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食品接触用再生PET制品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迁移量的筛查及安全评估
被引量:
14
1
作者
董犇
黎梓城
+5 位作者
郑建国
刘中勇
陈胜
李丹
林勤保
钟怀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52-260,共9页
为评估再生PET材料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的迁移风险,采用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顶空串联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再生PET制品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筛查的方法,并对迁移实验所得食品模拟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共筛查出了6个...
为评估再生PET材料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的迁移风险,采用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顶空串联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再生PET制品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筛查的方法,并对迁移实验所得食品模拟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共筛查出了6个化合物,其中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三甘醇辛酸癸酸酯和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等4个化合物是有意添加物,亚油酸甲酯和1,2-双-(4-羧基-苯甲酰基)-乙烷是非有意添加物。检出的化合物均未在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出,是未被允许使用的化学物质。依据毒理学关注阈值法评估所检出的化合物均为CramerⅠ类物质,结合膳食暴露条件评估它们的暴露量大大低于安全暴露阈值1.8 mg/人/d,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能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PET
有意/非有意添加物
迁移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品接触用再生PET制品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迁移量的筛查及安全评估
被引量:
14
1
作者
董犇
黎梓城
郑建国
刘中勇
陈胜
李丹
林勤保
钟怀宁
机构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暨南大学
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可持续发展工作组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52-26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F0203705)
广州海关科研项目(2020GZCK-026,2021GZCK12)。
文摘
为评估再生PET材料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的迁移风险,采用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顶空串联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再生PET制品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筛查的方法,并对迁移实验所得食品模拟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共筛查出了6个化合物,其中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三甘醇辛酸癸酸酯和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等4个化合物是有意添加物,亚油酸甲酯和1,2-双-(4-羧基-苯甲酰基)-乙烷是非有意添加物。检出的化合物均未在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出,是未被允许使用的化学物质。依据毒理学关注阈值法评估所检出的化合物均为CramerⅠ类物质,结合膳食暴露条件评估它们的暴露量大大低于安全暴露阈值1.8 mg/人/d,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能性较低。
关键词
再生PET
有意/非有意添加物
迁移
安全评估
Keywords
recycled PET
non-intentionally/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s
migration
safety assessment
分类号
TS206.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食品接触用再生PET制品中非有意/有意添加物迁移量的筛查及安全评估
董犇
黎梓城
郑建国
刘中勇
陈胜
李丹
林勤保
钟怀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