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律援助中的有效辩护——基于法律援助与委托辩护的对比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程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法律援助与委托辩护在发生基础与价值导向上存在根本差异,因此有效辩护的侧重及实现亦有所不同,应分别探讨。委托辩护以民事合同为基础,以利益为导向,其中有效辩护的界定应是“令委托人满意的辩护”,在信息公开的条件下依靠市场自发调... 法律援助与委托辩护在发生基础与价值导向上存在根本差异,因此有效辩护的侧重及实现亦有所不同,应分别探讨。委托辩护以民事合同为基础,以利益为导向,其中有效辩护的界定应是“令委托人满意的辩护”,在信息公开的条件下依靠市场自发调节可以实现。法律援助是以政府指派为基础,以义务为导向,其中的有效辩护应界定为“尽职尽责的辩护”,实现路径需依靠政府的有效监管,并对法律援助相关制度予以进一步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 有效辩护 值班律师 公设辩护人 有效帮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死刑程序中的有效律师帮助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栋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9-153,共5页
时至今日,美国宪法第六条修正案规定的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仍然是死刑案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这不仅是由于死刑案件既有定罪程序,又有量刑程序,还涉及赦免等多方面问题的特殊复杂性,且由于得到律师帮助的权利被认为是居于面对死刑的... 时至今日,美国宪法第六条修正案规定的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仍然是死刑案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这不仅是由于死刑案件既有定罪程序,又有量刑程序,还涉及赦免等多方面问题的特殊复杂性,且由于得到律师帮助的权利被认为是居于面对死刑的被告人的所有权利的核心。以我国死刑案件中的法律援助制度为例,既没有明确对律师资质的要求,又缺乏对其职业行为的明晰的衡量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律师的不尽职行为在我国并没有成为一个有效的申诉事由,而要提高死刑案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就必须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死刑程序 有效律师帮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的理论反思与制度完善——基于C市值班律师制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航 杨馨儿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23-30,共8页
使被追诉人获得有效法律帮助,既是值班律师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被追诉人自愿认罪认罚的重要前提。“两院三部”于2020年9月联合颁布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进一步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获得有效的法律帮... 使被追诉人获得有效法律帮助,既是值班律师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被追诉人自愿认罪认罚的重要前提。“两院三部”于2020年9月联合颁布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进一步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然而,在理论层面,学界将值班律师的有效法律帮助与辩护律师的有效辩护混同;在实践层面,值班律师的会见机制、司法审查机制以及配套保障机制仍有待落实。实际上,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属于有限辩护,有效法律帮助的认定标准也低于有效辩护。为此,宜从理论上明确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的有限辩护属性,重新审视有效法律帮助的实质内涵及判断标准;应从实践上在值班律师的履职层面和公权力机关的保障层面合力落实值班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改进有效法律帮助的司法审查机制,提高值班律师的履职质量,力求在当前立法框架下实现值班律师的有效法律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有效法律帮助 有效辩护 有限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课程发展与教师成长 被引量:29
4
作者 虞永平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1-44,共4页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课程发展的成效取决于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否得到有效激发。要研究课程发展,必须首先关注教师发展,尤其是应该关注教师的职业感受,把握成功教师的职业特征,了解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切实有...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课程发展的成效取决于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否得到有效激发。要研究课程发展,必须首先关注教师发展,尤其是应该关注教师的职业感受,把握成功教师的职业特征,了解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切实有效的关心和帮助教师,包括激发成就感、给予学习和探究的机会、给予有竞争力的薪水等。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幼儿园课程发展的核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课程发展 有效帮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修改背景下值班律师法律帮助效果的评价与规范
5
作者 程衍 《学习与探索》 2025年第9期64-74,176,共12页
值班律师法律帮助效果不彰的问题持续困扰着司法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既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后续效果规范的前提。实践中,值班律师具有双重职能设定,一是在“律师辩护全覆盖”改革目标下应对法律援助范围扩张与诉讼资源短缺... 值班律师法律帮助效果不彰的问题持续困扰着司法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既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后续效果规范的前提。实践中,值班律师具有双重职能设定,一是在“律师辩护全覆盖”改革目标下应对法律援助范围扩张与诉讼资源短缺之矛盾,二是在认罪认罚案件办理中保障认罪自愿性,而当前法律帮助效果的研究价值存在于后者。以实践应用为导向,标准设定应以行为评价为基本立场,以底线性和明确性为基本原则。标准之下即认定无效,对应着相应的惩戒与救济措施。无效帮助的救济须区分两种情况,一是错误认罪,二是错误未认罪。对于错误认罪的案件,应充分保障被追诉人的上诉权;对于错误未认罪的案件,无论是程序层面还是实体层面,被追诉人均不具有利益的可恢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改 值班律师 认罪认罚从宽 法律援助 有效帮助 刑事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值班律师的勤勉尽责义务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明亮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8,共14页
立法寄予厚望的值班律师制度在实践中却出现走过场的倾向,确保律师勤勉尽责是改变现状的重要方式。结合实践状况,采用质量管理与保障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在防止律师怠惰与保持奉献精神之间找到平衡。质量管理机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明确... 立法寄予厚望的值班律师制度在实践中却出现走过场的倾向,确保律师勤勉尽责是改变现状的重要方式。结合实践状况,采用质量管理与保障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在防止律师怠惰与保持奉献精神之间找到平衡。质量管理机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勤勉尽责义务的认定标准,勤勉尽责义务的本质是注意义务,应当根据值班律师的职责与注意义务的属性来设定标准;二是明确违反勤勉尽责义务的责任体系与被追诉人的救济机制。值班律师未勤勉尽责可视为以“不作为”方式侵犯被追诉人合法权益,宜适用侵权法上的过错责任原则,结合注意义务的属性、违反后果的严重程度等来判断适用何种纪律惩戒与行政处罚措施。被追诉人因值班律师未勤勉尽责而产生认知错误的,应当享有程序救济权。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合理的准入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办案机关提供便利的保障机制及追责值班律师的善意原则。如此,才能避免值班律师的低效甚至无效法律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勤勉尽责 有效辩护 有效法律帮助 注意义务 过错责任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权利之维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95-107,148,共14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现已成为刑事案件的主要处理方式,但这一制度对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基本理念带来了冲击,有必要从权利维度对这一制度进行系统性检视。在制度基础理论层面,“权力说”与“权利说”之争彰显了该制度与权利保障之间的潜在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现已成为刑事案件的主要处理方式,但这一制度对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基本理念带来了冲击,有必要从权利维度对这一制度进行系统性检视。在制度基础理论层面,“权力说”与“权利说”之争彰显了该制度与权利保障之间的潜在张力,导致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重新定位。在规则解释层面,有关理解认罪、认罚与从宽问题的争议直接影响权利保障的范围与力度。在权利维度下,认罪认罚本质上是被告人对实体性抗辩权利与程序性权利的放弃,从宽不包括程序从宽或程序从简。实践中,权力主导模式与值班律师形式化的混合作用,容易造成权利保障的现实缺位。因此,在制度建构与规则完善层面,对控辩协商、量刑建议、有效律师帮助等问题的讨论,应当注重对人权保障机制的修补与维护,强化从权利视角提出规则理解、适用与改进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人权保障 抗辩权 控辩协商 有效法律帮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