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加恒定磁场复合微波媒质负折射率条件
1
作者 李天倩 文光俊 +1 位作者 谢康 阳小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9-692,共4页
以亚铁磁媒质-YIG为基体,在其中嵌入金属导体线阵列是人工合成负折射率微波媒质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复合媒质磁导率张量的修正有效媒质理论,并推导出复合媒质介电常数张量的修正有效媒质理论,把在恒定磁场作用下复合媒质宏观上... 以亚铁磁媒质-YIG为基体,在其中嵌入金属导体线阵列是人工合成负折射率微波媒质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复合媒质磁导率张量的修正有效媒质理论,并推导出复合媒质介电常数张量的修正有效媒质理论,把在恒定磁场作用下复合媒质宏观上等效为一种磁导率和介电常数都为各向异性的媒质。分析得到了等效磁导率和等效介电常数张量,做出了色散曲线,获得了负折射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媒质理论 等效磁导率 等效介电常数 负折射率微波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负折射率微波媒质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曹云建 文光俊 +1 位作者 吴凯敏 徐新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6-719,共4页
提出了以外加磁场作用时磁导率为负的亚铁磁材料-YIG为基体,在其中嵌入等效介电常数为负的金属导体线阵列宏结构,人工合成出负折射率微波媒质的新方法。利用有效媒质理论数值计算了复合媒质的等效介电常数与等效磁导率的频率响应特性。... 提出了以外加磁场作用时磁导率为负的亚铁磁材料-YIG为基体,在其中嵌入等效介电常数为负的金属导体线阵列宏结构,人工合成出负折射率微波媒质的新方法。利用有效媒质理论数值计算了复合媒质的等效介电常数与等效磁导率的频率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存在C波段电磁波频率的重叠区域,使复合媒质的等效介电常数与等效磁导率同时为负;验证了新型负折射率微波媒质合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媒质理论 等效磁导率 等效介电常数 亚铁磁材料-YIG 负折射率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SiO_2复合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演变规律及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房晓勇 曹茂盛 +2 位作者 侯志灵 张永 李仲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0,41,共4页
根据经高温烧蚀后SiO2/SiO2复合材料物态表征结果,分析了室温至1200℃温度范围内影响SiO2/SiO2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主要因素。运用有效媒质理论,建立计算SiO2/SiO2复合材料介电参数的经验模型,实现SiO2/SiO2复合材料高温介电性能... 根据经高温烧蚀后SiO2/SiO2复合材料物态表征结果,分析了室温至1200℃温度范围内影响SiO2/SiO2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主要因素。运用有效媒质理论,建立计算SiO2/SiO2复合材料介电参数的经验模型,实现SiO2/SiO2复合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温度特性模拟(室温~1200℃),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相符。在此基础上,对1200-1500℃温度范围内SiO2/SiO2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变化规律作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波材料 有效媒质理论 介电系数 介电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磁性纳米颗粒膜吸波性能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兵初 舒畅 +2 位作者 邓联文 伍益 李文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23-1625,共3页
基于Landau-Lifshitz-Gilbert方程、Brugge-man有效媒质理论及纳米颗粒膜的电输运和介电理论,通过计算磁性纳米颗粒膜的有效磁导率、有效介电常数、计算分析饱和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场、电导率和阻尼系数对纳米颗粒膜吸波性能的影响。结... 基于Landau-Lifshitz-Gilbert方程、Brugge-man有效媒质理论及纳米颗粒膜的电输运和介电理论,通过计算磁性纳米颗粒膜的有效磁导率、有效介电常数、计算分析饱和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场、电导率和阻尼系数对纳米颗粒膜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场、电导率和阻尼系数均对纳米颗粒膜的微波吸收特性产生显著影响,通过调控纳米颗粒膜的电磁特性可以有效提高其吸波性能,可以应用于薄层吸波材料的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膜 有效媒质理论 LLG方程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膜介电性能调控研究
