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效微生物菌群(EM)制剂中的酵母菌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尊生 华秀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 酵母 株分析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活菌制剂─EM有效微生物群 被引量:4
2
作者 敬红文 孔艳丽 《草食家畜》 1999年第1期35-35,共1页
EM有效微生物群是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等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于二十世纪80年代投放市场的,它是以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一种新型微生物活菌制剂。其主要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10个属80余种微生物组成。... EM有效微生物群是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等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于二十世纪80年代投放市场的,它是以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一种新型微生物活菌制剂。其主要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10个属80余种微生物组成。光合细菌是以光和热为能源,以乳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有效微生物 制剂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加州鲈池塘养殖水质和水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佳雯 聂志娟 +5 位作者 郑兆伟 李士恒 孙毅 邵乃麟 徐钢春 徐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0,共9页
为探究定期添加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养殖水质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在Ⅰ期(4月10号)、Ⅱ期(5月10号)、Ⅲ期(6月10号)和Ⅳ期(7月10号)对实验组(EL)和对照组(L)进行监测,并通过水质理化指标、16S ... 为探究定期添加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养殖水质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在Ⅰ期(4月10号)、Ⅱ期(5月10号)、Ⅲ期(6月10号)和Ⅳ期(7月10号)对实验组(EL)和对照组(L)进行监测,并通过水质理化指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每个时期的水质和菌群结构。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池塘中在Ⅲ期亚硝酸氮含量显著降低了0.18 mg/L;实验期水体主要优势菌门为拟杆菌、变形菌、放线菌、蓝细菌等,其中拟杆菌为实验组在Ⅲ期和Ⅳ期的丰度最高菌,丰度分别为42.07%、38.52%,而对照组在Ⅲ期和Ⅳ期丰度最高菌为放线菌,丰度分别为71.83%、31.37%;蓝细菌在实验组的养殖前期丰度较大,但在后期(Ⅲ期和Ⅳ期)丰度小于1%,而对照组在整个采样期,蓝细菌丰度都大于1%;在Ⅲ期和Ⅳ期,实验组水体中分支杆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d指数显示,实验组在Ⅰ期(4月份)多样性pd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Ⅲ期(7月份)的多样性pd指数及其显著高于对照组。PCoA和聚类结果显示,在养殖实验后期(Ⅲ期和Ⅳ期)实验组相比较于对照组,距离更近,样品间重叠,并聚为一类。分析表明,添加EM菌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改变养殖水体的菌群结构,增加水体菌群多样性,减少病原菌的丰度,对蓝藻有一定的控制和抑制效应,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系统稳定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结构 高通量测序 水质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群(EM)对饲料pH值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55
4
作者 王旭明 倪永珍 +2 位作者 李维炯 陈宗泽 袁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研究了 EM发酵饲料中 p H值及饲料营养的变化。结果表明 :EM对饲料具有明显的酸化作用 ,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 ;饲料经 EM发酵 4 d后 ,营养价值有所提高。扣除“浓缩效应”后 ,粗蛋白、NDF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P>0 .0 5 ) ,ADF含量下降了... 研究了 EM发酵饲料中 p H值及饲料营养的变化。结果表明 :EM对饲料具有明显的酸化作用 ,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 ;饲料经 EM发酵 4 d后 ,营养价值有所提高。扣除“浓缩效应”后 ,粗蛋白、NDF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P>0 .0 5 ) ,ADF含量下降了 10 .0 6 % (P<0 .0 5 ) ,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 8.87% ,限制性赖氨酸提高了 10 .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 em 饲料 PH值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群(EM)抑藻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平 吴晓芙 +1 位作者 李科林 胡曰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8,59,共6页
通过细胞液体培养系统地考察了有效微生物群(EM)对3种常见"水华"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EM能显著抑制衣藻、四尾栅裂藻和盘星藻的生长,培养7d时,3种藻类生物量平均降低率分别达46 80%,99 07%和97 17%;... 通过细胞液体培养系统地考察了有效微生物群(EM)对3种常见"水华"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EM能显著抑制衣藻、四尾栅裂藻和盘星藻的生长,培养7d时,3种藻类生物量平均降低率分别达46 80%,99 07%和97 17%;培养温度、培养时间、EM投加量及培养基pH等对EM的抑藻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EM发挥良好抑藻作用(绿藻)的适宜条件: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5d,EM投加量(V(EM)∶V(源水))为1∶1000~1∶10000,培养基pH为6 0~8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em) 藻类 抑藻作用 降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富营养化源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王平 吴晓芙 +1 位作者 李科林 胡曰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43,共5页
初试条件下系统地考察了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南水塘藻型富营养化源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容器中按V(EM)∶V(源水)为1∶10000的比例投加EM菌液并辅以低速间歇式曝气处理8~9d,藻类生物量得到明显控制,水样叶绿素a,TN,TP及CODCr去除率分别... 初试条件下系统地考察了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南水塘藻型富营养化源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容器中按V(EM)∶V(源水)为1∶10000的比例投加EM菌液并辅以低速间歇式曝气处理8~9d,藻类生物量得到明显控制,水样叶绿素a,TN,TP及CODCr去除率分别达90 49%,45 25%,55 48%及82 37%,出水水质接近国家地表Ⅳ类水质标准。处理过程中,水样pH与电导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应属2个独立的因子体系;EM微生物可改变源水氮磷营养盐水平及藻类生物量与氮 磷质量分数的相关性,成为影响或抑制藻类生长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em) 富营养化源水 藻类生物 去除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有效微生物菌群进行鸡粪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庆康 王志明 +4 位作者 袁灿生 吴雷 张永春 刘海琴 潘玉梅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7-220,共4页
