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SiO_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华林 唐超 +2 位作者 史铁钧 方明山 翟林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0-253,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缩合,合成表面带有羟基(-OH)的活性S iO2粒子,利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和聚乙二醇(PEG)的预聚体与活性S iO2粒子表面的-OH原位聚合反应,制备聚氨酯(PU)/S 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FT-IR分析表明,弥散在杂化材料中... 以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缩合,合成表面带有羟基(-OH)的活性S iO2粒子,利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和聚乙二醇(PEG)的预聚体与活性S iO2粒子表面的-OH原位聚合反应,制备聚氨酯(PU)/S 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FT-IR分析表明,弥散在杂化材料中的S iO2粒子与PU基体以化学键键合;DSC分析表明,随S iO2含量的增加,杂化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升高。与纯PU相比,S iO2含量为4%时,杂化材料的Tg由90℃升高至132℃,但当S iO2含量超过4%达到6%时,S iO2粒子破坏了PU链段的规整性,基体PU的热分解温度由387℃降低至382℃。TEM显示,杂化材料内部弥散的S iO2粒子分布比较均匀,且大部分粒子的尺寸在5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乙酯 制备 聚氨酯/sio2 有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微孔SiO_2膜的制备及氢气分离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段小勇 韦奇 +3 位作者 何俊 闫建平 李群艳 聂祚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56-2261,共6页
采用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苯基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材料.通过N2吸附、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膜材料的孔结构和疏水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深入... 采用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苯基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材料.通过N2吸附、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膜材料的孔结构和疏水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深入研究了膜材料的氢气渗透和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修饰后的膜材料具有微孔结构,孔径集中分布在0.4~0.6 nm.在温度为40℃,湿度为70%~80%的水热环境下陈化30 d后,膜材料仍保持微孔结构.苯基修饰后膜材料具有疏水性,当n(PTES)/n(BTESE)=0.6时,膜材料对水的接触角达到(125±0.4)°.氢气在膜材料中的输运遵循活化扩散机理,300℃时,膜材料的H2渗透率达到8.71×10-7mol.m-2.Pa-1.s-1,H2/CO2的理想分离系数达到5.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sio2膜 苯基 孔结构 氢气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SiO_2杂化涂层电化学阻抗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刚 刘光明 +1 位作者 姚敬 杜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7-5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相前驱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DS)为有机相前驱体,盐酸和水为催化剂,通过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有机硅/SiO2有机-无机杂化溶胶。在100℃下经12h烘干得到有机硅/SiO2杂...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相前驱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DS)为有机相前驱体,盐酸和水为催化剂,通过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有机硅/SiO2有机-无机杂化溶胶。在100℃下经12h烘干得到有机硅/SiO2杂化涂层,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有机、无机两相组成了强相互作用的复合体系。采用电化学阻抗(EIS),研究了杂化溶胶制备的涂层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的阻抗行为。并根据阻抗谱特征建立了等效电路,结合等效电路图及拟合结果,分析了杂化涂层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的耐蚀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有机硅/SiO2杂化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有机硅/sio2涂层 红外光谱 学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含量对光固化有机硅/SiO_2杂化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曹祖军 徐佩柔 +1 位作者 杨晓东 刘光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0-65,共6页