5
作者 杨燚 张豹山 +1 位作者 唐东明 陆怀先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6-341,共6页
微米级粉体吸收剂性能指标已经达到理论极限,纳米结构金属薄膜由于具有更高的磁导率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微波吸收材料,但目前受限于界面匹配性能,必须控制其介电常数使其适合界面匹配.本文主要讨论金属薄膜的介电机制以及对其介电常数调... 微米级粉体吸收剂性能指标已经达到理论极限,纳米结构金属薄膜由于具有更高的磁导率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微波吸收材料,但目前受限于界面匹配性能,必须控制其介电常数使其适合界面匹配.本文主要讨论金属薄膜的介电机制以及对其介电常数调控的可能性.基于重整化有效媒质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相应技术途径使连续金属膜变成不连续,并控制不连续金属膜单元尺寸,当单元尺寸处于微米量级范围内时,金属膜的有效介电常数可以降到微波可匹配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膜 有效介电常数 微波吸收 有效媒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金属颗粒膜巨磁电阻效应的尺寸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东然 张一清 +1 位作者 王长征 肖效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2,59,共6页
按照颗粒尺寸将颗粒膜中磁性颗粒分为3类:单畴超顺磁颗粒、单畴铁磁性颗粒和多畴磁性颗粒.不同尺寸的磁性颗粒对巨磁电阻效应作用的研究存在着争议.为此,该文假设颗粒膜中磁性颗粒尺寸呈对数正态函数分布,利用二流体模型和有效媒质理论... 按照颗粒尺寸将颗粒膜中磁性颗粒分为3类:单畴超顺磁颗粒、单畴铁磁性颗粒和多畴磁性颗粒.不同尺寸的磁性颗粒对巨磁电阻效应作用的研究存在着争议.为此,该文假设颗粒膜中磁性颗粒尺寸呈对数正态函数分布,利用二流体模型和有效媒质理论对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以单畴铁磁性颗粒为主导作用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相关各类实验相符,表明单畴铁磁性颗粒对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膜 巨磁电阻效应 对数-正态分布 有效媒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A1-O磁性纳米颗粒膜微波磁性研究
7
作者 舒畅 邓联文 +3 位作者 杨兵初 熊健 左舜贵 梁丽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2-476,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模拟研究Co-A1-O磁性纳米颗粒膜的微波磁性。首先采用双靶反应磁控溅射工艺制备Co-A1-O磁性纳米颗粒膜,探讨工艺条件对薄膜微波磁谱的影响;然后,利用Landau-Lifshitz-Gilbert方程和Bruggeman有效媒质理论,计算模... 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模拟研究Co-A1-O磁性纳米颗粒膜的微波磁性。首先采用双靶反应磁控溅射工艺制备Co-A1-O磁性纳米颗粒膜,探讨工艺条件对薄膜微波磁谱的影响;然后,利用Landau-Lifshitz-Gilbert方程和Bruggeman有效媒质理论,计算模拟主要磁参量变化对磁性纳米颗粒膜磁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Co靶溅射功率,可使磁性颗粒间因分布电容效应引起的涡流损耗增加,从而使磁谱的共振线宽增大;阻尼系数增大导致磁导率频谱的共振线宽增大趋势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O颗粒膜 磁导率 LLG方程 有效媒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连续金属膜的介电性能计算
8
作者 顾利民 王强 +2 位作者 杨燚 唐东明 张豹山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2-808,共7页
采用Bruggeman有效媒质理论、基于HFSS软件的S参数法和谐振腔微扰法对不连续金属膜的介电常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长波准静态近似条件下,通过对金属的介电常数进行重整化处理,将涡流效应和局域场增强效应纳入到重整化介电常数... 采用Bruggeman有效媒质理论、基于HFSS软件的S参数法和谐振腔微扰法对不连续金属膜的介电常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长波准静态近似条件下,通过对金属的介电常数进行重整化处理,将涡流效应和局域场增强效应纳入到重整化介电常数中,可以将金属等效为均匀极化的介质,并利用有效媒质理论解析的计算出不连续金属膜的介电常数.且在不连续金属膜中,由于涡流效应的影响,不连续金属膜单元尺寸的大小将显著影响到不连续金属膜的有效介电常数.另外,Bruggeman理论在计算填充浓度小于阈值的样品时才可以获得准确结果.该文结论对研究不连续金属膜的介电性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金属膜 有效媒质理论 有效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