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塞新修黄绵土农地有机质分解及土壤有效态养分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香兰 宋才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29-35,共7页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安塞黄绵土中有机质分解及土壤有效态养分变化。其结果是:1.土壤中加入的有机质分解率随温度、湿度升高而增加。其分解表现出快速与慢速两个阶段,各阶段的分解量与有机质的化学组成有关。2.土壤中原有的土壤有...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安塞黄绵土中有机质分解及土壤有效态养分变化。其结果是:1.土壤中加入的有机质分解率随温度、湿度升高而增加。其分解表现出快速与慢速两个阶段,各阶段的分解量与有机质的化学组成有关。2.土壤中原有的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与半衰期成反比。若不向土壤中施加任何有机质,大约18年左右,土壤中原有的有机质贮量要减少一半。3.新加入的有机质分解时,土壤有效态养分增加.但个别有效态稀土元素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绵土 有机质分解 有效态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DTPA浸提法研究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有效态养分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建强 伍海兵 +5 位作者 方海兰 郝冠军 梁晶 王若男 朱丽 王贤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0-917,共8页
采用AB-DTPA浸提剂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研究上海9个中心城区的509个绿地土壤的10种有效态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有效态钾、钙、镁、锰和铁含量丰富;有效态磷、硫和钼普遍缺乏,部分土样有效磷、硫的含量超... 采用AB-DTPA浸提剂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研究上海9个中心城区的509个绿地土壤的10种有效态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有效态钾、钙、镁、锰和铁含量丰富;有效态磷、硫和钼普遍缺乏,部分土样有效磷、硫的含量超标与大量施用有机改良材料有关;有效态锌和铜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累积,有些土样超标。不同时空的绿地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与成土因素和人为活动有关。随着绿地建成年限延长,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铜含量显著增加,但其他养分变化不显著。就上海不同区域而言,杨浦区、闸北区、浦东新区和徐汇区有效态养分含量相对较低;长宁区、静安区和黄浦区有效态养分含量较高;虹口区和杨浦区锌、铜累积程度高。公共绿地与公园土壤养分含量相当;道路绿地的有效态钾、硫、镁显著高于前两者,但有效态锌、铜和铁含量显著低于前两者。随着土壤剖面加深,土壤有效态硫、镁和钼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有效态磷、钾、锰、锌含量稍许降低。AB-DTPA浸提法适用于土壤中大部分有效态养分的快速分析,建议在全国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心城区 绿地土壤 AB-DTPA浸提法 有效态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湖南水稻土有效态微量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建国 张杨珠 +1 位作者 曾希柏 周卫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1-595,共5页
为探明合理施肥和土壤培肥的理论依据,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长期不施肥、单施化肥、施30%有机肥、施60%有机肥共4个处理)对湖南主要水稻土微量养分(有效硼、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定位施肥处理影响不... 为探明合理施肥和土壤培肥的理论依据,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长期不施肥、单施化肥、施30%有机肥、施60%有机肥共4个处理)对湖南主要水稻土微量养分(有效硼、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定位施肥处理影响不同水稻土的微量养分含量,其含量变动趋势及机理因不同土壤而异.相对于长期不施肥处理,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含量的增加是因施肥增加的土壤有机物料使土壤固定态硼、铜、锌活化所致,也因为施肥将硼、铜、锌带入了土壤;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含量的减少是因在单施化肥处理下作物生物量的增加加强了对它们的吸收.有效铁、有效锰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因施用有机肥降低了土壤Eh,也因施用有机肥将铁、锰带入了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含量的减少主要是因土壤pH上升及有机质固定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有效微量养分 水稻土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瑞安市耕作层土壤养分元素有效态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学寅 黄益灵 +2 位作者 全斌斌 林道秀 韩振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3-971,共9页
综合采用地统计学、GIS和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瑞安市耕作层土壤9种养分元素有效态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耕作层土壤碱解氮呈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钼、有效铜和有效锌呈西低东... 综合采用地统计学、GIS和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瑞安市耕作层土壤9种养分元素有效态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耕作层土壤碱解氮呈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钼、有效铜和有效锌呈西低东高的分布趋势,有效磷呈东西高、中间低的分布趋势,有效铁分布均匀;研究区中西部耕作层有效硼较缺乏,东部碱解氮较缺乏,中部有效磷较缺乏,其他地区9种养分元素有效态含量均达到中等以上;半方差函数分析显示有效锰和有效铁为强空间相关性,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效钼、有效铜和有效锌为中等空间相关性,有效硼为弱空间相关性。