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单株有效分蘖数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晶 张定一 +1 位作者 王姣爱 党建友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17-19,26,共4页
对5个小麦品种单株有效分蘖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适当的高度是小麦单株获得更多有效分蘖数的基础,而过多的有效分蘖导致不孕小穗数增加和穗粒数、单穗重降低。在高产实践中,通过控制有效分蘖来减少不孕小穗... 对5个小麦品种单株有效分蘖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适当的高度是小麦单株获得更多有效分蘖数的基础,而过多的有效分蘖导致不孕小穗数增加和穗粒数、单穗重降低。在高产实践中,通过控制有效分蘖来减少不孕小穗数以达到提高穗粒数和单穗重的目的。回归分析表明,不孕小穗数、穗粒数与单株有效分蘖数相关性较高,可以用第3个一级分蘖和第1个二级分蘖的农艺性状与单株有效分蘖数的回归方程预测其单株有效分蘖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单株有效分蘖数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的QTL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孙佩 才宏伟 卫晓轶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5,共4页
为了探明水稻分蘖数的基因定位,以来自云南的地方品种Ch5—10(母本、水稻、偏籼性)和Ch6-11(父本、陆稻、偏粳性)为亲本,利用由SSD方法得到的RIL9群体构建连锁图谱,进行水稻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的QTL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和... 为了探明水稻分蘖数的基因定位,以来自云南的地方品种Ch5—10(母本、水稻、偏籼性)和Ch6-11(父本、陆稻、偏粳性)为亲本,利用由SSD方法得到的RIL9群体构建连锁图谱,进行水稻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的QTL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和2010年其检测到9个QTLs(P〈0.01),分别位于第5、6、9、10染色体上。各位点贡献率为9%~18%。其中qMTN-6为主效QTL,可以在2个不同的生长环境中稳定表达,贡献率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最高分蘖 有效分蘖数 QT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水稻头季和再生季分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念 周艳飞 +1 位作者 刘章勇 杨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9-23,26,共6页
为探明水稻头季和再生季分蘖的相关性,为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再生力相关遗传分析及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可用的基因资源,以国际水稻所引进的247份栽培稻早中熟核心种质材料为群体,于2017年分别在湖北省荆州市、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 为探明水稻头季和再生季分蘖的相关性,为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再生力相关遗传分析及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可用的基因资源,以国际水稻所引进的247份栽培稻早中熟核心种质材料为群体,于2017年分别在湖北省荆州市、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和广东省英德市3个生态点下种植,分别调查头季稻和再生稻最大分蘖数及有效分蘖数,分析3个生态点下各材料头季稻与再生稻分蘖表型的相关性、材料的分蘖力和再生特性。结果表明,头季稻和再生稻最大分蘖数及有效分蘖数在湖北、海南和广东生态点下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各生态点下籼稻和粳稻的分蘖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分蘖力表现为湖北>海南>广东;湖北和海南生态点下籼稻和粳稻的再生率均值大于130%,同一生态点籼稻和粳稻间再生率无明显差异;广东生态点籼稻和粳稻的再生率均值显著大于湖北和海南生态点。籼稻和粳稻在某一个生态点下有极高或极低再生率的材料,在另外两个生态点下不具有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头季稻 最大分蘖 有效分蘖数 分蘖能力 再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效促分蘖增产肥用于水稻的田间效果
4
作者 何海勇 王维勇 刘思亚 《湖北植保》 2017年第2期27-27,59,共2页
在我国耕地土壤中普遍存在缺乏锌、硼等微量元素问题,加上农民施肥不平衡,常导致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分蘖期出现僵苗、分蘖不畅、后期亩有效穗数不高,严重影响后期产量。而亩有效穗是禾本科作物产量构成的关键要素之一,前期分蘖如何... 在我国耕地土壤中普遍存在缺乏锌、硼等微量元素问题,加上农民施肥不平衡,常导致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分蘖期出现僵苗、分蘖不畅、后期亩有效穗数不高,严重影响后期产量。而亩有效穗是禾本科作物产量构成的关键要素之一,前期分蘖如何、有效分蘖数量多少是决定后期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作物 有效分蘖数 有效 耕地土壤 产量构成 植物营养 国内权威 后期产量 僵苗 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青藏高原燕麦种子生产的增产效应 被引量:43
5
作者 德科加 王德利 +2 位作者 周青平 刘文辉 徐成体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6-30,共5页
