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德言”说 被引量:3
1
作者 方汉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4-152,共9页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德言"与"诗言志"一样,是源出于六经的文学观念,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滥觞与文学本质特性的界说。"德言"与《文心雕龙》中的"文之为德"及唐宋时期勃兴的"文以载道"论...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德言"与"诗言志"一样,是源出于六经的文学观念,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滥觞与文学本质特性的界说。"德言"与《文心雕龙》中的"文之为德"及唐宋时期勃兴的"文以载道"论都是儒家文论的核心并且一脉相承。"德言"与"诗言志"作为中国文学理论的两种具有差异性的观念也是互补的,显示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丰富性,不宜片面否定其中任何一种观念的历史作用。在简略考释了"德言"的出处后,本文指出德言作为中国古代文论最早的观念之一应当得到肯定,由此会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源流与流派有新的更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德者必有言 文之为 文以载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语言观概论(下) 被引量:1
2
作者 蔡育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X期77-82,共6页
在《孔子语言观概论》(上)一文中,我分析了孔子的语言观有尚质的一面(“辞,达而已矣),又有尚文的一面(“言之不文,行而不远”)。那么,人们可能要问,孔子既尚质又尚文,岂不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不然。孔子语言观中这两个貌似抵牾的方面... 在《孔子语言观概论》(上)一文中,我分析了孔子的语言观有尚质的一面(“辞,达而已矣),又有尚文的一面(“言之不文,行而不远”)。那么,人们可能要问,孔子既尚质又尚文,岂不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不然。孔子语言观中这两个貌似抵牾的方面,在他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文质彬彬”里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一 论兼善: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质”指质朴,“文”指文采。“野”指粗糙,“史”指浮华。史原指史官,朱熹《论语集注》:“史,掌文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赋诗 “文” 有德者必有言 “质” “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真·回环·回文
3
作者 龙文余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45-46,共2页
所谓顶真是指“用前一句的结尾或句中的某几个词语,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谭永祥《修辞精品六十格》93页)的修辞手法,也叫顶针或联珠。例如:(1)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 所谓顶真是指“用前一句的结尾或句中的某几个词语,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谭永祥《修辞精品六十格》93页)的修辞手法,也叫顶针或联珠。例如:(1)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头的词 特点 修辞格 社会主义 修辞手法 词语 《为了忘却的记念》 常见修辞 中学语文教师 有德者必有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