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态本构模型的土体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宏儒 胡再强 +1 位作者 陈存礼 谢定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3-510,共8页
通过对现有土体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有效应力物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能够全面反应饱和土体的应力应变非线性、硬化性、剪切胀缩性和压密回胀性、应力路径相关性以及球应力和偏应力与变形的耦合性等主要特征的... 通过对现有土体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有效应力物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能够全面反应饱和土体的应力应变非线性、硬化性、剪切胀缩性和压密回胀性、应力路径相关性以及球应力和偏应力与变形的耦合性等主要特征的有效应力物态动本构关系。其次,以动力固结理论和瞬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该本构关系引入到以动力反应与动力固结相耦合、静应力和动应力变化相耦合,孔压产生、扩散和消散相耦合、能够较全面反映动力作用下土体应力应变反应的真实过程为特点的三维瞬态动力方程组,形成了饱和砂土体有效应力物态地震反应分析的完整理论体系。最后,开发了新的动力固结三维有限元分析程序,通过对一个饱和路基的计算和分析,不仅得到了合理的土体动力性状,而且验证了该分析方法与程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物态动本构关系 瞬态动力 地震反应分析 耦合分析 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李宏儒 胡再强 +1 位作者 陈存礼 谢定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9-206,共8页
【目的】比较土体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的优劣,并指出其研究发展的方向。【方法】以动力固结理论和瞬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物态本构模型引入到动力反应与动力固结相耦合、静应力和动应力变化相耦合、孔压的产生、扩散与消散相耦合的瞬态动... 【目的】比较土体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的优劣,并指出其研究发展的方向。【方法】以动力固结理论和瞬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物态本构模型引入到动力反应与动力固结相耦合、静应力和动应力变化相耦合、孔压的产生、扩散与消散相耦合的瞬态动力固结方程中,以砂土路基作为数值分析对象,比较了物态本构模型、孔压模型和等效粘弹性分析孔压特性和残余变形特性的差异。【结果】基于孔压模型的等效粘弹性土体动力反应分析是一个平均过程,体现不出某一时刻土体的实际性态,而基于物态本构模型的瞬态动力反应分析反映了孔压的瞬态变化的波动,体现了土体任意时刻的真实性态。【结论】以动力固结和瞬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反应地震过程中,土体物态变化的动力反应分析方法将动力反应与动力固结耦合在一起,能够真正地反映实际土体的真实性态,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反应 非线性 孔压模型 有效应力物态本构关系 瞬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液化地基上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特征有效应力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龙慧 陈国兴 庄海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31-1737,共7页
采用Byrne简化的Martin-Finn振动孔压增量模型描述土体的液化特性,采用Davidenkov黏弹性本构模型描述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可液化地基-地铁车站结构非线性静、动力耦合相互作用的二维分析模型,采用动力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对可液化地基... 采用Byrne简化的Martin-Finn振动孔压增量模型描述土体的液化特性,采用Davidenkov黏弹性本构模型描述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可液化地基-地铁车站结构非线性静、动力耦合相互作用的二维分析模型,采用动力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对可液化地基上两层三跨岛式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动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动力总应力方法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地铁车站结构两侧及底部邻近位置的土体较易液化,地基土的液化对地下结构邻近地表的加速度反应有明显的影响,且在地基土液化的影响下地下结构有明显上浮的趋势,并呈现出中部上凸的变形特征,地下结构的破坏型式为上层顶板和底板两端的受拉破坏、下层底板边跨跨中的上拱弯曲破坏、中柱的受压破坏、侧墙底端的弯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结构 地震破坏机制 可液化地基 动力有效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液化地基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特征简化有效应力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凯 王秋哲 +2 位作者 王彦臻 庄海洋 陈国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9-46,共8页