在实验室和生产场地进行了有效微生物菌群处理鸡粪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菌群能大幅度减少鸡粪臭味、氨味,使鸡粪保存较多有效养分和具有较高生物活性,肥效好。有效微生物菌群处理鸡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采用自研有效微生... 在实验室和生产场地进行了有效微生物菌群处理鸡粪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菌群能大幅度减少鸡粪臭味、氨味,使鸡粪保存较多有效养分和具有较高生物活性,肥效好。有效微生物菌群处理鸡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采用自研有效微生物菌群,发酵鸡粪含水量 50%,有效微生物菌群的发酵浓度 3.5%— 5.0% ,发酵温度 25℃以上,发酵时间3—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 鸡粪 发酵技术 有机废弃物 畜禽粪便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菌群对养虾水体细菌生态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黄永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4-48,共5页
研究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养虾水体中异养细菌、弧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殖池中添加EM,对水体中的异养细菌、弧菌、光合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实验组异养细菌数量比传统对照池减少40.... 研究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养虾水体中异养细菌、弧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殖池中添加EM,对水体中的异养细菌、弧菌、光合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实验组异养细菌数量比传统对照池减少40.0%,弧菌数量减少7.8%,光合细菌数量增加98.2%,放线菌数量增加99.2%。EM能改良水质条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溶解氧提高11.0%,COD降低8.0%,氨氮含量降低20.7%,亚硝酸氮含量降低10.0%。另外,实验组对虾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23.08%,饵料系数下降9.4%,利润提高了1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em) 斑节对虾 对虾养殖 水质改良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群(EM)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术 戴俊英 +2 位作者 王伯伦 顾宜晴 王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500倍液EM浸种和250倍液EM秧苗喷施 ,是目前水稻生产上最为理想的使用方法 ,能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α -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秧苗素质好。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 em 水稻 秧苗素质 发芽势 发芽率 Α-淀粉酶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酶活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有益微生物菌群)调节蟹池水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刚 张彤晴 +1 位作者 朱清顺 刘勃 《水产养殖》 CAS 2003年第3期36-38,共3页
本文针对目前河蟹池塘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养殖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河蟹品质和食用安全性的问题,探讨在河蟹养殖过程中采用EM(有益微生物菌群),调节池塘水质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测定了池塘水化学因子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变化的原因,... 本文针对目前河蟹池塘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养殖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河蟹品质和食用安全性的问题,探讨在河蟹养殖过程中采用EM(有益微生物菌群),调节池塘水质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测定了池塘水化学因子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变化的原因,为河蟹养殖过程中有效调节池塘水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有益微生物 养殖池 水质调节试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群(EM)对绿磺隆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亚光 郑旭含 胡亚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56-360,共5页
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了有效微生物群(EM)对土壤和水中绿磺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初始浓度的绿磺隆降解曲线在第10天以前都表现出较大的斜率,说明降解速度较快;土壤中添加EM的降解作用随着绿磺隆初始浓度的提高而增强,绿磺隆... 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了有效微生物群(EM)对土壤和水中绿磺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初始浓度的绿磺隆降解曲线在第10天以前都表现出较大的斜率,说明降解速度较快;土壤中添加EM的降解作用随着绿磺隆初始浓度的提高而增强,绿磺隆初始浓度由低到高的不同处理,其第35天的残留浓度依次比对照低0.017,0.808,3.769μg·kg^(-1);在绿磺隆初始浓度相同的处理中,加大EM的剂量,也会使绿磺隆的降解率有所提高。此外,EM对水中绿磺隆的降解规律与土壤中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em) 绿磺隆 微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群(EM)发酵稻壳饲料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忙利 张兆顺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15-16,共2页
本研究通过测量EM发酵组和对照组pH值变化、EM发酵饲料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异和第8天发酵饲料中粗蛋白粗纤维变化。旨在说明有效微生物群(EM)发酵稻壳的优点。实验表明:实验末期(6~8d)时,EM发酵稻壳的温度基本恒定在40℃-45℃之... 本研究通过测量EM发酵组和对照组pH值变化、EM发酵饲料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异和第8天发酵饲料中粗蛋白粗纤维变化。旨在说明有效微生物群(EM)发酵稻壳的优点。实验表明:实验末期(6~8d)时,EM发酵稻壳的温度基本恒定在40℃-45℃之间;实验组pH下降到4.5以下,对照组pH在5.0以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粗蛋白提高了2.21%,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粗纤维降低了8.60%,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 em 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群EM在草食家畜上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玉成 刘瑞生 《草食家畜》 2010年第4期7-10,共4页