通过研究施肥水平对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燕麦种子高产的施肥量,为提高燕麦种子生产能力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施氮梯度范围,施氮对燕麦产量和品质影响作用明显,施氮水平与种子蛋... 通过研究施肥水平对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燕麦种子高产的施肥量,为提高燕麦种子生产能力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施氮梯度范围,施氮对燕麦产量和品质影响作用明显,施氮水平与种子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896 8,P<0.01),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增加;而施氮水平与有效分蘖数、小穗数、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之间呈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P<0.01),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施氮60 kg/hm2时燕麦种子产量为4358.5 kg/hm2,达到最高,施肥量继续增加,种子产量增幅下降,投入产出比降低。因此,从高产和高效角度综合考虑,生产中以收获燕麦种子为目的时,施氮量应选择60 kg/hm2,而以生产饲草为目的时,施氮量应选择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有效分蘖数 种子产量 蛋白质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硅钙磷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学军 冯卫东 +2 位作者 宋德印 王兴盛 王玉琳 《宁夏农林科技》 2001年第1期37-38,共2页
通过水稻不同生育期施用硅钙磷肥的田间试验 ,研究硅钙磷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基施硅钙磷肥效果最好 ,硅钙磷肥能增加水稻的有效分蘖数、结实粒数和穗数 ;在水稻品质方面 ,能降低水稻的裂纹米率 ,提高大... 通过水稻不同生育期施用硅钙磷肥的田间试验 ,研究硅钙磷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基施硅钙磷肥效果最好 ,硅钙磷肥能增加水稻的有效分蘖数、结实粒数和穗数 ;在水稻品质方面 ,能降低水稻的裂纹米率 ,提高大米的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钙磷肥 水稻 产量 品质 生长发育 有效分蘖数 结实粒 裂纹米率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施用根瘤菌菌剂的效应试验初报
7
作者 陈惠成 唐建阳 黄世贞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6期19-19,共1页
田间微区试验结果 ,在常规施肥基础上 ,水稻增施 ORS571固氮菌菌剂的有效分蘖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比对照有所增加 ,产量比对照增产 1 1 % 。
关键词 水稻 根瘤菌菌剂 有效分蘖数 穗粒 结实率 千粒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舟”功能肥在水稻上的试验效果
8
作者 何海勇 王维勇 《湖北植保》 2016年第3期12-,共1页
盛大生物植物营养研发中心联合国内权威肥料专家,开发出一款"绿舟"功能肥料。为了验证其产品在水稻上的效果,特开展了水稻田间试验。1"绿舟"功能肥产品特点1.1主要成分养分含量≥48%,N-P2O5-K2O为25-10-13。
关键词 植物营养 田间试验 国内权威 产量构成 田间管理措施 增产量 有效分蘖数 控释 普通复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德科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74,共4页
燕麦(Avena sativa L.)是一种适应于青藏高原生长、且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栽培牧草,在高寒牧区冬春季节的家畜补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燕麦种子产量较低,远远不能满足目前逐年增加的种子需求量。通过研究... 燕麦(Avena sativa L.)是一种适应于青藏高原生长、且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栽培牧草,在高寒牧区冬春季节的家畜补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燕麦种子产量较低,远远不能满足目前逐年增加的种子需求量。通过研究施肥水平对燕麦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燕麦种子高产的施肥量,可为提高燕麦种子生产能力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对燕麦产量和品质影响作用明显,施氮水平与种子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896 8,p<0.01),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增加;而施氮水平与有效分蘖数、小穗数和种子产量之间呈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p<0.01),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施氮量60 kg/hm2时燕麦种子产量为4 358.5 kg/hm2,达到最高,施肥量继续增加,种子产量增幅下降。因此,从高产和高效角度综合考虑,生产中在以收获燕麦种子为目的时,施氮量应选择6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有效分蘖数 种子产量 蛋白质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盐碱化土壤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张效霏 郑妍妍 +7 位作者 刘凯 徐振华 于艳敏 张书利 张海峰 张有智 毕洪文 来永才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8期69-74,共6页