采用适宜于将一维应力-应变关系向三维空间扩展的等效剪应变算法和加卸载判据,构造了三维应力空间中的Davidenkov本构模型;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以及对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剪切引起的不可逆性体应变的数学描述,建立了一个可描述可液化... 采用适宜于将一维应力-应变关系向三维空间扩展的等效剪应变算法和加卸载判据,构造了三维应力空间中的Davidenkov本构模型;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以及对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剪切引起的不可逆性体应变的数学描述,建立了一个可描述可液化地基中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的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基于FLAC3D软件平台,实现了该有效应力算法,适用于二维和三维可液化场地土-地下结构体系非线性地震效应分析。采用不同模型对饱和砂土不排水循环扭剪试验进行了模拟,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循环直剪试验结果建立的修正Byrne模型,该方法可以更为合理表征复杂动应力路径下饱和砂土的孔压发展规律及液化过程。类似地,进一步分析了某可液化地基中隧道周围场地地震反应规律,探究了可液化地基-地下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地震波垂直向上传播引起远场土体保持正应力不变条件下规则的往复水平剪应力,当地震波传播至在土-结构接触界面时发生反射与透射现象,结构周围土体处于往复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剪切状态,显著加大了结构孔压的累积速度和液化区域。采用修正Byrne模型可以较好预测远场的动力响应,却低估了结构周围场地的超孔压累积速度和液化区域,该方法能够较好反映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周围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场地 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 有效应力分析方法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库区水位下坝基地震液化的有效应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夏志凡 叶冠林 +2 位作者 王建华 叶斌 张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采用基于有效应力的完全耦合动力分析方法和Cyclic mobility动力本构模型,以某水库大坝作为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在设计水位和死水位情况下坝基的地震液化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Cyclic mobility本构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饱和砂土的液化.... 采用基于有效应力的完全耦合动力分析方法和Cyclic mobility动力本构模型,以某水库大坝作为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在设计水位和死水位情况下坝基的地震液化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Cyclic mobility本构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饱和砂土的液化.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死水位情况下坝基的液化区域较设计水位情况下减少,但由液化所引起的上游变形明显增大,因此设计时需要对此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 液化 交变移动性 有效应力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C简支梁桥有效预应力识别的BP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卜建清 王海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4-159,共6页
为了识别直线偏心预应力作用下PRC简支梁桥的有效预应力,提出一种基于简支梁桥模态频率和动力响应的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模型,由MATLAB编程计算不同预应力水平对应的PRC简支梁的模态频率和动力响应,利用计算得到的模态频... 为了识别直线偏心预应力作用下PRC简支梁桥的有效预应力,提出一种基于简支梁桥模态频率和动力响应的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模型,由MATLAB编程计算不同预应力水平对应的PRC简支梁的模态频率和动力响应,利用计算得到的模态频率和动力响应识别简支梁桥的有效预应力。构建3层BP网络,通过14组训练样本的训练,网络展示了良好的收敛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网络表现出很强的回想记忆能力和内插能力,且对样本噪声的适应性比较强,识别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方便地识别简支梁桥的有效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 有效应力 识别 BP神经网络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弱耦合有效应力分析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凯 夏高旭 +3 位作者 王彦臻 赵丁凤 庄海洋 陈国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1-869,I0005,I0006,共11页
地震波传播至土-结构接触界面时会发生反射与透射现象,结构周围土体处于往复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的三维循环剪切状态。采用三维等效剪应变算法和加卸载判据将一维Davidenkov非线性滞回模型与剪切-体积应变耦合的孔压增量模型拓展至三... 地震波传播至土-结构接触界面时会发生反射与透射现象,结构周围土体处于往复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的三维循环剪切状态。采用三维等效剪应变算法和加卸载判据将一维Davidenkov非线性滞回模型与剪切-体积应变耦合的孔压增量模型拓展至三维应力空间。考虑循环加载过程中土骨架循环刚度退化与超静孔隙水压力增长的耦合关系,建立了三维应力空间中的弱耦合有效应力分析法。