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浅型河道纳污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韩龙喜 朱党生 姚琪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2-75,共4页
对于宽浅型河道 ,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在功能区相应的距离内不能达到横向均匀混合 ,常用的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不再适用 .针对这一情况 ,从水资源保护规划出发 ,对进入河段的污染源沿河长进行了概化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纳污能力的计算... 对于宽浅型河道 ,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在功能区相应的距离内不能达到横向均匀混合 ,常用的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不再适用 .针对这一情况 ,从水资源保护规划出发 ,对进入河段的污染源沿河长进行了概化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纳污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并给出宽浅河道不同功能区组合情况下纳污能力的计算方法 ,为大范围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了一种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浅型河道 染源概化 能力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集成平台的动态纳污能力计算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 罗军刚 解建仓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9-455,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纳污能力计算模式中难以实现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的问题,从纳污能力的动态性出发,以革新传统纳污能力计算模式、实现动态纳污能力计算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动态纳污能力计算模式。此模式是基于综合集成平台,采用知识图技术可视化... 为了解决传统纳污能力计算模式中难以实现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的问题,从纳污能力的动态性出发,以革新传统纳污能力计算模式、实现动态纳污能力计算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动态纳污能力计算模式。此模式是基于综合集成平台,采用知识图技术可视化的将河流以水功能区为单元概化为节点予以展现,结合组件、Web Service等技术,快速灵活的搭建动态纳污能力计算仿真系统。通过时间尺度动态、模型方法动态、保证率动态和模型参数动态四种动态方式实现纳污能力的动态计算,并以黄河龙门至三门峡河段为例进行实例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不同计算条件及模型方法之间的相互组合,能够动态的计算龙门至三门峡河段的纳污能力,同时在知识图中增加或者减少功能区节点和组件,可实现应用系统的快速更新。同时也表明基于综合集成平台的动态纳污能力计算仿真系统能将河流纳污能力计算过程可视化、组件化、动态化,系统的动态性为决策者提供了决策空间。说明动态纳污能力计算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动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动态计算 系统仿真 集成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水质模型计算河流纳污能力时计算单元的选取方法
3
作者 邢威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74-76,共3页
随着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力度的实施,水功能区河流纳污能力核定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以邯郸市滏阳河流纳污能力计算为例,探讨了采用一维水质数学模型计算河流纳污能力时“计算单元”的选取方法。分别把“计算单元”分成多段对滏阳河CO... 随着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力度的实施,水功能区河流纳污能力核定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以邯郸市滏阳河流纳污能力计算为例,探讨了采用一维水质数学模型计算河流纳污能力时“计算单元”的选取方法。分别把“计算单元”分成多段对滏阳河COD的纳污能力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单元的选取不同与纳污能力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最大误差近50%;计算单元的选取个数与计算的纳污能力大小成反比;详细介绍了科学选取计算单元的实践经验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质模型 能力 计算单元 水质目标 染物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理论的总结与思考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慧萍 赵科锋 +1 位作者 曹慧群 靖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5,69,共10页
科学认识、合理计算水域纳污能力对促进污染减排、实现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至关重要。在系统调研大量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理论相关文件、报告、书籍、规范、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现有水域纳污能力内涵、计算方法和原则选用、设计条... 科学认识、合理计算水域纳污能力对促进污染减排、实现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至关重要。在系统调研大量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理论相关文件、报告、书籍、规范、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现有水域纳污能力内涵、计算方法和原则选用、设计条件和参数确定等,并对其优缺点、适用性等进行讨论,最后提出新形势下细化、强化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的合理性分析与检验、推进水文-水动力-水质-纳污能力耦合研究等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可为水域纳污能力科学、合理、准确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防治 水域能力 水功能区 计算方法 计算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美水库流域纳污能力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小斌 《绿色科技》 2015年第7期227-228,共2页
