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大峰值加速度与有效峰值加速度的大小比例关系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钟菊芳 胡晓 +1 位作者 易立新 吴胜兴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8,共5页
分别以最大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PGA)和有效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EPA)为参数,对金沙江流域上12个工程场点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了各个场点在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下的基岩PGA和EPA值。通过对PGA、EPA值比较分析认为:PGA与EPA值的大小比... 分别以最大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PGA)和有效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EPA)为参数,对金沙江流域上12个工程场点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了各个场点在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下的基岩PGA和EPA值。通过对PGA、EPA值比较分析认为:PGA与EPA值的大小比例关系主要受年超越概率大小的影响,当年超越概率较大时,表现为PGA>EPA;当年超越概率较小时,PGA与EPA的比例关系还与场点周围的潜源分布形式及潜源的震级上限的大小有关,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不同的潜源分布形式和震级上限,可使PGA>EPA,也可使PGA<E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峰值加速度(EPA) 最大峰值加速度(PGA) 年超越概率 潜在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条件对竖向抗震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鹏 耿淑伟 +1 位作者 席远 董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0-712,744,共4页
文章采用294条竖向按我国相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场地条件的强震记录反应谱,提出用有效峰值加速度(EPA)表示地震动强度,按照Ⅱ类场地上EPA进行分组,研究每个分组区间场地条件对竖向反应谱最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地震动强度下,随... 文章采用294条竖向按我国相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场地条件的强震记录反应谱,提出用有效峰值加速度(EPA)表示地震动强度,按照Ⅱ类场地上EPA进行分组,研究每个分组区间场地条件对竖向反应谱最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地震动强度下,随着场地变软,竖向场地系数随之增大;同一场地条件下,随着地震动强度提高,竖向场地系数有减小的趋势。通过计算与分析,给出了不同类别场地竖向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1组竖向场地系数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类别 竖向设计反应谱 有效峰值加速度 场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克孜尔坝址设定地震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钟菊芳 吴胜兴 +1 位作者 胡晓 易立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3-417,共5页
以新疆克孜尔坝址为研究对象,综合确定性和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优点,依据最大贡献和构造一致原则,提出了基于有效峰值加速度(EPA)的设定地震方法,给出了新疆克孜尔坝址100a超越概率为2%的设定地震参数———震级、震中距和反应谱.... 以新疆克孜尔坝址为研究对象,综合确定性和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优点,依据最大贡献和构造一致原则,提出了基于有效峰值加速度(EPA)的设定地震方法,给出了新疆克孜尔坝址100a超越概率为2%的设定地震参数———震级、震中距和反应谱.该设定地震反应谱介于一致概率反应谱和规范标准反应谱之间,克服了一致概率反应谱和规范标准反应谱的不足,证实了设定地震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坝址 有效峰值加速度 地震危险性分析 设定地震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程分析设计地震动确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华群 《山西建筑》 2013年第24期41-42,共2页
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介绍了几个易混淆的地震动特性概念,阐述了强震记录调整的方法,并对地震动输入水平进行了对比与研究,最后提出了选择设计地震动的建议。
关键词 地震动 有效峰值加速度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国铁路桥梁抗震设计研究
5
作者 李秀华 曹海静 王玉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4,共5页
孟加拉国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复杂,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该国将大规模修建铁路,但缺乏铁路设计规范。因此,选用合理的规范体系对孟加拉国铁路设计和施工是必要的。本文从孟加拉国独特的地质构造出发,通过研究孟加拉国建筑规范的地震作... 孟加拉国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复杂,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该国将大规模修建铁路,但缺乏铁路设计规范。因此,选用合理的规范体系对孟加拉国铁路设计和施工是必要的。本文从孟加拉国独特的地质构造出发,通过研究孟加拉国建筑规范的地震作用、场地类别等,把当地的地震作用与中国规范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结合,完成了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的桥梁抗震设计。该成果已通过孟方审批并实施,以期为孟加拉国铁路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抗震设计 反应谱 有效峰值加速度 孟加拉国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强震记录估计场地放大效应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亦恺 丁海平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23年第1期15-21,共7页
选取了KiK-net井下台阵的73个台站的262组加速度记录,每组数据均包括各台站对应的地表和孔底基岩记录,共计524条加速度记录,建立了相应的73个场地的一维土层模型,采用shake91软件进行了一维土层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计算。首先分别由孔底... 选取了KiK-net井下台阵的73个台站的262组加速度记录,每组数据均包括各台站对应的地表和孔底基岩记录,共计524条加速度记录,建立了相应的73个场地的一维土层模型,采用shake91软件进行了一维土层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计算。首先分别由孔底加速度记录通过正演计算得到地表加速度和露头基岩加速度,由地表加速度记录反演计算得到露头基岩加速度;然后根据场地地震响应放大倍数的定义,即地表有效峰值加速度除以露头基岩有效峰值加速度,分别得到了各类场地正、反演计算结果的放大倍数统计值,并取正、反演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场地最终放大倍数;最后给出了场地有效峰值加速度的调整系数。结果可以作为结构抗震设计中地震动参数选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K-net强震记录 场地放大倍数 场地影响系数 有效峰值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