文章概述了有效微生物群EM的组成、使用方式、作用机理、在草食家畜上的研究与应用和影响作用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 em 草食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菌群在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朝霞 曹理 李国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21-23,54,共4页
农业生产中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结构退化、养分锐减、微生物丰度降低、土地生产力低下及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结近年来有效微生物菌群在种植业、养殖业及污染物... 农业生产中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结构退化、养分锐减、微生物丰度降低、土地生产力低下及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结近年来有效微生物菌群在种植业、养殖业及污染物处理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旨在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 农业生产 种植业 养殖业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群(EM)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娇 金虹 《辽宁畜牧兽医》 1998年第6期31-32,共2页
EM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更有生物意义,并能有效地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微生物群。这一微生物群是日本比嘉照夫教授,将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5科、10属80多种微生物采用特种技术复合培养而成。活菌数1亿/毫升;pH值... EM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更有生物意义,并能有效地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微生物群。这一微生物群是日本比嘉照夫教授,将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5科、10属80多种微生物采用特种技术复合培养而成。活菌数1亿/毫升;pH值3.0~5.0。 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有效微生物 em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有效微生物群)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长平 《四川农业科技》 1997年第6期20-23,共4页
EM(有效微生物群)的研究综述杨长平(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雅安625014)传统农业已无法应付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两大挑战。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科技工作者为此作了种种不懈地努力和探索,以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整... EM(有效微生物群)的研究综述杨长平(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雅安625014)传统农业已无法应付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两大挑战。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科技工作者为此作了种种不懈地努力和探索,以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整个人类社会也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饲料添加剂 有效微生物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M有效微生物群制剂饲喂猪的助长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平 《畜禽业》 2000年第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em有效微生物制剂 饲喂 生长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群EM在肉鸡养殖业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单冬丽 《家禽科学》 2013年第4期49-54,共6页
EM是英文Effective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群)的缩写,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成功。有效微生物群EM是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以及发酵系列的丝状菌等5科10属80余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多功... EM是英文Effective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群)的缩写,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成功。有效微生物群EM是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以及发酵系列的丝状菌等5科10属80余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多功能菌群。2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有效微生物群EM在促进畜禽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清除粪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已经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我国从1991年开始引进有效微生物群EM生物技术,经过大量试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微生物群EM在肉鸡养殖业上的研究与应用,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 em生物技术 肉鸡养殖业 试验应用 光合细 功能 畜禽生长 抗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M有效微生物群制剂预防鸡白痢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平 《畜禽业》 2000年第7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鸡白痢病 预防 em有效微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群(EM)中抑藻酵母及其活性物质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秋雯 王志平 +2 位作者 于晓娟 丁丛 蔡伟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33-2038,共6页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有效微生物群(EM)中富集出酵母菌,通过向对数增长期的混合藻液中加入酵母菌、葡萄糖、酵母菌+葡萄糖、经酵母菌发酵除菌后的葡萄糖溶液分别考察了其对水华藻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混合酵母菌自身对于水华藻没有抑制作...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有效微生物群(EM)中富集出酵母菌,通过向对数增长期的混合藻液中加入酵母菌、葡萄糖、酵母菌+葡萄糖、经酵母菌发酵除菌后的葡萄糖溶液分别考察了其对水华藻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混合酵母菌自身对于水华藻没有抑制作用,单独添加葡萄糖的水华藻甚至出现快速增殖;而在添加葡萄糖+酵母菌或酵母菌发酵液的实验中水华藻近似被完全抑制,最大抑制率达97%。据此可知,抑制水华藻增殖的并非酵母菌自身,而是具有高热稳定性的胞外分泌物。HPLC-SEC与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酵母菌发酵液中含有明显的芳环类羧酸及蛋白质物质,但由于其在高温灭菌后仍有良好的抑藻活性,因而进一步确定其抑藻活性物质为含苯环的有机酸。此外,依据对实验中水华藻细胞形态的显微镜观察,该酸性胞外物可能是通过破坏藻细胞的叶绿体结构来达到抑藻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em) 酵母 胞外分泌物 水华藻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