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技术创新引力演绎:从效用论到有效需求论
1
作者 朱其忠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工业社会所带来的产品、资源和环境问题唤醒了绿色需求,这也是人类追求高品质及高品位的必然。从效用到有效需求,绿色需求的作用不断演绎,通过变革消费方式,形成绿色市场,给企业以引力,拉动其更新生产观念,开展生态技术创新。生态技术... 工业社会所带来的产品、资源和环境问题唤醒了绿色需求,这也是人类追求高品质及高品位的必然。从效用到有效需求,绿色需求的作用不断演绎,通过变革消费方式,形成绿色市场,给企业以引力,拉动其更新生产观念,开展生态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既有利于企业保持永续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国家绿色创新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需求 技术创新 有效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覆盖需求的铁路客运站视频监控布局优化
2
作者 李得伟 孙龙 +2 位作者 刘捃梁 王丹 李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视频监控系统是保障铁路客运站安全的关键设备,现有的铁路客运站视频监控布局优化研究对铁路客运站的实际监控需求考虑较少,无法保证视频监控系统所采集图像信息的有效性.为解决铁路客运站的视频监控布局优化问题,首先,从覆盖清晰度需... 视频监控系统是保障铁路客运站安全的关键设备,现有的铁路客运站视频监控布局优化研究对铁路客运站的实际监控需求考虑较少,无法保证视频监控系统所采集图像信息的有效性.为解决铁路客运站的视频监控布局优化问题,首先,从覆盖清晰度需求和覆盖方位性需求两方面分析铁路客运站内不同区域的视频监控覆盖需求;其次,进一步研究覆盖需求对监控摄像机覆盖范围的影响,在满足有效覆盖目标区域的条件下,以视频监控布设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视频监控布局优化0-1整数规划模型,并利用GUROBI软件求解;最后,以铁路苏州站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深入分析铁路客运站视频监控需求的影响后,相较于不考虑有效覆盖需求的方案,所得出的视频监控布局方案的总体有效覆盖率提升了129.3%,其中对于需要满足目标发现和目标辨识需求的区域有效覆盖率分别提升86.5%和148.1%,同时对于需要满足目标确认需求的区域完成了全覆盖.研究成果可为铁路客运站视频监控布局方案的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视频监控布局 有效覆盖需求 铁路客运站 集合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与再探:扩大城乡有效需求视角下的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径选择
3
作者 钟晓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2,共3页
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要制约在于农村内生性动力和金融供给制度缺失,闲置资金和沉没资产未能进入国内大循环,城乡有效需求释放受到限制。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对策是整合农村“人力、资金、资源资产”要素,从“三产融合”到“农、工... 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要制约在于农村内生性动力和金融供给制度缺失,闲置资金和沉没资产未能进入国内大循环,城乡有效需求释放受到限制。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对策是整合农村“人力、资金、资源资产”要素,从“三产融合”到“农、工、文、旅、教”的跨领域融合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逻辑次序是:第一,通过农民组织化激发人的能动性;第二,激活农村闲置资金;第三,激活农村沉没资产;第四,寻求产业间跨领域、多领域的协调与融合;最终实现扩大城乡有效需求,打通国内大循环瓶颈,走向真正持久的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路径 城乡有效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以高水平供给创造需求——学习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供求关系良性互动的论述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伟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2,157,共10页
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思想尤其是关于供求关系良性互动的论述,有助于梳理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深化认识和自觉遵循新时代客观经济规律,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 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宏观经济治理思想尤其是关于供求关系良性互动的论述,有助于梳理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展脉络,进一步深化认识和自觉遵循新时代客观经济规律,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面对经济发展有效需求不足等失衡特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已成为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需要认识和遵循的重要规律。当前实现需求与供给两端协同发力,在政策目标和政策导向上必须追求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以高水平供给创造需求,还要从政策制定和传导机制、治理机制和体制基础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切实提升宏观经济治理和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治理 供求均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效需求 良性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需求与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来自中国1980—2004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4
5
作者 康志勇 张杰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共8页
有效需求是影响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其中,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是决定有效需求规模和结构的重要变量。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有效需求规模的扩大;同时,广泛的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也深刻影响到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和... 有效需求是影响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其中,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是决定有效需求规模和结构的重要变量。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有效需求规模的扩大;同时,广泛的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也深刻影响到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形成"价廉物美"、"价廉质低"的"特殊"需求特征。这就有可能削弱有效需求对自主创新动力的引致作用,进而影响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已成为制约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因。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促进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思路应该着眼于解决有效需求对自主创新的引致功能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需求 需求引致的创新 收入差距 市场分割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实证研究——基于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22
6
作者 聂荣 王欣兰 闫宇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1-477,共7页
根据农业保险需求理论,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从农户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务农状况、风险分担措施的采用等全新视角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考... 根据农业保险需求理论,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从农户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务农状况、风险分担措施的采用等全新视角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考虑了农户的个人特质及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等因素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是否购买医疗保险、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年收入等因素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有负向影响,而是否享受政府救济、家庭资产、保险认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满意度 有效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效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肖泽群 文建龙 黄立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1,共4页