目的获得耐热性和耐蚀性好,且可紫外光固化的有机硅/SiO2杂化涂层,研究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PDMS)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SiO2前驱物,PDMS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有机硅前驱物,采用溶... 目的获得耐热性和耐蚀性好,且可紫外光固化的有机硅/SiO2杂化涂层,研究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PDMS)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SiO2前驱物,PDMS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有机硅前驱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DMS含量不同的有机硅/SiO2杂化溶胶,经光固化后,得到有机硅/SiO2杂化涂层。对涂层进行机械性能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结果前驱物均水解完毕并发生缩合反应,从而得到了有机硅/SiO2杂化涂层;随着PDMS含量的增加,杂化涂层的硬度降低,耐冲击性、柔韧性和附着力良好且变化不大。结论 PDMS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涂层的综合性能,当n(TEOS)∶n(PDMS)∶n(KH-570)=15∶16∶7时,有机硅/SiO2杂化涂层的耐热和耐蚀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有机 sio2涂层 光固 耐热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OS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有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唐正华 葛建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2-34,54,共4页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是指将无机和有机材料以一定的方法键合在一起而得到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随着溶胶-凝胶法的发展,Si O2及其Si O2-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过程越来越多样化,产物形态更为复杂,产物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可控性。本文分别对溶胶...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是指将无机和有机材料以一定的方法键合在一起而得到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随着溶胶-凝胶法的发展,Si O2及其Si O2-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过程越来越多样化,产物形态更为复杂,产物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可控性。本文分别对溶胶-凝胶法制备Si O2-有机杂化材料诸方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乙酯 溶胶-凝胶 sio2 有机-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SiO_2复合粒子的原位有机杂化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国军 曾汉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1-73,共3页
釆用含有纳米碳酸钙的硅酸钠水性悬浮液在酸性物质作用下,硅酸盐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生成溶胶从而沉积在纳米碳酸钙粒子表面的溶胶沉积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复合粒子;在体系中引入适当的亲油性诱导剂和有机改性剂,... 釆用含有纳米碳酸钙的硅酸钠水性悬浮液在酸性物质作用下,硅酸盐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生成溶胶从而沉积在纳米碳酸钙粒子表面的溶胶沉积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硅复合粒子;在体系中引入适当的亲油性诱导剂和有机改性剂,对复合粒子进行原位有机杂化并探索了其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sio2复合粒子 原位有机 应用 碳酸钙 二氧 有机改性 硅橡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C/SiO_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钱军民 李旭祥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4,25,共5页
以羟乙基纤维素 (HEC)和四甲氧基硅烷 (TMOS)为原料 ,利用溶胶 凝胶技术 ,通过TMOS在HEC水溶液中的水解 缩聚反应制得了HEC SiO2 凝胶材料。探讨了反应体系pH值、H2 O与TMOS的体积比率和HEC用量等因素对HEC TMOS水解 缩聚体系凝胶时... 以羟乙基纤维素 (HEC)和四甲氧基硅烷 (TMOS)为原料 ,利用溶胶 凝胶技术 ,通过TMOS在HEC水溶液中的水解 缩聚反应制得了HEC SiO2 凝胶材料。探讨了反应体系pH值、H2 O与TMOS的体积比率和HEC用量等因素对HEC TMOS水解 缩聚体系凝胶时间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了HEC SiO2 杂化材料的热性能 ,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HEC凝胶与SiO2 凝胶复合前后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HEC用量和TMOS浓度的增大 ,水解 缩聚体系凝胶时间缩短 ,可见光透过率降低 ;随pH值的增大 ,可见光透过率降低 ,凝胶时间变化较为复杂 ;HEC SiO2 杂化材料是以HEC凝胶为柔性连续相 ,SiO2 凝胶为刚性分散相的两相体系 ,该体系热性能较好 ,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材料 溶胶-凝胶技术 凝胶时间 光学性能 热性能 扫描电镜图 二氧 HEC sio2 羟乙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硅/SiO_2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晓东 刘光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3-106,109,共5页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硅/SiO2杂化材料的原理与工艺,综述了有机硅/SiO2杂化材料在耐热材料、腐蚀防护材料、光学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有机硅/SiO2杂化材料作为一种全硅体系,很好地结合了有机硅和纳米SiO...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硅/SiO2杂化材料的原理与工艺,综述了有机硅/SiO2杂化材料在耐热材料、腐蚀防护材料、光学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有机硅/SiO2杂化材料作为一种全硅体系,很好地结合了有机硅和纳米SiO2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sio2 材料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含量对有机硅/SiO_2杂化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龙昌 林继月 +2 位作者 陈刚 余香芸 刘光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0,共4页
