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数据引起的研究堆有效增殖因子计算不确定度量化
1
作者 孙静宇 马纪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26,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核数据不确定度对JRR-3M研究堆有效增殖因子计算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基于蒙特卡罗法的核数据不确定度量化流程。具体方法为:使用核数据扰动软件SANDY扰动目标核素的重要反应道生成扰动文件,再通过核数据加工软件NJOY对扰动文... 为了深入研究核数据不确定度对JRR-3M研究堆有效增殖因子计算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基于蒙特卡罗法的核数据不确定度量化流程。具体方法为:使用核数据扰动软件SANDY扰动目标核素的重要反应道生成扰动文件,再通过核数据加工软件NJOY对扰动文件进行处理,最终利用核反应堆物理模拟软件OpenMC进行蒙特卡罗模拟。针对JRR-3M研究堆的控制棒全插、反应堆临界、控制棒全拔三种运行工况,对多个关键核素(如^(235)U、^(238)U、Hf等)的核数据不确定度给有效增殖因子计算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77)Hf、^(235)U、^(1)H、^(27)Al的核数据不确定度对JRR-3M有效增殖因子具有显著影响。临界、控制棒全插和控制棒全提这3种工况下,核数据不确定引起的有效增殖因子总不确定度分别为660.8×10^(-5)、588.5×10^(-5)、708.4×10^(-5)。在各个工况下,^(235)U的次级粒子能量分布的影响都是最大的。研究发现,对以铪为主要组成材料的控制棒内,只有177Hf的核数据不确定度起主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数据 不确定度量化 有效增殖因子 抽样法 研究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罗有效增殖因子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婧 孙光耀 +3 位作者 陈珍平 郝丽娟 郑华庆 严雅雯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45,共5页
超级蒙特卡罗核计算仿真软件系统SuperMC,是一套通用、智能、多功能的核系统设计与安全分析软件,目前最新版本SuperMC2.0支持中子、光子及中子/光子耦合输运模拟。本文在SuperMC2.0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碰撞估计、吸收估计、径迹长度估计... 超级蒙特卡罗核计算仿真软件系统SuperMC,是一套通用、智能、多功能的核系统设计与安全分析软件,目前最新版本SuperMC2.0支持中子、光子及中子/光子耦合输运模拟。本文在SuperMC2.0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碰撞估计、吸收估计、径迹长度估计及三者组合估计有效增殖因子及其置信区间的方法,并选择26道国际临界安全基准评价实验手册中代表性例题进行校验,SuperMC2.0计算结果与McNP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以实验值作为参考,偏差均在一个σ以内,符合统计学标准,证明了SuperMC2.0有效增殖因子计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 有效增殖因子 组合估计 Super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法及温湿度对钙果4号试管苗增殖效应的影响
3
作者 魏鹏 张存智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3期27-29,56,共4页
钙果4号试管苗在同一配方培养基继代多次后容易出现种苗老化现象。利用钙果4号试管苗茎切段腋芽萌发成梢的特性,剪掉苗木中上部茎段,对剩留的剪切苗进行保护处理,剪切时注意从基部往上最多预留2个腋芽,然后放置于湿度为65%~73%、温度为2... 钙果4号试管苗在同一配方培养基继代多次后容易出现种苗老化现象。利用钙果4号试管苗茎切段腋芽萌发成梢的特性,剪掉苗木中上部茎段,对剩留的剪切苗进行保护处理,剪切时注意从基部往上最多预留2个腋芽,然后放置于湿度为65%~73%、温度为29±1℃的环境下继代培养。结果显示,腋芽可萌发出2.8个嫩梢,嫩梢长度约为4.69 cm,嫩梢上着生叶片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叶重等指标良好,无黄化、老化现象。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剪切方式、温湿度等因素,可减缓种苗老化,为下次继代培养提供合格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果4号 剪切方式 有效增殖系数 植株再生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大杂种相思腋芽高效组培增殖体系 被引量:21
4
作者 施琼 胡峰 +1 位作者 黄烈健 詹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60,共6页
