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秦翠梅 于洪建 +3 位作者 陈建梅 曹秀莲 任艳青 刘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3-1237,共5页
目的研究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妇科千金片)组、配伍液高剂量组(40 g/kg)、中剂量组(20 g/kg)、低剂量组(10 g/kg)。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采用机... 目的研究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妇科千金片)组、配伍液高剂量组(40 g/kg)、中剂量组(20 g/kg)、低剂量组(10 g/kg)。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采用机械损伤联合植入菌种法制备慢性盆腔炎模型。造模后,除假手术组、模型组外,各组大鼠灌胃给药20 d。末次给药后,采用Verco评价标准对各组大鼠盆腔粘连进行评分,子宫组织HE染色后观察,并进行病理评分,ELA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FGF-2、IG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配伍液高剂量组大鼠盆腔粘连Verco评分明显降低(P<0.05);配伍液高、中剂量组大鼠子宫上皮变性坏死、慢性炎症浸润、上皮细胞增生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P<0.05);配伍液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配伍液高、中剂量组子宫中FGF-2、IGF-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能明显抑制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盆腔粘连,改善病理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IL-1β、TNF-α释放,下调FGF-2及IGF-1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 盆腔粘连 慢性盆腔炎 FGF-2 IG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及其组分配伍的整合作用研究实践与进展 被引量:46
2
作者 陶丽 范方田 +4 位作者 刘玉萍 沈存思 王爱云 陈文星 陆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明确中药(方剂)复杂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制,但几十年来大部分中药的确切机制仍没有被阐明。原因一,中药的靶点不是西方人所理解的病的靶点,而是证的靶点。证强调疾病表型之间的关联,故中药的靶点是联...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明确中药(方剂)复杂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制,但几十年来大部分中药的确切机制仍没有被阐明。原因一,中药的靶点不是西方人所理解的病的靶点,而是证的靶点。证强调疾病表型之间的关联,故中药的靶点是联系的靶点,组合的靶点;原因二,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不是一种有效单体,而是多种成分的有效组方。方是在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伍和加减而建立的,是有规律和规则的,相应的中药不是孤立地作用于病的靶点而是系统地作用于证的靶点。西医有可以治疗该疾病相应靶点的药物,那么中医就有该证相应组合靶点的复方。目前认为,中药配伍的意义在于通过由特定活性物质群介导的多靶点、多途径整合作用发挥方证对应的终末效应。同时将中药配伍筛选为有效组分配伍,利用有效组分配伍阐明中药整合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普遍研究模式。而在传统的实验药理上,融合数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定量药理学、逆向药理学、多向药理或网络药理学有助于理解中医药在治疗复杂性疾病中体现的整体性、系统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组分配伍 定量药理 逆向药理 网络药理 机制 整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