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有效教学行为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收获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肖敏
张艳宁
谢妮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6,共7页
-
基金
2020年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编号:2020ZD1010)。
-
文摘
基于对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研究生的中高阶学习收获相比男性研究生低,博士研究生的高阶学习收获相比硕士研究生低,人文社科研究生的中阶学习收获相比理工科研究生低;有效教学行为各维度的路径回归均为显著相关,清晰授课的路径回归系数为显著负相关,其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收获起副作用,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和引导学生投入对研究生学习收获为显著正相关。建议教师应开展有效教学行为,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清晰明确的课程教学规划,准确的教学层次目标定位,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及评价,有针对性反馈及指导,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交互交流,加强研究生批评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
关键词
有效教学行为
研究生课程
学习收获
研究生教育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从新课程理念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模式之探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海棠
陈爱忠
-
机构
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年第3期24-27,共4页
-
基金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改后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07YB305)
-
文摘
实现新课程理念向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化,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师教学行为新特征的分析,归纳出教学行为转向的四大趋向,从而提出实现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模式的建议,以期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向前推进。
-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教师
有效教学行为
模式
-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idea
teacher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ior
pattern
-
分类号
G4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研究性教学中有效教学行为的生成
被引量:6
- 3
-
-
作者
赵新平
-
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64,共3页
-
基金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指令性课题<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编号:ZL-13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研究性教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广泛性和全面性等特点。研究性教学对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最集中地体现为师生共同思考提出问题和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在研究性教学中,有效教学行为的生成,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还要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建科学、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有效教学行为
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能力
-
Keywords
research teaching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ior
students' learning
teachers' ability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6
- 4
-
-
作者
赵士果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0-32,共3页
-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海外研修项目基金资助
-
文摘
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是实现有效教学理念的应然路径,也是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新的切入点。近年来有效教学行为研究从教师效能研究中衍生出来成为热点论题,但在其涵义、评价标准和提升策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反思,提出重构有教学行为研究的路径:研究焦点从普适性转向情境性,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研究结果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
-
关键词
有效教师
教师效能
有效教学行为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专科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被引量:6
- 5
-
-
作者
文翠菊
庞冬
路潜
-
机构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0期67-70,共4页
-
文摘
目的比较专科护生实习前对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行为的理想评价及其实习后的实际评价。方法采用临床带教教师有效教学行为问卷(NCTEI)对191名二年级专科护生于实习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前护生对NCTEI5个维度的理想评价从高到低排序为教学能力4.27±0.66、评价4.24±0.67、人际关系4.21±0.70、护理能力4.13±0.65、个性特征4.05±0.71,实习后其实际评价从高到低排序为个性特征4.02±0.19、教学能力4.01±0.15、人际关系4.01±0.23、评价3.98±0.06、护理能力3.93±0.23,除个性特征外,其余4个方面的理想评价显著高于实际评价得分(P<0.05,P<0.01)。前10位教学行为中仅有1项教学行为,护生的理想评价与实际评价之间没有差异(P>0.05);后10位教学行为中有1项教学行为,护生的理想评价与实际评价之间有差异(P<0.01)。结论临床带教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总体得到专科护生的认可,但与护生期望值仍存在差距,应建立健全临床教学相关制度或机制,以进一步改善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行为。
-
关键词
护理
专科
护生
临床带教教师
有效教学行为
评价
-
Keywords
nursing
associate degree
nursing student
clinical teachers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iors
evaluation
-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G424.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