以马大杂种相思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最佳的增殖培养基,调整增殖时间,探讨芽体长度、继代次数对增殖的影响,增殖培养对生根的影响,建立马大杂种相思腋芽高效组培增殖体系。结果表明:将健壮的初代培养无菌芽剪成含1个腋芽的... 以马大杂种相思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最佳的增殖培养基,调整增殖时间,探讨芽体长度、继代次数对增殖的影响,增殖培养对生根的影响,建立马大杂种相思腋芽高效组培增殖体系。结果表明:将健壮的初代培养无菌芽剪成含1个腋芽的茎段,接入最佳增殖培养基(改良 MS +6-BA1.5 mg·L -1+NAA0.1 mg·L -1+Ac0.04 g·L -1,添加蔗糖3%和琼脂7 g·L -1)中连续培养7代,7次继代的平均增殖倍数为2.52,增殖时间为35天,单株平均繁殖系数为14.99,且7次继代增殖倍数变化小、增殖芽质量好。将增殖芽的茎段(含2~3个腋芽)接入1/2MS+IBA1.0 mg·L -1+ NAA0.5 mg·L -1(添加蔗糖3%和琼脂7 g·L -1)进行生根培养,15天生根率可达96.5%,移栽后存活率为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大杂种相思 有效增殖倍数 单株繁殖系数 继代次数 腋芽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代理模型研究
5
作者 王毅箴 王迎飞 +3 位作者 崔梦蕾 郭炯 张汉 李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674,共8页
针对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代理模型建模中输出响应的随机效应处理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随机Kriging方法的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代理模型建模方法。以球型燃料元件的单球无穷介质下的有效增殖因子kinf计算不确定性量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基... 针对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代理模型建模中输出响应的随机效应处理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随机Kriging方法的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代理模型建模方法。以球型燃料元件的单球无穷介质下的有效增殖因子kinf计算不确定性量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子物理蒙特卡罗程序OpenMC提供的有限个计算结果,建立用于替代OpenMC预测无穷介质下的有效增殖因子的随机Kriging代理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单球kinf计算不确度性量化。结果表明:随机Kriging代理模型预测的kinf相较于OpenMC计算结果具有偏差在±85×10^(-5)以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无穷介质下的有效增殖因子的经验概率分布与采用OpenMC计算的结果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并且kinf的各项统计量具有一致的估计结果。本文模型可处理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输出响应中的随机效应,建立的代理模型能够应用于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不确定性分析中以有效减少计算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中子计算 随机Kriging方法 代理建模 抽样统计不确定性分析 无穷介质下的有效增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果4号生根增殖一次性成苗培养基配方研究
6
作者 魏鹏 任彦青 +2 位作者 詹虹 张存智 王肖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6期39-44,共6页
为了研究钙果试管苗生根基础上的分枝增殖技术,达到一次成苗效果。以钙果4号试管长约1.3 cm的茎尖苗、茎段苗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生长素种类与水平,研究其一次成苗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得到茎尖生根率为83%,茎段生根率为65%,茎叶生... 为了研究钙果试管苗生根基础上的分枝增殖技术,达到一次成苗效果。以钙果4号试管长约1.3 cm的茎尖苗、茎段苗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生长素种类与水平,研究其一次成苗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得到茎尖生根率为83%,茎段生根率为65%,茎叶生长良好的基础配方3号:蔗糖20 g·L^(-1)+琼脂粉4.2 g·L^(-1)+IAA 1.0 mg·L^(-1)+MS。仅以茎段苗为实验材料,使用均匀设计U 11(114)对3号配方中的KNO_(3)、NH_(4)NO_(3)、MgSO_(4)·7 H_(2)O、Ca(NO_(3))_(2)·4 H_(2)O进行深度优化,利用回归分析结合Matlab软件求解得到优良配方3-1:蔗糖20 g·L^(-1)+琼脂粉4.2 g·L^(-1)+IAA 1.0 mg·L^(-1)+[Ca(NO_(3))_(2)·4 H_(2)O]340.4 mg·L^(-1)+[NH_(4)NO_(3)]500.2 mg·L^(-1)+[KNO_(3)]9.3 mg·L^(-1)+[MgSO_(4)·7 H_(2)O]567.9 mg·L^(-1)+85 mg·L^(-1)。