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注水煤体有效渗流通道结构分形特征核磁共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 1
-
-
作者
杨赫
程卫民
刘震
王文玉
赵大伟
王文迪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9-1286,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0805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604168,No.51934004)
+2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资助项目(No.ZR2018ZA0602)
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No.TS20190935)
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No.SDKDYC190117)。
-
文摘
为定量表征注水煤体有效渗流通道结构变化特征,基于核磁共振试验测试了注水过程中,不同围压及水压作用下煤体孔隙结构特征,并结合分形几何理论对煤体有效渗流通道结构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注水煤体内部孔径分布差异明显,在不同水压及围压影响下,各孔径孔隙体积占比变化明显,大孔体积变化幅度最大为13.72%,其次为过渡孔及中孔分别为8.12%和5.39%,最小的微孔为2.05%。结合T2C测试结果,当孔隙半径大于270 nm时为有效渗流通道,则影响注水煤体渗流特性的孔隙结构主要集中于大孔及中孔尺度内;试验过程中,试验及理论分形维数变化较小,表明煤样在不同承压条件下,渗流通道结构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同时两者相反的变化趋势验证了各自表征意义的不同。
-
关键词
煤层注水
核磁共振试验
有效渗流通道
分形特征
-
Keywords
coal seam water infusion
NMR experiments
effective seepage channel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TU46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