基于ABAQUS显式求解器,实现了该有效应力算法,可应用于大型三维可液化场地中的土-地下结构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针对已完成可液化场地三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试验开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累积导致土的性状变化显著影响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得到的土-结构接触界面能量聚焦时刻以及该时刻对应的瞬时卓越频率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提出的三维弱耦合有效应力法能较为理想地反映振动台试验中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土骨架有效应力水平显著影响超孔压比的发展规律,振动台不完备的密度相似比设计会造成模型结构周围地基土与原型的超孔压比分布规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场地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弱耦合有效应力分析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静、动力分析
8
作者 种迅 孟少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2期13-16,31,共5页
目前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理解多是基于单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或振动台试验。然而,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机制和薄弱部位与单跨框架结构不尽相同。本文分别采用弹塑性动、静力分析方法(时程分析方... 目前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理解多是基于单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或振动台试验。然而,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机制和薄弱部位与单跨框架结构不尽相同。本文分别采用弹塑性动、静力分析方法(时程分析方法、Pushover分析方法)对一榀多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屈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对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验证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弹塑性 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Pushover分析 多层多跨 动力分析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时程分析方法 抗震能力 振动台试验 薄弱部位 耗能机制 静力分析 分析结果 可靠性 单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固结及动力固结有效应力法在FEPG中的实现
9
作者 郁章涛 马怀发 党发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5,138,共5页
针对有效应力法应用于饱和土体动力反应分析时扩展性不强的缺陷,从D’Alembert-Lagrange原理出发,结合有效应力原理和渗流连续性条件,给出饱和砂土的动力固结耦合方程及相应增量方程的弱解形式。根据有限元语言的语法规则,分别编写静力... 针对有效应力法应用于饱和土体动力反应分析时扩展性不强的缺陷,从D’Alembert-Lagrange原理出发,结合有效应力原理和渗流连续性条件,给出饱和砂土的动力固结耦合方程及相应增量方程的弱解形式。根据有限元语言的语法规则,分别编写静力固结问题和动力固结问题的脚本文件,由有限元程序自动生成系统(FEPG)生成FORTRAN源程序,且对等效刚度阵进行了对角线归一化处理,并编写了相应子程序。算例分析表明,所开发的程序正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动力固结 有效应力 孔隙水压力 FE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地震波作用下地下结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国胜兵 王明洋 +1 位作者 赵跃堂 罗昆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4期137-142,共6页
爆炸地震波荷载类似于天然地震波荷载,但又不完全相同。基于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法,运用二维显式有限差分程序FLAC对地下结构在竖向和水平爆炸地震波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分析。编制了周围土体介质分析模型的程序模块并与FLAC接口... 爆炸地震波荷载类似于天然地震波荷载,但又不完全相同。基于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法,运用二维显式有限差分程序FLAC对地下结构在竖向和水平爆炸地震波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分析。编制了周围土体介质分析模型的程序模块并与FLAC接口。考虑了水平和竖向爆炸地震波荷载对地下结构的耦合效应,得出了一些定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竖向 荷载 动力响应 土体 FLAC 有效应力 爆炸地震波 类似 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核电站取水导流堤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杰 王桂萱 郑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2-417,共6页
将土体简化为Hardin-Drnevich等效线性模型,运用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得到SL1和SL2地震动作用下某核电导流堤的稳定安全系数、液化区分布以及震后残余变形。分别采用整个地震过程中的最小安全系数和最小平均安全系数评价了导流堤的稳定... 将土体简化为Hardin-Drnevich等效线性模型,运用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得到SL1和SL2地震动作用下某核电导流堤的稳定安全系数、液化区分布以及震后残余变形。分别采用整个地震过程中的最小安全系数和最小平均安全系数评价了导流堤的稳定性,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SL1地震动作用下,导流堤地基砂土液化范围较小,不会影响导流堤结构的正常使用;SL2地震动作用下,导流堤地基土层中的砂土发生了大面积的液化,导流堤发生了较大的变形,但不至于使导流堤整体向渠心滑移,不会影响到核电厂的安全用水。本文成果对类似工程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堤 动力响应 有效应力 砂土液化 残余变形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态本构模型的路基动力反应分析