为明确寒地盐碱化土壤对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选择了10个水稻品系作为试验材料,于4月20日播种,对其关键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生长期指标和农艺性状成熟期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轻、中、重3种不同的... 为明确寒地盐碱化土壤对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选择了10个水稻品系作为试验材料,于4月20日播种,对其关键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生长期指标和农艺性状成熟期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轻、中、重3种不同的土壤碱化度(pH分别为8.97、9.58、9.94)下各个品系生育期的变化情况,得出品系6的平均生育期最短,为130 d,属于中早熟,品系2的平均生育期最长,为148 d,属于晚熟;10个品系在轻度盐碱地中的平均生育期最短,在重度盐碱地中的平均生育期最长。分析了分蘖期和齐穗期的株高及叶绿素值的变化关系,以及每平方米穗数、有效分蘖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和0.67)。由结果可知,品系3和品系5在重度碱化度下产量排在前2位,耐盐碱性较强。分别建立了有效分蘖数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该模型结果可为寒地盐碱地不同品系水稻的产量估算提供研究基础,同时为筛选和选育适合盐碱地土壤种植的水稻品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碱化 有效分蘖数 产量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插秧深度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聂守军 张广彬 史冬梅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1期34-34,共1页
研究了水稻插不同深度的秧苗对水稻的有效分蘖数、有效分蘖率、结实率以及产量的影响 ;探索最佳的插秧深度及方法 。
关键词 水稻 插秧深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有效分蘖数 有效分蘖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薏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
12
作者 俞蕊 顾永红 《云南农业》 2016年第4期87-87,共1页
师薏1号是师宗县农业局中药材工作站自主选育的薏苡仁新品种,具有高产、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5年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认定。在海拔800 m地区亩产316 kg,在海拔1200 m地区亩产336 kg,在海拔1600 m地区亩产310 kg。... 师薏1号是师宗县农业局中药材工作站自主选育的薏苡仁新品种,具有高产、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5年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认定。在海拔800 m地区亩产316 kg,在海拔1200 m地区亩产336 kg,在海拔1600 m地区亩产310 kg。1特征特性师薏1号为中熟品种,生育期约164 d,株高约1.9 m,平均有效分蘖数5.2个,茎粗0.8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分蘖数 自主选育 中熟品种 高产栽培 师宗县 出米率 植株长势 堆捂 蛋白质含量 规范化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深施肥技术在单季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冬冬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6期32-33,共2页
为明确侧深施肥技术在单季稻生产中的实施效果,本研究利用多点田间试验,明确了侧深施肥技术对单季稻不同生育期有效分蘖数、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习惯施肥,侧深施肥技术能提高水稻有效分蘖数,且前期增幅显著。水... 为明确侧深施肥技术在单季稻生产中的实施效果,本研究利用多点田间试验,明确了侧深施肥技术对单季稻不同生育期有效分蘖数、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习惯施肥,侧深施肥技术能提高水稻有效分蘖数,且前期增幅显著。水稻产量增幅为1.70%~2.64%,减少追肥成本225元/hm^(2),纯收入增加2.73%~3.65%。侧深施肥技术应用于单季稻生产过程中,是实现水稻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 侧深施肥 有效分蘖数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产田返青期水肥管理技术
14
作者 郑凤北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3期21-22,共2页
小麦返青期是决定有效分蘖数、亩穗数的关键时期,小麦管理的总目标是及时追肥浇水,促进小麦返青分蘖,并且预防寒流,同时注意杂草清除.1 按墒情来确定浇水施肥1.1 对于墒情不好的,冬季前小麦没有经过灌溉、耕地质量差、田间水分严重流失... 小麦返青期是决定有效分蘖数、亩穗数的关键时期,小麦管理的总目标是及时追肥浇水,促进小麦返青分蘖,并且预防寒流,同时注意杂草清除.1 按墒情来确定浇水施肥1.1 对于墒情不好的,冬季前小麦没有经过灌溉、耕地质量差、田间水分严重流失、小麦长势不好、干旱严重的麦田要及时浇灌返青水,补充水分,同时亩施15 kg 左右的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返青 追肥浇水 小麦长势 返青水 亩穗 返青期 有效分蘖数 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投诉的关键
15
作者 万芳 《农业知识》 2004年第10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保全证据 部门鉴定 弥补性 抽穗扬花期 农业技术部门 妥善保管 损害后果 提起诉讼 自身利益 有效分蘖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张杂谷3号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王玉龙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16期10-10,共1页
冀张杂谷3号是采用温(光)敏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的杂交1代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绿苗绿鞘,生育期115d,单株有效分蘖数0~2个,成株株高170.4cm,茎粗0.63cm,穗长26.4cm,穗粗2.7cm,棍棒穗型,谷码紧凑,穗谷码99.5个。单株粒重16... 冀张杂谷3号是采用温(光)敏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的杂交1代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绿苗绿鞘,生育期115d,单株有效分蘖数0~2个,成株株高170.4cm,茎粗0.63cm,穗长26.4cm,穗粗2.7cm,棍棒穗型,谷码紧凑,穗谷码99.5个。单株粒重16.0g,千粒重3.23g,出谷率82.0%,谷草比为1.02,黄谷黄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 杂交育种技术 单株粒重 有效分蘖数 杂交1代 新品种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