经验证,该配方茎切段试管苗生根率提升至87.6%,根长为4.28 cm·株^(-1),生根数7.3条·株^(-1),且腋芽萌发成梢明显,嫩梢个数接近4个·株^(-1),嫩梢长度大于2.6 cm·株^(-1),该嫩梢提高了钙果4号瓶内微枝扦插的有效增殖系数,达到了试管苗生根与增殖同步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果4号 配方优化 均匀设计 有效增殖 微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殖放流的定栖性种类剩余产量模型及其模拟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迎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7,共10页
为应对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增殖放流成为了目前补充资源、维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增殖放流实施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特征是学者们普遍关心,却又无法使用传统剩余产量模型有效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传统的Schaefer剩余产量模... 为应对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增殖放流成为了目前补充资源、维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增殖放流实施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特征是学者们普遍关心,却又无法使用传统剩余产量模型有效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传统的Schaefer剩余产量模型,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增殖放流情况下的剩余产量模型(增殖剩余产量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增殖放流和捕捞策略对模型的影响。该模型的形式与Schaefer剩余产量模型相似,但加入了描述增殖群体增长特征的参数—有效增殖率,以此来表示增殖放流的群体对产量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合理的增殖放流可以起到增加最大可持续产量的效果,使用增殖剩余产量模型能够得到合理的最大可持续产量等关键指标的估算结果。与无增殖放流情况相比,在增殖放流影响下,海域原存资源(海域原本存在的群体)达到最大可持续产量时所需的生物量较小,而可承受的捕捞努力量则有所增加。增殖剩余产量模型所反映的原存群体和增殖群体之间会产生抑制作用。在该作用影响下,不同增殖放流和捕捞策略会对模型的评估结果产生影响。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将增殖放流纳入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评估过程,提高了增殖放流影响下最大可持续产量评估的准确性,可用于诸如海洋牧场等边界较清晰的海域内增殖定栖性种类最大可持续产量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 剩余产量 最大可持续产量 有效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却剂对铅冷快堆堆芯物理参数的影响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凯旋 张子雄 +3 位作者 魏强林 刘义保 张勤拓 赵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152-12158,共7页
随着中国能源结构深化改革的推进,积极发展核能已成为主要趋势。第四代核能系统代表着核电发展的趋势和技术前沿,因此铅冷快中子反应堆的研究在国际上备受关注。基于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开发的反... 随着中国能源结构深化改革的推进,积极发展核能已成为主要趋势。第四代核能系统代表着核电发展的趋势和技术前沿,因此铅冷快中子反应堆的研究在国际上备受关注。基于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开发的反应堆蒙特卡洛中子输运方程开源软件OpenMC,以铅冷快中子欧洲示范堆(advanced lead fast reactor European demonstrator,ALFRED)为研究对象,选取两种不同的堆芯冷却剂开展铅冷快堆堆芯物理计算。结果表明:在装载相同燃料的情况下,采用铅-铋冷却剂可以提高堆芯的初始反应性271×10-5;堆芯在正常商运状态下具有更高的堆芯有效缓发中子份额;堆芯的中子能谱更宽、更硬;对于燃料中的239 Pu核素,燃烧效果更好。因此,ALFRED堆芯采用铅-铋合金冷却剂时,具有更高的有效增殖因子,有望提高堆芯的控制性和燃耗性能,并有效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研究成果为铅冷快中子反应堆欧洲示范堆堆芯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冷快中子欧洲示范堆(ALFRED) 冷却剂 有效增殖因子 燃耗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推-周期法测量ADS模拟装置的次临界度 被引量:9
