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效经济增长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再判断——从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谈起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月 邓露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0-117,共18页
本文提出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并定位当前大陆有效经济增长阶段。基本结论是:有效经济增长大体分为中低速稳定增长... 本文提出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并定位当前大陆有效经济增长阶段。基本结论是:有效经济增长大体分为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与停滞或小幅下降阶段三个阶段;其中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为"起飞前准备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为"新起飞阶段";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起飞前准备阶段",但当前已接近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与高速波动增长阶段的转折点,即正向"新起飞"阶段跨越。对此我们应充分借鉴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实践逻辑起点上为祖国大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经济增长 超额人均收入 经济发展阶段 新起飞阶段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有效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分析
2
作者 李月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68,共8页
本文提出了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利用该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测算我国城镇部门与农村部门有效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部... 本文提出了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利用该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测算我国城镇部门与农村部门有效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部门有效经济增长无论从绝对量上还是增长速度上都明显高于、快于农村部门;城镇部门有效经济增长的减损量大于农村部门;而农村部门对有效经济增长的减损强度却大于城镇部门。因此,推动城市化且合理控制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是降低我国有效经济增长的减损强度,实现有效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有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经济增长 超额人均收入 人均基准消费 减损强度 城市化进程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有效经济增长”
3
作者 彭纪生 《江苏经济探讨》 1997年第7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有效经济增长 增长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的视角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
4
作者 李月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26,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GDP高增长率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些发展问题。本文提出了有效经济增长的范畴,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经济增长的历程。通过构建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及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实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GDP高增长率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些发展问题。本文提出了有效经济增长的范畴,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经济增长的历程。通过构建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及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效经济增长的趋势特征,指出提高消费比例中超额人均消费的比重,是当前我国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现状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经济增长 超额人均收入 人均基准消费 超额人均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全生 杨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42-146,共5页
为了促进层次结构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根据1986-2008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相关数据,基于加权就业弹性、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合性以及层次结构对有效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定量分析了高等教... 为了促进层次结构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根据1986-2008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相关数据,基于加权就业弹性、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合性以及层次结构对有效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定量分析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认为,层次结构总体上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但在产业协调、长期均衡和短期调整等方面存在不足,应从生态结构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结构 经济发展 适应性 加权就业弹性 有效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