12
作者 李宏儒 胡再强 +1 位作者 陈存礼 谢定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069-1074,共6页
以动力固结理论和瞬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有效应力物态动本构关系引入到以动力反应与动力固结相耦合、静应力与动应力变化相耦合、孔压的产生、扩散和消散相耦合的动力三维瞬态动力学基本方程组中,形成了饱和土体有效应力物态地震反应... 以动力固结理论和瞬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有效应力物态动本构关系引入到以动力反应与动力固结相耦合、静应力与动应力变化相耦合、孔压的产生、扩散和消散相耦合的动力三维瞬态动力学基本方程组中,形成了饱和土体有效应力物态地震反应分析的完整理论体系。利用有限元法对饱和路基进行了瞬态地震反应分析,较好地反映了土体在震动过程中剪胀、剪缩的实际性态,比以往引进孔压模型和静.动交替分析计算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 物态动本构关系 瞬态动力 地震反应分析 耦合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艳美 张鸿儒 张旭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从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机理、抗液化性能判别方法、动力分析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 绍和分析。结果表明,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碎石桩的加密效应和排水效应方面。对水平剪应力分担情况的研究相对较少 碎石桩复合... 从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机理、抗液化性能判别方法、动力分析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 绍和分析。结果表明,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碎石桩的加密效应和排水效应方面。对水平剪应力分担情况的研究相对较少 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效果判别方法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目前,动力分析方法基本上以粘弹性理论为基础,应加强弹塑性及 粘弹塑性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桩复合地基 动力分析 抗液化性能 有效应力 粘弹塑性 应力 液化机理 粘弹性理论 判别方法 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水沟尾矿坝加高稳定性及液化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红珠 王来贵 陈殿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7-701,共5页
目的评价尾矿库加高扩容后坝的稳定性.方法依钻孔资料,结合加高设计方案,建立尾矿坝地质模型.对洪水及地震作用双重工况下,应用有效应力原理进行了尾矿坝渗流稳定性、静力稳定性和动力稳定性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浸润线没有从坝坡出溢,渗... 目的评价尾矿库加高扩容后坝的稳定性.方法依钻孔资料,结合加高设计方案,建立尾矿坝地质模型.对洪水及地震作用双重工况下,应用有效应力原理进行了尾矿坝渗流稳定性、静力稳定性和动力稳定性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浸润线没有从坝坡出溢,渗流稳定.从坝体动力反应及液化结果得出该坝动力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结论有效应力原理对尾矿坝在渗流、静力及动力稳定性评价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类似的尾矿坝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地质模型 应力 有效应力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核电站导流堤地基液化及地震永久变形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杰 郑洋 +1 位作者 王桂萱 周金领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376-380,共5页
在地震反应分析中常采用总应力分析法,但总应力法没有考虑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和液化随时间的发展过程。基于二维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结合Biot动力固结理论,采用自行开发的有效应力动力分析程序对某核电站导流堤地基进行液化分析,给... 在地震反应分析中常采用总应力分析法,但总应力法没有考虑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和液化随时间的发展过程。基于二维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结合Biot动力固结理论,采用自行开发的有效应力动力分析程序对某核电站导流堤地基进行液化分析,给出在地震作用下砂土层的液化范围,并计算出永久变形。所得结论可以给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堤 动力分析 有效应力 液化 永久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填海造地护岸结构地基砂土液化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桂萱 赵思思 赵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5-222,共8页