9
作者 夏普 史永谦 +3 位作者 李义国 朱庆福 郑伍钦 朱国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4-296,共3页
在ADS次临界中子学研究中,将次临界外堆法和超临界周期法相结合,实验测量了模拟ADS次临界装置中心布置不同缓冲区材料时的有效增殖因子keff和缓冲材料所相当的反应性。实验结果与其它实验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相互符合较好。
关键词 外推-周期法 测量 ADS模拟装置 次临界度 有效增殖因子 缓冲材料 反应性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大杂种相思组培快繁技术 被引量:15
10
作者 施琼 胡峰 +1 位作者 黄烈健 陈应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4,共6页
【目的】提高马大杂种相思Acacia mangium×A.auriculiformis良种的快速繁殖效率与推广种植力度.【方法】以马大杂种相思新生枝条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马大杂种相思组培快繁体系.【结果和结论】用质量分数为0.1%的升汞和体积分数... 【目的】提高马大杂种相思Acacia mangium×A.auriculiformis良种的快速繁殖效率与推广种植力度.【方法】以马大杂种相思新生枝条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马大杂种相思组培快繁体系.【结果和结论】用质量分数为0.1%的升汞和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分别处理当年新生枝条第3-5个腋芽茎段15 min和30 s,然后接种至MS培养基进行初代培养,芽诱导率为95.68%;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1.5 mg·L^-1+NAA 0.1 mg·L^-1+蔗糖30-40 g·L^-1,35 d的有效增殖倍数为3.97;将增殖芽接入含IBA 600 mg·L^-1的MS固体培养基上预培养4-8 h后转接至无激素1/2 MS培养基上,15 d即可全部生根;或将增殖芽直接接入1/2 MS+IBA 1.0 mg·L^-1+NAA 0.5 mg·L^-1+蔗糖30 g·L^-1生根培养基上,第15天时生根率为99.43%.将生根苗移栽至以黄心土为基质的营养袋内,存活率为9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大杂种相思 组织培养 有效增殖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临界安全中的源倍增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庆福 史永谦 胡定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100,共4页
文章对核临界安全研究中通常采用的现场测量技术———源倍增法进行研究。从有源扩散理论出发,导出了与keff不同的有源次临界中子有效增殖因子ks的表达式,并在次临界系统上进行了验证研究。验证实验研究证实了所导出的ks 的正确性。源... 文章对核临界安全研究中通常采用的现场测量技术———源倍增法进行研究。从有源扩散理论出发,导出了与keff不同的有源次临界中子有效增殖因子ks的表达式,并在次临界系统上进行了验证研究。验证实验研究证实了所导出的ks 的正确性。源倍增法测量的参数实际上是次临界系统在外源作用下的有源次临界中子有效增殖因子ks,而不是以往的中子有效增殖因子keff,这就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有关源倍增法测量的参数问题。文章讨论了ks 与keff间的差别和关系以及它们对核临界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临界安全 有效增殖因子 次临界系统 中子 验证实验 现场测量 倍增 技术 差别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G程序用于多群截面检验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泽华 邓力 +1 位作者 陈朝斌 孙伟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69-1476,共8页
以三维多群蒙特卡罗输运程序MCMG模拟计算了5个一维快临界基准实验装置和1个三维快临界基准装置的有效增殖因数和注量谱或泄漏谱,并与确定论多群离散纵坐标程序ANISN和连续截面蒙特卡罗程序MCNP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CMG... 以三维多群蒙特卡罗输运程序MCMG模拟计算了5个一维快临界基准实验装置和1个三维快临界基准装置的有效增殖因数和注量谱或泄漏谱,并与确定论多群离散纵坐标程序ANISN和连续截面蒙特卡罗程序MCNP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CMG计算结果与ANISN结果有较好的符合,并接近MCNP计算结果,初步验证了MCMG应用于多群截面检验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S方法 多群截面检验 基准实验 有效增殖因数 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群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快中子核临界K_(eff)和通量密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家云 张一云 +3 位作者 林理彬 白立新 范晓强 周厚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用多群蒙特卡罗方法对快中子核裂变系统进行了临界计算。