将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分散于乙醇中后,按一定的固体组分含量加入到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有机硅/SiO2杂化溶胶中,制备出含不同量TiO2的有机硅/SiO2杂化溶胶,在100℃下烘干12 h得到含TiO2的有机硅/SiO2杂化涂层。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杂化... 将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分散于乙醇中后,按一定的固体组分含量加入到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有机硅/SiO2杂化溶胶中,制备出含不同量TiO2的有机硅/SiO2杂化溶胶,在100℃下烘干12 h得到含TiO2的有机硅/SiO2杂化涂层。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杂化材料中Ti原子已接枝到了杂化网络中。对杂化涂层性能测试表明:当TiO2质量分数为1%时涂层有较好的物理和耐蚀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防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有机硅/sio2涂层 防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钯/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素芳 杨新丽 刘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3-926,936,共5页
首先用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SiO2进行接枝改性,再依次与香草醛、Li2PdCl4反应,合成了环钯/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采用FT-IR、XRD、XPS和TG-DSC等方法对该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碘代芳烃与丙烯基衍生物交叉偶联反应的催... 首先用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SiO2进行接枝改性,再依次与香草醛、Li2PdCl4反应,合成了环钯/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采用FT-IR、XRD、XPS和TG-DSC等方法对该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碘代芳烃与丙烯基衍生物交叉偶联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杂化材料是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具有良好循环使用性的多相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材料 环钯/sio2 交叉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溶胶粒径对铌掺杂的有机无机杂化SiO_2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丹丹 宋华庭 +2 位作者 朱瓌之 陈加伟 漆虹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9,共7页
以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和五正丁氧基铌为前驱体,采用聚合溶胶路线,制备出3种粒径分布(平均粒径为5,8,11nm)的铌掺杂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Nb-Hybrid SiO2)聚合溶胶.通过TG/DSC、XRD、CO2吸附和单组分气体渗透实验等手段,详细... 以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和五正丁氧基铌为前驱体,采用聚合溶胶路线,制备出3种粒径分布(平均粒径为5,8,11nm)的铌掺杂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Nb-Hybrid SiO2)聚合溶胶.通过TG/DSC、XRD、CO2吸附和单组分气体渗透实验等手段,详细考察了聚合溶胶粒径对铌掺杂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粉体和气体分离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均粒径为5nm的聚合溶胶,制备得到完整无缺陷的气体分离膜,膜的H2渗透率为8.36×10-8 mol/(m2·s·Pa),H2/CO2的理想分离因子为23.当采用平均粒径大于8nm的溶胶制膜时,膜的H2/CO2理想分离因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掺有机sio2膜 溶胶-凝胶法 溶胶粒径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掺杂量对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H2/CO2分离性能和水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恒飞 刘为 +2 位作者 雷姣姣 宋华庭 漆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6-1322,共7页
以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PdCl_2为钯源,制备Pd掺杂有机无机杂化SiO_2(POS)溶胶,涂膜后在水蒸气氛围中煅烧,制备得到POS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PO... 以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PdCl_2为钯源,制备Pd掺杂有机无机杂化SiO_2(POS)溶胶,涂膜后在水蒸气氛围中煅烧,制备得到POS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POS粉体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钯/硅摩尔比(n(Pd/Si)=0.1、0.5和1)对POS膜的气体分离性能与水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d掺杂量的增加,POS膜的H_2渗透率逐渐增大,H_2/CO_2的理想选择性逐渐下降。经100 kPa水蒸气处理180 h后,采用n(Pd/Si)=1制备的POS膜的H_2渗透率达到1.62×10^(–7) mol·m^(–2)·s^(–1)·Pa^(–1),H_2/CO_2理想分离因子达到13.6,表明该膜具有较好的H_2渗透性能、H_2/CO_2分离性能和水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sio2膜 Pd掺 气体分离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氟辛基修饰的疏水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膜孔结构、氢气分离及水热稳定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相革 韦奇 +2 位作者 丁元利 聂祚仁 李群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1118,共8页
