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养心通脉方有效成分部位抗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陈清华
莫莉
袁肇凯
黄献平
简维雄
-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1910-1913,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5054100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JJY4014)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4A039)
-
文摘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通脉方各成分部位干预后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在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确定养心通脉方的主要有效成分部位。方法:用垂体后叶素尾静脉注射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空白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总生物碱组、复方苷类组、复方苷元组、复方蛋白组、丹参菲醌组、人参多糖组、复方多糖组、总挥发油组。各组均在灌胃10天后造模,测定大鼠15s、30s、2min、5min、10min的心电图后,颈动脉采血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结果:(1)心电图变化程度:人参多糖、复方多糖、总生物碱、总挥发油、丹参菲醌5个成分具有明显抗心肌缺血的作用(J点位移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而复方蛋白、复方苷元、复方苷类则没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P>0.05);(2)血液流变学及血浆黏度变化:总生物碱、人参多糖、总挥发油均能明显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复方苷元、复方苷类则明显加重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切变率),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苷元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复方苷类组与模型组则无显著性差异;在血浆黏度这一指标则复方苷类组、复方苷元组与模型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丹参菲醌对全血切变率之高切、中切、低切,能够明显改善(高切时与模型组比较P<0.01,中切、低切时与模型组比较P<0.05)。而血浆黏度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方多糖则在中切时有加重指标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且血浆黏度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方蛋白则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参多糖、复方多糖、总生物碱、总挥发油、丹参菲醌5个成分部位,具有对抗由垂体后叶素引发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而复方蛋白、复方苷元、复方苷类则没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
关键词
养心通脉方
有效成分部位
心肌缺血
心电图
血液流变学
-
Keywords
Yangxin Tongmai recipe
effective component parts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electrocardiogram
hemorheology
-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
R54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