研究认为,中性或是弱碱性、含盐量较高且阳离子较活跃的土壤环境有利于速效钾和有效硼富集,酸性或弱酸性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有利于碱解氮和有效铁富集;速效钾、有效钼、有效硼、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的控制因素相似,主要受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以及地形地貌等结构性因素和施肥、耕作等随机性因素的双重影响,而碱解氮、有效铁、有效磷和有效锰的含量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以及地形地貌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元素有效含量 空间变异 半方差函数 影响因素 耕作层 瑞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胡椒优势区土壤pH值与养分肥力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祖超 邬华松 +4 位作者 谭乐和 鱼欢 杨建峰 李志刚 唐宏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74-1179,共6页
对海南省胡椒优势区胡椒园土壤分0~20 cm和20~40 cm两层取样,用以研究海南胡椒种植区土壤pH值与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南胡椒优势区土壤pH值在3.76~5.26之间,极强酸土壤占样品总数的54%,强酸土壤占样品总数的46%;约98%胡... 对海南省胡椒优势区胡椒园土壤分0~20 cm和20~40 cm两层取样,用以研究海南胡椒种植区土壤pH值与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南胡椒优势区土壤pH值在3.76~5.26之间,极强酸土壤占样品总数的54%,强酸土壤占样品总数的46%;约98%胡椒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较低含量区间;碱解氮含量有85%在适宜值范围内;有效磷含量有54%低于适宜值范围;约54%胡椒园缺乏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均低于适宜值范围。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岭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养分因子的相关性由强到弱为:速效钾>交换性钙>有机质>交换性镁>碱解氮>有效磷。因此,应该适当增施草木灰、石灰和有机肥,以提高胡椒园土壤pH值和培肥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土壤PH值 有机质 有效态养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岩山地不同生境淡竹蔸根和鞭根氮磷根际效应
6
作者 陈永镇 王光如 +5 位作者 于鸿莹 周利平 张扬 黎祖尧 施建敏 申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7,共9页
【目的】探寻不同生境下石灰岩山地优势种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 Clure蔸根和鞭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供应特征与根际效应差异,为喀斯特生境植物的养分管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石灰岩山地裸岩率的不同划分了连续土(... 【目的】探寻不同生境下石灰岩山地优势种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 Clure蔸根和鞭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供应特征与根际效应差异,为喀斯特生境植物的养分管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石灰岩山地裸岩率的不同划分了连续土(CS)、半连续土(SCS)、零星土(SS)3种生境,对3种生境淡竹林设置样地调查,进行淡竹不同类型根系土壤取样,测定其养分含量及根际效应,分析不同生境下淡竹根系土壤养分含量及根际效应的变化。【结果】1)随着裸岩率的升高,淡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有效磷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以SS生境淡竹蔸根非根际土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最高,分别为(28.10±1.70)、(2.81±0.35)mg/kg;有效磷则以SCS生境鞭根的非根际土含量最高,为(5.97±0.23)mg/kg,不同生境类型土壤铵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2)淡竹铵态氮根际效应随裸岩率的升高呈现由正效应转变为负效应的趋势,分布范围为-6.56%~44.57%。硝态氮根际效应在3种生境中变化趋势与铵态氮相同,分布范围为-35.22%~1.33%。3)蔸根和鞭根土壤有效磷含量及根际效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石灰岩山地淡竹蔸根和鞭根的根际效应无显著差异,但从不同生境淡竹根系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根际效应来看,淡竹具有喜铵厌硝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竹 石灰岩山地 根际效应 土壤有效态养分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中部黑土区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及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佟宝辉 张忠庆 +2 位作者 赵立刚 刘金华 杨靖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143-8146,共4页
[目的]为了找出吉林省中部黑土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空间变异规律,从而为黑土资源的合理利用、黑土退化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方法]对吉林省中部黑土区进行定点采样,对大批量样品进行室内分析。[结果]与休闲黑土及第2次土壤普查进行对比,土... [目的]为了找出吉林省中部黑土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空间变异规律,从而为黑土资源的合理利用、黑土退化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方法]对吉林省中部黑土区进行定点采样,对大批量样品进行室内分析。[结果]与休闲黑土及第2次土壤普查进行对比,土壤中有效态微量营养元素分布产生变化且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有效铁、有效锌、有效锰含量呈现中间地区低、南北两侧地区高的趋势;有效铜含量从南到北呈现降低的趋势。3个地区土壤中有效态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均低于公主岭休闲黑土,土壤中微量元素有减少趋势。吉林省中部黑土中微量元素空间上存在差异,不同元素空间变化规律不同。[结论]适当增加3个地区锌、铜的投入,为吉林省中部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有效态养分 休闲黑土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