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困地区农户融资需求与融资能力——基于有序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芳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66,共10页
金融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贵州省扶贫区域3272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构建有序选择模型,对农户融资需求和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低收入、高交易成本和老龄化因素显著抑... 金融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贵州省扶贫区域3272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构建有序选择模型,对农户融资需求和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低收入、高交易成本和老龄化因素显著抑制农户融资需求,收入和户主文化程度提升可显著强化农户融资需求。农户参加农业合作组织、家中有村干部以及户主文化程度高有利于农户获得贷款,家庭收入和当前贷款额度达到一定程度可对农户融资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农户住所与正规金融机构距离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则会提高农户获得贷款的难度;土地经营权、住宅等农户资产尚未能在融资过程中发挥抵押品作用,无法向金融机构传递关于借款者资质的有效信号。为此,应将财政扶贫资金和信贷资金有机结合,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户提供差异化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形成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加快农户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信用担保中介作用,从而改善贫困地区农户融资服务,提升金融扶贫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精准扶贫 农村金融改革 农户融资 融资约束 有序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序选择模型的船舶事故严重度致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江玉杰 万征 陈继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139,共9页
为探究影响船舶事故严重度的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有序选择模型的船舶事故分析方法。首先,基于中国海事局及其直属机构官方网站上发布的604份沿海水域船舶事故调查报告,以船舶事故严重度为因变量,将事故划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以上事... 为探究影响船舶事故严重度的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有序选择模型的船舶事故分析方法。首先,基于中国海事局及其直属机构官方网站上发布的604份沿海水域船舶事故调查报告,以船舶事故严重度为因变量,将事故划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以上事故3类,并从船舶、环境、船员、管理和事故5个方面,选取19个事故严重度潜在致因因素。然后,运用有序选择模型(包括有序Logit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识别显著致因因素。最后,以最佳模型的边际效应量化分析显著致因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2个有序模型所识别出的显著致因因素均为船舶作业、强风、未采取安全航速、危险判断不当、导航设备使用不当、配员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秋季、冬季、沿海航路、碰撞和自沉;所有显著致因因素均满足平行线假设;有序Probit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有序Logit模型;所有显著致因因素均对较大以上船舶事故具有正向效应;就影响程度而言,碰撞最大(边际效应的绝对值为2044%),危险判断不当最小(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事故 事故严重度 致因分析 有序选择模型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序离散选择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
3
作者 林满 夏帆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28,共3页
目前的综合评价方法很多,但很少能够同时处理数值型和顺序型数据。文章依据有序离散选择模型设计了能够综合处理数值型数据和顺序型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案例对该方法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综合评价 有序离散选择模型 顺序型数据 数值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面源污染风险评估研究——基于多分类有序离散选择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陶双骏 邵光成 +3 位作者 苏江霖 李育飞 张新宇 张邵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93-1299,共7页
在目前流域环境污染监测体系基础上,筛选并建立小流域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小流域面源污染风险评估等级的潜在变量,建立基于有序多分类离散选择模型的小流域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模型,提供具体的风险等级评判计算方... 在目前流域环境污染监测体系基础上,筛选并建立小流域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小流域面源污染风险评估等级的潜在变量,建立基于有序多分类离散选择模型的小流域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模型,提供具体的风险等级评判计算方法,并利用15个流域的面源污染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风险评估模型能够较好地挖掘污染风险等级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计算评估流域面源污染不同风险程度的概率,同时可利用观测的指标变量表示潜在的指标变量,满足小流域监测资料缺乏的实际情况。相比于其他预测模型,该模型能更好地为小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面源污染 风险评估 多分类有序离散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户对乡村振兴建设有更高满意度吗?
5
作者 韦锋 李亭颖 江紫薇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基于农户参与视角,利用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采用Oprobit模型实证考察脱贫户身份对乡村振兴建设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脱贫户对乡村振兴建设的满意度显著低于无脱贫经历的农户,且主要体现在生活富裕维度;机... 基于农户参与视角,利用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采用Oprobit模型实证考察脱贫户身份对乡村振兴建设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脱贫户对乡村振兴建设的满意度显著低于无脱贫经历的农户,且主要体现在生活富裕维度;机制分析表明,脱贫户满意度相对较低,主要是其较强收入风险感知、较高资金约束程度与较低主观经济地位认同所致;异质性分析显示,较短脱贫年限和较低收入水平能够增强脱贫户身份的负向影响,而较小家庭抚养系数与较好个人健康状况则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建议稳定脱贫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健全精准化帮扶长效机制,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增强产业扶持力度,着力提升脱贫人口对乡村振兴建设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户 乡村振兴 政策满意度 有序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取向与货币政策动态调整——对历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徐鹏 徐文舸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6,共14页
借助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构建起一个货币政策取向衡量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区分货币政策目标重要性的模型能较好地刻画中... 借助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构建起一个货币政策取向衡量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区分货币政策目标重要性的模型能较好地刻画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与产出缺口、通货膨胀缺口之间的动态调整关系;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和力度会随着宏观经济走势而进行改变,即当通货膨胀缺口为正且较大时,物价稳定便成为政策优先关注的目标,而当产出缺口较小或为负缺口时,经济增长就成为货币政策优先关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取向 动态调整 叙述性方法 有序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眼部指标与疲劳分级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雪松 李飞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31,264,共7页
基于同济大学8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器,利用眼动仪采集了15位驾驶员各一小时驾驶过程中眼部指标,将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分为清醒、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和极度疲劳5个等级,建立了考虑驾驶员个体差异的分层有序离散选择模型.结果表... 基于同济大学8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器,利用眼动仪采集了15位驾驶员各一小时驾驶过程中眼部指标,将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分为清醒、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和极度疲劳5个等级,建立了考虑驾驶员个体差异的分层有序离散选择模型.结果表明:分层有序离散选择模型能有效地考虑驾驶员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对驾驶员不同疲劳等级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驾驶模拟器 分层有序离散选择模型 闭眼百分率(PERCLOS) 瞳孔直径变异系数 眨眼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有助于社会流动吗?——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2
8
作者 易迎霞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9-87,共9页
当前社会流动性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能否成为助推社会流动的有效手段?运用CHARLS(2015)数据定量检验了教育的代际传递性。研究发现:教育表现出显著的代际传递特征,且父亲对子代的教育传递性略高于母亲,父代对女儿的影响略大于儿子,... 当前社会流动性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能否成为助推社会流动的有效手段?运用CHARLS(2015)数据定量检验了教育的代际传递性。研究发现:教育表现出显著的代际传递特征,且父亲对子代的教育传递性略高于母亲,父代对女儿的影响略大于儿子,代际传递在中部最强、西部次之、东部最弱。因此,政府应促进教育资源的城乡均等化配置,在农村帮助女孩接受初中以上非义务教育,为已婚、已育妇女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和再教育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教育代际传递 有序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