采用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和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PFOTES)为前驱体,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十三氟辛基修饰的有机一无机杂化SiO,膜材料。利用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和№吸附等测试技术... 采用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和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PFOTES)为前驱体,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十三氟辛基修饰的有机一无机杂化SiO,膜材料。利用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和№吸附等测试技术分别对膜材料的疏水性、溶胶粒径和孔结构进行表征,并深入研究有支撑膜材料的氢气渗透、分离性能以及长期水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十三氟辛基修饰后的膜材料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当nrvorEs/nsnsr=0.6时膜材料对水的接触角达到f110.4±0.410.膜材料还保持微孔结构,孔径分布在0.5~0.8nm。氢气在修饰后的膜材料中的输运遵循微孔扩散机理,在300℃时.氢气的渗透率达到8.5×10-7 mol.m-2.s-1.Pa-l,HJC02,H2/CO和H2/SF6的理想分离系数分别为5.49,5.90和18.36,均高于相应的Knudsen扩散分离因子。在250oC且水蒸气物质的量分数为5%水热环境下陈化250h,氢气渗透率和HdCO,的理想分离系数基本保持不变,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氟辛基 有机一无机杂化sio2 孔结构 氢气分离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氟癸基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膜材料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霖 韦奇 +2 位作者 郝润秋 聂祚仁 李群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70-1675,共6页
以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PFDTES)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十七氟癸基修饰的SiO2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γ-Al2O3/α-Al2O3多孔陶瓷支撑体上涂膜,然后在N2气氛保护下烧结成完整无缺陷的有机-... 以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PFDTES)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十七氟癸基修饰的SiO2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γ-Al2O3/α-Al2O3多孔陶瓷支撑体上涂膜,然后在N2气氛保护下烧结成完整无缺陷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材料的形貌进行观察,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对溶胶粒径及分布进行测试,利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红外光谱仪和热分析仪表征了十七氟癸基修饰对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七氟癸基已经成功修饰到SiO2膜材料中,且随着PFDTES加入量的增大,溶胶粒径和膜材料对水的接触角不断增大.当n(PFDTES)∶n(BTESE)=0.25∶1时,溶胶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3.69 nm,膜材料对水的接触角为(112.0±0.4)°.在修饰后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中H2的输运遵循微孔扩散机理,在300℃时,H2的渗透率达到5.99×10-7mol.m-2.Pa-1.s-1,H2/CO和H2/CO2的理想分离系数分别达到9.54和5.20,均高于Knudsen扩散的理想分离因子,表明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分子筛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sio2 溶胶-凝胶法 疏水性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SiO_2杂化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秋生 史铁钧 王华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53-956,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原位聚合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S)为偶联剂制备了活性SiO2溶胶,经水解、缩合,再于引发剂AIBN作用下与丙烯酸进行原位聚合杂化,制得聚丙烯酸/SiO2杂化溶胶,陈化后用拉丝法制得聚丙烯酸/SiO2... 采用溶胶凝胶-原位聚合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S)为偶联剂制备了活性SiO2溶胶,经水解、缩合,再于引发剂AIBN作用下与丙烯酸进行原位聚合杂化,制得聚丙烯酸/SiO2杂化溶胶,陈化后用拉丝法制得聚丙烯酸/SiO2杂化纤维。研究了溶胶的杂化机理、成纤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杂化纤维的结构和微观形态;进行了杂化纤维的TGA和耐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聚丙烯酸/SiO2杂化溶胶拉丝性能好,可拉丝时间达1h,杂化溶胶在粘度为1400~3000mPa.s时成纤性能好,可通过拉丝法制得形态良好的杂化纤维;聚丙烯酸与SiO2之间通过化学键作用,在纤维内部有机无机两相间形成均一的连续相;聚丙烯酸/SiO2杂化纤维的耐热和耐水性能均优于纯P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 聚丙烯酸 sio2 纤维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SiO_2/罗丹明B荧光杂化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秋生 徐园好 朱小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8-802,共5页
