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MnSi中有效夹杂物析出及其对针状铁素体形成影响机制的研究
1
作者 杨蕾 胡奥翔 +1 位作者 赵福才 习晓峰 《热加工工艺》 2025年第13期165-174,共10页
基于“氧化物冶金”思想,提出“氧化物冶金生产技术”。利用此技术控制出钢后氧的含量,生产出20MnSi钢。利用金属显微镜图像分析仪,并借助扫描电镜,分析出钢后不同氧含量对夹杂物及有效夹杂物析出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 基于“氧化物冶金”思想,提出“氧化物冶金生产技术”。利用此技术控制出钢后氧的含量,生产出20MnSi钢。利用金属显微镜图像分析仪,并借助扫描电镜,分析出钢后不同氧含量对夹杂物及有效夹杂物析出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技术和ImageJ软件,讨论了夹杂物尺寸、数量、成分、形状和奥氏体尺寸等对一次针状铁素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夹杂物尺寸小于4 μm时,最有利于诱导生成一次针状铁素体;在此范围内,有效夹杂物尺寸越大,依附其生长的针状铁素体的数量越多;有效夹杂物中O-Ca-F-Mn-S,O-Si-Ca-V-Mn-S和O-Si-Ca-Ti-Mn-S类型夹杂物诱导生成一次针状铁素体的能力强;粗大奥氏体晶粒有助于一次针状铁素体在晶粒内的有效夹杂物上形核长大。最终揭示了奥氏体在有效夹杂物表面优先析出C,形成向四周扩展的C晶界,一次针状铁素体优先在有效夹杂物C晶界夹缝中形核长大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冶金生产技术 有效夹杂物 针状铁素体 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