有效增殖因子κeff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计算所得中子通量密度的空间分布在球形裂变系统中随半径增大单调下降。中子通量密度的能量分布在由高浓缩铀组成的活性区内里单一... 用多群蒙特卡罗方法对快中子核裂变系统进行了临界计算。有效增殖因子κeff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计算所得中子通量密度的空间分布在球形裂变系统中随半径增大单调下降。中子通量密度的能量分布在由高浓缩铀组成的活性区内里单一能量极大值,其对应能量对于裸球核裂变系统和具有反射层裂变系统分别为0.35MeV和0.25MeV,而在由天然铀组成的反射层中在0.1MeV附近出现能量双峰。由通量密度所得中子能谱在无反射层球形裂变系统中随半径增加变硬,在有反射层球形裂变系统中随半径增加变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增殖因子 中子通量密度 中子能谱 多群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NP在次临界装置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普 史永谦 李义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06-108,共3页
介绍了应用MCNP3B程序对DF堆次临界装置的几个实验布置进行的物理参数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DF次临界装置的研究 ,以求MCNP3B程序能为零功率实验提供指导性意见 ,提高零功率实验的安全性。
关键词 MCNP3B 次临界装置 有效增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明星1#实验装置ks、keff和φ^*的模拟计算
15
作者 郭广水 于涛 夏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用MCNP程序对启明星1#实验装置(Venus 1#)的ks、keff和φ*进行模拟计算。在装置的源区、快区、反射层、屏蔽层已定条件下,逐层增加热区燃料元件,每增加1层,对ks、keff和φ*进行1次计算,共增加了13层,最终得到keff为0.962 46,满足了Venus... 用MCNP程序对启明星1#实验装置(Venus 1#)的ks、keff和φ*进行模拟计算。在装置的源区、快区、反射层、屏蔽层已定条件下,逐层增加热区燃料元件,每增加1层,对ks、keff和φ*进行1次计算,共增加了13层,最终得到keff为0.962 46,满足了Venus 1#的设计要求。元件层数增加,φ*先增后降,当增至12层时,φ*又明显增大。外源位置和能量对φ*有影响,外源在轴向离中心越近、能量越高,φ*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明星1#实验装置 MCNP程序 有源次临界中子有效增殖因子 有效增殖系数 外源中子平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动力学反应性与功率变化不同步现象研究
16
作者 陈志云 陈文振 罗磊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0,共4页
通过实例计算首次提出点堆中子动力学方程、中子按代倍增公式和三维两群扩散方程在一定的反应性变化下存在反应性大于零时功率减小的现象,并指出该现象的普遍性。根据有效增殖因子的物理意义,指出导致这种不同步现象的根本原因。对点堆... 通过实例计算首次提出点堆中子动力学方程、中子按代倍增公式和三维两群扩散方程在一定的反应性变化下存在反应性大于零时功率减小的现象,并指出该现象的普遍性。根据有效增殖因子的物理意义,指出导致这种不同步现象的根本原因。对点堆方程给出了符合物理意义的有效增殖因子新定义,同时给出了新的点堆中子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动力学 有效增殖因子 不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山二期堆芯临界计算中核数据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强胜龙 尹强 +2 位作者 芦韡 李庆 柴晓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2,共5页
