从而在喷墨打印PEDOT∶PSS膜上构建了更精细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有机发光二极管 多层印刷 表面形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基复合物主体的高效杂化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13
作者 边浩冬 李佳睿 +6 位作者 张春芳 冯旗 郝一泓 陈金辉 薛蕊 李登峰 柳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3-1172,共10页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中,发光层中载流子的平衡以及激子分布区域的拓宽对于提高器件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采用SiCzCz∶SiTrzCz2激基复合物(Exciplex)主体设计制备了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DMAC-DPS和TDBA-SAF的低效率滚降...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中,发光层中载流子的平衡以及激子分布区域的拓宽对于提高器件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采用SiCzCz∶SiTrzCz2激基复合物(Exciplex)主体设计制备了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DMAC-DPS和TDBA-SAF的低效率滚降蓝光发光器件,并以相同Exciplex为主体材料,通过引入红光磷光材料RD071和绿光磷光材料Ir(ppy)2(acac)构建了同一主体的三层发光结构,实现了高显色指数杂化白光OLEDs的设计。SiCzCz∶SiTrzCz2激基复合物作为主体材料不仅拓宽了激子分布区域,平衡了发光层中载流子传输,并通过与TADF/磷光发光材料三线态能级匹配,构建了级联式激子能量传递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激子利用率、降低了器件的效率滚降。通过优化器件结构,白光OLEDs实现了最高外量子效率(EQE)、电流效率(CE)、功率效率(PE)分别为23.0%、45.9 cd·A^(-1)和33.9 lm·W^(-1),器件具有较高的显色指数(CRI=87)、良好的光谱稳定性和低的效率滚降。本研究为高显色指数、低效率滚降的杂化TADF/磷光白光器件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激活延迟荧光 激基复合物 载流子平衡 激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彩128×160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英文)
14
作者 詹琰 李涛 +3 位作者 潘丽坤 周志刚 雷永明 苏秀敏 《电子器件》 CAS 2008年第1期273-276,共4页
该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由一个384通道列驱动电路和一个160通道行驱动电路组成。列驱动电路是一个内置128×3×160×4bit显示数据存储器的128×3红绿蓝控制器,支持用户可编程4/8bit灰度控制,高精度的电流匹配电路和... 该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由一个384通道列驱动电路和一个160通道行驱动电路组成。列驱动电路是一个内置128×3×160×4bit显示数据存储器的128×3红绿蓝控制器,支持用户可编程4/8bit灰度控制,高精度的电流匹配电路和内建预充电路确保了均匀的亮度和高质量的灰度显示。驱动电路可通过8bit/16bit并行接口直接与微处理器相连,显示数据可以存储在内部,还可独立于微控制器产生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信号。行驱动电路有可选的电压预充电路和内建低接通电阻确保在高速扫描时的亮度均匀。该驱动电路是一个低功耗低输出阻抗的有机发光显示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显示器驱动电路 显示 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电荷泵的驱动器可驱动高达6个并行连接的发光二极管 确保显示器的背光均匀
15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8期I0006-I0006,共1页
全球电源管理技术的领导者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宣布推出三款无需加设电感器的全新白光发光二极管驱动器。这几款驱动器最适用于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电子游戏机及MP3媒体播放器,
关键词 二极管驱动器 发光二极管 Semiconductor 并行连接 电荷泵 显示器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均匀 背光 电源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色发光二极管的VGA分辨率虚拟显示器
16
作者 湖舟 《光电子技术》 CAS 1997年第4期308-311,共4页
虚拟显示器投入应用需要全色VGA分辨率。本文阐述了基于LED的虚拟显示技术的新发展,其性能已达到所需的要求。该技术的进步在于采用了GaN和AlGaAsLED复合阵列,并将GaNLED阵列和开关控制的彩色光栅结合使用,利用光栅分别从单个LED阵... 虚拟显示器投入应用需要全色VGA分辨率。本文阐述了基于LED的虚拟显示技术的新发展,其性能已达到所需的要求。该技术的进步在于采用了GaN和AlGaAsLED复合阵列,并将GaNLED阵列和开关控制的彩色光栅结合使用,利用光栅分别从单个LED阵列获得蓝色和绿色图像组份。讨论了新的VGA显示器设计以推动该产品早日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虚拟显示器 彩色显示器 分辨率 二维阵列 VGA显示器 驱动电路 光学系统 彩色光栅 全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产业化
17
作者 李文连 《发光快报》 CSCD 1995年第6期1-2,共2页
关键词 电致发光 有机 显示器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发光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8
作者 张锋 薛建设 +2 位作者 喻志农 周伟峰 惠官宝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介绍了量子点材料的发光原理、基本结构,以及量子点LED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显示领域的最新进展。量子点LED由于具有发光纯度高、使用寿命长、可由溶液法制备等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显示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量子点 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 色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佰全 高栋雨 +5 位作者 王剑斌 王曦 王磊 邹建华 宁洪龙 彭俊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23-1852,共30页
由于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功耗低、视角广、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超薄超轻以及可柔性化等优异性能,并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广泛重视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实现WOLED... 由于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功耗低、视角广、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超薄超轻以及可柔性化等优异性能,并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广泛重视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实现WOLED的不同方法,然后从发光材料种类的角度,阐述了全荧光WOLED、全磷光WOLED、基于荧光/磷光杂化WOLED以及延迟荧光WOLED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我们研究团队最近的工作详细地介绍了不同高性能WOLED的器件结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物理机制以及发光过程;接着,简单介绍了柔性WOLED最近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WOLED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白光 显示 照明 柔韧性 发光材料 器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作为空穴缓冲层的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9
20
作者 仲飞 叶勤 +3 位作者 刘彭义 翟琳 吴敬 张靖垒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7-881,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ITO表面沉积了不同厚度的ZnS超薄膜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的缓冲层,使典型结构(ITO/TPD/Alq3/Al)的OLEDs的发光性能得到改善。ZnS缓冲层厚度对器件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当ZnS缓冲层厚度为5nm时,器件电流密度...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ITO表面沉积了不同厚度的ZnS超薄膜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的缓冲层,使典型结构(ITO/TPD/Alq3/Al)的OLEDs的发光性能得到改善。ZnS缓冲层厚度对器件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当ZnS缓冲层厚度为5nm时,器件电流密度提高了近2倍,亮度提高了2倍;当ZnS缓冲层厚度为10nm时,器件发光的电流效率提高18%,器件的性能得到改善。宽禁带的ZnS缓冲层对空穴从阳极到有机功能层的注入有阻碍作用,促进器件载流子平衡,提高了器件发光效率,改善了器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ZnS超薄膜 空穴缓冲层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