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效载荷数据管理系统新技术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晓敏 孙辉先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58,69,共7页
为满足在未来航天器上进行科学实验和空间探测的有效载荷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综合传输和数据管理需求 ,研制了中国第一个有效载荷数据管理系统 ;该系统在设计上采用了具有 90年代国际水平的多项先进技术 ,如采用先进的国际空间数据... 为满足在未来航天器上进行科学实验和空间探测的有效载荷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综合传输和数据管理需求 ,研制了中国第一个有效载荷数据管理系统 ;该系统在设计上采用了具有 90年代国际水平的多项先进技术 ,如采用先进的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标准进行数据传输、以 15 5 3 B总线构成系统通信网络、大容量固态存储技术、高速多路复接器和数据管理系统软件。介绍了有效载荷数据管理系统及其技术特点 ,系统主要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以及由主要关键技术构成的缩微系统的在轨试验情况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有效载荷数据管理系统 设计 在轨试验 固态存储技术 高速多路复接器 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五号”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昌义 王赤 +12 位作者 李慧军 孙辉先 江源源 何志平 周斌 杨建峰 周维佳 胡永富 范开春 徐欣锋 周晴 王雷 张宝明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0-298,共9页
主要介绍了为实现采样区就位探测的科学目标和国旗展示任务,“嫦娥五号”(Chang'E-5,CE-5)探测器配置的有效载荷分系统所携带的全景相机、降落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4类科学载荷,及国旗展示系统、全景相机转台... 主要介绍了为实现采样区就位探测的科学目标和国旗展示任务,“嫦娥五号”(Chang'E-5,CE-5)探测器配置的有效载荷分系统所携带的全景相机、降落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4类科学载荷,及国旗展示系统、全景相机转台、载荷数据处理器等工程及支撑载荷,通过对各载荷系统的单机及分系统层面的减重设计、热设计、集成设计,圆满完成了分系统在轨工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 有效载荷系统 全景相机 降落相机 月壤结构探测仪 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有效载荷研发基地在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投建
3
《航天器工程》 2006年第4期31-31,共1页
2006年8月,空间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启动建设。该中心是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项技改项目,总投资1.4亿元,总建筑面积28538.51m^2,建筑高度为25m。中心的建成将促进我国卫星有效载荷系统的... 2006年8月,空间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启动建设。该中心是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项技改项目,总投资1.4亿元,总建筑面积28538.51m^2,建筑高度为25m。中心的建成将促进我国卫星有效载荷系统的研制和生产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卫星有效载荷 无线电技术 研究所 西安 研发 有效载荷系统 产品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OOPN的系统工作模式分析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贺宇峰 赵光恒 +1 位作者 吕从民 郭丽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3-1170,共8页
针对空间有效载荷系统工作模式的复杂性问题,在研究其动态行为和运行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面向对象Petri网(IOOPN,Improved Object Oriented Petri Net)的系统工作模式分析方法。该方法集合了Petri网和面向对象的优点;在面... 针对空间有效载荷系统工作模式的复杂性问题,在研究其动态行为和运行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面向对象Petri网(IOOPN,Improved Object Oriented Petri Net)的系统工作模式分析方法。该方法集合了Petri网和面向对象的优点;在面向对象Petri网模型中引入了对象间的行为约束关系;并根据约束关系实现了基于最小序列组的系统工作模式分析算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资源卫星有效载荷系统中,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对有效载荷系统工作模式的分析、仿真和验证的要求,为有效载荷系统的总体设计和集成测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载荷系统 工作模式 面向对象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放电专刊”寄语
5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微放电效应是在真空条件下,电子在外加射频场胁加速下,在两金属表面间或介质表面上激发的二次电子发射与倍增效应。航天器有效载荷系统中微波部件一旦发生微放电,造成射频输出功率下降,微波传输系统驻波比增大,反射功率增加,信道... 微放电效应是在真空条件下,电子在外加射频场胁加速下,在两金属表面间或介质表面上激发的二次电子发射与倍增效应。航天器有效载荷系统中微波部件一旦发生微放电,造成射频输出功率下降,微波传输系统驻波比增大,反射功率增加,信道阻塞,严重时物理损坏微波部件,所在通道有效载荷寿命缩短,甚至导致击穿使得航天器有效载荷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放电效应 有效载荷系统 二次电子发射 微波传输系统 微波部件 真空条件 倍增效应 介质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微波特殊效应研究团队
6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间微波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空间微波特殊效应研究团队立足于肮天重大工程需求,以复杂微波特殊效应基础物理理论扫指导,着手解决中国航天器大功率载荷遇到的基础问题,致力于提升有效载荷系统水平。空间...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间微波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空间微波特殊效应研究团队立足于肮天重大工程需求,以复杂微波特殊效应基础物理理论扫指导,着手解决中国航天器大功率载荷遇到的基础问题,致力于提升有效载荷系统水平。空间微波特殊效应研究团队成立于2007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崔验业、吴须大等老一辈专家指导下,在张洪太、史平彦、李军等领导的关怀下,科研技术人员多年来围绕型号问题开展研究,首次系统开展航天器有效载荷空间微波特殊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微波技术 特殊效应 有效载荷系统 重点实验室 工程需求 物理理论 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