核电软件需要给出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才可有效评价核电的安全性。核数据是核电软件堆芯计算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堆芯宏观参数对核数据的敏感性分析是不确定性分析的重要步骤。以秦山二期堆芯为研究对象,对其临界计算... 核电软件需要给出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才可有效评价核电的安全性。核数据是核电软件堆芯计算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堆芯宏观参数对核数据的敏感性分析是不确定性分析的重要步骤。以秦山二期堆芯为研究对象,对其临界计算结果开展核数据的敏感性分析。首先采用蒙特卡罗程序建立秦山二期首循环计算模型,然后基于中国核数据中心研制的连续能量截面库CENACE V1.0,采用反复裂变几率法计算有效增殖系数对核数据的敏感性系数。通过整理分析秦山二期冷热态、寿期初中末状态的敏感性系数,梳理出核电软件不确定分析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核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分析 截面 有效增殖因子 核电软件 堆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明星Ⅱ号的铅基堆核数据宏观检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韦 张璐 +1 位作者 于锐 顾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968,共8页
为提高铅基堆中子学模拟的可靠性,基于启明星Ⅱ号铅基零功率反应堆,开展铅基堆相关核数据的入堆宏观基准检验研究。采用周期法测量堆芯反应性,进而获得有效增殖因数k_(eff)为1.00114±0.00007。采用MCNP程序对铅基堆进行精细化建模... 为提高铅基堆中子学模拟的可靠性,基于启明星Ⅱ号铅基零功率反应堆,开展铅基堆相关核数据的入堆宏观基准检验研究。采用周期法测量堆芯反应性,进而获得有效增殖因数k_(eff)为1.00114±0.00007。采用MCNP程序对铅基堆进行精细化建模,结合不同数据库内的中子评价核数据,计算实验燃料棒装载下的铅基堆芯的k_(eff)。比较结果可知,4种截面库计算的铅基堆k_(eff)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相对偏差小于1%,其中,ENDF/B-Ⅶ.1库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最好,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分别为0.25%和251 pcm。通过计算关键材料元素核数据引起k_(eff)的变化量,可知铅元素核数据引起的堆芯k_(eff)结果的波动量最大,在CENDL-3.1和JENDL-4.0中的铅元素引起k_(eff)的波动值分别为219 pcm和166 p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明星Ⅱ号 周期法 有效增殖因数 MCNP模拟 核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冷行波堆堆芯物理设计及中子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小亮 柏云清 +2 位作者 王明煌 孙燕婷 洪兵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0-597,共8页
行波堆是一种先进的核能系统,可以通过堆内易裂变核素和可转换核素的优化布置,在寿期内能够保持易裂变核素的总量恒定从而维持堆芯有效增殖因子稳定。铅基材料作为冷却剂不仅具有优良的热工性能和化学安全特性,而且具有更低的中子慢化... 行波堆是一种先进的核能系统,可以通过堆内易裂变核素和可转换核素的优化布置,在寿期内能够保持易裂变核素的总量恒定从而维持堆芯有效增殖因子稳定。铅基材料作为冷却剂不仅具有优良的热工性能和化学安全特性,而且具有更低的中子慢化能力和更小的俘获截面,尤其是208Pb,因此采用208Pb冷却的行波堆具有更优的物理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208Pb冷却的行波堆堆芯初步设计方案,并使用Super MC程序对方案进行计算和分析,其有效增殖因子(keff)在寿期内变化较小,稳态时为1.02左右,功率分布曲线随时间沿着轴向移动。其次,基于该堆芯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点火区长度和富集度以及反射层材料对铅冷行波堆堆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点火区长度和富集度对铅冷行波堆稳态有效增殖因子无明显影响,但对功率分布影响较大;反射层材料对堆芯影响较大,208Pb作为反射层时,稳态时堆芯有效增殖因子最大,堆芯物理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冷行波堆 点火区 反射层 有效增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燃料棒尺寸及其富集度对k值影响的MCNP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颜瑜成 张丽然 +3 位作者 梁超 胡雪音 刘详和 钟丁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31-1234,共4页
文章以大亚湾核电站压水堆核电机组为原型,根据程序要求建立起燃料棒的几何与核物理模型,进行MCNP程序模拟计算,并不断调整模型以减小计算方差,得到两组不同D与ε下的keff值并分别作图。实验结果表明:D与keff为类抛物线函数关系,ε与kef... 文章以大亚湾核电站压水堆核电机组为原型,根据程序要求建立起燃料棒的几何与核物理模型,进行MCNP程序模拟计算,并不断调整模型以减小计算方差,得到两组不同D与ε下的keff值并分别作图。实验结果表明:D与keff为类抛物线函数关系,ε与keff为对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棒 富集度 有效增殖因数 MCNP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