系统地论述了技术创新的消费需求效应、投资需求效应和出口需求效应,提出技术创新可以更有效地提升中、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减缓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幅度,阻止消费缺口的进一步拉大;可以更有力地拉动投资需求的增长,从而有效地促... 系统地论述了技术创新的消费需求效应、投资需求效应和出口需求效应,提出技术创新可以更有效地提升中、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减缓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幅度,阻止消费缺口的进一步拉大;可以更有力地拉动投资需求的增长,从而有效地促进快速经济增长。针对当前我国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提出要从单纯的需求管理向重视技术创新的需求效应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有效需求效应 消费倾向 凯恩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需求不足:来自体制方面的解释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躬林 苏方国 马健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3期26-31,共6页
一、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体制障碍尽管经济学家对于我国经济是否已经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还有争议,但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效需求不足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矛盾:需求不足导致供给过剩,生产能力闲... 一、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体制障碍尽管经济学家对于我国经济是否已经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还有争议,但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效需求不足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矛盾:需求不足导致供给过剩,生产能力闲置,价格下跌,使企业亏损与破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需求不足 国有企业改革 非公有经济 消费需求不足 无效供给过剩 投资需求不足 《经济研究》 消费支出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需求:马克思、凯恩斯与卡莱茨基经济学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祥 靳卫萍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6,102,共7页
对有效需求的讨论,联系到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卡莱茨基周期理论以及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其中,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关系的意义上来表述利润的,即利润来自于社会关系,是一种按价值计量的剩余。这种采用“价值理论”表述的有效需求问题... 对有效需求的讨论,联系到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卡莱茨基周期理论以及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其中,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关系的意义上来表述利润的,即利润来自于社会关系,是一种按价值计量的剩余。这种采用“价值理论”表述的有效需求问题难以揭示出现实的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行。卡莱茨基利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公式推论出了有效需求问题,其核心是成本与利润的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所决定的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他排除了资本存量的价值变动的分析,不能合理解释存量与流量的关系,从而使他的有效需求理论讨论现实的经济波动有很大的局限性。凯恩斯则认为有效需求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它是一个均衡点,这一点来自于企业家利润最大化的决策,由此将决定产出和就业;凯恩斯的有效需求还联系到消费函数和资本的边际效率,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货币价值量,在一个货币金融体系中讨论存量和流量的同时均衡;此外,剑桥增长模型是后凯恩斯对卡莱茨基的经济学的发展。这种模型正是我们所要阐述的稳定状态,一旦两个部门的比例脱离了稳定状态,必然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本文正是从此出发进行分析,得出凯恩斯研究有效需求的方法的科学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需求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凯恩斯 有效需求 卡莱茨基周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惠康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5,共7页
本文从有效需求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1978-2005年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劳动力、... 本文从有效需求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1978-2005年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劳动力、投资、教育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有效需求交互影响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阻碍了经济增长,且在短期内效果也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不平等 有效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有效需求、环境保护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8
11
作者 葛守昆 李慧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1,共6页
经济增长的内涵,是为了满足一定增量需求而利用资源创造供给的过程。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主要注重于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的运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结构比例关系的匹配,舍弃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变量因素,如制度变量、需求变量、环境... 经济增长的内涵,是为了满足一定增量需求而利用资源创造供给的过程。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主要注重于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的运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结构比例关系的匹配,舍弃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变量因素,如制度变量、需求变量、环境变量等。在分析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解释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的局限性基础上,引入制度、需求、环境等变量,构建新型生产函数,可为解释转轨期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有效需求 环境保护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销售期有效市场需求下零售商横向调货利润分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晓宏 孙林岩 +1 位作者 孙荣庭 李刚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3,6,共6页
分析基于销售信息更新时将面对库存缺货和库存剩余的零售商,在考虑其客户转移与同类产品替代下形成的有效市场需求时收益与通过联合决策实现协调调货时收益得出:协调调货可使零售商总体收益更大,联合决策时的利益分配可通过基于一般纳... 分析基于销售信息更新时将面对库存缺货和库存剩余的零售商,在考虑其客户转移与同类产品替代下形成的有效市场需求时收益与通过联合决策实现协调调货时收益得出:协调调货可使零售商总体收益更大,联合决策时的利益分配可通过基于一般纳什讨价还价策略的调货价格的确定来实现,同时,这一分配策略会激励零售商将其调货量向实现零售商总体利益最大化的调货量靠拢。数值分析结果支持本文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信息更新 利益分配 有效市场需求 一般Nash讨价还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结构——一种基于存量与流量的新解释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碧波 郭金兴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0-122,共3页
本文着重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均衡的角度,分析了长期经济增长中,功能性收入分配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对有效需求结构的影响,从而试图构建一种解释功能性收入分配失调与有效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的新框架,并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有效需求 资本存量 收入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中国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金霞 雒立旺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2年第3期59-61,86,共4页
