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砂岩气藏的孔隙结构与物性特征 被引量:24
1
作者 贺承祖 华明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0-284,共5页
根据毛细管束模型,在分形几何、表面与胶体化学和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渗砂岩气藏的孔隙结构与物性特征之间的定量关系。孔隙结构特征表现为孔喉半径及其高宽比小,分形维数、毛细管弯曲度和孔-喉径比大。物性特征表现为渗透... 根据毛细管束模型,在分形几何、表面与胶体化学和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渗砂岩气藏的孔隙结构与物性特征之间的定量关系。孔隙结构特征表现为孔喉半径及其高宽比小,分形维数、毛细管弯曲度和孔-喉径比大。物性特征表现为渗透率低并对应力敏感、毛细管压力和束缚水饱和度高,但原生水饱和度则可能很低,纵向气、水分布异常——气、水分界模糊和可能气、水倒置,自由分子流动与粘滞流动共存以及气高速非达西流动和水低速非达西流动显著。从已建立的理论关系式来看,各种结构参数对物性参数的影响不尽一致,如孔喉半径对渗透率的影响比对毛细管压力的影响大,而分形维数对毛细管压力比对渗透率的影响要大。水膜厚度不影响孔喉有效尺寸,仅通过改变润湿性影响气、水分布,从而影响气、水的相渗透率。在低渗气藏中因孔喉很小,分子自由流动明显,无论在室内或地下均需校正滑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砂岩气藏 隙结构 物性特征 渗透率 气水纵向分布 束缚水 水饱和度 有效孔喉半径 自由分子流动 滑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有效渗透率计算新模型——以珠江口盆地海相低渗透砂岩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勇新 雷霄 +1 位作者 张乔良 孟令强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有效渗透率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决策的关键参数之一,其获取方法通常会受到连续生产或测试精度等因素的制约。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等效渗流阻力原理,将达西公式和泊稷叶公式相结合,考虑低渗透储层岩石孔喉壁面水膜的影响,并引入有效孔喉... 有效渗透率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决策的关键参数之一,其获取方法通常会受到连续生产或测试精度等因素的制约。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等效渗流阻力原理,将达西公式和泊稷叶公式相结合,考虑低渗透储层岩石孔喉壁面水膜的影响,并引入有效孔喉半径的概念,建立了低渗透储层岩石有效渗透率计算新模型。经敏感性分析可知,在低渗透油藏中,孔喉半径与水膜厚度处于同一数量级,水膜对低渗透储层岩石的有效渗透率具有较大影响。利用新模型计算了南海珠江口盆地文昌13-1油田A4H1井主力油组的有效渗透率,与试井解释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考虑水膜影响的有效渗透率计算新模型能够为低渗透油藏产能评价和动态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渗透率 低渗透油藏 等效渗流阻力 水膜厚度 有效孔喉半径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体输导物性下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朴 刘丽芳 +1 位作者 吴克强 刘春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10-114,共5页
砂体输导物性下限是指砂体输导油气需要满足的物性最低值,确定砂体输导物性下限是判断砂体能否输导的前提。运用最小有效孔喉半径法和分布函数曲线法,求取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砂体输导物性下限。结果表明输导砂体的孔隙度下限与深度的对... 砂体输导物性下限是指砂体输导油气需要满足的物性最低值,确定砂体输导物性下限是判断砂体能否输导的前提。运用最小有效孔喉半径法和分布函数曲线法,求取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砂体输导物性下限。结果表明输导砂体的孔隙度下限与深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渗透率下限与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并综合上述2种方法计算结果建立埕岛地区砂体输导物性下限计算公式。利用研究区现有资料进行检验,准确率为91.5%。该公式的建立为埕岛地区砂体输导物性下限判别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砂体输导物性下限的求取提供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 物性下限 最小有效孔喉半径 分布函数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新近系油砂山组低渗微裂缝储集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臧士宾 崔俊 +2 位作者 郑永仙 许文梅 魏金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41,共9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并借助X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新近系油砂山组储集层特征进行分析。该区岩石中泥质含量高,岩性复杂,可划分为泥岩、碳酸盐岩、砂岩和混积岩4种类型。储集层中发育粒间孔、溶蚀孔、微孔隙和微...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并借助X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新近系油砂山组储集层特征进行分析。该区岩石中泥质含量高,岩性复杂,可划分为泥岩、碳酸盐岩、砂岩和混积岩4种类型。储集层中发育粒间孔、溶蚀孔、微孔隙和微裂缝等,形成了具有双重孔隙介质的储集空间特征。微裂缝是该区主要渗流通道,而微孔隙是主要储集空间,储集层物性总体较差。该区微裂缝类型包括构造缝、溶蚀缝和成岩缝。储集层岩石纹层发育,砂质纹层和泥灰质纹层交互出现,沉积和成岩作用过程中岩石受力不均衡、碳酸盐矿物的溶解以及泥岩收缩是形成微裂缝的主要原因。该区储集层物性受压实作用明显变差,溶蚀和胶结作用同时存在,对储集层物性影响较大。储集层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由近似垂直的斜线段和近似水平的曲线段两部分组成,中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拐折点。斜线段反映了微裂缝特征,近似水平曲线反映了微孔隙特征。利用毛管压力曲线求取的排驱压力和平均孔喉半径无法真实地表述此类微裂缝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提出了有效孔喉半径概念,可以合理表述该区微裂缝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南翼山油田 低渗透储集层 混积岩 微裂缝 毛管压力曲线 有效孔喉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砂岩与微裂缝泥灰岩储集层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臧士宾 郑永仙 +2 位作者 孙玺 许文梅 陈越青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4-507,共4页
一般砂岩的毛细管压力曲线为一圆滑曲线,而具有微裂缝的泥灰岩毛细管压力曲线由斜线段和平坦段两部分组成。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求取的排驱压力、平均孔喉半径等参数无法真实反映泥灰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因此就低渗砂岩储集层和具微裂缝... 一般砂岩的毛细管压力曲线为一圆滑曲线,而具有微裂缝的泥灰岩毛细管压力曲线由斜线段和平坦段两部分组成。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求取的排驱压力、平均孔喉半径等参数无法真实反映泥灰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因此就低渗砂岩储集层和具微裂缝的泥灰岩储集层的岩石毛细管压力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有效孔喉半径的概念来描述微裂缝泥灰岩的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微裂缝泥灰岩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压力曲线 排驱压力 微裂缝 泥灰岩 有效孔喉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