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有效孔隙率变化的淤泥固化土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陶东新 梧松 +3 位作者 刘洪涛 陶敏 王政 詹熠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143,共8页
为了解利用自行研制的水玻璃基固化剂制备的淤泥固化土的渗透性,结合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分析了土体的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特征随固化剂掺量改变的规律;基于有效孔隙理论建立了一维渗透微分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细粒土的常水头... 为了解利用自行研制的水玻璃基固化剂制备的淤泥固化土的渗透性,结合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分析了土体的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特征随固化剂掺量改变的规律;基于有效孔隙理论建立了一维渗透微分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细粒土的常水头渗透性测试方案,将其应用于固化土的渗透性测试中。通过反压饱和和卸载试验,建立有效孔隙率增量与孔隙水压力的函数关系;利用常水头渗透性测试和数值计算获取土体的渗透性参数。通过测试研究了固化土渗透性参数随固化剂掺量改变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量增加,固化土颗粒团块结构和孔隙率均呈增大趋势;固化土初始有效孔隙率n_(0)和起始水力梯度i_(0)单调递减,绝对有效渗透系数k先减小再增大,当掺入比为7%时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固化土 有效孔隙率 反压饱和 绝对有效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状态下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吸收特性
2
作者 张旸 井娟 +4 位作者 赵军 张瑞涛 徐媛 刘雪英 王庆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研究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与正常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的吸收特性,并比较酒石酸唑吡坦在正常和模拟失重大鼠中十二指肠吸收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肠灌流液中酒石酸唑吡坦的含量,计算... 目的研究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与正常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的吸收特性,并比较酒石酸唑吡坦在正常和模拟失重大鼠中十二指肠吸收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肠灌流液中酒石酸唑吡坦的含量,计算有效渗透系数(P_(eff))和吸收速率参数(K_(a))。结果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段的吸收参数与正常SD大鼠吸收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十二指肠P_(eff)和K_(a)均减小。结论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状态下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P_(eff)和K_(a)均小于正常组SD大鼠,因此模拟失重状态会减少酒石酸唑吡坦在SD大鼠十二指肠段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提示机体进入失重环境后需要调整酒石酸唑吡坦服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吡坦 酒石酸 模拟失重 在体单向肠灌流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十二指肠吸收 有效渗透系数 吸收速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