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创新界面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新梅 张永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134,共4页
在正确理解有效界面管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建立创新界面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以及界面有效性的构成要素,从界面状态和界面管理效果两个方面,建立了企业创新界面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Q公司创新界面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企业创新界面 有效界面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联盟界面有效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卫 崔范明 张薇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3,共4页
针对知识联盟存在的界面障碍,为改善知识联盟界面管理的效率,首先界定了知识联盟界面有效性的概念,并分析了知识联盟界面有效性的基本特征,建立了知识联盟界面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 针对知识联盟存在的界面障碍,为改善知识联盟界面管理的效率,首先界定了知识联盟界面有效性的概念,并分析了知识联盟界面有效性的基本特征,建立了知识联盟界面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研究。研究表明,知识联盟界面有效性的概念和评价方法将对提高知识联盟界面管理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联盟 界面有效 多级模糊评价 界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界面有效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丰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1,共4页
企业实践及理论研究表明,界面管理对于企业创新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在文献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界面有效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对大连市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一定范围内验证了这一模型。研究发现,只有将创新界面管理... 企业实践及理论研究表明,界面管理对于企业创新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在文献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界面有效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对大连市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一定范围内验证了这一模型。研究发现,只有将创新界面管理与企业战略及市场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管理 界面有效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面有效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丰伟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4,共3页
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界面障碍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为改善企业界面管理的效率,界定了界面有效性的概念并指出了其基本特征和本质,在此基础上,运用和谐分析矩阵对界面有效性进行评价,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界面管理 界面有效 和谐分析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产品开发中企业和顾客认知对界面有效性的影响
5
作者 赖俊明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3,共7页
通过采用Lisre19.2结构方程软件验证企业与顾客认知强度对界面有效性影响模型,分析偏好分层视角下顾客创新性与新产品采用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消费者在特定场景和学习能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外层偏好和学习规则两个因素对间接创新性起作用... 通过采用Lisre19.2结构方程软件验证企业与顾客认知强度对界面有效性影响模型,分析偏好分层视角下顾客创新性与新产品采用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消费者在特定场景和学习能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外层偏好和学习规则两个因素对间接创新性起作用;消费者在前期虽然未获得某一特定领域的新产品信息,但是受到外界环境(如广告、口碑宣传以及社会沟通)的驱使而可能使用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品开发 偏好分层 界面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IV技术表征MOS/SOI界面陷阱能级密度分布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洪利 曾传滨 +3 位作者 刘魁勇 刘刚 罗家俊 韩郑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7,共5页
基于直流电流电压(DCIV)理论和界面陷阱能级U型对称分布模型,可以获取硅界面陷阱在禁带中的分布,即利用沟道界面陷阱引起的界面复合电流与不同源/漏-体正偏电压(Vpn)的函数关系,求出对应每个Vpn的有效界面陷阱面密度(Neff),通过Neff函... 基于直流电流电压(DCIV)理论和界面陷阱能级U型对称分布模型,可以获取硅界面陷阱在禁带中的分布,即利用沟道界面陷阱引起的界面复合电流与不同源/漏-体正偏电压(Vpn)的函数关系,求出对应每个Vpn的有效界面陷阱面密度(Neff),通过Neff函数与求出的每个Neff值作最小二乘拟合,将拟合参数代入界面陷阱能级密度(DIT)函数式,作出DIT的本征分布图。分别对部分耗尽的n MOS/SOI和p MOS/SOI器件进行测试,得到了预期的界面复合电流曲线,并给出了器件界面陷阱能级密度的U型分布图。结果表明,两种器件在禁带中央附近的陷阱能级密度量级均为109cm-2·e V-1,而远离禁带中央的陷阱能级密度量级为1011cm-2·e V-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流电压(DCIV)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绝缘体上硅(MOS/SOI) 有效界面陷阱面密度 最小二乘拟合 U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气水界面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成 孙来喜 +1 位作者 袁京素 杨卫国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2,127,共3页
相当数量的低渗透性气藏,不管有无边底水,生产井常气水同产、气水比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气藏开发效果,其原因是低渗透气藏存在较高的气水过渡带、满足开发要求的有效储层空间分布不精确;传统方法确定的气水界面误差较大,导致气井射孔位置... 相当数量的低渗透性气藏,不管有无边底水,生产井常气水同产、气水比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气藏开发效果,其原因是低渗透气藏存在较高的气水过渡带、满足开发要求的有效储层空间分布不精确;传统方法确定的气水界面误差较大,导致气井射孔位置不尽合理,所以精确预测气水界面位置和有效储层分布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低渗透、气水同产气藏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在非均质条件下,相同含气饱和度界面并非水平面,而呈不规则的起伏面;通过理论分析探讨,综合利用压汞与物性资料形成了一种定量预测气水起伏界面的方法,进而得到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可有效指导气藏的合理高效开发。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毛管力 气水过渡带 气水界面 有效储层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物性对规整填料内气液二相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相鹏 汪蓉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4,共5页
