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濒危马麝的有效取香率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孟庆辉
刘春兰
+3 位作者
潘世成
施泽梅
张学炎
孟秀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3-59,共7页
【目的】研究圈养雄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有效取香率(有成熟麝香生成的雄麝占参与采香雄麝的比例)的变动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在1997-2009年,于甘肃兴隆山马麝繁育场进行人工取香,通过识别参与取香的马麝个体,收集产香数据,计...
【目的】研究圈养雄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有效取香率(有成熟麝香生成的雄麝占参与采香雄麝的比例)的变动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在1997-2009年,于甘肃兴隆山马麝繁育场进行人工取香,通过识别参与取香的马麝个体,收集产香数据,计算年度及特定亚群的有效取香率,研究圈养马麝来源(野捕、驯养繁殖)、父母来源、取香时间(繁殖季节前和繁殖季节后)及年龄对有效取香率的影响。【结果】甘肃兴隆山圈养马麝的总体有效取香率为90.30%(n=732);因年度间驯养管理方式的差异,圈养马麝的有效取香率存在显著的年度间差异(P<0.05)。马麝个体来源影响其有效取香率,野捕圈养雄麝的有效取香率(93.75%,n=272)极显著高于驯养繁殖雄麝(88.26%,n=460),但雄麝的父母来源对其有效取香率影响不显著(P>0.05)。繁殖季节前取香的有效取香率(90.43%,n=208)与繁殖后取香的有效取香率(94.83%,n=312)无显著差异(P>0.05)。圈养马麝的年龄显著影响其有效取香率(P<0.05),1.5岁龄雄麝开始分泌麝香,有效取香率为87.5%(n=96);4.5岁龄雄麝几乎都能产香,有效取香率约为100%(n=100);高峰取香年龄段为1.5~8.5岁龄;9.5岁龄雄麝有效取香率为71.43%(n=28)。【结论】驯养雄性马麝的有效取香率与个体来源、年龄和饲养管理有关,父母来源和取香时间对有效取香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麝
圈养
麝
香
有效取香率
甘肃兴隆山麝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林麝泌香量的因素
被引量:
33
2
作者
程建国
罗燕
+2 位作者
乔美萍
蔡永华
王大中
《特产研究》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四川养麝研究所下属的都江堰养麝场家养雄性林麝 1 991~ 2 0 0 1年的取香记录和 2 0 0 1年泌香盛期观察记录为研究对象 ,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 ,探讨了雄麝年龄、泌香盛期的长短和蛋白营养水平对雄麝泌香量和有效取香率的影响。统计结...
以四川养麝研究所下属的都江堰养麝场家养雄性林麝 1 991~ 2 0 0 1年的取香记录和 2 0 0 1年泌香盛期观察记录为研究对象 ,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 ,探讨了雄麝年龄、泌香盛期的长短和蛋白营养水平对雄麝泌香量和有效取香率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 :1 .5~ 7.5岁为其泌香的高峰盛期 ,其雄麝平均泌香产量达到 1 2 .2 6g/只 ,有效取香率达到 95.6 4% ,4 .5岁为其泌香的最高盛期 ,平均达到 1 3.53g/只 ;雄麝泌香主要集中在 5月、6月发生 ,其泌香盛期的长短对泌香量的影响不明显 ;在保持相同青绿多汁饲料和精饲料饲喂比例的情况下 ,提高精饲料的粗蛋白水平 ,能极显著提高雄麝的泌香量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泌
香
量
有效取香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濒危马麝的有效取香率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孟庆辉
刘春兰
潘世成
施泽梅
张学炎
孟秀祥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3-5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364
30770286)
+2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596)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MUC9805-14
MUC98507-08)
文摘
【目的】研究圈养雄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有效取香率(有成熟麝香生成的雄麝占参与采香雄麝的比例)的变动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在1997-2009年,于甘肃兴隆山马麝繁育场进行人工取香,通过识别参与取香的马麝个体,收集产香数据,计算年度及特定亚群的有效取香率,研究圈养马麝来源(野捕、驯养繁殖)、父母来源、取香时间(繁殖季节前和繁殖季节后)及年龄对有效取香率的影响。【结果】甘肃兴隆山圈养马麝的总体有效取香率为90.30%(n=732);因年度间驯养管理方式的差异,圈养马麝的有效取香率存在显著的年度间差异(P<0.05)。马麝个体来源影响其有效取香率,野捕圈养雄麝的有效取香率(93.75%,n=272)极显著高于驯养繁殖雄麝(88.26%,n=460),但雄麝的父母来源对其有效取香率影响不显著(P>0.05)。繁殖季节前取香的有效取香率(90.43%,n=208)与繁殖后取香的有效取香率(94.83%,n=312)无显著差异(P>0.05)。圈养马麝的年龄显著影响其有效取香率(P<0.05),1.5岁龄雄麝开始分泌麝香,有效取香率为87.5%(n=96);4.5岁龄雄麝几乎都能产香,有效取香率约为100%(n=100);高峰取香年龄段为1.5~8.5岁龄;9.5岁龄雄麝有效取香率为71.43%(n=28)。【结论】驯养雄性马麝的有效取香率与个体来源、年龄和饲养管理有关,父母来源和取香时间对有效取香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马麝
圈养
麝
香
有效取香率
甘肃兴隆山麝场
Keywords
alpine musk deer(Moschus sifanicus)
in captivity
musk
operational musk-extraction ratio
Xinglongshan musk deer farm of Gansu province
分类号
Q958.14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林麝泌香量的因素
被引量:
33
2
作者
程建国
罗燕
乔美萍
蔡永华
王大中
机构
四川养麝研究所
出处
《特产研究》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文摘
以四川养麝研究所下属的都江堰养麝场家养雄性林麝 1 991~ 2 0 0 1年的取香记录和 2 0 0 1年泌香盛期观察记录为研究对象 ,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 ,探讨了雄麝年龄、泌香盛期的长短和蛋白营养水平对雄麝泌香量和有效取香率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 :1 .5~ 7.5岁为其泌香的高峰盛期 ,其雄麝平均泌香产量达到 1 2 .2 6g/只 ,有效取香率达到 95.6 4% ,4 .5岁为其泌香的最高盛期 ,平均达到 1 3.53g/只 ;雄麝泌香主要集中在 5月、6月发生 ,其泌香盛期的长短对泌香量的影响不明显 ;在保持相同青绿多汁饲料和精饲料饲喂比例的情况下 ,提高精饲料的粗蛋白水平 ,能极显著提高雄麝的泌香量 (P <0 .0 1 )
关键词
林麝
泌
香
量
有效取香率
影响因素
Keywords
Moschus berezovskii
Musk secretion quantity
Effective musk extraction rate
分类号
S865.41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濒危马麝的有效取香率分析
孟庆辉
刘春兰
潘世成
施泽梅
张学炎
孟秀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影响林麝泌香量的因素
程建国
罗燕
乔美萍
蔡永华
王大中
《特产研究》
2002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