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生反应γp→π-Δ++中的核子激发态
1
作者
朱一鸣
杨富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运用有效拉氏量方法分析LEPS合作组首次发布的关于γp→π-Δ++反应的高精度微分截面和极化观测量Beam asymmetry(Σ)的实验数据。把t道的π和ρ交换,u道的Δ交换,s道的核子N交换以及使光生反应振幅满足规范不变性的推广接触项作为背景...
运用有效拉氏量方法分析LEPS合作组首次发布的关于γp→π-Δ++反应的高精度微分截面和极化观测量Beam asymmetry(Σ)的实验数据。把t道的π和ρ交换,u道的Δ交换,s道的核子N交换以及使光生反应振幅满足规范不变性的推广接触项作为背景项,尝试在s道进一步引入核子激发态交换的贡献以描述此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如果在模型计算中不引入s道核子激发态交换的贡献,背景项的理论计算结果虽然能够大体上描述γp→π-Δ++反应的微分截面的实验数据,但是无法描述极化观测量Σ的实验数据;在s道中引入核子激发态N(1860)5/2+,模型计算结果就能够很好地同时描述LEPS实验组的微分截面和极化观测量Σ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反应
核子激发态
有效拉氏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生反应γp→π-Δ++中的核子激发态
1
作者
朱一鸣
杨富中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75178)资助。
文摘
运用有效拉氏量方法分析LEPS合作组首次发布的关于γp→π-Δ++反应的高精度微分截面和极化观测量Beam asymmetry(Σ)的实验数据。把t道的π和ρ交换,u道的Δ交换,s道的核子N交换以及使光生反应振幅满足规范不变性的推广接触项作为背景项,尝试在s道进一步引入核子激发态交换的贡献以描述此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如果在模型计算中不引入s道核子激发态交换的贡献,背景项的理论计算结果虽然能够大体上描述γp→π-Δ++反应的微分截面的实验数据,但是无法描述极化观测量Σ的实验数据;在s道中引入核子激发态N(1860)5/2+,模型计算结果就能够很好地同时描述LEPS实验组的微分截面和极化观测量Σ的实验数据。
关键词
光生反应
核子激发态
有效拉氏量方法
Keywords
photoproduction reaction
nucleon resonances
effective lagrangian approach
分类号
O572.33 [理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生反应γp→π-Δ++中的核子激发态
朱一鸣
杨富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