农业保险是农民转移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农民人均收入过低、农业土地分散经营、保险费率过高、农业风险管理手段多样化和农民保险意识淡薄等是影响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重要因素,为此应采取提高中国农业用地集中程度、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农业保险是农民转移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农民人均收入过低、农业土地分散经营、保险费率过高、农业风险管理手段多样化和农民保险意识淡薄等是影响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重要因素,为此应采取提高中国农业用地集中程度、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开发农业保险新险种、提高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以及政府加大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等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有效需求 土地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了吗?——基于供给—有效需求比(S/ED)的测度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增福 黄倩烁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22,共6页
基于房地产兼具生活必需品和投资品的特性,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的度量指标,即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通过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分析发现:在20%的首付... 基于房地产兼具生活必需品和投资品的特性,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的度量指标,即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通过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分析发现:在20%的首付比例的假设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供不应求和供给过剩两个阶段,从1995年到2006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供给不足状态;从2007年到2011年,逐渐呈现出供给过剩,2011年过剩尤为严重。构建的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和研究结果对企业和政府准确判断房地产市场的态势、采取相应的战略和对策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过剩 供给—有效需求 房地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需求视角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达 温亚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1-383,共3页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有效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失业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5点建议,即增加财政建设资金支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开展金融支农活动、进行制度创新和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有效需求 农村地区 劳动力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有效需求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焕章 夏恩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98-102,共5页
运用供需平衡原理对目前中国农业科研单位及推广部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进行了分析,指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科技供给方──科研与推广部门自身的事情,而重要的是要根据科技需求方的实际来确... 运用供需平衡原理对目前中国农业科研单位及推广部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进行了分析,指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科技供给方──科研与推广部门自身的事情,而重要的是要根据科技需求方的实际来确定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模式,进而提出在中国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业科技走向市场,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作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的农业科研与推广部门应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体制改革 有效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制度基础——对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修正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洪军 陈柳钦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20,共5页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曾一度成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克服经济衰退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凯恩斯的理论把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归于心理预期 ,忽视了制度因素 ,尤其是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对心理预期的决定性影响。本文提出预期是制度...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曾一度成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克服经济衰退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凯恩斯的理论把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归于心理预期 ,忽视了制度因素 ,尤其是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对心理预期的决定性影响。本文提出预期是制度的函数的理论命题 ,并指出要保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必须建立非歧视性产权制度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善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恩斯 有效需求理论 宏观经济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需求不足还是有效供给不足——新常态下经济波动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超峰 范从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3,共9页
科学测算经济波动的来源是宏观调控的基础。文章针对中国的实际经济背景,应用Cover(2006)对BQ分解的改进,估计了一个包含实际产出和价格总水平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将经济结构性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分解结果和样本期内中国... 科学测算经济波动的来源是宏观调控的基础。文章针对中国的实际经济背景,应用Cover(2006)对BQ分解的改进,估计了一个包含实际产出和价格总水平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将经济结构性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分解结果和样本期内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基本吻合。通过对分解结果的分析,发现样本期内中国总供给冲击平均值为负,总需求冲击平均值为正。因而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中,总供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实施供给侧改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生产过程的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但是人力资本无疑是生产诸要素中至关重要的,因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供给侧改革的长期目标应该是通过改革促进人力资本升级,促进生产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需求 有效供给 结构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融资难与银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现象并存探析——基于供求模型拆解阐释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爱民 王晓峰 刘春岭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33,共4页
在我国经济增速显著下滑,企业对融资难的反映日趋激烈的同时,银行对信贷需求不足的反映也愈来愈强,用较为专业语言描述就是企业融资难与银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现象并存。在利用供求模型拆解的基础上将其复杂的内在联系抽象化,并通过概括... 在我国经济增速显著下滑,企业对融资难的反映日趋激烈的同时,银行对信贷需求不足的反映也愈来愈强,用较为专业语言描述就是企业融资难与银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现象并存。在利用供求模型拆解的基础上将其复杂的内在联系抽象化,并通过概括化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最终认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源是增加需求曲线的弹性和供应曲线的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难 银行 有效信贷需求 供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