运用商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6.3,建立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VOF方法相结合的CFD分析模型,湍流结构模拟采用RNG k-ε模型,研究了液相物性参数对规整填料内气液二相流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文献实验测试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重... 运用商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6.3,建立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VOF方法相结合的CFD分析模型,湍流结构模拟采用RNG k-ε模型,研究了液相物性参数对规整填料内气液二相流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文献实验测试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重点研究了在一定逆向气流速度条件下液相密度和黏度等物性参数对液膜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析的液相物性参数变化范围内,填料表面均能形成一层稳定的液膜流,气相流场分布也基本一致。液相密度增加,界面液相速度均值增大,沿界面速度值波动幅度降低,填料持液量减小。液相黏度增大,界面液相速度均值减小,持液量增加。2个物性参数改变时,有效界面传质面积均保持在一定值范围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物性 规整填料 气液二相流 持液量 有效界面传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全介质多腔干涉滤光片透射特性的简便方法
9
作者 熊俊 孙寅官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5-65,共1页
光学干涉滤光片的出现给光学领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但是,单腔滤光片的透射曲线并不是理想形状。为此,人们便开始寻找新的能产生矩形带通的干涉滤光片。人们注意到在电子线路中串联的滤波器能得到矩形带通的波形,因而在光学上多个干涉... 光学干涉滤光片的出现给光学领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但是,单腔滤光片的透射曲线并不是理想形状。为此,人们便开始寻找新的能产生矩形带通的干涉滤光片。人们注意到在电子线路中串联的滤波器能得到矩形带通的波形,因而在光学上多个干涉滤光片的串置在一起的组态也引起了注意。早在1952年,Tuner就提出了三半波滤光片。1958年,Smith应用有效界面法首次分析了全介质双半波干涉滤光片。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滤光片 透射特性 全介质 简便方法 矩形带通 多半波滤光片 能量反射率 电子线路 有效界面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晶体-固体-液体结构中IDT的体声波激励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明晰 刘镇清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4,177,共5页
对压电晶体 -固体 (层 ) -液体结构中叉指换能器的体声波激励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引入压电晶体-固体层界面的界面有效介电常数 ,研究了叉指换能器的体声波激励效应与晶体切向、电边界条件及固体层归一化厚度之间的关系。数值分析表... 对压电晶体 -固体 (层 ) -液体结构中叉指换能器的体声波激励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引入压电晶体-固体层界面的界面有效介电常数 ,研究了叉指换能器的体声波激励效应与晶体切向、电边界条件及固体层归一化厚度之间的关系。数值分析表明 ,电边界条件对叉指换能器体声波激励效应的影响可忽略 ;体声波激励效应与压电晶体切向和固体层归一化厚度密切相关 ;通过选择恰当的晶体切向、固体层归一化厚度和慢度 ,叉指换能器仅向液体中激励体声波 ,且可确定出最强体声波激励时的结构参数。文中所得结果 ,为有关液体声传感器结构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声波 叉指换能器 界面有效介电常数 压电晶体-固体层-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coel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dynamic modulus prediction of asphalt concrete with interface effects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满生 高仰明 +2 位作者 李凌林 王利娜 孙志彬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926-933,共8页
A viscoel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predict the dynamic modulus of asphalt concrete (AC)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mperfect interface between asphalt mastic and aggregates on the overall viscoe... A viscoel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predict the dynamic modulus of asphalt concrete (AC)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mperfect interface between asphalt mastic and aggregates on the overall viscoel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AC. The linear spring layer model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interface imperfection. Based on the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the viscoel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y two equivalence processes. The present prediction is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to verify the developed framework.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has the capability to predict the dynamic modulus of AC. Interface effect on the dynamic modulus of AC is discussed using the developed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strength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glob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AC, and that continued improvement in surface fimctionalization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full potential of aggregates reinfor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halt concrete imperfect interfac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MICROMECHAN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