分析了山美水库水环境现状,提出了山美水库流域纳污能力计算方法,以及设计水文条件、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质保护目标,计算得到了山美水库流域主要河道的纳污能力,为山美水库流域后续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效的水环境容量参考依据。
关键词 山美水库流域 能力 计算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干流下游河段纳污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许仁义 逄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4,共3页
建立闽江干流下游河段二维非稳态水质水量模型,根据2004年实测资料对模型中的水质参数进行率定;对各排污口进行概化,应用模型模拟出闽江干流下游河段浓度场,并得出排污口混合带长度与排污量的响应关系;根据概化排污口在限定混合带长度... 建立闽江干流下游河段二维非稳态水质水量模型,根据2004年实测资料对模型中的水质参数进行率定;对各排污口进行概化,应用模型模拟出闽江干流下游河段浓度场,并得出排污口混合带长度与排污量的响应关系;根据概化排污口在限定混合带长度下的平均纳污能力扩展到有效纳污能力计算长度后得到整个水体的纳污能力。经计算,闽江干流下游河段对COD的纳污能力为58195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 水量水质数学模型 水体能力 有效纳污能力计算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河纳污能力分析与评价
7
作者 蒋平安 李卫红 +1 位作者 何宇 徐海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0-132,共3页
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取样、室内样品分析及对开-孔河不同区段、不同时段纳污量的计算,从定量指标上反映各排污口允许排入开-孔河的污水数量。计算表明,开都河各河段水质较孔雀河好,有一定的纳污能力,并由上游至中下游递增;孔雀河段最大... 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取样、室内样品分析及对开-孔河不同区段、不同时段纳污量的计算,从定量指标上反映各排污口允许排入开-孔河的污水数量。计算表明,开都河各河段水质较孔雀河好,有一定的纳污能力,并由上游至中下游递增;孔雀河段最大允许纳污量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至下游末端由于水质恶化,纳污能力已基本丧失,最大允许纳污量为零,应该严格控制排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都河-孔雀河流域 能力 水质 现状 最大允许 计算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闸坝影响的城市河段纳污能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嵩林 刘华勇 +1 位作者 谢纪强 王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6,I0007,共7页
以安阳市重要河段“安阳河北士旺公路桥—曹马桥上”为例,运用一维水质模型、湖(库)均匀混合模型进行纳污能力计算.通过增加计算节点,反映各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和确定更加符合实际的综合衰减系数,以确保计算结果更加客观、准确.通过对... 以安阳市重要河段“安阳河北士旺公路桥—曹马桥上”为例,运用一维水质模型、湖(库)均匀混合模型进行纳污能力计算.通过增加计算节点,反映各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和确定更加符合实际的综合衰减系数,以确保计算结果更加客观、准确.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纳污能力计算结果,深入分析影响城市河段纳污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重点探讨城市河段排污口设置、闸坝工程布局等对城市河段纳污能力的影响程度,为城市河段综合整治和减轻或彻底消除城市河段黑臭水体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能力 增加计算节点 不同模型组合运用 归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S-P模型河道降解及纳污能力研究
9
作者 张静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年第6期30-33,共4页
结合改进的S-P模型对朝阳地区河道降解及纳污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改进的S-P模型进行计算,朝阳地区主要污染物降解系数计算误差平均降低12.7%和16.2%。相比于现状年,通过采取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朝阳地区远景年和规划年BOD5纳污... 结合改进的S-P模型对朝阳地区河道降解及纳污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改进的S-P模型进行计算,朝阳地区主要污染物降解系数计算误差平均降低12.7%和16.2%。相比于现状年,通过采取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朝阳地区远景年和规划年BOD5纳污能力提升率为34.9%~75.8%,COD纳污能力提升率为23.4%~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S-P模型 染物降解 计算精度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功能区的水量调控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娜 游进军 +2 位作者 解建仓 贾仰文 牛存稳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6期19-23,28,共6页
以水量水质的联合调控为目标,分析水功能区与水量调控模拟计算单元之间的水量转换关系,改进了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型,提出水功能区与水资源分区计算单元之间的水量排放计算关系,模拟计算出水功能区在不同用水条件下的水量过程。结合... 以水量水质的联合调控为目标,分析水功能区与水量调控模拟计算单元之间的水量转换关系,改进了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型,提出水功能区与水资源分区计算单元之间的水量排放计算关系,模拟计算出水功能区在不同用水条件下的水量过程。结合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分析不同水量调控方案下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为实现水量水质联合模拟和调控奠定计算基础。将模型应用于嫩江流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灵活性和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联合调控 计算单元 水功能区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