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秋松
张钦礼
+1 位作者
王新民
肖崇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0-1044,共5页
基于室内实验、集料供排平衡理论、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的计算模型.断面积计算模型的核心是有效沉降速度,通过沉降规律分析,提出有效沉降速度为干涉沉降结束时液面下降高度与沉降时间之比.高度计算模型由压缩层、...
基于室内实验、集料供排平衡理论、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的计算模型.断面积计算模型的核心是有效沉降速度,通过沉降规律分析,提出有效沉降速度为干涉沉降结束时液面下降高度与沉降时间之比.高度计算模型由压缩层、沉降层、溢流层、储砂空间和稳定放砂高度组成,核心是压缩层高度计算,应用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压缩层高度和砂浆浓度的关系式.以某矿立式砂仓为例,计算得到立式砂仓直径D为10 m,砂仓高度H为26.5 m.现场试运行结果表明:砂仓底流体积分数可达44%(质量分数69%),溢流水体积分数控制在3%以下,浓缩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
立式砂仓
断面积
有效沉降速度
压缩层
砂仓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磨刀门水道枯季底边界层的泥沙交换过程
2
作者
文丽
任杰
陈子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7,152,共7页
河口底边界层细颗粒泥沙运动往往受边界层内多种尺度的动力过程影响而变得十分复杂。由此,基于座底支架上的ADV与OBS,于2010年枯季在珠江磨刀门水道分别进行大、中、小潮的底边界层观测,对磨刀门水道底边界层湍流动力特征与小尺度泥沙...
河口底边界层细颗粒泥沙运动往往受边界层内多种尺度的动力过程影响而变得十分复杂。由此,基于座底支架上的ADV与OBS,于2010年枯季在珠江磨刀门水道分别进行大、中、小潮的底边界层观测,对磨刀门水道底边界层湍流动力特征与小尺度泥沙交换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悬沙有效沉速、床面切应力与底床侵蚀率的变化范围随着潮差的增大而增大;底床侵蚀率与平均流速变化规律相似,当流速小于0.3 m/s时,侵蚀率基本保持在0.002 kg/m2左右,流速超过此临界值时,床面泥沙发生再悬浮。悬沙和床沙交换过程随着潮差增大而增强,且落潮时段强于涨潮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边界层
泥沙交换
底床侵蚀率
有效沉降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秋松
张钦礼
王新民
肖崇春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飞翼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0-1044,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09B02)
文摘
基于室内实验、集料供排平衡理论、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的计算模型.断面积计算模型的核心是有效沉降速度,通过沉降规律分析,提出有效沉降速度为干涉沉降结束时液面下降高度与沉降时间之比.高度计算模型由压缩层、沉降层、溢流层、储砂空间和稳定放砂高度组成,核心是压缩层高度计算,应用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压缩层高度和砂浆浓度的关系式.以某矿立式砂仓为例,计算得到立式砂仓直径D为10 m,砂仓高度H为26.5 m.现场试运行结果表明:砂仓底流体积分数可达44%(质量分数69%),溢流水体积分数控制在3%以下,浓缩效果良好.
关键词
充填
立式砂仓
断面积
有效沉降速度
压缩层
砂仓高度
Keywords
filling
vertical sand silo
sectional area
effective sedimentation velocity
compression layer
silo height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磨刀门水道枯季底边界层的泥沙交换过程
2
作者
文丽
任杰
陈子燊
机构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7,152,共7页
基金
广东省水利创新研究项目(2011370004209292)
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0lgpy06)
文摘
河口底边界层细颗粒泥沙运动往往受边界层内多种尺度的动力过程影响而变得十分复杂。由此,基于座底支架上的ADV与OBS,于2010年枯季在珠江磨刀门水道分别进行大、中、小潮的底边界层观测,对磨刀门水道底边界层湍流动力特征与小尺度泥沙交换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悬沙有效沉速、床面切应力与底床侵蚀率的变化范围随着潮差的增大而增大;底床侵蚀率与平均流速变化规律相似,当流速小于0.3 m/s时,侵蚀率基本保持在0.002 kg/m2左右,流速超过此临界值时,床面泥沙发生再悬浮。悬沙和床沙交换过程随着潮差增大而增强,且落潮时段强于涨潮时段。
关键词
底边界层
泥沙交换
底床侵蚀率
有效沉降速度
Keywords
bottom boundary layer
sediment exchange
bed erodibility
effective settling velocity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研究及应用
陈秋松
张钦礼
王新民
肖崇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磨刀门水道枯季底边界层的泥沙交换过程
文丽
任杰
陈子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