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自吸实验的页岩有效渗透率确定方法 |
曾凡辉
蒋静
马健
郭建春
穆轲帆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含水饱和度和有效应力对致密砂岩有效渗透率的影响 |
游利军
康毅力
陈一健
张浩
尤欢增
邢振辉
谢婷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7
|
|
3
|
基于有效渗透率的单井增产潜力定量评价——以新疆H储气库为例 |
王泉
陈超
李道清
仇鹏
廖伟
张士杰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4
|
欠饱和煤储层气水有效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 |
赵俊龙
汤达祯
许浩
孟艳军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5
|
变开度岩体裂隙多相渗流实验与有效渗透率模型 |
胡冉
钟翰贤
陈益峰
|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6
|
分形毛细管中Reiner-Philippoff非牛顿流体的有效渗透率研究 |
员美娟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
2013 |
9
|
|
7
|
低渗透油藏有效渗透率计算新模型——以珠江口盆地海相低渗透砂岩为例 |
马勇新
雷霄
张乔良
孟令强
|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8
|
基于电缆地层测试资料储层有效渗透率计算方法研究 |
高永德
孙殿强
杨冬
陈鸣
杜超
王世越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9
|
山西不同煤级储层有效渗透率的实验研究 |
王红冬
张正喜
王海生
|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0
|
乍得Bongor盆地花岗岩潜山裂缝型储层有效渗透率计算方法 |
郭海峰
肖坤叶
程晓东
杜业波
杜旭东
倪国辉
李贤兵
计然
|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1
|
相渗透率改进剂FA-RPM的室内研究 |
邱晓惠
张汝生
杨振周
张海波
陈继楠
蒋子龙
|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12
|
大庆长垣不同时期测井解释渗透率变化规律探讨 |
闫伟林
李郑辰
苏洋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
2002 |
10
|
|
13
|
应用全模拟实测相渗透率资料确定储层水饱和度上限值 |
李强
向丹
黄大志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4
|
考虑有机质和无机质差异的多因素耦合页岩渗透率计算模型 |
曹成
郭浩
张亮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5
|
低渗致密砂岩渗透率应力敏感性试验研究 |
肖文联
李闽
赵金洲
郑玲丽
李丽君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9
|
|
16
|
考虑微观效应的致密多孔介质分形渗透率模型 |
吴兵
陈希
田坤
乔向阳
王永科
辛翠平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17
|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 |
何秋轩
阮敏
王志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
2002 |
77
|
|
18
|
河流三角洲沉积的特低渗透油层特征及影响油层物性因素分析 |
宋永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
1986 |
2
|
|
19
|
考虑微观特征的低渗油藏注气能力研究 |
马勇新
张乔良
朱金起
马帅
王鑫
朱润华
|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用试井资料研究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渗流模式及演化特征——以准噶尔盆地火烧山油田为例 |
刘仁强
段永刚
谭锋奇
刘红现
屈怀林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