在甲苯存在下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将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与罗丹明B进行预反应;再与正硅酸乙酯(TEOS)经原位溶胶-凝胶反应,制备SiO2/罗丹明B荧光杂化纳米微球。通过FTIR、UV-Vis、TEM、TG和光致发光谱对杂化纳米微球... 在甲苯存在下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将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与罗丹明B进行预反应;再与正硅酸乙酯(TEOS)经原位溶胶-凝胶反应,制备SiO2/罗丹明B荧光杂化纳米微球。通过FTIR、UV-Vis、TEM、TG和光致发光谱对杂化纳米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罗丹明B与KH560间通过酯基形成化学键合,杂化纳米微球的直径约为200 nm,其耐热稳定性和耐紫外光稳定性优于罗丹明B,荧光强度约为罗丹明B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罗丹明B 有机 荧光纳米微球 微乳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收缩块状PMMA/SiO_2杂化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于铁 任洪波 +2 位作者 王鲜 秦元成 张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正硅酸乙酯(TEOS)和硅烷偶联剂(MPM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低收缩、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PMMA/SiO2杂化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光-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了杂化材料的微观...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正硅酸乙酯(TEOS)和硅烷偶联剂(MPM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低收缩、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PMMA/SiO2杂化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光-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了杂化材料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和透明性。结果表明材料的网络结构相对比较均匀,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材料均一性好;有机相和无机相之间是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的,没有出现有机相、无机相分离现象;杂化材料的透光率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材料 溶胶-凝胶 sio2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SiO_2-TiO_2杂化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海红 周浩 +3 位作者 贺力 于维 刘发国 陶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02-104,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钛酸四丁酯(TBT)为无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EG/SiO2-TiO2杂化溶胶,通过提拉法制得杂化纤维,并对其进行了简单表征。结果表明,随钛硅物质的量比的增加或有机相质量的增加,溶胶的可纺性变好;有机相与无机...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钛酸四丁酯(TBT)为无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EG/SiO2-TiO2杂化溶胶,通过提拉法制得杂化纤维,并对其进行了简单表征。结果表明,随钛硅物质的量比的增加或有机相质量的增加,溶胶的可纺性变好;有机相与无机相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纤维直径为40μm左右;TiO2的引入增强了其抗紫外性,杂化纤维的耐热性优于纯P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 PEG sio2-TIO2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TiO_2-SiO_2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柯昌美 汪厚植 +3 位作者 强敏 刘兴重 赵惠忠 李轩科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12,62,共5页
用原位复合、溶胶-凝胶法制取热固性聚丙烯酸酯基纳米SiO2包覆TiO2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AX)、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通... 用原位复合、溶胶-凝胶法制取热固性聚丙烯酸酯基纳米SiO2包覆TiO2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AX)、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证明了纳米TiO2-SiO2复合物对紫外线有很好的吸收性能,应用到丙烯酸树脂材料中具有很好的紫外线屏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 纳米材料 制备与表征 聚丙烯酸酯 扫描电镜(SEM) 紫外-可见光谱 纳米sio2 溶胶-凝胶法 能量色散谱仪 有机-无 丙烯酸酯基 结构和性能 原位复合 红外光谱 透射电镜 吸收性能 实验证明 屏蔽效果 树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PEG/SiO_2-TiO_2杂化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海红 江纪峰 +2 位作者 张虎 陆昱 钱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以聚乙烯醇(PVA)与聚乙二醇(PEG)共混,并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钛酸四丁酯(TBT)为无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SiO2-TiO2)含量的PVA-PEG/SiO2-TiO2杂化溶胶,陈化后用提拉法制得杂化纤维。研究了杂化溶胶的可纺性,并使用IR、光... 以聚乙烯醇(PVA)与聚乙二醇(PEG)共混,并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钛酸四丁酯(TBT)为无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SiO2-TiO2)含量的PVA-PEG/SiO2-TiO2杂化溶胶,陈化后用提拉法制得杂化纤维。研究了杂化溶胶的可纺性,并使用IR、光学显微镜、UV-Vis和TG对杂化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硅钛摩尔比的增加或随有机相中PEG/PVA质量比的增加,溶胶的可纺性变好;有机相与无机相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纤维直径为50μm左右;TiO2的引入增加了其抗紫外性,杂化纤维的耐热性优于纯PVA-P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 PVA-PEG sio2-TIO2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