某填海造地工程护岸区地基中含有大面积易液化的砂土层,直接威胁着场区的整体稳定。在护岸区取代表性断面,对其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分别采用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在两种地震波作用下对地基中的砂土层进行液化判别,给出了地震作用下砂... 某填海造地工程护岸区地基中含有大面积易液化的砂土层,直接威胁着场区的整体稳定。在护岸区取代表性断面,对其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分别采用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在两种地震波作用下对地基中的砂土层进行液化判别,给出了地震作用下砂土层的液化范围,其中有效应力法采用了孔压-应力和孔压-应变两种模型。通过将两种方法液化判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结论,可以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分析 应力 有效应力 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中地下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美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8-21,共4页
基于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法,对爆炸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与地下建筑结构相互作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考虑三角型荷载不同升压时间对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得出了结构顶板中部上表面。
关键词 饱和土 地下建筑结构 动力响应 爆炸荷载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动力学试验与计算研究
18
作者 潘恕 常向前 +1 位作者 沈凤生 李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32-33,共2页
以自行研制的大型电液伺服粗粒土动静三轴试验仪为工具,对砂砾石、掺砾土两种粗粒土的试验资料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供动力分析使用的振动孔隙水压力和残余应变数学模型。考虑初始剪应力影响,归纳了指数函数型表达的超静孔压增长... 以自行研制的大型电液伺服粗粒土动静三轴试验仪为工具,对砂砾石、掺砾土两种粗粒土的试验资料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供动力分析使用的振动孔隙水压力和残余应变数学模型。考虑初始剪应力影响,归纳了指数函数型表达的超静孔压增长规律和残余剪切变形规律。在三维有效应力有限元法中,运用上述模型对地基土的地震反应进行分析,不但可模拟土体孔压和永久变形在地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而且能够对地震过后一段时间的变化进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 试验 数学模型 有效应力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坝和尾矿坝抗震分析的新进展
19
作者 徐志英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89年第3期28-43,共16页
本文较详细地评述了近年来土石坝(包括尾矿坝)动力分析的进展情况。首先回顾了土石坝动力分析的历史,指出土石坝动力分析经历了一个由一维剪切梁分析到三维有限元分析、由线弹性到非线性弹塑性、由总应力法到有效应力法的发展阶段。然... 本文较详细地评述了近年来土石坝(包括尾矿坝)动力分析的进展情况。首先回顾了土石坝动力分析的历史,指出土石坝动力分析经历了一个由一维剪切梁分析到三维有限元分析、由线弹性到非线性弹塑性、由总应力法到有效应力法的发展阶段。然后分下列4个代表性方面较详细地阐述其新进展、(1)土石坝剪切楔理论动力分析的新进展;(2)拟静力法抗震分析的新进展;(3)非线性有效应力动力分析的进展;(4)土石坝三维有效应力动力分析的进展。最后对土石坝动力分析的现状和展望发表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抗震 动力分析 地震工程 剪切梁法 有限元法 有效应力 拟静力法 非线性 弹塑性 孔隙水压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基坑爆破邻近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特征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长红 朱斌 +1 位作者 蒋楠 于洋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3,共9页
保证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时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地铁某车站基坑爆破开挖工程为依托,选取邻近典型的三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并结合现场爆破监测数据,分析地铁车站基坑爆破邻近框架结构的动力... 保证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时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地铁某车站基坑爆破开挖工程为依托,选取邻近典型的三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并结合现场爆破监测数据,分析地铁车站基坑爆破邻近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征,以此评价其结构安全性。结果表明:数值模型计算得到的峰值振动速度以及振动主频率特征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差异较小,说明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合理;在基坑爆破振动作用下,该框架结构的振动响应以竖直方向振动为主,且振动最大的点出现在距离爆源较近的柱脚位置;该框架结构的动应力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沿宽度方向呈现出震荡变化的趋势,其v-mises有效应力较大的位置为靠近爆源的位置;该框架结构单元的爆破峰值振动速度在安全控制范围以内,结构单元的v-mises有效应力远小于抗拉强度标准值,该框架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基坑爆破 邻近框架结构 动力响应 振动速度 有效应力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